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知音》杂志正在谋求上市,想成为中国期刊第一股。它通过大量复制悲惨曲折的爱情故事,以及名人轶事,与精英文化形成对垒,占据广大农村市场。然而,《知音》像“归真堂”一样,被推到了輿论的风口浪尖上。
在争论中,质疑声一直压制着支持的声音。原因并不那么难以理解,质疑者的团队中,多是传媒界人士、名人等,显然,他们拥有更多粉丝和话语权。
《知音》缺乏道德底线
批评者认为《知音》品位低下、发布虚假信息甚至影响了传媒公信力。此番,听闻《知音》要上市,反对声一片。
特别是曾和《知音》打过侵权官司的毕淑敏,就此事接受媒体采访时的第一反应就是,“这家严重侵害知识产权的杂志社,怎么还能上市呢?”并认为《知音》杂志缺乏道德底线。2009年,《知音》杂志发表了一篇署名为毕淑敏的文章,名叫《毕淑敏母子环游世界114天:眺望更高远的人生》,但是毕淑敏说“这完全是一篇伪作,肆意捏造了我的口吻来攻击我的儿子”,并将《知音》杂志告上法庭。《知音》杂志败诉,一年多之后,才发表了一块口香糖那么大的道歉声明。
而且《知音》杂志与名人之间的侵权官司并不止这一起。2008年6月间,《知音》杂志曾刊登文章《北漂女孩午夜梦魇,约会明星男友哪有前路》,网友将其中的男明星认定为演员赵鸿飞,之后,赵以“侵犯名誉权”将《知音》杂志社告上法庭;近期,《知音》杂志刊登了《于和伟漂泊南北,还有一个爱妻躲在树后》一文,据于和伟的经纪人介绍,《知音》杂志从未采访过于和伟,文中不乏杜撰的部分,但是于和伟的公司并不想过多回应,因为他们“从来没认为它是一本新闻杂志”,而是觉得它“更像一本小说期刊”。
演绎明星八卦一直是《知音》吸引眼球的重要手段,于是被作家、明星告上法庭的次数,国内期刊几乎无出其右者。
《知音》是“垃圾中的垃圾”
的确,自创刊后,《知音》杂志就以情感故事、案件详情、明星八卦为主打,其或真或假的细节描写、迎合人们猎奇心理的故事情节吸引了很多读者,特别是类似于《“可怜的凶徒”身边躁动,京城董事长倒下一家人》、《“供养”的爱情鸡飞蛋打,男友3根断指在哭泣》、《深圳还你完整未来:父亲当街咬断儿子命根》等耸人听闻的稿件标题,在网友甚至媒体中曾引起模仿的风潮,这种标题,也被称为“知音体”,如今,特别是在网站新闻的标题中,“知音体”仍旧很吃香。
然而,对于《知音》杂志的这种风格,并不是所有人都买账,持反对态度的网友以“煽情”、“狗血”、“恶俗”等字眼形容《知音》杂志的整个风格,圈内人士的语言虽委婉,但态度却是相同的。北京大学教授、社会学家夏学銮也认为,《知音》杂志应该具有媒体的社会责任感,不能靠虚假信息和煽情吸引读者,而是“应该提高文化品位、文化档次,引领读者的文化消费品位,真正成为一本弘扬健康向上文化、高品位的杂志”。
同样是学者,《知音》杂志上市的消息传出后,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肖克在微博中,言辞激烈地称《知音》杂志为“垃圾中的垃圾”。
于是,很多网友和业内人士都说,《知音》杂志带坏了一批做杂志的,还影响了整个传媒的公信力,“连它都能上市,是对国人智商的极大侮辱”,更有网友调侃说:“《知音》上市后,估计《故事会》就要跃跃欲试了。《知音》和《故事会》都上市,凤姐就坐不住了。”
“《知音》很好看,支持上市”
相较于反对者,支持《知音》杂志上市的人群,竟也壁垒鲜明地分为了两类。
其中一类是《知音》杂志的忠实读者,这个群体,人数可以多达600多万,他们大多凭着感情,只能说出“《知音》很好看,支持上市”这样简单的话语,至于《知音》杂志好在何处,他们也说不清楚。《知音》它不是新闻杂志,严格来说它应该属于和《故事会》一种类别的杂志。对这种杂志,我们没办法拿对待《人民日报》的标准来要求它。它所面对的阅读市场,也主要是“二三线城市、城乡结合部、农村”的读者群,剥夺或者压制了《知音》的发行,其实就是变相压缩了这几块市场的读者阅读权。
《知音》走的就是这样的阅读市场定位,也适应了一定层次、一定范围的阅读需求。可以说,《知音》杂志正因为迎合了一部分读者的猎奇心理和品位而大行其道。甚至可以说,《知音》杂志的经营定位由此而来,其成功也由此而来。商业手段、艺术格调以及公权、法律,这些本不应该搅在一起的。何况,低俗或曰“三俗”,也是民众的基本权利。除非我们不允许这样一种口味的文学存在。
如今在这急剧变革的时代,在各种传媒尤其是网络的强烈冲击之下,一本杂志能坚持27年不倒并不断发展壮大,已经很不容易。
上市与道德底线是两码事
另一类支持者则绕过《知音》杂志是否有道德底线的争论,而把“上市”看做是单纯的经济行为,提出上市与道德底线是两码事,不能用道德取向来裁判法律。无论站在哪个角度,《知音》杂志都是允许公开发行的合法刊物,并非文化“黑名单”上的禁刊,有了这个合法身份,只要符合上市公司的发行条件,谁能给《知音》上市设一个前置性“道德预设”呢?从一本杂志的发行上来看,《知音》杂志在商业模式上是成功的,发行量稳步攀升,广告收入逐年递增,有了多年稳定的读者群,能够做到这样的业绩,在国内的杂志业并不多见。正因为这些因素,才具有了在资本市场上市的可能。因此,不能以道德的名义绑架企业正常的经济行为,而且《知音》上市后处于公众的监督下,会是好事。“只要法律允许,它就可以去上市。如果大家不看好,可以选择不买其股票。”有网友如此说道。
如果不喜欢,你可以不买它的刊物、甚至可以鄙视它的故事,却不能以道德之名阻碍其上市之路。
正如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观察员夏天所说,他不喜欢《知音》杂志,但承认《知音》杂志是无法复制的,并认同其开拓市场的观点,只不过,他也希望《知音》杂志上市获得强大资本支持后,能有新的变化。
因此,《知音》杂志存在的种种诟病,这并不能构成对企业上市的障碍。能否上市,只取决于其本身是否合法合规,而不看其格调是否高雅。只要企业的盈利是可靠的,就不存在欺诈的问题。对《知音》杂志上市的指责,实在大可不必。
成功应“名利双收”
《知音》这类杂志,销量好口碑却成问题;与之相对应的,则是很多文学杂志有品位却发行堪忧:安妮宝贝的《大方》杂志,创刊不久后就面临停刊;南派三叔的《超好看》,并没有得到想象中的热捧……这些年,“文学期刊的困境与出路”一度成为了困扰圈内人的话题。追根溯源,曲高和寡是造成这些自觉有品位的文学期刊“高处不胜寒”的一大原因。
文学杂志在高处,《知音》这类杂志在低处。高处寒,低处的日子也不好过。不只是状况不断的《知音》,连郭敬明的《最小说》甚至都被有些读者指责为低俗、无趣、空洞、无病呻吟。抬头仰望高处时,人们的唾沫星子向低处聚集,《知音》这类杂志在俘获众多读者的同时,也被指责“迎合读者的低级趣味”,名声虽大,但却没什么名誉。
琢磨受众需要什么,并没有错。从这个角度说,《知音》杂志已经成功了。那么,它接下来的课题,应该是考虑如何做到“名利双收”,就像一部好的电影那样,做到“既叫座又叫好”。而这,也是所有期刊应该共同考虑的问题,就像姜文在《让子弹飞》中所说的一样,“站着就把钱给挣了”。
在争论中,质疑声一直压制着支持的声音。原因并不那么难以理解,质疑者的团队中,多是传媒界人士、名人等,显然,他们拥有更多粉丝和话语权。
《知音》缺乏道德底线
批评者认为《知音》品位低下、发布虚假信息甚至影响了传媒公信力。此番,听闻《知音》要上市,反对声一片。
特别是曾和《知音》打过侵权官司的毕淑敏,就此事接受媒体采访时的第一反应就是,“这家严重侵害知识产权的杂志社,怎么还能上市呢?”并认为《知音》杂志缺乏道德底线。2009年,《知音》杂志发表了一篇署名为毕淑敏的文章,名叫《毕淑敏母子环游世界114天:眺望更高远的人生》,但是毕淑敏说“这完全是一篇伪作,肆意捏造了我的口吻来攻击我的儿子”,并将《知音》杂志告上法庭。《知音》杂志败诉,一年多之后,才发表了一块口香糖那么大的道歉声明。
而且《知音》杂志与名人之间的侵权官司并不止这一起。2008年6月间,《知音》杂志曾刊登文章《北漂女孩午夜梦魇,约会明星男友哪有前路》,网友将其中的男明星认定为演员赵鸿飞,之后,赵以“侵犯名誉权”将《知音》杂志社告上法庭;近期,《知音》杂志刊登了《于和伟漂泊南北,还有一个爱妻躲在树后》一文,据于和伟的经纪人介绍,《知音》杂志从未采访过于和伟,文中不乏杜撰的部分,但是于和伟的公司并不想过多回应,因为他们“从来没认为它是一本新闻杂志”,而是觉得它“更像一本小说期刊”。
演绎明星八卦一直是《知音》吸引眼球的重要手段,于是被作家、明星告上法庭的次数,国内期刊几乎无出其右者。
《知音》是“垃圾中的垃圾”
的确,自创刊后,《知音》杂志就以情感故事、案件详情、明星八卦为主打,其或真或假的细节描写、迎合人们猎奇心理的故事情节吸引了很多读者,特别是类似于《“可怜的凶徒”身边躁动,京城董事长倒下一家人》、《“供养”的爱情鸡飞蛋打,男友3根断指在哭泣》、《深圳还你完整未来:父亲当街咬断儿子命根》等耸人听闻的稿件标题,在网友甚至媒体中曾引起模仿的风潮,这种标题,也被称为“知音体”,如今,特别是在网站新闻的标题中,“知音体”仍旧很吃香。
然而,对于《知音》杂志的这种风格,并不是所有人都买账,持反对态度的网友以“煽情”、“狗血”、“恶俗”等字眼形容《知音》杂志的整个风格,圈内人士的语言虽委婉,但态度却是相同的。北京大学教授、社会学家夏学銮也认为,《知音》杂志应该具有媒体的社会责任感,不能靠虚假信息和煽情吸引读者,而是“应该提高文化品位、文化档次,引领读者的文化消费品位,真正成为一本弘扬健康向上文化、高品位的杂志”。
同样是学者,《知音》杂志上市的消息传出后,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肖克在微博中,言辞激烈地称《知音》杂志为“垃圾中的垃圾”。
于是,很多网友和业内人士都说,《知音》杂志带坏了一批做杂志的,还影响了整个传媒的公信力,“连它都能上市,是对国人智商的极大侮辱”,更有网友调侃说:“《知音》上市后,估计《故事会》就要跃跃欲试了。《知音》和《故事会》都上市,凤姐就坐不住了。”
“《知音》很好看,支持上市”
相较于反对者,支持《知音》杂志上市的人群,竟也壁垒鲜明地分为了两类。
其中一类是《知音》杂志的忠实读者,这个群体,人数可以多达600多万,他们大多凭着感情,只能说出“《知音》很好看,支持上市”这样简单的话语,至于《知音》杂志好在何处,他们也说不清楚。《知音》它不是新闻杂志,严格来说它应该属于和《故事会》一种类别的杂志。对这种杂志,我们没办法拿对待《人民日报》的标准来要求它。它所面对的阅读市场,也主要是“二三线城市、城乡结合部、农村”的读者群,剥夺或者压制了《知音》的发行,其实就是变相压缩了这几块市场的读者阅读权。
《知音》走的就是这样的阅读市场定位,也适应了一定层次、一定范围的阅读需求。可以说,《知音》杂志正因为迎合了一部分读者的猎奇心理和品位而大行其道。甚至可以说,《知音》杂志的经营定位由此而来,其成功也由此而来。商业手段、艺术格调以及公权、法律,这些本不应该搅在一起的。何况,低俗或曰“三俗”,也是民众的基本权利。除非我们不允许这样一种口味的文学存在。
如今在这急剧变革的时代,在各种传媒尤其是网络的强烈冲击之下,一本杂志能坚持27年不倒并不断发展壮大,已经很不容易。
上市与道德底线是两码事
另一类支持者则绕过《知音》杂志是否有道德底线的争论,而把“上市”看做是单纯的经济行为,提出上市与道德底线是两码事,不能用道德取向来裁判法律。无论站在哪个角度,《知音》杂志都是允许公开发行的合法刊物,并非文化“黑名单”上的禁刊,有了这个合法身份,只要符合上市公司的发行条件,谁能给《知音》上市设一个前置性“道德预设”呢?从一本杂志的发行上来看,《知音》杂志在商业模式上是成功的,发行量稳步攀升,广告收入逐年递增,有了多年稳定的读者群,能够做到这样的业绩,在国内的杂志业并不多见。正因为这些因素,才具有了在资本市场上市的可能。因此,不能以道德的名义绑架企业正常的经济行为,而且《知音》上市后处于公众的监督下,会是好事。“只要法律允许,它就可以去上市。如果大家不看好,可以选择不买其股票。”有网友如此说道。
如果不喜欢,你可以不买它的刊物、甚至可以鄙视它的故事,却不能以道德之名阻碍其上市之路。
正如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观察员夏天所说,他不喜欢《知音》杂志,但承认《知音》杂志是无法复制的,并认同其开拓市场的观点,只不过,他也希望《知音》杂志上市获得强大资本支持后,能有新的变化。
因此,《知音》杂志存在的种种诟病,这并不能构成对企业上市的障碍。能否上市,只取决于其本身是否合法合规,而不看其格调是否高雅。只要企业的盈利是可靠的,就不存在欺诈的问题。对《知音》杂志上市的指责,实在大可不必。
成功应“名利双收”
《知音》这类杂志,销量好口碑却成问题;与之相对应的,则是很多文学杂志有品位却发行堪忧:安妮宝贝的《大方》杂志,创刊不久后就面临停刊;南派三叔的《超好看》,并没有得到想象中的热捧……这些年,“文学期刊的困境与出路”一度成为了困扰圈内人的话题。追根溯源,曲高和寡是造成这些自觉有品位的文学期刊“高处不胜寒”的一大原因。
文学杂志在高处,《知音》这类杂志在低处。高处寒,低处的日子也不好过。不只是状况不断的《知音》,连郭敬明的《最小说》甚至都被有些读者指责为低俗、无趣、空洞、无病呻吟。抬头仰望高处时,人们的唾沫星子向低处聚集,《知音》这类杂志在俘获众多读者的同时,也被指责“迎合读者的低级趣味”,名声虽大,但却没什么名誉。
琢磨受众需要什么,并没有错。从这个角度说,《知音》杂志已经成功了。那么,它接下来的课题,应该是考虑如何做到“名利双收”,就像一部好的电影那样,做到“既叫座又叫好”。而这,也是所有期刊应该共同考虑的问题,就像姜文在《让子弹飞》中所说的一样,“站着就把钱给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