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中国与东盟《服务贸易协议》的签署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中的一件大事,同时对于双方服务贸易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寻求推动中国与东盟服务贸易的对策,以期推动双方服务贸易的发展。
[关键词] 服务贸易 对策
服务贸易是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2007年1月14日中国与东盟10国《服务贸易协议》的签署,正式宣告了双方服务贸易市场的开放,同时也为2010年如期全面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奠定了更为坚实的基础。中国应该以《服务贸易协议》的签署为契机,推动与东盟国家服务贸易的发展,政府和涉及服务贸易领域的企业要尽快进入CAFTA角色,有针对性地发展与东盟国家在此领域的合作,创新合作机制,提高服务贸易水平和质量。
一、进一步加大投入的力度,采取多种手段积极培育服务市场
1.加强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应制定措施,加大对服务业基础设施的投入,鼓励各种经济形式对服务业进行投资,以现代化的技术装备改善国内的服务手段,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益,从总体上提高国内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
2.大力推进服务业技术进步,加快科技手段在服务领域的应用。政府应通过财政、税收、信贷等方面的倾斜政策,加大对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投资力度。
3.改善服务供给。第一要打破国家对一些服务业如银行、保险、电讯等服务业的垄断,允许国内非公有制形式对这些行业的投资或参与经营、鼓励国内民营资本涉足这些服务领域,并强化竞争机制。第二要彻底打破行业垄断,破除以自我服务为主的封闭模式,强化服务业的市场机制,不断提高服务业的社会化和市场化程度。第三,政府应不断激励各服务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与人才更新,鼓励国内服务企业积极参与市场竞争,为服务产业的发展创造一个公平的环境。
二、进一步加快中国与东盟信息交流中心建设,充分发挥信息对双方服务贸易的引导作用
国际贸易发展到今天,信息的重要作用愈发凸显。因此对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内的服务业信息进行采集、存储、分析、管理和应用,实现信息交流、信息共享,对于加快中国与东盟服务贸易市场的开放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要重视对服务业信息源的研究,特别是对与国家战略需要相适应的战略信息源的研究,包括从有效分析、提取、传播、使用的层面加强研究。要重点从信息生态、外宣推力等方面考虑,善于主动整合信息资源,把信息引力牢牢抓在手中。其次要紧紧依靠中国和东盟媒体中的“国家队”,这是服务业信息交流和信息源构建的“主力军”、“集团军”。信息化应从信息源抓起,通过媒体整合与信息集群生成、充分流动,让东盟国家更全面和准确地了解并参与到中国与东盟的服务贸易市场当中,包括让在中国第一轮对外开放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华人华资再次发挥重大作用,引导中国和东盟的资金、技术、项目、政策和人才等各种要素向中国与东盟服务贸易领域聚集。
三、进一步推进泛北部湾服务贸易合作,以次区域合作带动整个区域合作
今后一段时间,泛北部湾服务贸易合作将是中国与东盟经济合作的重点。中国西南地区与东南亚陆地相连,隔海相望,加强次区域服务贸易合作具有良好的条件,同时中方积极支持东盟一体化建设,鼓勵中国企业参与次区域服务贸易合作,使次区域服务贸易合作成为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的一个新亮点。从近几年的发展来看,中国与东盟东部增长区、印尼——马来西亚——泰国增长三角、大湄公河等次区域服务贸易合作已经有了较好的基础。中国与东盟《服务贸易协议》的签订,是推动双方次区域服务贸易合作的天赐良机,今后,双方可重点探讨开展泛北部湾服务贸易合作的可行性。需要关注的是,双方在推动泛北部湾服务贸易合作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东盟各国的需要,泛北部湾服务贸易领域的合作可以先从港口建设、航运等交通物流以及旅游合作等方面切入。首先应充分研究区域合作有关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合作潜力,其次应充分考虑泛北部湾各国的需要,努力把泛北部湾服务贸易合作打造成为互利合作、务实合作、全面合作与创新合作的典范。
四、进一步发展出口导向型服务业,扩大服务业出口
2006年上半年我国与东盟的服务贸易额达63亿美元,中国存在逆差14亿美元,而减少这一贸易逆差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发展对东盟的出口导向型服务业。双方《服务贸易协议》的签署,对中国发展出口导向型服务业无疑是一个历史性机遇。首先,随着出口导向型服务的发展,中国能够成为东盟各国跨国公司服务出口基地,不仅可以增加服务贸易出口收入、创造就业、提升人力资源和技能,更能提高服务业的国际综合竞争水平。通过吸收东盟10国服务业直接投资,可以为在中国长期发展的东盟国家跨国公司提供更便捷、更高质量的企业服务,创造更优越的投资环境,留住并且吸引更多的东盟国家跨国公司落户中国服务业。其次,如果中国大力发展这一新兴产业,不但可以促进服务业自身竞争力的提升,同样可以拓展产业链,使制造业与服务业形成良性互动。鉴于东盟各国跨国公司对中国的出口导向型服务业仅仅表现出兴趣,在这些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时,中国政府应采取激励措施和适当的出口业绩要求,鼓励他们将部分业务留给中国服务业,这并不违反WTO规定。这些跨国公司一但青睐中国的出口导向型服务业,其本身的巨大客户群就给我们开辟了理想的市场。再次,中国政府应当及时出台有效举措,大力扶持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的出口导向型服务业。通过积极开展对外投资,推动中国企业拓展服务业国际市场,特别是以远洋运输为载体的现代物流业、工程设计咨询和建设业、旅游业、分销业等产业的对外投资,不仅增加本产业的出口收入和国际竞争力,而且将对中国货物贸易出口、其他产业对外投资以及吸收外资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服务贸易 对策
服务贸易是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2007年1月14日中国与东盟10国《服务贸易协议》的签署,正式宣告了双方服务贸易市场的开放,同时也为2010年如期全面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奠定了更为坚实的基础。中国应该以《服务贸易协议》的签署为契机,推动与东盟国家服务贸易的发展,政府和涉及服务贸易领域的企业要尽快进入CAFTA角色,有针对性地发展与东盟国家在此领域的合作,创新合作机制,提高服务贸易水平和质量。
一、进一步加大投入的力度,采取多种手段积极培育服务市场
1.加强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应制定措施,加大对服务业基础设施的投入,鼓励各种经济形式对服务业进行投资,以现代化的技术装备改善国内的服务手段,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益,从总体上提高国内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
2.大力推进服务业技术进步,加快科技手段在服务领域的应用。政府应通过财政、税收、信贷等方面的倾斜政策,加大对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投资力度。
3.改善服务供给。第一要打破国家对一些服务业如银行、保险、电讯等服务业的垄断,允许国内非公有制形式对这些行业的投资或参与经营、鼓励国内民营资本涉足这些服务领域,并强化竞争机制。第二要彻底打破行业垄断,破除以自我服务为主的封闭模式,强化服务业的市场机制,不断提高服务业的社会化和市场化程度。第三,政府应不断激励各服务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与人才更新,鼓励国内服务企业积极参与市场竞争,为服务产业的发展创造一个公平的环境。
二、进一步加快中国与东盟信息交流中心建设,充分发挥信息对双方服务贸易的引导作用
国际贸易发展到今天,信息的重要作用愈发凸显。因此对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内的服务业信息进行采集、存储、分析、管理和应用,实现信息交流、信息共享,对于加快中国与东盟服务贸易市场的开放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要重视对服务业信息源的研究,特别是对与国家战略需要相适应的战略信息源的研究,包括从有效分析、提取、传播、使用的层面加强研究。要重点从信息生态、外宣推力等方面考虑,善于主动整合信息资源,把信息引力牢牢抓在手中。其次要紧紧依靠中国和东盟媒体中的“国家队”,这是服务业信息交流和信息源构建的“主力军”、“集团军”。信息化应从信息源抓起,通过媒体整合与信息集群生成、充分流动,让东盟国家更全面和准确地了解并参与到中国与东盟的服务贸易市场当中,包括让在中国第一轮对外开放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华人华资再次发挥重大作用,引导中国和东盟的资金、技术、项目、政策和人才等各种要素向中国与东盟服务贸易领域聚集。
三、进一步推进泛北部湾服务贸易合作,以次区域合作带动整个区域合作
今后一段时间,泛北部湾服务贸易合作将是中国与东盟经济合作的重点。中国西南地区与东南亚陆地相连,隔海相望,加强次区域服务贸易合作具有良好的条件,同时中方积极支持东盟一体化建设,鼓勵中国企业参与次区域服务贸易合作,使次区域服务贸易合作成为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的一个新亮点。从近几年的发展来看,中国与东盟东部增长区、印尼——马来西亚——泰国增长三角、大湄公河等次区域服务贸易合作已经有了较好的基础。中国与东盟《服务贸易协议》的签订,是推动双方次区域服务贸易合作的天赐良机,今后,双方可重点探讨开展泛北部湾服务贸易合作的可行性。需要关注的是,双方在推动泛北部湾服务贸易合作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东盟各国的需要,泛北部湾服务贸易领域的合作可以先从港口建设、航运等交通物流以及旅游合作等方面切入。首先应充分研究区域合作有关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合作潜力,其次应充分考虑泛北部湾各国的需要,努力把泛北部湾服务贸易合作打造成为互利合作、务实合作、全面合作与创新合作的典范。
四、进一步发展出口导向型服务业,扩大服务业出口
2006年上半年我国与东盟的服务贸易额达63亿美元,中国存在逆差14亿美元,而减少这一贸易逆差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发展对东盟的出口导向型服务业。双方《服务贸易协议》的签署,对中国发展出口导向型服务业无疑是一个历史性机遇。首先,随着出口导向型服务的发展,中国能够成为东盟各国跨国公司服务出口基地,不仅可以增加服务贸易出口收入、创造就业、提升人力资源和技能,更能提高服务业的国际综合竞争水平。通过吸收东盟10国服务业直接投资,可以为在中国长期发展的东盟国家跨国公司提供更便捷、更高质量的企业服务,创造更优越的投资环境,留住并且吸引更多的东盟国家跨国公司落户中国服务业。其次,如果中国大力发展这一新兴产业,不但可以促进服务业自身竞争力的提升,同样可以拓展产业链,使制造业与服务业形成良性互动。鉴于东盟各国跨国公司对中国的出口导向型服务业仅仅表现出兴趣,在这些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时,中国政府应采取激励措施和适当的出口业绩要求,鼓励他们将部分业务留给中国服务业,这并不违反WTO规定。这些跨国公司一但青睐中国的出口导向型服务业,其本身的巨大客户群就给我们开辟了理想的市场。再次,中国政府应当及时出台有效举措,大力扶持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的出口导向型服务业。通过积极开展对外投资,推动中国企业拓展服务业国际市场,特别是以远洋运输为载体的现代物流业、工程设计咨询和建设业、旅游业、分销业等产业的对外投资,不仅增加本产业的出口收入和国际竞争力,而且将对中国货物贸易出口、其他产业对外投资以及吸收外资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