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完美

来源 :走近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inorac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八岁,他立志“不为良相,宁为良医” ;
  三十岁,他在北大医院创办国内第一个小儿外科专业;
  八十岁,他荣获国际小儿外科界的最高奖项——“丹尼斯布朗”金奖。
  
  六十年前,一位年轻的大夫和他的同行们开创了中国小儿外科事业,在这个原本不受重视的领域创造了辉煌的成就,这位大夫就是中国小儿外科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金哲。
  在北京儿童医院的特需诊室里,90岁高龄的张金哲院士仍坚持进行日常门诊。自从1955年应诸福棠院长的邀请来到北京儿童医院担任外科主任开始,他在这里工作了55个年头,给上万名孩子做了成功的外科手术,这其中有很多是刚刚诞生不久的婴儿。
  孩子身上的先天缺陷,让他们的父母尤为揪心。张金哲大夫深深理解患儿父母的痛苦心情。
  张金哲说,小孩生下来,比方说多一个手指头、豁嘴,虽然先天缺陷的小孩非常少,这些缺陷大多既不影响人的寿命,也不影响工作,但孩子有一点小毛病,父母都觉得很难受。当然有的畸形是影响生命的。比如说腹壁裂,生下来肠子在外头。还有大家最常说的,小孩生下来没肛门。而这些缺陷都可以治疗好,让患儿跟正常人一样。
  新生儿无肛门其实是小儿畸形中的一种常见疾病,北京儿童医院每年都收治上百个这样的病例。然而,这种并不难治的疾病却往往给患者的家庭带来难以言喻的痛苦。
  张金哲说,这种畸形患者不单纯是因为大便有困难,还有一个社会观念问题,中国的老传统认为,谁家生了一个无肛门的孩子,是祖上缺德。所以这种畸形的孩子,虽然给他治好了,他的家里也觉得心理上有压力,所以他们都保密。
  每一对即将为人父母的夫妻都希望生出身体健康的宝宝,提到小儿先天畸形,他们往往“谈虎色变”,甚至“杞人忧天”,生怕这样的灾难降临到自己的孩子头上。小儿畸形能否通过提前预防加以避免呢?
  对于小儿畸形的原因,张金哲说,原因知道,但是还不够清楚,还不能掌握它。举个例子,一个女人从来月经那天开始,每个月排一个卵,到停经至少排500个,这500个卵里可能有三个畸形的,400多都是正常的,现在就生一个孩子,这500个里面你怎么挑?
  除了遗传因素之外,导致小儿畸形的原因还有很多,比如:怀孕早期的病毒感染、环境过敏和药物中毒,而这些偏偏都是孕妇无法保证完全避免的。在张金哲看来,除了提倡避免近亲结婚和尽可能做好孕期保护之外,过分宣传小儿畸形的预防,只能增加孕妇的心理负担。作为小儿外科大夫,最重要的还是提高医疗水平,做好畸形矫正的手术,并从人文关怀的角度更好地帮患者和家属解决问题。
  张金哲说,如兔唇,从医学上说,一般六个月以后给缝上,问题就不大。可是就这六个月,孩子妈妈就不敢见人,这孩子也不敢抱出去。
  张金哲认为,如果有技术水平,为什么不早一点给孩子做手术呢?现在的理论,最好不要让他妈妈知道,孩子生下来,妈妈还在产房,孩子就被抱到手术室把豁嘴缝上了。
  1920年,张金哲出生在天津市宁河县。18岁高中毕业时,他本想学习航空工程专业,抵御外侮。却由于视力不达标,被空军系统拒之门外,只好退而求其次,选择了学医。在燕京大学的国文入学考试中,面对“我的志愿”这样一个题目,他写下了“不为良相,宁为良医”的誓言。1946年,当张金哲完成学业,成为北京大学附属医院的一名外科住院大夫时,他的良医梦却遭到了一次重大的打击。
  张金哲说,我要做小儿外科的动机,就是我老师的孩子得了白喉。白喉就是嗓子长白膜,嗓子憋住了,喘不了气就会死。大夫来了,他也没这个技术。那个孩子眼看着在我面前死了。
  当时,小儿外科在世界上仅发展了二十来年,在中国根本没有小儿外科专业,婴幼儿的死亡率居高不下。这次打击,让张金哲开始关注这个无人问津的领域。但他万万没想到,他在小儿外科手术方面的第一个创举,却是在自己亲生女儿身上完成的。
  1948年前后,一种后来被命名为“婴儿皮下坏疽”的传染病席卷各地医院的产房,夺走了许多孩子的生命。那时候这种病的死亡率是100%。
  面对这种让所有大夫束手无策的疾病,张金哲动起了脑筋:能否在发生大面积感染之前把婴儿的患处切开,放出脓血,缓解病情呢?他的想法得到了病理科同事的认可,却被临床大夫们一致否决。
  1949年8月,就在张金哲的治疗方案受到阻挠的时候,他的第二个孩子降临人世。作为医生的他深知产房传染病肆虐的严重程度,因此采取了必要的防护措施。
  张金哲说,孩子生下来第二天就出院了。结果还是传染上了。当孩子被送到医院时,我正在医院,没有别的办法,我赶快给她的患处剌开了。我不知道结果会怎么样,但我知道,不剌这一刀她肯定要死,只有孤注一掷。结果孩子救活了。
  就这样,张金哲的女儿成了“婴儿皮下坏疽”手术的第一个成活病例。六十多年前她的成活,给了父亲张金哲坚持己见的信心和勇气。
  以后,这种急症患者来了,张金哲就采取这种手术方法,一连治活了好几个。大家都信服了。后来,不但北京的医院这么做,外地也学习这么做。
  这种病的死亡率当年从100%降到了10%。
  新中国成立前,小儿手术的死亡率超过30%,而成年人的手术死亡率只有4%~5%。当时在中国没有独立的儿童医院,只有北京和上海分别建立了儿科门诊。1950年7月,新中国第一届全国卫生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会上提出要加强妇幼保健工作。在北京大学医学院院长胡传揆和著名儿科专家诸福棠的推荐下,年仅30岁的张金哲在北大医院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小儿外科专业。
  小儿外科的发展之所以举步维艰,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麻醉技术水平的限制。20世纪50年代,张金哲和麻醉专家谢荣教授合作,首创了肌肉注射硫喷妥纳基础麻醉法,为小儿外科的推广扫除了障碍。
  张金哲说,大人做手术打点麻药就能做,小孩不行,他闹。所以,我发明了打一针让他马上睡着的方法。睡着后再给他做手术。这个针叫基础麻醉。本来这个药外国人做麻醉用,是往静脉里注射,这样危险,因为麻醉了,喘气就有问题了。我们把这个药打在屁股上,小量的,孩子就睡着了。这个试验通过之后,推广到了全国。所以,全国小儿外科都建起来了。
  与此同时,医疗器械的落后也长期困扰着中国的小儿外科大夫们。然而,却难不倒心灵手巧的张金哲。他家里至今保留着一个小作坊。在这里,张金哲先后设计了五十多种针对小儿的手术器械,他的这些发明没向国家索取一分钱的科研经费,而它们至今仍在第三世界国家里广泛应用着。
  面对简陋的医疗条件和国际上长期的技术封锁,张金哲凭借苦心钻研和奇思妙想,摸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小儿外科发展道路。20世纪50年代~80年代,他在以创伤、感染、急腹症为主的小儿外科急症的诊断、治疗,以及肛肠外科与胆道外科的手术设计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为中国小儿外科迅速发展并在国际上享有特殊地位作出了巨大贡献。在北京儿童医院,他创建和完善了全国最大的小儿外科中心,培养了一批小儿外科医疗、麻醉、科研、护理 方面的高级人才。1972年,他和潘少川教授一起提出建立儿外科各专业的具体计划,使小儿外科的人才队伍更加壮大。
  张金哲说,学习苏联经验,专门成立儿科学院、儿科系,培养儿科大夫。我们坚持了40年,把儿童医院各科都建立起来了,不但有儿内科、儿外科,还有耳、鼻、喉、眼科。
  2000年,英国皇家小儿外科学会将素有小儿外科界“诺贝尔奖”之称的“丹尼斯布朗” 金奖颁给了张金哲,他是迄今唯一获此殊荣的中国人。2002年,他又获得了“印度小儿外科甘地金奖”。
  张金哲能够取得这些成就,原因在于他是个有心人。为了更好地给孩子诊断病情,他甚至扮演起了魔术师的角色。
  为了哄孩子不哭、不闹,张金哲制作了很多小道具,看病时,有时给孩子变戏法,想办法转移小患者的注意力。
  如今90高龄的张金哲大夫仍然坚持每周两次查房、两次出诊和一次指导研究生工作。与此同时,他也坚持着自己多年来一些特有的习惯,比如,在他白大褂的前胸口袋上,总是印着五个鲜明的大字:外科张金哲。他认为,医生和病人要先交朋友,你连名字都不告诉人家,就不可能跟人家交朋友。
  张金哲说,我念书的时候念的是外科学,克里斯托弗那本书的扉页头一句话就是先交朋友,后做手术。不交朋友,他就不理解你要给他干什么?他存着戒心,因为你拿着刀子呢。所以,先交朋友就是你和病人要互相信任,要成为交命的朋友。
  张金哲总是随身带着许多专门印制的小纸条,上面简明扼要地列出小儿外科一些常见病的症状和疗法,随时准备提供给患者。他说,把这张条给他,让他回去看看,说明你这儿常看这种病,可以增加病人的信心。
  此外,张金哲还始终坚持对病人和家长的礼貌态度。每次出诊,90岁的他都会对病人起身相迎和相送,不管对方多大年纪。他也经常教育自己的学生们尊重病人。
  张金哲在小儿外科领域已经整整工作了60年,很多当年他的小病人如今已经成了爷爷、奶奶,其中有的甚至和他一样成了中国工程院院士。而张金哲至今还放不下手头的工作,“一生努力,两袖清风,三餐饱暖,四邻宽容”是他1997年当选院士时写下的座右铭。
  已经90岁高龄,但张金哲院士对工作的执着和热情始终没有改变。他觉得自己昨天能做的事,今天一定能做,而今天能做的事,明天也一定能做。对他来说,小儿外科就像是一个孩子,不仅有着无穷的乐趣和未知,更有着无限的希望和生机。
其他文献
车祸使她半身瘫痪,男友却不离不弃……    2008年7月一天凌晨,苏州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室内,医生们正在对一个头部重伤的女孩进行抢救。此时女孩已神志不清,处于昏迷状态。    他来签字 医生惊讶    这个女孩被飞驰的电动车撞倒后,路人将她送到医院。几个不相识的好心人一直守在女孩身边。女孩的亲属呢?这时,一个急匆匆的身影出现了。医生们仔细一看,竟是一位黄头发、高鼻梁的外国小伙子。  听着小伙子结
期刊
脑神经外科手术的风险很大,手术机器人却能胜此重任。    将要为病人实施手术的机器人的名字叫“黎元”,田增民是它的发明者之一。这项研究令国际医疗界刮目相看,从而掀开了中国神经外科手术新的一页。    全军神经外科中心的病房里,田增民每天都例行查房与询问病例,医治方案对每个病人都非常重要,但在今天的讨论中有一个病人的情况却异乎寻常。  元康是个8岁的男孩儿。他的病是由于脑细胞受到损伤,造成四肢不受控
期刊
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战行将结束,胜利在望。这时,占领意大利那不勒斯的盟军中出现了疫情:高烧、皮肤红疹,每天都有几十名士兵受到感染。斑疹伤寒!一种常伴随着战争或天灾出现的烈性传染病。突然的瘟疫让盟军内部异常恐慌。    万能的滴滴涕    斑疹伤寒由虱子传播,会造成大量人员死亡。就是这个斑疹伤寒,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吞噬了300万生命。缺乏有效治疗手段的人们想对这瘟疫釜底抽薪,消灭它的传染者。他
期刊
从荒芜贫瘠的小渔村,发展为中国第一座农民城。风光背后,有着怎样难以忘怀的岁月?    1984年以前的龙港仅仅是位于温州鳌江南岸的一个小渔村,没有人会料到,在以后的二十几年间,龙港会引起上至中央,下至普通百姓的高度关注,而且被国家发改委定为小城镇综合改革试验区。这一切源自于龙港走过的一条不同寻常的建镇之路。(图1)   1984年,是20世纪80年代改革先锋陈定模回忆中被反复记起的时间。这一年,陈
期刊
60岁依然翱翔蓝天,44年的驾龄使她成为我国飞行时间最长的女飞行员;她技艺高超,1万8千小时安全飞行的经历,带给她多次承担特殊首航任务的机会。在中国飞行教员的行列中,她是屈指可数的资深女教官。(图1 )    2009年5月4日上午,担任海南航空7191次航班机长的李燕生早早来到首都国际机场。今天她要执行一次十分特殊的飞行任务。平日五六分钟就能完成的机身检查工作,今天她却用了超出平时一倍的时间。 
期刊
4万多个农户,提供着1500万人的粮食需求量。可是,繁荣的背后藏有危机。    在丹麦丰饶的国土上,农田占了四分之三的面积,大片精心耕作的谷物并非人的口粮,而是牲畜的饲料。这里运行着当今世界上效率最高的现代农业,人均肉类和谷物的生产量世界第一,猪肉出口世界第一。(图1)  走近丹麦世界最先进的生猪屠宰厂,第一个疑问就是,杀猪厂为何需要这么多烟囱?  丹麦的大型生猪屠宰厂共有13个。节能降耗的成绩非
期刊
中英联军在缅甸作战失利;法西斯轴心国在海上会师,中国远征军将如何作战?  1942年5月,中英联军在缅甸作战失利,日军占领缅甸,英军退入印度;1942年7月,德意联军在北非突入埃及,进抵距开罗只有350公里的阿莱曼地区;1943年5月,德国海军在马来西亚的槟榔屿建立基地,在此与日本人在海上建立战略会师。    绝地反击    根据德日协定,两国将以远洋潜艇为先导,组建潜艇联合部队,攻击盟军要害目标
期刊
猕猴抢劫    6月的一天早晨,河南省济源市五龙口镇山口村村民翟欢和小霞一起去镇里赶集。两个人一路上有说有笑,还吃着花生米。经过一片树林时,突然感觉身后有响动。  翟欢和小霞吓了一大跳,以为是坏人,她们回头望去,只见隐隐约约有几个身影在树林里晃动,而且不时地发出怪叫声。  五龙口镇位于太行山区,这里山峰连绵,原始森林密布,山上有金钱豹、野猪、金雕等动物。如今发现树林里有几个黑影在跟踪自己,周围又没
期刊
深圳,有多少创业者在这里成就了人生梦想?    张铁利已在深圳生活11年,他非常喜欢这座城市,因为喜欢,他总想为这座城市多做点事。他用手中的DV纪录深圳生活的点点滴滴,希望更多的人看到他作品中的深圳,让人们关注深圳,使这座城市更加美好,更加和谐。  张铁利祖祖辈辈生活在陕西浦城的农村。1998年,只有高中文化的张铁利只身来到深圳,经过11年拼搏,他已成为深圳知名的自由撰稿人。张铁利的笔名“鹏城寻梦
期刊
2007年4月10日凌晨3点, 一辆出租车呼啸着驶进四川省人民医院。一个中年男子急匆匆将一位昏迷不醒的老人送进急诊科。当医生要求中年男子缴纳医药费时,他的脸上却流露出一丝为难的表情。  面对医生质疑的目光,中年男子向医生讲述了一个小时前发生的事情。  中年人名叫廖自南,是成都市一名出租车司机。一个多小时前,他从郊区返回市区收工回家。当车开到清江路时,他突然看到公路边上躺着一个人。老廖赶紧停车走过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