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现代学徒制对与高职高专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作用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ona_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职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时代赋予的重要使命。但现存的教育模式和体系下存在着诸多制约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无法真正的实现全面培养创新人才的目的,如何打破当前情况下的僵局,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密切关心重要的课题。现代学徒制是我国发展高职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其是将传统的学徒培养与现代教育思想结合的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也是企业与学校合作共同参与到人才培养的一种探索。现代学徒制的建立有利于推动我国高职高专院校现代化教育体系的建立,是实现产学结合的必然途径,也是加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高职高专;创新能力;艺术设计专业
  一、高职高专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问题和制约因素。
  (一)高职高专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和问题
  当今社会是一个以知识经济为主的时代,国际间的竞争主要体现在创新人才和创新能力的竞争。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对整个国家的兴旺发展以及学生自身能力的提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的教育形式不仅仅要求学生要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基本技能,更需要的是具备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的人才,但学生创新意识差,创新能力不足,创新欲望不强等现象依然普遍存在。教育过程只重视专业知识的传输,忽略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缺乏自主思维,动手能力差,知识面窄等现象在高职教育过程中依然屡见不鲜。学生创新思维弱,创新技能缺失,空有创新热情,而创新目标不明确等现象直接制约了高职院校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高职高专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制约因素
  1、教师的创新能力直接制约着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
  教师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强化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教师创新意识的强弱,创新能力水平的高低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高职高专院校教师由于教学任务及学校事情较多,较少有更多的时间加强自身的创新能力培养,更没有过多精力和时间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教育。教育教学过程中多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强调知识的灌输和“照本宣科”的传授,讲授的知识一般多为具体的内容,强调知识中重难点的传授。同时,知识更新速度慢,部分教师出现一本教材和教案用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情况,对专业内容的最新知识动态了解不足,专业的相关横向知识扩展较少,知识面狭窄。这样的使得学生学习不到最新的专业技能,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2、现有教学模式落后,教学手段单一,限制创新能力的培养;
  高职高专院校普遍存在着教学模式落后的现象,部分高校依然沿用着高中“填鸭式”的教育方法。以传统的“传授—接受”的方式作为教学手段,传统的教学过程只的强调知识的灌输,课堂形式以“一言堂”为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主导地位,教学形式封闭,教学目标追求答案的标准性。较少给学生留有独自思考和解决问题的空间,最终导致教师讲什么学生就听什么,教师没讲的学生就不敢做。这种方式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创新能力能力得到提高。
  3、传统的评价体系以不能适应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需要;
  评价体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習方向,传统的评价模式在衡量学生的学习效果好坏时,着重强调学生对固有知识的掌握程度,考评以学生的出勤、学习态度、课堂表现、作业及固有的考试成绩最为最终的衡量标准。不讲求问题的解决方法,只追求标准化,统一化的评价体系,自然让学生机械的去完成教学任务,为争取获得较好的评分而进行“死记硬背”等情况屡见不鲜,学生的创新性和创新能力得不到应有的重视,长期以往导致学生思想僵化,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淡薄,成为一个不折不扣的“考试机器”。
  4、现有的校园缺乏对创新环境的营造;
  学校的创新环境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必要条件,良好创新教育的环境应体现自由、开放、民主等特点,但在现行的高职高专教育管理体制教育管理的太死、太宽,对学生的限制条件过于繁杂,学生的自由性和创新的基础条件缺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一些学校社团及第二课堂活动流于形式,为了完成固定指标而搞活动,学生参与兴趣和热情缺失,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淡薄,难以有激情发挥自身的创造性。
  二、现代学徒制对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作用
  (一)现代学徒制的定义;
  “学徒制”概念可以追溯到很早之前,早期的学徒制主要是以掌握各类技术和经验的“师傅”直接将技术以手把手的传授给“徒弟”。现代学徒制是将传统的学徒培训与现代的教育思想结合的一种企业与学校合作的职业教育制度,是一种新型的职业人才培养实现形式。其鲜明的特征是校企联合双元育人和学生双重身份,其教育对象既是学生也是企业员工;其特点是企业由单纯用人和参与育人,转化为企业用人与育人并举,学校与企业联合招生招工,教师与师傅联合传授知识技能,工学交替,学员一部分时间在企业生产,一部分时间在学校学习,学生具有合法的企业员工的身份,享有企业员工的待遇,接受企业的管理,是一种实现产学结合的教育新理念。
  (二)现代学徒制对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作用;
  1、校外技术人员介入教学过程,带动师资创新能力提高;
  高职高专学校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就必须建立一支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队伍。校企联合培养创新人才,企业直接介入到教学过程中,企业师傅与校园教师联合培养人才,有效的弥补单一校园教师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一方面,企业师傅常年工作在生产第一线,可以更好的把最新的知识内容和信息传授给学生,学生也可以通过企业教师加强对最新知识动态的进行了解,提高新知识的储备。另一方面,多数企业师傅的能力提高是在不断的解决问题的条件下,通过实践磨炼和摸索出来的,知识技能的获取本身就带有各自的创作性,通过与企业教师交流,学生可以更好的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更有可能与企业教师共同完成和创造性的解决具体的问题。最终做到学习知识理论体和强化创新能力共同发展你的目的。   2、校企联合优化传统教学模式,打造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
  教学模式也教学方法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为实现特定的创新能力培养目标,而采取的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术。现代学徒制结合社会和企业需要,校企联合培养人才。学生一部分时间在学校上课,另一部分时间在企业接受企业培训,学生在接受课堂知识传的同时,真正的去到企业的工作环境中,从具体的问题中应用理论知识、深化理论知识,进而做到活学活用的目的。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让提高学生自主性和创造性,从传统知识学习的死记硬背转化到技能理论的灵活应用。同时,引导学生对具体的实际问题进行解决,学习可以发挥自身的特长和创新性,通过多种渠道、多方法来完成,强调学生的分析过程和解决问题能力。这样让学生最大程度的发挥自主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任务式和引导式的教学方法,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多方面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结合企业人才需求,加强构建合理的评价和激励机制;
  近年来,企业越来越多的重视人才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招聘人才时也不仅仅局限在考试的分值上,而是更过的注重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上。现代学徒制结合企业的人才需要,改变以往把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能力的唯一指标,将学生的理论学习成绩,实践应用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纳入到评价体系中,将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上新的高度,为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发展创造了条件。
  4、强化实践教学环境,创建开放性的学习氛围;
  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在实践过程中发展和积累起来的,单纯的理论学习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开发和培养。高职高专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必须通过创新性的实践活动来获得。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了学生的实践教学环节,强化了创新能力培养的环境。企业教师讲学生吸收到自己担当的工作范围内,让学生担当自己的助手,学生在企业中有目的的进行研究和锻炼。启发学生多角度的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法。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欢迎学生针对问题与教师进行讨论、交流,给学生发挥自己意见的空间,使学生逐步具有创新的意识,在不断的交流探讨中,学生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技巧,不断的完善自己。
  三、结语
  在以科技为主的今天,创新能力的培养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高职高专肩负着培养高素质创新性人才的任务,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评价机制无疑是实现创新能培养的基础。现代学徒制作为校企合作联合培养人才的载体,有效的把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理论知识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企业“师傅”加入教学中,有效的弥补了当前院校师资团队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保障。
  参考文献:
  [1]王振洪 成軍.现代学徒制:高技能人才培养新范式[J].中国高教研究,2012,(8)93-96
  [2]关晶 石伟平.西方现代学徒制的特征及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2011,(13)77-83
  [3]景圣琪 高洪波.高职生实践与创新能力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基于现代学徒制理念[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4):34-36
  [4]肖丽群 夏琳钦 曾洁荣.高职高专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制约因素与对策探析[J].科学信息,2011,(23):18-33
  [5]赵文远 张元福.大学生创新能力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对策[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125-127
  [6]乔海曙 李远航.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综述[J].大学教育科学,2008,(1)
  [7]姚宝军.关于高职高专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探索[J].职教论坛,2011,(5)76-80
  [8]严建雯.关于高校创新教育的几点思考[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3)
其他文献
【摘要】:赫哲族信奉萨满教,崇尚万物有灵,在得天独厚的生存环境中孕育出了独特的赫哲舞蹈文化。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更加频繁,彼此互相学习与吸纳。赫哲族的各类民间舞蹈以及萨满舞也在此影响下走向了文化展演之路,展演场域下的赫哲族舞蹈为了适应舞台做出了相应的改变,以此形成了独具风格的赫哲族舞。  【关键词】:赫哲族;民间舞蹈;舞蹈展演  一、赫哲族舞蹈艺术  (一)萨满舞  萨满舞主要表
期刊
【摘要】:有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才能让教师教得舒心,学生学得顺心。师生在教学的共同体中共同进步、提高。作为一名小学藏语文教师,将如何优化藏语文的教学呢?本文结合教学实际,探析了如何优化小学藏语文课题教学。  【关键词】:小学;藏语文;优化;策略  一、创设课堂教学情境  情境指的是情和境的统一体。情代表人及其所有行为、心理,境则强调客观世界的构成和自然性。情与境的结合使学生处于一种宽松、自由的氛围中
期刊
单簧管,作为产生于17世纪末期欧洲的管乐器,已有300多年历史,具有跨越约四个八度的宽广音域,表现力极强,常被冠以“管弦乐队演说家”的称号,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军乐队,交响管乐队,管弦乐队等多种乐队形式之中。  随着我国对少儿音乐教育的重视,各地中小学纷纷大力发展校园文化,组建各种规模的乐队,大多以管乐队为主。而单簧管作为管乐队中不可或缺的一员,近十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少年儿童开始逐步接触单簧管这种乐器
期刊
【摘要】:随着国家素质文化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各级教育机构都在进行教育方法的改革,高校思政教育也不例外。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随后有针对性对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开展提出了几点对策,为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有效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思政教育;实践教学;情景式教学  前言:随着国家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国家文化逐渐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而高职院校中的学生正
期刊
【摘要】:我们要想推进素质教育,需要进行中考制度改革。时代要发展,就需要我们不断完善复杂的中考制度改革。就当前我国中考改革中“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综合素质测评、高中招生录取”三大突破口的改革现状,进一步明确现阶段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在认清中考制度改革关键问题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提出深化中考制度改革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中考改革;现状;问题;对策  作为教育评价重要手段之一,考试能进行学业评定
期刊
【摘要】:语言与文化互相依存, 学习语言必须了解该语言所反映的文化,而理解该文化也需要掌握负载该文化的语言。因此第二语言教学所要培养的交际能力, 实际上也就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能力, 而学习者学习目的语的过程, 实质上也就是跨越自已的母文化, 学习另一种文化的过程,所以第二语言教学的课程里需要置入文化因素。第二语言中的文化因素是为语言教学服务的, 文化因素也是需要从共通知识文化逐步推进到对比知识文化
期刊
【摘要】: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不断感受、体验这些以教材内容为本的审美内容及形式外,还要遵循学生审美的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体验到评判,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在阅读教学中进行美的渗透,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下面,本人谈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一些认识。  【关键词】:小学语文;培养;审美能力  一、在对比中体会形象美  我们都知道,只有深入地理解
期刊
【摘要】:探究性学习是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也是新的课程标准对语文常规教学模式改革提出的基本思路之一,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本文结合教学实际探析了语文课堂中探究性学习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问题意识  探究性教学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是适应于新课改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也正在组织与实施这种新的教学方式,意在改善小学语文教学质
期刊
【摘要】:初中起点本科层次、培养小学教师的六年制免费师范生教育是一种全新的师范教育培养模式。如何对这些学生进行课堂教学已受到越来越多教育学者的关注。本文以湖南第一师范“初中起点六年制本科师范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生源特点,课程设置等情况,对于音乐课程教学的提出相应方案。  【关键词】:城南书院音乐课堂方案  一、“初中起点六年制本科师范生”生源特点  1、“初中起点六年制本科师范生”:初中起点本
期刊
【摘要】:幼儿园教师的教学语言是实现教育目标,促进幼儿发展的主要工具。幼儿教师的教学语言与其它各级学校相比,有其独特性。如果幼儿教师能准确使用适合幼儿的艺术性的教学语言,便有利于幼儿思维、语言等多方面能力的发展,并且大大提升教学效果。  【关键词】:教学语言;幼儿园教师;使用能力  1 引言  教学语言是教师最主要的教学手段,也是判断一个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内容,当然,也反映了一个教师的教学观。其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