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但是一提起作文,教师摇头,学生叹气,把作文视为语文学习中的“拦路虎”。如何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畏惧心理,促进学生主动地习作,从而体验到作文的乐趣?经过好几年的作文教学的实践和探索,笔者认为面对作文教学,应由被动转为主动,借以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以下就作文教学中的兴趣效应谈一点自己在实践中的体会。
一、在自由中开启主体性
刚入初中的学生,虽然在小学已经有一定的写作基础,但大多数学生是怕作文的。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解除学生的为难情绪。在教学中根据单元的作文要求,把单元内容与生活密切联系,从题目到内容都让学生讨论,让他们知道题目咋安,内容咋写,做到心中有数。如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作文训练题目为《这就是我》,我让学生讨论这个题目还能改成什么题目。同学们都纷纷抢着回答,有的说“坚强的我”;有的说“自信的我”:有的说“我”……学生们开动脑筋,没有拘束。于是我又趁热打铁,让他们探讨这个题目应写些什么内容,同学们更是炸开了锅,当他们明确了要写些什么内容时,一个个眉飞色舞,很快的动起手来,谈吐自然,他们那种作文难的顾虑被打消了。在以后的日子里,我设计了学生练习的途径,在自由中开启他们自由练习的主体性。
其一,坚持写日记和读书笔记。学生写身边的琐事,我称之为“生活小镜头”。大胆地写,不受约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如果把它们记录下来,也许就是以后作文时一个好的素材,不然,也许就是过眼烟云,等到作文时,哪怕你搜遍记忆的角落,也想不起任何一点有关的内容,因此,“生活小镜头”这本记录本就应运而生了,让学生把报纸上、电视中看到的重大的、有意义的新闻记录下来。“生活小镜头”就成了同学们作文的源头活水。
其二,经常写练笔作文。练笔作文不给题目,学生有什么感想就写下来,难度就降低了。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练笔作文和学生一起商量,共同探讨,以便更好地修改作文。这一过程,实际也是积累经验的过程。
其三,作文要求“因人而异”。学生个体是千差万别的,不可能要求学生的感想、认识深度以及对语言运用能力都一样,对基础好的学生可以要求高一些,而基础差的可以放松一些要求,不然会挫伤他们的积极性。根据“循序渐进”的原则,让后进生先消除写作的顾虑,然后再寻机提高他们的作文水平,让他们逐渐跨越一道道门坎。
二、在兴趣中增强自信心
兴趣往往是夸奖出来的。学生对写作文的兴趣一是来自外界的刺激:如作文受到老师的表扬;或者作文能够贴在教室的学习园地上;能在学校的杂志上登载;或者能在作文竞赛中获奖……老师应该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展示他们的才华!二是来自学生的自信:我一定能把作文写好;我的作文进步了:我的作文向来不错;我一定能获奖……有了这样的自信心,学生怎么可能不下决心写好呢!这样的自信是老师调动出米的。因此,对待学生请别吝啬我们的笑容,别停止我们的赞扬。如果细心地去挖掘,即使作文最差的学生写作文时都会展现闪光的一面。老师的高明之处就在于抓住细小的闪光点大夸特夸,在夸奖时一定要做到得体,话不在多而在巧妙、精当。让学生明白好在哪里,是怎样好的,这样的夸奖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力,以少胜多,具有普遍意义。
三、在乐趣中激发创造性
学生能够在写作文时把自己内心世界表达出来的时候,这种快乐是不言而喻的。然而,为什么有的同学的作文别人愿意读,有的同学的作文却没意思呢?我曾把学生的作文不管好赖全部贴在教室的四周来展示。如果你细心地暗自观察,就会发现许多同学他们表面上毫不在意,却在留心观察:“谁看了我的作文了?他(她)有什么反应?”这时候,学生就不仅仅满足于老师的赞扬,还要寻求同学们的认可。这种寻求更多读者的动力使学生不满足于自得其乐,而是挖空心思在“怎样才能吸引人”上下功夫。怎样才能吸引、感动读者?怎样布局谋篇?怎样遣词造句?怎样设置悬念……这些写作技能技巧,就会成为学生主动研究的对象。这样一来,学生学习作文的技能技巧的积极性就会大大提高,就会牵引着学生努力超越现在的自我,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教师在批改作文时也会收获,也是一种美德享受。
总之,在作文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就要求教师要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去观察生活,在体验生活,描绘生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去体会写作的快乐,使学生能够表达自己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表达对真善美的赞扬,对假丑恶的痛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未来蓝图的描绘……
一、在自由中开启主体性
刚入初中的学生,虽然在小学已经有一定的写作基础,但大多数学生是怕作文的。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解除学生的为难情绪。在教学中根据单元的作文要求,把单元内容与生活密切联系,从题目到内容都让学生讨论,让他们知道题目咋安,内容咋写,做到心中有数。如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作文训练题目为《这就是我》,我让学生讨论这个题目还能改成什么题目。同学们都纷纷抢着回答,有的说“坚强的我”;有的说“自信的我”:有的说“我”……学生们开动脑筋,没有拘束。于是我又趁热打铁,让他们探讨这个题目应写些什么内容,同学们更是炸开了锅,当他们明确了要写些什么内容时,一个个眉飞色舞,很快的动起手来,谈吐自然,他们那种作文难的顾虑被打消了。在以后的日子里,我设计了学生练习的途径,在自由中开启他们自由练习的主体性。
其一,坚持写日记和读书笔记。学生写身边的琐事,我称之为“生活小镜头”。大胆地写,不受约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如果把它们记录下来,也许就是以后作文时一个好的素材,不然,也许就是过眼烟云,等到作文时,哪怕你搜遍记忆的角落,也想不起任何一点有关的内容,因此,“生活小镜头”这本记录本就应运而生了,让学生把报纸上、电视中看到的重大的、有意义的新闻记录下来。“生活小镜头”就成了同学们作文的源头活水。
其二,经常写练笔作文。练笔作文不给题目,学生有什么感想就写下来,难度就降低了。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练笔作文和学生一起商量,共同探讨,以便更好地修改作文。这一过程,实际也是积累经验的过程。
其三,作文要求“因人而异”。学生个体是千差万别的,不可能要求学生的感想、认识深度以及对语言运用能力都一样,对基础好的学生可以要求高一些,而基础差的可以放松一些要求,不然会挫伤他们的积极性。根据“循序渐进”的原则,让后进生先消除写作的顾虑,然后再寻机提高他们的作文水平,让他们逐渐跨越一道道门坎。
二、在兴趣中增强自信心
兴趣往往是夸奖出来的。学生对写作文的兴趣一是来自外界的刺激:如作文受到老师的表扬;或者作文能够贴在教室的学习园地上;能在学校的杂志上登载;或者能在作文竞赛中获奖……老师应该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展示他们的才华!二是来自学生的自信:我一定能把作文写好;我的作文进步了:我的作文向来不错;我一定能获奖……有了这样的自信心,学生怎么可能不下决心写好呢!这样的自信是老师调动出米的。因此,对待学生请别吝啬我们的笑容,别停止我们的赞扬。如果细心地去挖掘,即使作文最差的学生写作文时都会展现闪光的一面。老师的高明之处就在于抓住细小的闪光点大夸特夸,在夸奖时一定要做到得体,话不在多而在巧妙、精当。让学生明白好在哪里,是怎样好的,这样的夸奖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力,以少胜多,具有普遍意义。
三、在乐趣中激发创造性
学生能够在写作文时把自己内心世界表达出来的时候,这种快乐是不言而喻的。然而,为什么有的同学的作文别人愿意读,有的同学的作文却没意思呢?我曾把学生的作文不管好赖全部贴在教室的四周来展示。如果你细心地暗自观察,就会发现许多同学他们表面上毫不在意,却在留心观察:“谁看了我的作文了?他(她)有什么反应?”这时候,学生就不仅仅满足于老师的赞扬,还要寻求同学们的认可。这种寻求更多读者的动力使学生不满足于自得其乐,而是挖空心思在“怎样才能吸引人”上下功夫。怎样才能吸引、感动读者?怎样布局谋篇?怎样遣词造句?怎样设置悬念……这些写作技能技巧,就会成为学生主动研究的对象。这样一来,学生学习作文的技能技巧的积极性就会大大提高,就会牵引着学生努力超越现在的自我,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教师在批改作文时也会收获,也是一种美德享受。
总之,在作文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就要求教师要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去观察生活,在体验生活,描绘生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去体会写作的快乐,使学生能够表达自己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表达对真善美的赞扬,对假丑恶的痛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未来蓝图的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