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国有企业的良好运行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息息相关。而国有企业的特殊性也决定了“坚持党的领导”成为其必须要严守的原则。近几年来,国企党建工作中存在的“四化”问题愈发明显,解决国企党建“四化”问题刻不容缓。
关键词: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四化”问题
引言
从2015年三月首轮中央专项巡视启动至今,国有企业党组织存在的领导及纪委监督功能的“弱化、淡化、虚化、边缘化”问题成为主要的腐败“病根”,不仅阻碍了企业内部运行和发展,也造成了党对企业领导效力的降低,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市场化经济快速发展的我国,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确保党组织的领导和政治核心地位,因此,要对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中存在的“四化”难题有一个清晰的定位,明确其成因,对症下药,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一、国有企业党建存在的“四化”难题
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中的“四化”问题主要是指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弱化、淡化、虚化、边缘化”问题。对这“四化”的具体表现,可以有如下解释:
1.“弱化”问题
“弱化”主要表现为企业党组织功能的弱化,具体体现在党的领导作用不明显,党建工作的落实不到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有企业始终将坚持党的领导放在企业建设的重要位置,形成“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不动摇”的优良传统。但近些年来,部分国企内部出现了组织文化的“异化”现象,党建工作被认为是可以敷衍了事的内容,具体的实践工作也变成了“纸上谈兵”。
2.“淡化”问题
“淡化”主要表现为企业对党建工作的轻视和党组织成员党性修养的缺失。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部分国有企业忽视党建工作,将企业发展的重心完全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对党建工作抱着应付的态度。另外,受企业文化作风的影响,企业内部的党员的素质和水平也不断下降,党组织对党员的培训与教育力度低,党员自身对党性修养的松懈造成党组织的管理难以有效进行,党建工作自然受到不利影响。
3.“虚化”问题
“虚化”主要指国有企业在进行党的建设时没有有效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原则,党建工作流于形式。近些年来,国企内部党组织领导及高管利用职位之便进行权力寻租的案例层出不穷,企业内部不良风气盛行,不管是在资金的审批和发放方面,还是在员工的录用和任命方面,都存在著大大小小的腐败现象,拉帮结派、抱团取暖的行为层出不穷,严重阻碍着国企党建工作的正常进行。
4.“边缘化”问题
“边缘化”主要是指国企建设中党建工作与经济建设工作严重脱节,党的领导与企业董事的领导被分裂开来。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各人自扫门前雪”的想法,企业内部的党组织与董事会互不交流,将两方面的工作彻底区分开来。再加上企业将工作重心放到生产经营活动上,党组织的建设工作得不到企业领导的重视,“心有余而力不足”使得党组织功能不断弱化,党建工作在推动经济发展方面起的作用也就极其微小,脱节现象只会越来越严重。
二、国有企业党建“四化”难题的成因分析
国有企业党建“四化”问题的出现由来已久,只有找准成因才能对症下药。关于“四化”问题的的成因,主要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治理结构与党组织不能融合
公司治理结构在设计之初并未考虑到将政党组织植入其中,因此要在国企治理中融入党组织本身就需要不断调整和磨合。而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建设成为国企建设的首要目标,加上国家政局稳定、社会和谐,使得主要承担政治和社会责任的党组织在企业内部无法得到足够的重视,党建工作也就自然被当做次要任务搁置下来。党的领导作用难以发挥,党建工作被“弱化”。
2.党组织成员及企业党员的管理方面存在疏漏
企业对党建工作的忽视造成党员工作者地位的下降甚至丧失,党员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也因此下降,党建工作难以有效进行。其次,党建工作在方式方法上过于死板陈旧,使得群众对党员的形象产生偏见,普通员工对党建工作的响应力度并不高。另外,部分党员党性修养缺失,难以起到示范作用,少数党员领导干部甚至被利益蒙住双眼,出现贪腐行为,丧失了身为党员的基本素养。
3.党组织的管理运行不力
党组织在企业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之一便是管理和监督企业的运行,但在企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理念的影响下,党组织本身就疏于承担管理监督的责任和义务,此时若有党员领导存在个人专断行为,那么党组织的决策就会变成一己之见,一纸空谈。
4.管理体制和制度建设方面存在疏漏
党建工作的“弱化”和“淡化”造成的直接影响便是企业党组织缺乏活力,企业组织结构分化严重。党组织与董事会之间缺乏必要沟通,党组织成员对企业发展改制难以适应,对党员工作者缺乏带有激励性质的量化考核标准,都直接导致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脱节,甚至远远落后于企业发展。另外,国有企业改制带来的是企业的市场化和公司化,党建工作失去了原本的制度支撑,在进行管理时缺乏制度依据,新的制度体系也无法及时建立,党组织的各项工作都不能继续开展,进一步拉大了党的建设与企业建设之间的缺口,更使得国企党建工作落后于时代前进的步伐。
三、解决国有企业党建“四化”难题的措施初探
国有企业的发展与社会主义建设密切相关,而国有企业的党建工作又在推动国企发展上发挥着极为关键的作用,因此,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党建“四化”难题至关重要,解决措施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抓顶层,实现党的领导与企业管理一体化结合
党组织的管理也应纳入企业治理结构之中,并且要明确党组织的责任和义务,并赋予党组织相应的领导和管理权力,保障党的领导核心地位,确保党组织充分享有政治领导权,着力解决党建工作中的权责匹配问题。国企领导人应承担政治和经济双重领导的角色,并具有明确的职责定位。要有清晰明了的权责体系,避免国企领导人出现缺位、越位和错位。
2.明责任,实现党的建设与党务工作规范化结合
要对党组织进行一次彻底的调整改制,将旧的工作方式和工作形式转换为适应时代要求和现代国企发展的体制机制,明确组织各个成员的工作内容和每个工作环节的具体任务,使党建工作规范化、严谨化。另外,要加强国企基层党组织建设和管理,完善基层党组织结构设置,做到党组织部门调整与企业各部门调整步调一致,实现管理动态化。
3.强队伍,实现日常管理与组织生活智能化结合
党组织的管理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原则,杜绝党组织内部出现腐化现象和不良风气。要建立严密的人员任用、管理、监督和奖惩机制,对党员领导干部的职位实行动态任用,避免一人专政现象的出现。要建立灵活的人员考核制度,对党组织成员进行及时的思想政治素质考核及能力专业素养考核,建立人才流动机制,提高组织人员的风险意识和危机意识,推动党组织内部人员配置和管理的不断优化。为了保证上述措施的高效运行,国企应该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和现代科技,弥补人力手段的不足,使党员管理和党建工作更加高效准确。
4.立规矩,实现党建责任与廉政建设制度化结合
首先,要加强对党组织内部和外部的双重监督,对组织人员、机构及各项工作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控,将日常管理和关键岗位的监管相结合,形成强有力的监督机制;其次,要注重对党员的培训、教育和考核,提高党员的党性修养,严格规范党规党纪,从制度搭建、思想矫正、行为监督三个方面入手,从源头上切断党组织出现不良风气的可能性;另外,要统筹好党组织与企业董事会在机构设置、人员分配和工作内容上的相互配合,实现二者在工作上的无缝对接。
四、结束语
切实解决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四化”难题需要多方努力,多重监督和保障,因此,要循序渐进,真抓实干,及时评估风险,逐步解决问题。
关键词: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四化”问题
引言
从2015年三月首轮中央专项巡视启动至今,国有企业党组织存在的领导及纪委监督功能的“弱化、淡化、虚化、边缘化”问题成为主要的腐败“病根”,不仅阻碍了企业内部运行和发展,也造成了党对企业领导效力的降低,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市场化经济快速发展的我国,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确保党组织的领导和政治核心地位,因此,要对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中存在的“四化”难题有一个清晰的定位,明确其成因,对症下药,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一、国有企业党建存在的“四化”难题
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中的“四化”问题主要是指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弱化、淡化、虚化、边缘化”问题。对这“四化”的具体表现,可以有如下解释:
1.“弱化”问题
“弱化”主要表现为企业党组织功能的弱化,具体体现在党的领导作用不明显,党建工作的落实不到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有企业始终将坚持党的领导放在企业建设的重要位置,形成“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不动摇”的优良传统。但近些年来,部分国企内部出现了组织文化的“异化”现象,党建工作被认为是可以敷衍了事的内容,具体的实践工作也变成了“纸上谈兵”。
2.“淡化”问题
“淡化”主要表现为企业对党建工作的轻视和党组织成员党性修养的缺失。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部分国有企业忽视党建工作,将企业发展的重心完全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对党建工作抱着应付的态度。另外,受企业文化作风的影响,企业内部的党员的素质和水平也不断下降,党组织对党员的培训与教育力度低,党员自身对党性修养的松懈造成党组织的管理难以有效进行,党建工作自然受到不利影响。
3.“虚化”问题
“虚化”主要指国有企业在进行党的建设时没有有效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原则,党建工作流于形式。近些年来,国企内部党组织领导及高管利用职位之便进行权力寻租的案例层出不穷,企业内部不良风气盛行,不管是在资金的审批和发放方面,还是在员工的录用和任命方面,都存在著大大小小的腐败现象,拉帮结派、抱团取暖的行为层出不穷,严重阻碍着国企党建工作的正常进行。
4.“边缘化”问题
“边缘化”主要是指国企建设中党建工作与经济建设工作严重脱节,党的领导与企业董事的领导被分裂开来。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各人自扫门前雪”的想法,企业内部的党组织与董事会互不交流,将两方面的工作彻底区分开来。再加上企业将工作重心放到生产经营活动上,党组织的建设工作得不到企业领导的重视,“心有余而力不足”使得党组织功能不断弱化,党建工作在推动经济发展方面起的作用也就极其微小,脱节现象只会越来越严重。
二、国有企业党建“四化”难题的成因分析
国有企业党建“四化”问题的出现由来已久,只有找准成因才能对症下药。关于“四化”问题的的成因,主要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治理结构与党组织不能融合
公司治理结构在设计之初并未考虑到将政党组织植入其中,因此要在国企治理中融入党组织本身就需要不断调整和磨合。而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建设成为国企建设的首要目标,加上国家政局稳定、社会和谐,使得主要承担政治和社会责任的党组织在企业内部无法得到足够的重视,党建工作也就自然被当做次要任务搁置下来。党的领导作用难以发挥,党建工作被“弱化”。
2.党组织成员及企业党员的管理方面存在疏漏
企业对党建工作的忽视造成党员工作者地位的下降甚至丧失,党员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也因此下降,党建工作难以有效进行。其次,党建工作在方式方法上过于死板陈旧,使得群众对党员的形象产生偏见,普通员工对党建工作的响应力度并不高。另外,部分党员党性修养缺失,难以起到示范作用,少数党员领导干部甚至被利益蒙住双眼,出现贪腐行为,丧失了身为党员的基本素养。
3.党组织的管理运行不力
党组织在企业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之一便是管理和监督企业的运行,但在企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理念的影响下,党组织本身就疏于承担管理监督的责任和义务,此时若有党员领导存在个人专断行为,那么党组织的决策就会变成一己之见,一纸空谈。
4.管理体制和制度建设方面存在疏漏
党建工作的“弱化”和“淡化”造成的直接影响便是企业党组织缺乏活力,企业组织结构分化严重。党组织与董事会之间缺乏必要沟通,党组织成员对企业发展改制难以适应,对党员工作者缺乏带有激励性质的量化考核标准,都直接导致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脱节,甚至远远落后于企业发展。另外,国有企业改制带来的是企业的市场化和公司化,党建工作失去了原本的制度支撑,在进行管理时缺乏制度依据,新的制度体系也无法及时建立,党组织的各项工作都不能继续开展,进一步拉大了党的建设与企业建设之间的缺口,更使得国企党建工作落后于时代前进的步伐。
三、解决国有企业党建“四化”难题的措施初探
国有企业的发展与社会主义建设密切相关,而国有企业的党建工作又在推动国企发展上发挥着极为关键的作用,因此,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党建“四化”难题至关重要,解决措施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抓顶层,实现党的领导与企业管理一体化结合
党组织的管理也应纳入企业治理结构之中,并且要明确党组织的责任和义务,并赋予党组织相应的领导和管理权力,保障党的领导核心地位,确保党组织充分享有政治领导权,着力解决党建工作中的权责匹配问题。国企领导人应承担政治和经济双重领导的角色,并具有明确的职责定位。要有清晰明了的权责体系,避免国企领导人出现缺位、越位和错位。
2.明责任,实现党的建设与党务工作规范化结合
要对党组织进行一次彻底的调整改制,将旧的工作方式和工作形式转换为适应时代要求和现代国企发展的体制机制,明确组织各个成员的工作内容和每个工作环节的具体任务,使党建工作规范化、严谨化。另外,要加强国企基层党组织建设和管理,完善基层党组织结构设置,做到党组织部门调整与企业各部门调整步调一致,实现管理动态化。
3.强队伍,实现日常管理与组织生活智能化结合
党组织的管理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原则,杜绝党组织内部出现腐化现象和不良风气。要建立严密的人员任用、管理、监督和奖惩机制,对党员领导干部的职位实行动态任用,避免一人专政现象的出现。要建立灵活的人员考核制度,对党组织成员进行及时的思想政治素质考核及能力专业素养考核,建立人才流动机制,提高组织人员的风险意识和危机意识,推动党组织内部人员配置和管理的不断优化。为了保证上述措施的高效运行,国企应该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和现代科技,弥补人力手段的不足,使党员管理和党建工作更加高效准确。
4.立规矩,实现党建责任与廉政建设制度化结合
首先,要加强对党组织内部和外部的双重监督,对组织人员、机构及各项工作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控,将日常管理和关键岗位的监管相结合,形成强有力的监督机制;其次,要注重对党员的培训、教育和考核,提高党员的党性修养,严格规范党规党纪,从制度搭建、思想矫正、行为监督三个方面入手,从源头上切断党组织出现不良风气的可能性;另外,要统筹好党组织与企业董事会在机构设置、人员分配和工作内容上的相互配合,实现二者在工作上的无缝对接。
四、结束语
切实解决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四化”难题需要多方努力,多重监督和保障,因此,要循序渐进,真抓实干,及时评估风险,逐步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