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工程测试技术”考试改革探索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7742578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材料工程测试技术”是一门理论和实验结合性较强的一门学科。针对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性有限性问题,在考试模式上采用闭卷、大作业和平时成绩相结合的方式考查学生。针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提出该课程从教学模式和考试方式进行改革,不仅考查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而且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关键词:考试;材料工程;团队组合;创新
  作者简介:侯哲哲(1979-),女,河北宁晋人,石家庄铁道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赵维刚(1973-),男,陕西泾阳人,石家庄铁道大学大型结构健康诊断与控制研究所,副教授。(河北石家庄050043)
  中图分类号:G642.4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6-0078-02
  “材料工程测试技术”是一门理论和实验结合性较强的一门学科,避免在考查学生时单纯以期末考试试卷评定学生的掌握情况,这样会造成针对理论知识考查较多而对技能、操作、实践能力考查少。本次考试改革的目的:一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毕业设计及研究生阶段学习的情况表明学生单独的课程学习成绩尚可,但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有限,因此需要在课程教学及考试中给学生创造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机会。二是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表达能力。团队合作是解决大问题的主要途径,可以让每个学生在团队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和不足,了解自身的价值,激发学习兴趣。三是让学生自我评判学习成绩的好坏。成绩评定时引入学生互评环节,使考试成绩透明。
  一、“材料工程测试技术”考试的意义和作用
  “材料工程测试技术”是关于材料的检测和结果分析的一门学科,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必须学习和掌握的核心课程,是针对材料温度的测量和材料实验数据分析的必修课程。本课程要求学生对各种温度测量方法的基本思想和操作进行熟悉、掌握,尤其是对热电偶、热电阻的结构和性能的理解与掌握;同时,理解和掌握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重点掌握正交设计和回归分析的中心思想和处理方法。这样,势必使学生比较全面系统地获得材料科学基础理论及知识,掌握热电阻、热电偶、正交设计和回归分析材料的结构与性能并能灵活应用,并学会基本的分析方法,能分析及制订材料实验分析方案,正确灵活应用测温仪器,为以后的专业课程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为提高学生运用“材料工程测试技术”课程中的温度测量和数据处理方法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程在教材内容、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改革。首先不仅注重传统方法的讲述,还增加了现在的最新测量技术方法和核心内容。其次,在课堂教学上多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必要时采用实物进行演示、讲解和说明。
  二、传统的考试模式
  随着现代素质教育的倡导和实施,学校应以科学发展观正确认识考试和教育之间的关系。[1]评定学生学习效果的方法目前大多数工科院校仅局限于传统的闭卷笔试,这势必导致学生死读书、读死书的现象。
  1.考试内容不合理
  教育与考试的关系本末倒置。现代教育应该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让学生在创造能力、合作能力等方面全面发展。[2]但目前教育的目的是考试,学生只要最后掌握教材中的例题或习题就可以考出好成绩。传统的考试侧重考核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度,缺乏对素质教育的考评。[3]目前本课程考试题型主要包括填空题、证明题、简答题和计算题。填空题和简答题主要考核学生对“三基”的掌握情况,反映了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是试卷的主要部分。计算题主要考核学生对数据的分析和应用能力,以提高学生利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证明题主要考核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学生的考试内容,即为教学内容。现在的教学体制导致了目前考试内容的片面性和单一性,从而导致学生“纸上谈兵”,动手能力差,缺乏自主创新能力。
  2.考试方式单一
  考试是为了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不能仅凭单一的试卷评定学生的实际能力,这样会导致学生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忽视创新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的全面发展。目前“材料工程测试技术”考试的方式主要采取闭卷笔试单一形式,这种单一的考试方式评定的成绩偶然性大,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不仅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绩起不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相反会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严重影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3.考试成绩评定方法不科学
  考试一般采用闭卷形式,成绩包括三个部分:试卷成绩、平时成绩和考勤成绩。这种评定方法会造成学生只学习课本知识,且会对老师盲目依赖,不能积极主动地探讨和钻研相关的科学问题,同时,过分强调对课本知识的掌握,忽视了学生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三、在授课方式上的改革
  在“材料工程测试技术”课程的授课方式上,采取三种类型:一类是传统的讲授教学方式。主要目的是传授材料工程测试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一类是以课堂习题的内容互动式讨论,并让学生自己进行计算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的主要目的是增加学生实际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际问题中积极思考,加深对方法的理解和操作。在实际讲授中,通常是先对具体的数据处理和分析的中心思想、方法进行讲解,让学生在具体实例中进行的分析和处理。一类是综合设计,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己组合团队。学生自由组合,结成设计团队(2~4人),在课后针对所出题目查询资料、分析方案及设计。设计团队遇到问题随时可以和老师讨论。团队合作是解决问题的主要途径,可以让每个学生在团队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和不足,了解自身的价值,激发学习兴趣。首先要拓宽交往的渠道,丰富交流内容,建立公平对话和良好交往的平台。其次也要明确老师与学生各自的地位,强化主体的意识,让学生树立各自的职责意识。课堂中学生通过合作,既可以增进彼此的友谊,同时可以在竞争中成长。所以,在课堂的互动中,教师应注意自身角色以及教学观念的转变,学生也要从被动的接受者变为主动的参与者。老师要培养学生学会倾听、协作、分享和交往的技能,同时为学生之间提供信息相互交流的机会。教师适当的调控和引导将使课堂的互动获得很好的效果。[4]
  四、在考试方式上的改革
  该课程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注重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的结合。只有熟练掌握相关温度测量技术的原理和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才能在实际的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方面得心应手,从而达到学习的目的。在考试方式上,应注重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5]经过多年的教学探索与实践,对该课程的考试方式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
  在考试方式上,打破了传统的单一试卷考试方式。因为试卷考试仅仅是考核和培养学生的模仿能力,而不能考核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试卷题型选择
  工科院校的考试主要是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和掌握程度、解决问题的能力。该课程的考试试卷主要采取客观标准题(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与主观应用题(证明题、计算题)组成的标准化试卷,计算题所占比重一般不低于40%。客观标准题主要测试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主观应用题则能更好地反映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该课程不必按照统一的标准化试卷要求进行组卷,反映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观应用题更符合统计学的教学目的。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提高是循序渐进的,主观应用题的应答情况反映学生平时努力的结果。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了部分学生考前一搏的念头,真正实现高分高能。
  2.开卷与闭卷的选择
  考试采用闭卷形式。该课程考核的是学生对基本知识和重点内容的掌握程度。由于开卷与闭卷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学生在平时学习中较为重视闭卷考试的课程。基本知识闭卷考试,以填空题、简答题和证明题来考查学生对一些基本概念的理解与分析,计算绘图题考查学生对正交设计、回归分析的分析和计算,并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这样,更好地督促学生既掌握课程的知识点又能促使学生全面掌握所学内容,并使学生注重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在考试方式上注重丰富题目类型,增加题目数量,提高试卷覆盖率。由于学生重视平时学习,日常教学与考试都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3.考试内容的改革
  本门课程采用闭卷、大作业和平时成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针对综合设计及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进行考试改革。
  大作业即综合设计部分(占总分的30%)针对材料加工中的温度测试与控制和实验方案设计等课程内容,在讲课环节陆续推出一些需要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计算机技术、电工电子技术、数据处理技术等进行设计、编程及综述等大作业或题目(10~15道左右,保证学生有较大的选择度及较为充裕的准备时间)。
  同时,鼓励学生自由组合。该环节成绩评定时由团队指定1名学生为课题汇报人,采取PPT方式向其他同学进行汇报演示,时间为8分钟,然后回答老师和同学提问两分钟。团队成员按照主设计人、汇报人及一般设计人进行系数安排。例如团队成员为4人时分别为1、1、0.95和0.90,主设计人和汇报人为1人时系数分别为1、0.95、0.90和0.90。团队成员的排序由团队自行决定。这样学生按自己的特长和自身优势决定自己在团队的定位。平时成绩(占总分的10%)考查学生的到课率和教师的授课效果。这种考试模式既能考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又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有利于创造能力的培养,是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因此本考试改革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吴梦秋,等.浅议高等教育课程考试改革[J].科技资讯,2009,(8):199-201.
  [2]穆月英.《发展经济学》教学方式改革实践与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
  2009,(12):82.
  [3]任禾一.浅析高等院校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的考试改革[J].法治与社会,2010,(5).
  [4]张敏.基于科学发展观的大学英语课程考试改革[J].考试周刊,
  2010,(5):2-3.
  [5]梁德添.深化考试改革 促进学风建设[J].中国电力教育,2009,(19):
  49-50.
  (责任编辑:宋秀丽)
其他文献
摘要:选用空心和实心钢球成型工艺设计作为“材料成型技术基础”课程案例教学的作业题目,教学对象简单,易于实施教学内容和实现教学目标,易于取得课堂讲授理论和方法与课下自主学习工艺知识相结合的良好教学效果。教学实践表明,该案例教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教学过程,促进了学生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培养,推动了本课程的研究型教学的进展。  关键词:材料成型技术基础;空心和实心钢球案例;案例教学;
期刊
摘要:根据水利工程的学科特点及专业特色,提出注重实践性、综合性和创造性是水利工程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是水利工程教育的目标。以CDIO工程教育模式为基础,提出EDP-CDIO教育模式,从基础知识、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四个层面达到预定目标的具体方法及实施方案。  关键词:CDIO模式;水利工程专业;综合能力培养  作者简介:张登祥(1971-),男,湖南长沙人,
期刊
摘要:青年教师培养工作是各高校师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师资队伍质量建设工程的核心环节之一。结合上海海洋大学培养青年教师的若干措施,探讨青年教师的培养模式。在加大青年教师培养力度的同时,学校应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引导,并且鼓励青年教师进行创新、实践。学校的发展目标应与青年教师的自身发展相互结合,把保障教育质量作为根本原则,不断拓展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从而提升大学的品质与竞争力。  关键词:师资队伍
期刊
摘要:目前,成人教育发展过程中面临很多挑战。要想提高成人教育的社会认可度必须狠抓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水平。对当前成人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根据实际探索,提出了利用实训基地开展成人教育教学的新方法。  关键词:成人教育;教学质量;实训基地  作者简介:徐坊降(1980-),男,山东宁阳人,国网技术学院泰山校区电力系,讲师;王莉(1981-),女,山东肥城人,国网技术学院泰山校区技能项目培训中
期刊
摘要:毕业设计(论文)是本科教学中最后一项教学内容,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各教学环节的继续深化和检验。其实践性和综合性是其他教学环节不能替代的。从机械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环节入手,针对机制专业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的范围广、课题难易不均、工作量不平衡的问题提出了机制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的设计大纲,并将对机制专业毕业设计(论文)课题进行分类,为每类设计(论文)课题应完成的工作量制订了参
期刊
摘要:启发式教学是高校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而师生互动的质量直接决定了启发式教学的成效。结合高校课堂教学实践,从教师自身修养、课堂授课技巧及教师对学生的引导等方面,对高校教师提高与学生互动质量的策略进行了几点细节性探讨。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师生互动;高校教师  作者简介:王磊(1980-),男,山东潍坊人,河海大学力学与材料学院工程力学系,讲师;章青(1963-),男,安徽铜陵
期刊
摘要:结合多年在管理领域的科研和教学经验,在课堂教学中引入项目导向教学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实践表明,在管理类课程教学中引入“项目导向型”的教学方法,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管理类课程;项目导向教学法;教学实践;系统工程   作者简介:尹春华(1966-),女,辽宁沈阳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北京100192)  
期刊
摘要:构建军校本科生导师制师生比影响因素体系,在定性分析基础上,运用决策试验与评价试验室法(DEMATEL),为军校本科生导师制师生比影响因素定量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本科生导师制;师生比;影响因素;决策试验  作者简介:王立欣(1974-),女,山东高密人,军械工程学院装备指挥与管理系,讲师;史宪铭(1975-),男,河北献县人,军械工程学院装备指挥与管理系,讲师。(河北石家庄05000
期刊
摘要:独立学院青年教师占有较大比例,是独立学院科研队伍中最具活力的群体,其科研能力的高低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和高校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培养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不仅需要学校制定相关的倾斜政策,激发青年教师做科研的兴趣;同时,还需建立相关设施平台和提供适当的科研机会,使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培养有实现条件;另外,还需提供相应的工作考核配套措施,使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科研能力的培养中,以达到培养其科研能力的目的。
期刊
摘要:学生管理是中职学校管理工作的一个重点与难点,如何使中职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富有成效一直是学生管理工作者研究和探讨的问题。为此尝试在积极心理学的视角下,对中职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中职生;学生管理  作者简介:周娟娟(1984-),女,湖北监利人,广州市财经职业学校;罗燕红(1965-),女,广东广州人,广州市财经职业学校,高级讲师。(广东广州510095)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