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利用立体正射象片对进行测图与判读的思想,是由加拿大国家研究委员会(简称NRC)摄影测量学家Blachut在1965年提出的,以后与其他摄影测量学家Collins,Van Wijk共同合作,对这个思想从理论到实践进一步充实与完善,并研制了称为以立体正射象片对为基础的测图和象片判读系统。它的技术得到加拿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立体正射象片对进行测图与判读的思想,是由加拿大国家研究委员会(简称NRC)摄影测量学家Blachut在1965年提出的,以后与其他摄影测量学家Collins,Van Wijk共同合作,对这个思想从理论到实践进一步充实与完善,并研制了称为以立体正射象片对为基础的测图和象片判读系统。它的技术得到加拿
其他文献
在航带法解析空中三角测量平差过程中,由于观测值本身带有的偶然误差,系统误差,以及在构网过程中偶然误差的系统累积,会使得所构成的自由网发生显著的变形。这表现在自由航线网经绝对定向后,定向点上残存有不符值-△X_i,-△Y_i,-△Z_i。其大小远远超过其作为偶然误差看待应有的数值。
经中国科学院成都科分院地理研究所一年多的积极努力,YZh—1型遥感图象转绘仪已研制成功。1983年10月25日~27日在成都,由成都科分院及地理研究所主持进行技术鉴定。参加这次鉴定会议的有从事遥感技术科研、生产、院校及试用户、按产工厂等部门的26个单位、三十余名代表。 YZh—1型遥感图象转绘仪是一种以改变光束原理为基础的新型的反光透射式转绘仪
通常使用计算机控制绘制等高线图是在标准格网数模上寻找等高线点列,这是因为标准格网的图形规则、采样时,易于实现自动化。但标准格网相邻格网点间的距离是固定的,不能充分表现地表面的变化、因此要增加数据点的密度,才能保证绘图的质量。这必然会增加采样的工作量及机器内存的占用量。
由中国科学院电子研究所召开的“合成孔径侧视雷达试用样机应用性飞行试验结果总结报告会”于1983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在北京召开。参加会议的有二十多个单位五十名代表。会议上讨论了我国微波遥感技术取得的初
1984年初,曾采用1818立体坐标量测仪对蓟县试验场中f=200mm,1:20000航摄资料进行航带法空中三角测量加密。大部分成果精度较好,高程精度约为H/2500~H/3000,但其中有三个网段经不同作业员观测或多次补测,模型连接差始终未达到技术任务书的要求,模型连
测量技术正如其它技术学科一样,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型仪器的发展导致了测量技术方法的改变,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是新型仪器发展的重要基础。 1、序言在过去的三十年中,各个技术领域有了飞跃的发展,因此要特别注意有些技术专业分成许多独立的和新划分的专业的趋势。以前工程
中国宇航学会、中国电子学会、中国空间科学学会和中国航空学会联合筹办的“第三届全国遥感技术学术交流会”于1983年10月27日至11月2日在浙江省宁波市东海舰队司令部招待所举行。参加会议的代表共计754名。他们分别来自国务院各部委、科研、高校、国防和生产等85个单位。这次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124篇。其中118篇已分别纳入论文汇编上、中、下三册。其中涉
中国测绘学会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委员会于1983年12月3日至8日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了《像片室内判读与调绘》学术讨论会,参加这次会议的有27个省、市、自治区地方测绘学会的代表和部分专业委员共91人。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40篇,其中17篇在大会上作了宣读。这些论文涉及到判读的理论,大、中、小比例尺像片室内判读的经验,专业判读和判读方法等方面。其内容大多以大量的试验工作为基础。
本文叙述了解析测图仪仅用天然地物连接点进行象片三角测量的方法。它不再需要人工象片剌点或地物点设标。这样就得到一个非常经济的三角测量系统。一个以假设数据为基础的算例,根据解析测图仪观测与立体坐标量测仪观测方法来进行比较,显示出这种方法可以得到满意的精度和可靠的观测网结构。有人工连接点的试验场的试验结果表明,使用这种天然地物连接点方法,影象坐标的预期精度约为7μm。这甚至可以满足地形测区很高精度的要求
苏联民航局的航摄队航摄作业通常使用航速较大的伊尔—14型和安—30型飞机,对于影象移位的要求是没有保证的。对于航速为320kin/h即90m/s的伊尔—14型飞机来说,当摄影比例尺为1:4千、曝光时间t=1/250秒时,影象移位为λ=10~6ω·t/m=90μm(ω为飞机的地速,m为摄影比例尺的分母——译者注)对于安—30型飞机,λ=130μm,都超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