诋毁不了的旷代文章

来源 :读写月报(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cll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阿Q正传》是鲁迅小说代表作之一,它以深邃的思想、娴熟的技巧、独特的风格赢得世人的喜爱和赞赏,是“现代中国小说中唯一享有国际盛誉的作品”([美]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作品问世以来,在受到激赏的同时,也一直遭到一些非议,这个时断时续的“围剿”历程已有八十余年。其中有些所谓批评带有偏见、贬低的成分,有些甚至成了赤裸裸的攻击、诋毁。笔者对此略作梳理,或许有助于我们从反面更好地读懂鲁迅,提升审美鉴赏能力。
  当初小说在《晨报》副刊连载还不到一半的时候,就有个署名“谭国棠”的读者写信给茅盾主编的《小说月报》,认为鲁迅的笔“真正锋芒得很,但是又似是太锋芒了,稍伤真实。讽刺过分,易流入矫揉造作,令人起不真实之感,则是《阿Q正传》也算不得完善的了”。这大概是最早“尖锐”批评《阿Q正传》的文字。茅盾不同意这样的批评,立即拟了一封回信,与来信一并发表在1922年2月出版的《小说月报》第十三期第一卷上。他说:“《阿Q正传》,虽只登到第四章,但以我看来,实是一部杰作。”
  1924年2月,创造社成员、当年的青年评论家成仿吾在《〈呐喊〉的评论》一文中批评道:“《阿Q正传》为浅薄的纪实的传记”,是“自然主义的作品”;“《阿Q正传》的描写虽佳,而结构极坏”。成的偏激评论很大程度上源于他们创造社“艺术至上”文艺主张的偏差。文人张定璜的一篇全面评论鲁迅的长文《鲁迅先生》(下)中提到:“有人说《呐喊》的作家的看法带点病态,所以他看的人生也带点病态,其实实在的人生并不如此。”(1925年1月30日《现代评论》第1卷第8期)有人甚至指斥《阿Q正传》是“落伍的反动的文学”(参见周作人《关于鲁迅》一文的记述)。作家钱杏邨(阿英)则认为“《阿Q正传》不是一篇伟大的创作”,否认《阿Q正传》的现实意义:“阿Q时代是早已死去了!”“《阿Q正传》的技巧随着阿Q一同死亡了。”(《死去了的阿Q时代》,原载1928年3月号《太阳月刊》)钱的否定非常“坚定”,其判断极大缩小了《阿Q正传》所概括的社会思想意义,是十分狭隘的。
  到了三十年代,京派作家沈从文在其洋洋洒洒两万言的长篇评论《论中国创作小说》一文中,谈到鲁迅的创作时,认为鲁迅是凭“趣味”而创作的作家,“以一个诙谐的趣味写成的《阿Q正传》,还引起了长久不绝的论争,在表现的成就上,得到空前的注意”,但作品“诙谐的难以自制”(《论冯文炳》)。沈具体分析道:
  又从《阿Q正传》上,显出一个大家熟悉的中国人的姿式,用一种不庄重的谐趣,用一种稍稍离开艺术范围不节制的刻画,写成了这个作品。作者在这个工作上恰恰给了一些读者所能接受的东西,一种精神的粮食。按照年轻人胃口所喜悦而着手烹炒,鲁迅因此意外成功了。其实鲁迅作品的成就,使作品与读者成立一种友谊,是“趣味”却不是“感动”。一个读过鲁迅作品的人,所得的印象,原是不会超出“趣味”以上的。……《阿Q正传》在艺术上是一个坏作品,正如中国许多坏作品一样。给人的趣味也还是低级的谐谑,而缺少其他意味的。作者注意到那以小丑风度学小丑故事的笔法,不甚与创作相宜,在这作品上虽得到无量的称赞,第二个集子《彷徨》却没有那种写作的方法了。
  沈以小说家的身份来作文学批评,不迷信权威,有凭着他丰富的阅读经验和感受而得来的高见,也有因个人艺术趣味、喜好与对理论的轻视、排斥而导致的偏见。对《阿Q正传》这部名作,沈在艺术上几乎是全盘否定,“贬”得过度,说得太“过”。就是在恰合史实的叙述中也隐含微讽之意。沈大约也意识到了“度”的问题。该文的另一“版本”,就删去了“《阿Q正传》在艺术上是一个坏作品……”这类讲得太“过”的判断。
  “新月派”的重要诗人朱湘说:“以前我久已讲过《呐喊》中《阿Q正传》不如《故乡》,现在我又多找到一个证据。《堂·吉诃德》(Don Quixote)这本小说名著开卷第一章就是争论着主人翁的真姓。……这种‘名学’的考究固然可以说是不谋而合,不过鲁迅的那篇小说也是拿一个Q字来回旋,这就未免令人生疑了。并且《阿Q正传》在结构上是学《堂·吉诃德》。所以我如今仍持旧见:《阿Q正传》并没有什么了不得。”(《再论郭君沫若的诗》,见《中书集》,上海生活书店1934年版)朱湘认为《阿Q正传》结构上学《堂·吉诃德》,阿Q名字的考证学的是《堂·吉诃德》的开头。这些讲得都没有错。但若这样“粗陋”运用比较法,就判定“《阿Q正传》没有什么了不得”,抹杀阿Q的重大典型意义,这个结论就显得很草率、很可笑了。这位很有见地的诗人、评论家在评“阿Q”时过于偏执,推断自然难以客观、公允。
  鲁迅逝世后不久,“新月派”名士叶公超在《关于非战士的鲁迅》一文中说:“我记得从前读《阿Q正传》的时候曾有过一点感觉。我觉得作者的描写有时太趋于Carieature的意味,大有戏台上三花脸那种神气,他非但把主角写成如此,而且自己高兴的时候仿佛也不惜粉墨登场,从旁加上几句妙语,讨得台下一个连声的‘好’。”叶的这段话的确非常真诚地写出了他本人的“感觉”,但他这种认识却是皮相之见。这种印象感受式的批评里除了有对鲁迅的误解、对作品的误读,还有对鲁迅的贬损、嘲讽,不能算是真正的文艺批评。
  1939年,李直在《鲁迅的评价》一文中认为:鲁迅“除了短短的一篇《阿Q正传》勉强算个小说外,其余的都是‘骂街集子’”。他集中谈论《阿Q正传》的文字如下:
  就连《阿Q正传》一样是缺少文艺上的价值,更可惜的是这篇《阿Q正传》还完全是抄袭来的,……郭沫若在东京给《东声》杂志寫了一篇文章(题目忘掉),……郭沫若表示以前并未读鲁迅的文章,于是他也在鲁迅盖棺以后去看《阿Q正传》,没想到这篇“正传”是完全脱胎于法国的一篇小说。(这篇文章可去翻翻《东声》杂志)文人相轻,自是常态,不过我怕是“阿Q”被搬到外国去以后,会叫人耻笑中国。   李的这篇“奇文”,说鲁迅是个颠倒黑白的“刀笔吏”,而不是什么“文学家”;鲁迅文章是“白话八股”,而不是“文艺”。更炮制出《阿Q正传》“抄袭”论。学者房向东说:“半个世纪以来,几乎无人提及李直对鲁迅的攻击,几乎从没有人谈到《阿Q正传》的抄袭问题,这大约就在于李直的文章太不值一提吧!”诚哉斯言。
  在中国台湾,有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鲁迅作品被列为禁书。因而“贬鲁”“反鲁”就一直未曾消停过。蒋梦麟去台后,在《谈中国新文艺运动——为纪念“五四”与文艺节而作》一文中谈及鲁迅,无视鲁迅小说的社会意义与艺术价值:“我所知道他的早年作品,如《狂人日记》(民国七年)、《阿Q正传》(民国十年),都只为了好玩,舞文弄墨,对旧礼教和社会现状挖苦讽刺一番,以逞一己之快。这种文学,在当时是受人欢迎的,因为当时的人们多半不满于现实,心中苦闷,他便代表大众以文字发泄出来了。”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和鲁迅有过旷日持久论战的梁实秋在台湾写了《关于鲁迅》一文,谈到鲁迅小说创作时说:
  在小说方面,鲁迅只写过若干篇短篇小说,没有长篇的作品,他的顶出名的《阿Q正传》,也算是短篇的。据我看,他的短篇小说最好的是《阿Q正传》,其余的在结构上都不像是短篇小说,好像是一些断片的零星速写,有几篇在文字上和情操上是优美的。单就一部作品而论,《阿Q正传》是很有价值的,写辛亥前后的绍兴地方的一个典型的愚民,在心理的描绘上是很深刻而细腻。但是若说这篇小说是以我们中国的民族性为对象,若说阿Q即是典型的中国人的代表人物,我以为那是夸大其辞,鲁迅自己也未必有此用意。阿Q这个人物,有其时代性,有其地方性。一部作品,在艺术上成功,并不等于是说这个作家即能成为伟大作家。一个伟大作家的作品,必须要有其严肃性,必须要有适当的分量,像《阿Q正传》这样的作品似乎尚嫌不够把它的作者造成一个伟大作家。
  梁的论述看起来似乎很“中肯”,不偏不倚,有褒有贬。实际上是贬大于褒,寓贬于褒。从引文前面对崇拜鲁迅者的所谓“提醒”与引文后面品评鲁迅与萧伯纳上海会晤照片时说的“两相对照,实在不称。身量不称,作品的数量分量也不称”的揶揄文字,很明显可以看出梁“贬鲁”的主导思想。对《阿Q正传》的评价显然是“低度”评价。
  鲁迅去世后,公开扯起“反鲁”大旗的苏雪林,抵台后更是不遗余力。苏在一篇题为《琵琶鲍鱼之成神者——鲁迅》(1958)的文章中说:“论创作,他不过写了《呐喊》《彷徨》两本短篇小说集,只有《呐喊》里的《阿Q正传》,写得还算不错,但已有人指出有套袭日本作家某篇作品的嫌疑。”苏不仅几乎全盘否定了自己曾在1934年高度评价的鲁迅小说,甚至对自己原来认为“魔力之大的,还找不出第二例子”的《阿Q正传》,用“有人指出”“套袭……的嫌疑”等模糊语言来信口雌黄、无中生有。鲁迅“套袭”哪位作家的哪篇作品?何人发现的?发现的依据又何在呢?只要一追问,这个谣言便不攻自破。苏的“胡说”只是李直的“升级版”而已。澳大利亚鲁迅研究专家寇志明教授说,这是“重复使用毫无根据且出处不明的谣言”。自称把“反鲁”当事业的苏在1966年11月(正值鲁迅逝世三十周年之际),又在台湾影响甚广的《传记文学》杂志上发表总结性“反鲁”长篇大论——《鲁迅传论》。她在全面否定鲁迅的道德、人格时说:“他对中华民族的鄙视,在《阿Q正传》里已表现得淋漓尽致,所以《阿Q正传》翻译许多国文字,传遍世界,是鲁迅个人的光荣,却也是中华民族的耻辱。”(《我论鲁迅》,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 1979年版)
  1961年,在哥伦比亚大学东语系任教的文学评论家夏志清,完成了一部使他一举成名的学术著作——《中国现代小说史》。这部在海外很有影響的“小说史”,同样设有“鲁迅”专章,夏在专章里指出《阿Q正传》“轰动中国文坛”,承认其是“唯一享有国际盛誉”的现代中国小说。他在抽象肯定后,笔锋一转说:
  然而就它的艺术价值而论,这篇小说显然受到过誉:它的结构很机械,格调也近似插科打诨。这些缺点,可能是创作环境的关系。……后来鲁迅对这个差事(指为《晨报》副刊连载《阿Q正传》)感到厌烦,就改变了原来的计划,给故事的主人公一个悲剧的收场,然而对于格调上的不连贯,他并没有费事去修正。
  夏的《小说史》完成于“冷战”时期,由于理论背景与意识形态的局限,对《阿Q正传》的批评带有偏见。评论家刘再复对此颇有微词:“把结构的完整说成‘机械’,把人们公认的幽默说成‘插科打诨’,把打破大团圆结局的悲剧收场说成‘格调上的不连贯’,这已经很过分了。”(《张爱玲的小说与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夏评的确评得苛刻,夸大了《阿Q正传》的艺术缺陷。
  1975年1月,香港作家、学者司马长风的《中国新文学史》(上卷)问世出版,随即一版再版。他在这本港台地区有影响、传入内地也引起关注的书中说:“其实以小说论小说,《阿Q正传》有很多重大缺陷。”这便是:“杂有好多一般民众无法了解的古文”;“主人公‘阿Q’无统一的个性,……在小说技巧上这是明显和严重的错误”;“就主题和内容来说,《阿Q正传》中没有一个好人,阿Q及任何一个角色,没有一个好的动机和行动。换言之,所写的是一个灰冷的绝望的世界。”司马氏的指责里面有误读的成分,这种以偏概全式的评论并不符合《阿Q正传》的创作实际。著名学者、鲁迅研究专家王富仁教授在谈到夏志清、司马氏对《阿Q正传》的艺术性非难时说:“我们不同意这种说法,至少,他们没有看到《阿Q正传》具有其他现代小说(包括鲁迅的其他小说作品)所不具备的许多艺术优长。”(《〈呐喊〉和〈彷徨〉的环境描写》)
  1979年5月,学贯中西的学者钱钟书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代表团成员访美。9日下午他在加州大学柏克莱校区举办的一个小型座谈会上,回答台湾作家水晶的提问时说:“鲁迅的短篇小说写得非常好,但他只适宜写‘短气’(Short -winded)的篇章,不适宜写‘长气’(Long-winded)的,像《阿Q正传》便显得太长了,应当加以修剪才好。”(水晶《侍钱“抛书”杂记——两晤钱钟书先生》)钱评述鲁迅的文字本来就不多。钱的这段话作为一家之言,言人之未言,有合理因子,道出了鲁迅创作的某些真实(鲁迅的确没有“长篇”),虽不尽然全对,却也启人深思。   1985年,邢孔荣发表题为《论鲁迅的创作生涯》的长篇评论文章。该文认为:“《阿Q正传》中对阿Q的描写已经接近漫画化的边缘,只要稍一过头,这篇小说的价值就将不那么高了。……《阿Q正传》的漫画式的倾向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开创了一个危险先例,即以所谓的本质代形象。”(见《青海湖》1985年第8期)临近1999年岁末,青年评论家葛红兵发表了一篇题为《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写一份悼词》的评论。他说:“鲁迅实际上是一个半成品的大师,他的短篇小说我们可以列出许多绝对优秀的作品,但找不到一部让人一看就彻底奠定了鲁迅地位的,他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中篇,更没有长篇小说。”(《芙蓉》1999年第6期)这一段文字虽然没有明提《阿Q正传》,但明眼人一眼就可以看出,他显然认为《阿Q正传》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篇”。他俩的“批评”都是一出炉,就受到文艺界的炮轰,“招来”学界的大量批评、反驳文章。这两篇措辞“激烈”、论断偏激、离经叛道的评论被人戏称为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否定鲁迅的“代表作”。
  然而否定鲁迅之风并未就此消停,《阿Q正传》仍然是“否鲁派”的重要靶子。2000年,作家王朔撰文《我看鲁迅》,该文指出:“鲁迅写小说有时是非常概念的,这在他那部备受推崇的《阿Q正传》中尤为明显。……发现鲁迅是当杂文写的这个小说,意在针砭时弊,讥讽他那时代一帮装孙子的主儿,什么‘精神胜利法’‘不许革命’‘假洋鬼子’,这些都是现成的概念,中国社会司空见惯的现象,谁也看得到,很直接就化在阿Q身上了,形成了这么一个典型人物,跟马三立那个‘马大哈’的相声起点差不多。……这个阿Q是概念的产物,不用和别人比,和他自己的祥林嫂比就立见高下。”(见《收获》2000年第2期)差不多同时,文学博士张闳在《走不近的鲁迅》一文中说:“被视为鲁迅最高文学成就的代表作的《阿Q正传》,在艺术上的问题就不少。这是他最有影响的作品,却未必是最好的作品。《阿Q正传》在艺术上过于单薄、粗糙,有时我感到很惋惜——这么好的一个题材给写糟了!而且败笔甚多,比如它的结尾,写到阿Q赴死时看到围观群众的眼睛的一段,显然是最生硬做作的段落。过于明显、直露的观念化的痕迹,在风格上也极不协调。这是一处在艺术上不可原谅的严重败笔。”(见《橄榄树》2000年第2期)
  无论是王朔的评说,还是张闳的评论,尖刻、片面,贬损之意明顯。很显然,这些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文学批评了,由此引发了一场“鲁迅论争”。王富仁、林非、孙玉石、高旭东等一批学者撰文批驳,他们或从立论角度、或从反思角度、或从深思角度予以回应。高旭东编的《世纪末的鲁迅论争》一书收录了这场论争中的代表性文章40篇。该书前言部分编者写的《挑战鲁迅言论述评》一文有对王朔、张闳和葛红兵等人“挑战”的直接回应,这里不再赘述。
  2007年11月底,夏志清在其寓所接待大陆访问者,谈及他写《中国现代小说史》心得时说:“我批评鲁迅的话,别人不懂的,鲁迅的小说不错,《阿Q正传》不太好,滑稽太多了。”(李怀宇《家国万里:访问旅美十二学人》中华书局2013年版)夏曾对“小说史”进行过两次修订,他意识到对鲁迅的论述多有偏颇。如对《狂人日记》,他承认最初的阅读不够深入,评价过低,修订时进行了学术校正,重新评价,认为这是“鲁迅最成功的作品之一”。但对《阿Q正传》这部“伟大中篇”,他却非常偏激,一直顽固坚持他的“思想的偏见”,把“《阿Q正传》说得一无是处”(刘再复《夏志清先生纪事》)。夏由于政治立场不改而导致的艺术见解的偏差,的确令人慨叹。
  诚然,《阿Q正传》同其他任何不朽的文学作品一样,可以从不同角度、层面去研究、去发现。它需要用纯粹的文学眼光去发掘,而不能戴着“有色”眼镜来臆断。有比较,才有鉴别。了解这些不同时期的“批评”,听听这些不常听到的不同“声音”,有利于提升我们的思辨能力,提高我们的文学鉴赏水平。这对于我们全面、深刻地理解鲁迅小说,更好地把握《阿Q正传》的思想价值与艺术水准,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
其他文献
时逢冬尽,新春将临。讵料风云惨变,疫魔潜生。新型肺炎曰新冠者,暴起横行,舐神龙之心肺,毁江城之生机。叹无知愚氓,嗜飞鼠之味,致令黄鹤楼头,江天阒寂;神州万里,市井声销。怜无辜民众,辗转于病榻之上,涕泣于存没之间。病者数万,卒者逾千。华夏之殇,民族之痛!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一声令下,战旗猎猎,子弟兵疾驰援。写请战书,按红手印,医护齐出动,疫魔不除誓不还!建筑工日夜不休,短短十日,火神雷神两医
期刊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将大部分人关在了家里,给人们的收入带来了不小的影响。为减轻房客的负担,苏州、广州、深圳等地先后发布减免租金的倡议,如苏州市房地产经纪业协会呼吁苏州住房租赁业主们:2020年2月份免收一个月租金,3月、4月租金减半收取。对此,房东与房客展开了争论。一方面是房客以弱者自居,呼吁关爱,认为房东是有钱人,有减免租金的义务;另一方面是房东左右为难,名利不可兼得,不减租要被人骂,减租则自我
期刊
北大精神卫生研究所曾在2004年做过一项调查,发现SARS痊愈出院的病人3个月内抑郁状态和焦虑状态的检出率分别是16.4%和10.1%。严重传染性疾病与一系列精神疾病存在联系,根据国内外的研究,重大灾难后精神障碍的发生率为10%到20%,常见的症状包括:创伤后应激反应、抑郁反应、焦虑反应、躯体化反应等。  和SARS相似,新型冠状肺炎同样具有事发突然、传染性强、缺乏特效治疗药物等特点。强迫性的隔离
期刊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年轻的毕业生准备开始新的生活,临行前他去咨询自己的老师。老师说:“记住人有三根骨头,你就能面对任何困境了。这‘三根骨头’是眉骨、颚骨和脊梁骨。眉骨让你不断地开阔视野;如果你有疑问的话,颚骨会助你找出答案;脊梁骨则会让你盯住目标,直至成功。”  选取角度,自拟题目。  【写作指导】  这道文题说的“三根骨头”,指眉骨、颚骨和脊
期刊
“齐鲁晚报网”2020年2月18日发布了一则新闻——《上得了荧幕下得了基层,济南这位警花主动申请上战“疫”一线》。其开头是:  “自古以来,巾帼英雄许许多多。在济南市历城公安分局华山派出所户籍大厅内,也有这么一位巾帼不让须眉的女警花,她上得了电视荧幕,下得了基层,在疫情突然来临之际主动申请走上战‘疫’一线,她就是户籍民警张璐。”  这里,将题目中的“警花”改为“女警花”,改出了语病。  “花”,可
期刊
我开始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新冠肺炎的爆发地武汉的新增病例已经连续多日下降到个位数,武汉以外的湖北省甚至已经报零。虽然不能说疫情已经完全过去,但毫无疑问,中国的防疫措施堪称雷厉风行、强力高效。  其实,中国的防疫措施很“古典”、很“笨”,就是切断人与人的联系,这样就切断了病毒的传播途径。大家齐心协力,留在家中,坚持“停摆”一段时间,病毒无法传播,感染率也就大幅下降了。  封城、停摆这些措施不是什么高新
期刊
梦里梦外,时间走得不一样。在梦里,时间被拉长变形,随之一同变幻的还有空间,做梦的人可以在一瞬间游荡于古今中外天上地下。而在时间眼里,梦是不值一提的,它不是历史,不是确定的未来,也和现在有所差别。  夜,为梦的生成造了很好的境。当残阳从山顶掉下来的时候,一切都开始冷下来;人随着阳光的消散从田地里、小道上等各种地方消失了。月亮渐渐隐现,由薄变厚,从淡至浓。月光就这样冷冷地泼下来,毫无防备,把心情浇湿。
期刊
近日,不少地方出台了为抗疫一线医护人员的子女中考加分的政策。如湖北,“有关市州中考可在考生录取总分基础上增加10分”;内蒙古包头,“当年参加中考的一线医护人员子女可加20分”;更为重磅的是山西大同,中考可加30分。此举引来了网友一片叫好声,但也有不少担忧和质疑的声音。在我看来,加分合情合理,只要規范操作、严格监督,必将发挥积极的效用。  反对者的理由之一是,如此加分会破坏中考的公平性原则。在“提高
期刊
“小说史意义上对虚构的确认却是由以卡夫卡为代表的现代派作家的努力而实现的。”那么在卡夫卡的《骑桶者》里,虚构又是怎样存在的?  寻找“虚构”  “骑桶借煤”是小说的核心情节,也是作者想象、虚构的情节。即使是在寒冷的天气中,历史上也不曾有人“骑桶借煤”。一般的做法是,“提桶借煤”或“拎桶借煤”。有意思的是,在“我”飞起来之前,是“我”的桶首先具有了飞的本领:“但是到了楼下,我的煤桶就向上升起来了。”
期刊
2019年高考北京卷继续坚持“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导向教学”的思想,以考查考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为目标,以语文课程改革的实际为依据,通过文本精选与试题命制,突出对家国情怀、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引导,落实对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和核心价值观的全面考查,强化对阅读理解能力、审美鉴赏能力和思维品质的精准检测。2019年北京卷文学类文本阅读考查在这些方面有充分体现。  一、选文特色  1.以家国情怀为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