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益气扶正汤结合穴位注射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42例临床观察

来源 :健康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qiangs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索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有效方法。
  方法:治疗组采用穴位注射和自拟益气扶正汤中药疗法,对照组仅采用穴位注射治疗方法。
  结果:治疗组痊愈率、愈显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结论:采用穴位注射配合自拟益气扶正汤,对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有很好的疗效,值得推广。
  关键词: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穴位注射 益气扶正汤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8.506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8-0434-02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茎乳突孔内急性非化脓性面神经炎引起的周围性面神经瘫痪。临床以突然发生的一侧面肌瘫痪,口眼歪斜为主症。临床表现为不能皱额、皱眉、闭目、鼻唇沟变浅,不能露次齿、鼓鳃、吹口哨等,此外还可出现舌前2/3味觉障碍,说话不清晰等。虽不影响生命,但造成生活不便,容颜毁坏,患者极为痛苦[1]
  1998年1月~2008年12月作者用自拟益气扶正汤结合穴位注射治疗面瘫42例,并设对照组40例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82例患者均来自本院中医科门诊及东赵乡卫生院门诊,按就诊顺序分为2组。治疗组42例中,男16例,女26例;年龄19~68岁;病程1d~60d;病位左侧23例,右侧19例。对照组40例中,男14例,女26例;年龄20~62岁;病程1d~60d;病位左侧18例,右侧22例。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穴位注射和中药疗法。
  穴位注射:用维生素B12注射液0.5mg和维生素B1注射液100mg,混合后分别注射于患侧下关、四白、颊车三穴,每穴注射1/3药液。下关注射深度约2cm,四白、颊车注射深度约1cm。隔日穴位注射一次。
  中药疗法:益气疏风,活血通络,自拟益气扶正汤加减。基本方:黄芪90g,党参12g,白术12g,葛根12g,柴胡10g,升麻6g,当归尾10g,陈皮10g,赤芍10g,白附子10g,全蝎10g,僵蚕10g,蝉衣15g。加减:风寒阻络证加羌活10g、白芷6g;风热阻络证加忍冬藤30g、豨签草10g;风痰阻络证加胆南星15g、苍术10g;肝胆湿热证加黄芩10g、栀子10g;瘀血阻络证加川芎10g、红花10g。煎服法:白附子先煎半小时,再与其他药加水同煎3次,取药液400ml,每次200ml左右,分早晚各一次温服。
  对照组仅采用穴位注射,治疗方法、疗程均同治疗组。
  3 结果
  3.1 疗效标准。痊愈:面部外观及运动功能恢复正常。显效:面部外观静止时对称,张力正常;眼睑稍用力可完全闭合;患侧面部运动功能微有减弱,可有轻微的联带运动,微牵向健侧。好转:有明显的面部运动功能减弱但无双侧不对称,可有联带运动、挛缩和(或)半侧面部痉挛;面部静止时张力正常;口运动时明显不对称,上额运动微弱,眼睑用力可完全闭合。无效:面部静止时不对称;上额无运动,眼不能完全闭合,口仅有轻微运动。
  3.2 治疗结果。笔者治疗42例患者,疗程7~28d,平均12.6d,治愈34例,显效6例,好转2例,无无效病例。总有效率100%。随访2个月以上均未有复发。对照组40例患者,疗程7~35d,平均15.2d,治愈28例,显效5例,好转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治疗结果见表1。
  经Ridit分析,治疗组的痊愈率、愈显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表示P<0.05),说明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4 典型病例
  赵某,男,27岁。2001年3月11日初诊。
  主诉:口眼向右侧歪斜1d。现病史:1d前晨起后洗脸时发现左侧面部感觉不适,左眼闭合不全,漱口时漏水,不能作鼓腮、皱眉等动作。检查见:左侧鼻唇沟和左侧额纹变浅,左口角下垂,歪向右侧,伸舌无偏斜,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紧。查:左侧面部感觉障碍,血常规正常。中医诊断:中风,中经络(风邪阻络,经筋失养)。西医诊断:左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治法:益气疏风,活血通络。用治疗组治疗方法治疗10d痊愈,为巩固疗效,继续自拟益气扶正汤3d,病愈。
  5 讨论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中医学称之为“中络”、“口眼歪斜”等,中医学认为本病多因机体正气不足,脉络空虚,卫外不固,风寒或风热之邪乘虚入中面部经络,致气血痹阻,经筋失养,筋肉失于约束,纵缓不收而发病。临床将面瘫分为3期:发病1周内为急性期,1~2周为静止期,发病2周以上为恢复期[2]。治疗上有人认为在面瘫急性期禁用针刺疗法,原因是在这一时期针刺会加重面神经损伤,影响其水肿消退[3]。笔者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认为面瘫发病早期属正气不足、络脉空虚,风邪袭络、邪在表浅,初期就应针、药结合,以药为主,以针为辅。口服中药益气疏风,活血通络,采用穴位注射用轻刺激以祛除风寒之邪,且以维生素B12和维生素B1营养神经,还能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增加新陈代谢,迅速消除水肿,调节神经血管功能,使受压迫造成的神经功能损害得以降低,从而使神经功能恢复,并防止后遗症的发生[4]。临床报道针灸治疗面瘫,治愈率在64%~93%之间,总有效率达95%[5]。面瘫是由于面神经受到风寒刺激或感染的影响,使面神经产生炎症、水肿而造成,从面神经解剖生理来说,面神经受压缺血的时间越久,面神经的变性、损伤就越重,面瘫也就越难以恢复,因此,越早治疗效果越好,尽早针药并用,可以提高疗效,减少后遗症的发生[6]
  本疗法重用黄芪以益气扶正,党参、白术健脾益气;当归、赤芍养血行血,即取血行风自灭之意;葛根、柴胡、升麻、蝉衣祛风散寒升阳;白附子祛风、化痰、通络;白僵蚕、全蝎熄风、化痰、镇静;配合维生素B12和维生素B1穴位注射,中西医结合共奏扶正益气,活血化瘀,通络行气和营养神经之效,以恢复面神经功能,故可以取得满意的疗效。
  参考文献
  [1] 杨万章,吴芳,张敏.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中西医结合评定及疗效标准[S].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06,344-346
  [2] 杨瑜.周围性面瘫分期辨治心得[J].浙江中医杂志,2010,8:600
  [3] 蔡圣朝.分期论治182例面瘫的评析[J].针灸临床杂志,1996,12(1):25
  [4] 杜梦玄.穴位注射治疗难治性面瘫72例临床报告[J].针灸临床杂志,2002,18(2):19
  [5] 朱春华,林学武.谈周围性面瘫针刺治疗时机[J].中国针灸,1994,14(4):55
  [6] 石学敏.针灸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224-226
其他文献
摘要:笔者自2006年8月—2011年8月,以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痛风症)47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痛风性关节炎 中西医治疗 疗效观察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8.494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8-0425-02  笔者自2006年8月—2011年8月,以中西医结合
期刊
摘要:浅谈按摩治中风后遗症的临床体会,并做如下报告。  关键词:按摩治疗中风后遗症 临床体会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8.489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8-0421-01  中风是以卒然昏仆不省人事,或突然发生口眼歪斜,言语不利,半身不遂为主证的疾病。因病起急骤而又见证多端,与自然界的风性
期刊
摘要:眩晕是一种主观旋转性或摇摆不稳的感觉,发作时,患者如坐舟车,自觉天翻地覆、眼花缭乱,并伴有恶心呕吐。眩晕的发病机理很多,病因复杂,与素体虚弱,病后体虚,忧思郁怒及饮食厚味等有关。在现今社会,市场竞争激烈,人们的生活压力过大,再加上生活条件提高,恣食肥甘,以致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而发为眩晕。现如今,眩晕的发病率普遍增高,治疗方法也各有千秋。笔者在2010年6月~2012年8月间,采用推拿配合药
期刊
摘要:目的:考察温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观察组行温针灸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  结果:观察组疗效与临床症状积分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观察组行温针灸治疗,具体方法为:治疗前先将患者取仰卧体位,穴位选择包括血海、内外膝眼、鹤顶、阳陵泉、阿是穴以及足三里等,接着以75%酒精对穴位皮肤进行消毒,消毒完成后采用0.30mm
期刊
摘要:目的:选择50例颈椎病患者,比较分析应用传统推拿疗法与西方现代康复治疗技术的临床疗效。  方法:关节松动术配合推拿疗法、功能运动。  结果:治疗前两组症状、体征、病程无差异(P>0.05),治愈显效率,治疗组为84%,对照组为44%,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显著(P<0.05)。平均治疗次数:治疗组为12.25±3.10次,对照组为20.15±2.35次,治疗组少于对照组(P<0.05)。  结论: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上肢周围神经开放性损伤的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接诊的64例上肢周围神经开放性损伤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其中研究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  结果:在研究组32例患者中,有28例患者获得了优良的疗效,优良率为87.5%;在对照组32例患者中,有15例患者获得了优良的疗效,
期刊
摘要:目的:调查分析本地区注射用血塞通的使用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含注射用血塞通处方360张,对诊断、用法、用量等进行统计点评,讨论与不良反应发生的联系。  结果:医生使用注射用血塞通时,在用法用量上存在一定的不合理因素。  结论:医生应重视注射用血塞通在临床的规范使用,降低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提高公众用药安全。  关键词:注射 血塞通药品 合
期刊
摘要:目的:临床探讨分析中西医结合保守疗法治疗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的疗效及应用价值。  方法:本文临床研究中将收集整理笔者所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治疗的42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分析。  结果:经过临床治疗之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其中观察组患者中治愈为33例(78.57%),随访一年复发率16.67%;而对照组患者中治愈为18例(60%),随访一年复发率40.74%。  
期刊
摘要:目的:了解分析2012年江阴市临港经济开发区申港街道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按(ICD-10)国际疾病分类对死因进行分类,选择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对网络报告的2012年我社区居民的死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对各种死因进行顺位排序,了解主要疾病的死亡情况。  结果:2012年江阴市临港经济开发区申港街道的户籍居民是46286人,年死亡人数达329人,其中心脑血管疾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配用风湿治疗仪治疗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疗效,为提高此类患者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提供可靠依据。  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中西医药物结合治疗;研究组患者在进行中西医药物结合治疗基础上,给予风湿治疗仪辅助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给予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  结果:研究组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经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高达93.94%,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1.82%,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