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历十才子”耿湋任周至尉之前的幕府任职经历,至今还没有人做过专门的整理。傅璇琮在《唐代诗人丛考》中对耿湋的生平事迹已有较详细的考证,但其幕府任职经历则疏于考察。根据对唐代幕府制度的考察、对耿湋相关诗歌内容的考察、对耿湋与友人交往史实的考察,可知其在任周至尉之前曾入幕府,由幕府迁转入仕。
关键词:大历十才子;耿湋;生平;幕府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耿湋,河东人,“大历十才子”成员。今人研究耿湋的著作及论文主要论及诗歌方面,对其生平则稍嫌简略。傅璇琮《唐代诗人丛考·耿湋考》是考证耿湋生平事迹的主要成果,后人皆承之。而耿湋的幕府任职经历则无人研究,傅先生在此书中也只是粗略地介绍了一下:“他似曾从军于辽城一带……也到过西北……”[1]500可惜没有进一步的考证。故本文主要考证耿湋任职幕府的经历及时间。
根据《文献通考》《旧唐书》《唐会要》等文献,以及张国刚的《唐代官制》、石云涛的《唐代幕府制度研究》、严耕望的《唐史研究 丛稿》等著作的相关记载,考察唐代出仕的途径,再结合耿湋的相关诗歌内容,可以肯定,耿湋在任周至尉之前(至德二年三月以前),曾任职幕府,从其《代宋州将淮上乞师》[2]一诗来看,极有可能就是在幕府任僚佐,而此诗所叙事件正发生在至德年间。
一、从制度方面考察
唐代官制从正一品到从九品下,有严格的等级制度,因此士人的品阶决定了他的名望和地位。一般士人要做官大抵是通过科举、门荫、流外、入伍或入幕四种方式。士人入幕府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做官的资格,这与当时循资格授官也是紧密相连的。
幕府制度影响了唐代社会的军事、政治、文学、风气等各个方面。肃、代宗时期的幕府,文学与吏治并用,循资格和科目选并举,希望出仕的士人偏重入幕这条途径,“至以朝庭为闲地,谓幕府为要津”。 [3]266“行伍出身者主要是通过军功获得勋官,或者擢补低级将校。在开元时代特别是安史之乱以后,军队的低级将校通过奏授而获得官职是常见的一种入仕方式。”。[4]144“唐后期士人往往通过荐延奏请为方镇使府所辟用,暂时脱离了官制常规而入使府为参佐。再通过举荐离开使府回归官制轨道参常调,从而在人才流动上既适应了使府藉才之急需,又将方镇僚佐的迁转纳入整个官僚体制运行轨道中。幕制与官制既有区别,又没脱节,从而起到了互相补充作用。” [5]297正是幕府和朝庭在人才流动、升迁方面存在的密切关系,使得士人在多数情况下选择入幕府,从而达到拜官显达的目的。“入幕充职为其入仕或重新踏入仕途提供了条件”。 [5]141这一时期关于幕府的相关制度在不少文献中都有记载,《白居易集》卷五十三《京兆府司录参军孙简可检校礼部员外郎、荆南节度判官……》:“凡使府之制,量职之轻重以命官,揆时之远近以进秩;俾等衰有常序,迁次有常程,劳逸均而名分定矣……况今之公卿大夫,皆由此途出。慎尔职事,尔无自轻!”[6]1117欧阳修《集古录跋尾》卷八《唐武侯碑阴记》跋:“唐诸方镇以辟士相高,故当时布衣韦带之士,或行著乡闾,或名闻场屋者,莫不为方镇所取,至登朝廷,位将相,为时伟人者,亦皆出诸侯之幕。”[7]524“唐有天下,诸侯自辟幕府之士,唯其才能,不问所从来,而朝廷常收其俊伟以补王官之缺,是以号称得人,盖必许其辟置则可破拘挛以得度外之士,而士之偶见遗于科目者,亦未尝不可自效于幕府,取人之道所以广也。”[8]368 (《文献通考》卷三十九《选举》一二引刘贡甫语)
由上观之,耿湋入幕充职不仅有自身的原因,也有外部条件的许可。一方面,耿湋在至德前后还未登第,亦无显赫家世无从门荫,所能跻身仕途的只有流外和入伍入幕;另一方面,幕府的各项政策特别是发展前途吸引了包括耿湋在内的大部分仕人。白居易说“公卿大夫,皆由此途出”虽然不免有夸大之辞,但也说明了幕府作为士人的进身之所已是普遍存在的事实。“由于这些未即释褐者资历浅,年纪轻,入幕往往称方镇下佐,多为推官、巡官……未有出身者被唐政府明确规定不得辟召入幕任正职……未有出身者为方镇使府辟用客观存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人入幕作驱使、驱要、随军、要籍、衙推等或摄职,少数较好的情况则为幕府推、巡末职。”[5]278耿湋没有出身,而从幕府进入仕途,是比较符合自身需要的,这也是当时很多士人的选择。
二、从耿湋诗内容考察
耿湋有不少诗作是反映其幕府生活的。耿湋所作以边塞为题材的诗有《凉州词》《送王将军出塞》《送杨将军》《赠张将军》《入塞曲》《关山月》《陇西行》等,描写沙场征战归来的老兵有《塞上曲》《路旁老人》等,这些诗都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社会动荡不安的现实。
《上将行》(一作上裴行军中丞)之“裴行军中丞”即裴冕。《旧唐书》卷一百十三记载:“玄宗幸蜀,至益昌郡,遥诏太子充天下兵马元帅,以冕为御史中丞兼左庶子,为之副。是时,冕为河西行军司马,授御史中丞,诏赴朝廷……”[9]3353玄宗幸蜀是天宝末至德初(756年),从诗“萧关扫定犬羊群”、“骅骝”、“鼓角”、“老将”、“旌旗”等军营特定环境来看,时耿湋或已在幕府。
耿湋另有《太原送许侍御出幕归东都》诗,言及当时的太原幕主以“刘越石”为喻。(据《晋书》卷六十二《刘琨传》:“刘琨,字越石……永嘉元年,为并州刺史,加振威将军,领匈奴中郎将。” [10]1679)从诗描写并州“风烟冷”“花木迟”等内容来看,耿湋作此诗时仍在太原幕府,许侍御却已是“独归时”,并用“邻人夜笛悲”暗示两人的深厚友谊。耿湋在太原时所写的诗还有《送胡校书秩满归河中》,对胡校书“位卑仍解印,身老又还乡”表示同情,但同时又叮嘱他“音画须数寄,莫学晋嵇康”,可以想见两人并非泛泛之交。从这两首诗来看,耿湋有不短的时间是在太原幕府。
值得注意的是《代宋州将淮上乞师》,诗云:“唇齿幸相依,危亡故远归。身轻(一作经)百战出,家在数重围。上将坚深垒,残兵斗落晖。常闻铁剑利,早晚借余威。”此诗所写内容正是历史上有名的“睢阳之战”。《宋中》(百战无军食,孤城陷虏尘。为伤多易子,翻吊浅为臣。漫漫东流水,悠悠南陌人。空思前事往,向晓泪沾巾。)也是记载此次战役,但此诗当作于后期,诗人更多地溶入了身世之感。《旧唐书》卷一百八十七下有关于此事的记载:“至徳二年正月,玄宗闻而壮之,授巡主客郎中兼御史中丞。尹子奇攻围既久,城中粮尽,易子而食……”[9]4900《元和郡县图志》卷七也有详细记载:“宋州:隋于睢阳置宋州……武徳四年讨平王世充,又为宋州。天宝末,禄山乱,两河郡县多所陷没,惟张巡、许远、姚誾三人坚守睢阳。贼将尹子奇并力攻围,逾年不克。城中孤危、粮竭,人相食殆尽。时贺兰进明、许叔冀屯军临淮,争权不协,不发援师,城竟为贼所陷。” [11]179睢阳之战发生于至德二年,耿湋此诗正是代宋州守将张巡等人去临淮一带“乞师”,故详述当时惨烈战况,分析军情利弊,时代感很强,正是此年所作。陆时雍在《唐诗镜》卷三十三评注:“三四实历,境成。” [12]641因此,至德前后,耿湋在幕府任职是肯定的。 此外,《和王怀州观西营秋射(得寒字)》一诗,则写了具体的军营生活,从“落叶停高驾,空林满从官”可以看出是秋天情景。诗中“迎筹皆叠鼓,挥箭或移竿。名借三军勇,功推百中难”等校武场面亦是非常壮观。《唐刺史考全编》记载在怀州任职的王姓刺史有两位:王象(约天宝中);王奇光(乾元元年758年)(根据《册府元龟》卷二十五记载:“乾元元年四月……乙未,怀州刺史王奇光奏:河内县王昇清种麦数亩,皆一茎三穗”。)[13]669从时间上来看,此王怀州即为王奇光。《唐会要》卷五十九载王奇光于乾元二年已是虢州刺史。[14]1040则此诗必是作于乾元二年(757年)以前。
三、从与友人交往考察
耿湋有《酬畅当》诗云:“同游漆沮后,已是十余年。几度曾相梦,何时定得书”,“漆沮”,据《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同州”条下有载,“《禹贡》云:‘漆、沮既从,沣水攸同。’言二水至此同流入渭,城居其地,故曰同州。” [11]36《全唐诗》卷二百八十七:“畅当,河东人,初以子弟被召从军。后登大历七年进士第。贞元初,为太常博士,终果州刺史。” [2]3283《旧唐书》卷一百十一记载畅当之父畅璀于至德初拜谏议大夫(正四品下),累迁吏部侍郎(正四品上),已具备门荫条件。《旧唐书》卷四十二《职官一》:“若以门资入仕,则先授亲、勋、翊卫,六番随文武简入选例。”[9]1804“凡诸卫及率府三卫,贯京兆、河南、蒲、同、华、岐、陕、怀、汝、郑等州,皆令番上,余州皆纳资。” [9]1833畅当以门荫入仕后,最初是做三卫,满六年后才能参加文武选,从而取得做官资格。畅当充三卫时,其任职地点也有“同州”,从诗内容可推知耿湋与畅当曾在同州共事或共游。
戴叔伦有诗《送耿十三湋复往辽海》(《全唐诗》卷二百七十三),云:“仗剑万里去,孤城辽海东。旌旗愁落日,鼓角壮悲风。野迥边尘息,烽消戍垒空。辕门正休暇,投策拜元戎。”这首诗主要表达了对耿湋行军万里,他日建功立业的期许。诗内容反映当时辽海一带并无战事,可见这次出使并不是去打仗。《全唐诗重出误收考》认为戴叔伦此作不是送耿湋,原因是“耿湋一生仕历似无从戎辽海以东事。便何况复往?” 。 [15]230此说显然经不起考证。戴叔伦,根据《文苑英华》卷九百五十二:权德兴《朝散大夫容州刺史戴公墓志铭》所载,“六月甲申,次于清远峡而薨,春秋五十八。” [16]5005则戴叔伦生年当为开元二十年(732)。据戴叔伦诗《抚州对事后送外甥宋垓归饶州觑侍呈上姊夫》可知他曾避乱于鄱阳。“叔伦举家迁居鄱阳的时间,据许登文,就应在乾元元年(758)后,而不应是至德二年(757)。” [17]戴叔伦在乾元元年以后为避永王李璘兵乱已往江西,在此之前一直游学京洛,此诗恐即作于游学期间。故耿湋至少乾元元年以前曾在幕府。
《唐才子传》载耿湋“与古之奇为莫逆之交”,[18]58不知本于何处,而“古之奇”下也有“与耿湋同时。尝为安西幕府书记,与李司马端有金兰之好”, [18]62但从现有资料难以看出耿湋与古之奇的交往。《全唐诗》卷二百六十二:“古之奇登宝应进士第,尝为马燧辟置幕府。” [2]2913《全唐诗》卷二百八十五载李端诗《送古之奇赴安西幕》,《文苑英华》卷二百七十五诗名题作《送古之奇之泾西(集作赴安西幕)》。[16]1391另据《唐才子传校注》说古之奇曾为安西幕府恐误,因《唐诗纪事》该诗名为《送之奇赴泾州幕》小注云:“时从马仆射辟”, [19]434“则古之奇当在泾州幕府书记。” [20]330虽然李端写此诗时,已是建中二年以后,(建中二年十二月庚寅,河中节度使马燧检校左仆射[9]331),但古之奇于此时仍在幕府任掌书记之职。古之奇仅存诗二首《秦人谣》《县令箴》。考察其诗作《秦人谣》,诗人对当时奸臣弄权、指鹿为马、战乱不断的黑暗现实进行了大胆揭露,茅头直指统治者。这样直面现实、批判现实的诗人恐怕也只有相对宽松与自由的幕府环境能够容纳。从耿湋诗的内容方面来看,其前期在入幕时的诗作,在反映现实方面与古之奇倒是有相通之处。《唐才子传》载耿湋与古之奇为莫逆之交,概源于此。由于资料缺乏,此说仅供参考。
四、小结
从以上的考证来看,耿湋曾经入幕任职是确定无疑的,只是具体担任何职仍无法确定。他到过的地方很多,西北、辽海一带都有他的足迹。与他相交往的人,有不少也是幕府的要职,如将军、刺史等。耿湋的幕府任职经历,为他以后走入仕途铺平了道路。
参考文献:
[1]傅璇琮.唐代诗人丛考[M].北京:中华书局,1980.
[2](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60.
[3](宋)王谠.唐语林[M].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
[4]张国刚.唐代官制[M].西安:三秦出版社,1987.
[5]石云涛.唐代幕府制度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6](唐)白居易.白居易集[M].顾学颉校点.北京:中华书局,1979.
[7]李之亮.欧阳修集编年笺注[M].四川:巴蜀书社,2007.
[8](元)马端临.文献通考[M].北京:中华书局,1986.
[9](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10](唐)房玄龄等撰.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11](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M].贺次君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
[12](明)陆时雍.唐诗镜[M]//四库全书(文渊阁本第141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13]郁贤浩.唐刺史考全编[M].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
[14](宋)王溥.唐会要[M].北京:中华书局,1955.
[15]佟培基.全唐诗重出误收考[M].陕西: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16](宋)李昉等编.文苑英华[M].北京:中华书局,1966.
[17]熊飞.戴叔伦生平考补[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5(2).
[18](元)辛文房.唐才子传[M].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
[19](宋)计有功.唐诗纪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20]孙映逵校注.唐才子传校注[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关键词:大历十才子;耿湋;生平;幕府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耿湋,河东人,“大历十才子”成员。今人研究耿湋的著作及论文主要论及诗歌方面,对其生平则稍嫌简略。傅璇琮《唐代诗人丛考·耿湋考》是考证耿湋生平事迹的主要成果,后人皆承之。而耿湋的幕府任职经历则无人研究,傅先生在此书中也只是粗略地介绍了一下:“他似曾从军于辽城一带……也到过西北……”[1]500可惜没有进一步的考证。故本文主要考证耿湋任职幕府的经历及时间。
根据《文献通考》《旧唐书》《唐会要》等文献,以及张国刚的《唐代官制》、石云涛的《唐代幕府制度研究》、严耕望的《唐史研究 丛稿》等著作的相关记载,考察唐代出仕的途径,再结合耿湋的相关诗歌内容,可以肯定,耿湋在任周至尉之前(至德二年三月以前),曾任职幕府,从其《代宋州将淮上乞师》[2]一诗来看,极有可能就是在幕府任僚佐,而此诗所叙事件正发生在至德年间。
一、从制度方面考察
唐代官制从正一品到从九品下,有严格的等级制度,因此士人的品阶决定了他的名望和地位。一般士人要做官大抵是通过科举、门荫、流外、入伍或入幕四种方式。士人入幕府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做官的资格,这与当时循资格授官也是紧密相连的。
幕府制度影响了唐代社会的军事、政治、文学、风气等各个方面。肃、代宗时期的幕府,文学与吏治并用,循资格和科目选并举,希望出仕的士人偏重入幕这条途径,“至以朝庭为闲地,谓幕府为要津”。 [3]266“行伍出身者主要是通过军功获得勋官,或者擢补低级将校。在开元时代特别是安史之乱以后,军队的低级将校通过奏授而获得官职是常见的一种入仕方式。”。[4]144“唐后期士人往往通过荐延奏请为方镇使府所辟用,暂时脱离了官制常规而入使府为参佐。再通过举荐离开使府回归官制轨道参常调,从而在人才流动上既适应了使府藉才之急需,又将方镇僚佐的迁转纳入整个官僚体制运行轨道中。幕制与官制既有区别,又没脱节,从而起到了互相补充作用。” [5]297正是幕府和朝庭在人才流动、升迁方面存在的密切关系,使得士人在多数情况下选择入幕府,从而达到拜官显达的目的。“入幕充职为其入仕或重新踏入仕途提供了条件”。 [5]141这一时期关于幕府的相关制度在不少文献中都有记载,《白居易集》卷五十三《京兆府司录参军孙简可检校礼部员外郎、荆南节度判官……》:“凡使府之制,量职之轻重以命官,揆时之远近以进秩;俾等衰有常序,迁次有常程,劳逸均而名分定矣……况今之公卿大夫,皆由此途出。慎尔职事,尔无自轻!”[6]1117欧阳修《集古录跋尾》卷八《唐武侯碑阴记》跋:“唐诸方镇以辟士相高,故当时布衣韦带之士,或行著乡闾,或名闻场屋者,莫不为方镇所取,至登朝廷,位将相,为时伟人者,亦皆出诸侯之幕。”[7]524“唐有天下,诸侯自辟幕府之士,唯其才能,不问所从来,而朝廷常收其俊伟以补王官之缺,是以号称得人,盖必许其辟置则可破拘挛以得度外之士,而士之偶见遗于科目者,亦未尝不可自效于幕府,取人之道所以广也。”[8]368 (《文献通考》卷三十九《选举》一二引刘贡甫语)
由上观之,耿湋入幕充职不仅有自身的原因,也有外部条件的许可。一方面,耿湋在至德前后还未登第,亦无显赫家世无从门荫,所能跻身仕途的只有流外和入伍入幕;另一方面,幕府的各项政策特别是发展前途吸引了包括耿湋在内的大部分仕人。白居易说“公卿大夫,皆由此途出”虽然不免有夸大之辞,但也说明了幕府作为士人的进身之所已是普遍存在的事实。“由于这些未即释褐者资历浅,年纪轻,入幕往往称方镇下佐,多为推官、巡官……未有出身者被唐政府明确规定不得辟召入幕任正职……未有出身者为方镇使府辟用客观存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人入幕作驱使、驱要、随军、要籍、衙推等或摄职,少数较好的情况则为幕府推、巡末职。”[5]278耿湋没有出身,而从幕府进入仕途,是比较符合自身需要的,这也是当时很多士人的选择。
二、从耿湋诗内容考察
耿湋有不少诗作是反映其幕府生活的。耿湋所作以边塞为题材的诗有《凉州词》《送王将军出塞》《送杨将军》《赠张将军》《入塞曲》《关山月》《陇西行》等,描写沙场征战归来的老兵有《塞上曲》《路旁老人》等,这些诗都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社会动荡不安的现实。
《上将行》(一作上裴行军中丞)之“裴行军中丞”即裴冕。《旧唐书》卷一百十三记载:“玄宗幸蜀,至益昌郡,遥诏太子充天下兵马元帅,以冕为御史中丞兼左庶子,为之副。是时,冕为河西行军司马,授御史中丞,诏赴朝廷……”[9]3353玄宗幸蜀是天宝末至德初(756年),从诗“萧关扫定犬羊群”、“骅骝”、“鼓角”、“老将”、“旌旗”等军营特定环境来看,时耿湋或已在幕府。
耿湋另有《太原送许侍御出幕归东都》诗,言及当时的太原幕主以“刘越石”为喻。(据《晋书》卷六十二《刘琨传》:“刘琨,字越石……永嘉元年,为并州刺史,加振威将军,领匈奴中郎将。” [10]1679)从诗描写并州“风烟冷”“花木迟”等内容来看,耿湋作此诗时仍在太原幕府,许侍御却已是“独归时”,并用“邻人夜笛悲”暗示两人的深厚友谊。耿湋在太原时所写的诗还有《送胡校书秩满归河中》,对胡校书“位卑仍解印,身老又还乡”表示同情,但同时又叮嘱他“音画须数寄,莫学晋嵇康”,可以想见两人并非泛泛之交。从这两首诗来看,耿湋有不短的时间是在太原幕府。
值得注意的是《代宋州将淮上乞师》,诗云:“唇齿幸相依,危亡故远归。身轻(一作经)百战出,家在数重围。上将坚深垒,残兵斗落晖。常闻铁剑利,早晚借余威。”此诗所写内容正是历史上有名的“睢阳之战”。《宋中》(百战无军食,孤城陷虏尘。为伤多易子,翻吊浅为臣。漫漫东流水,悠悠南陌人。空思前事往,向晓泪沾巾。)也是记载此次战役,但此诗当作于后期,诗人更多地溶入了身世之感。《旧唐书》卷一百八十七下有关于此事的记载:“至徳二年正月,玄宗闻而壮之,授巡主客郎中兼御史中丞。尹子奇攻围既久,城中粮尽,易子而食……”[9]4900《元和郡县图志》卷七也有详细记载:“宋州:隋于睢阳置宋州……武徳四年讨平王世充,又为宋州。天宝末,禄山乱,两河郡县多所陷没,惟张巡、许远、姚誾三人坚守睢阳。贼将尹子奇并力攻围,逾年不克。城中孤危、粮竭,人相食殆尽。时贺兰进明、许叔冀屯军临淮,争权不协,不发援师,城竟为贼所陷。” [11]179睢阳之战发生于至德二年,耿湋此诗正是代宋州守将张巡等人去临淮一带“乞师”,故详述当时惨烈战况,分析军情利弊,时代感很强,正是此年所作。陆时雍在《唐诗镜》卷三十三评注:“三四实历,境成。” [12]641因此,至德前后,耿湋在幕府任职是肯定的。 此外,《和王怀州观西营秋射(得寒字)》一诗,则写了具体的军营生活,从“落叶停高驾,空林满从官”可以看出是秋天情景。诗中“迎筹皆叠鼓,挥箭或移竿。名借三军勇,功推百中难”等校武场面亦是非常壮观。《唐刺史考全编》记载在怀州任职的王姓刺史有两位:王象(约天宝中);王奇光(乾元元年758年)(根据《册府元龟》卷二十五记载:“乾元元年四月……乙未,怀州刺史王奇光奏:河内县王昇清种麦数亩,皆一茎三穗”。)[13]669从时间上来看,此王怀州即为王奇光。《唐会要》卷五十九载王奇光于乾元二年已是虢州刺史。[14]1040则此诗必是作于乾元二年(757年)以前。
三、从与友人交往考察
耿湋有《酬畅当》诗云:“同游漆沮后,已是十余年。几度曾相梦,何时定得书”,“漆沮”,据《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同州”条下有载,“《禹贡》云:‘漆、沮既从,沣水攸同。’言二水至此同流入渭,城居其地,故曰同州。” [11]36《全唐诗》卷二百八十七:“畅当,河东人,初以子弟被召从军。后登大历七年进士第。贞元初,为太常博士,终果州刺史。” [2]3283《旧唐书》卷一百十一记载畅当之父畅璀于至德初拜谏议大夫(正四品下),累迁吏部侍郎(正四品上),已具备门荫条件。《旧唐书》卷四十二《职官一》:“若以门资入仕,则先授亲、勋、翊卫,六番随文武简入选例。”[9]1804“凡诸卫及率府三卫,贯京兆、河南、蒲、同、华、岐、陕、怀、汝、郑等州,皆令番上,余州皆纳资。” [9]1833畅当以门荫入仕后,最初是做三卫,满六年后才能参加文武选,从而取得做官资格。畅当充三卫时,其任职地点也有“同州”,从诗内容可推知耿湋与畅当曾在同州共事或共游。
戴叔伦有诗《送耿十三湋复往辽海》(《全唐诗》卷二百七十三),云:“仗剑万里去,孤城辽海东。旌旗愁落日,鼓角壮悲风。野迥边尘息,烽消戍垒空。辕门正休暇,投策拜元戎。”这首诗主要表达了对耿湋行军万里,他日建功立业的期许。诗内容反映当时辽海一带并无战事,可见这次出使并不是去打仗。《全唐诗重出误收考》认为戴叔伦此作不是送耿湋,原因是“耿湋一生仕历似无从戎辽海以东事。便何况复往?” 。 [15]230此说显然经不起考证。戴叔伦,根据《文苑英华》卷九百五十二:权德兴《朝散大夫容州刺史戴公墓志铭》所载,“六月甲申,次于清远峡而薨,春秋五十八。” [16]5005则戴叔伦生年当为开元二十年(732)。据戴叔伦诗《抚州对事后送外甥宋垓归饶州觑侍呈上姊夫》可知他曾避乱于鄱阳。“叔伦举家迁居鄱阳的时间,据许登文,就应在乾元元年(758)后,而不应是至德二年(757)。” [17]戴叔伦在乾元元年以后为避永王李璘兵乱已往江西,在此之前一直游学京洛,此诗恐即作于游学期间。故耿湋至少乾元元年以前曾在幕府。
《唐才子传》载耿湋“与古之奇为莫逆之交”,[18]58不知本于何处,而“古之奇”下也有“与耿湋同时。尝为安西幕府书记,与李司马端有金兰之好”, [18]62但从现有资料难以看出耿湋与古之奇的交往。《全唐诗》卷二百六十二:“古之奇登宝应进士第,尝为马燧辟置幕府。” [2]2913《全唐诗》卷二百八十五载李端诗《送古之奇赴安西幕》,《文苑英华》卷二百七十五诗名题作《送古之奇之泾西(集作赴安西幕)》。[16]1391另据《唐才子传校注》说古之奇曾为安西幕府恐误,因《唐诗纪事》该诗名为《送之奇赴泾州幕》小注云:“时从马仆射辟”, [19]434“则古之奇当在泾州幕府书记。” [20]330虽然李端写此诗时,已是建中二年以后,(建中二年十二月庚寅,河中节度使马燧检校左仆射[9]331),但古之奇于此时仍在幕府任掌书记之职。古之奇仅存诗二首《秦人谣》《县令箴》。考察其诗作《秦人谣》,诗人对当时奸臣弄权、指鹿为马、战乱不断的黑暗现实进行了大胆揭露,茅头直指统治者。这样直面现实、批判现实的诗人恐怕也只有相对宽松与自由的幕府环境能够容纳。从耿湋诗的内容方面来看,其前期在入幕时的诗作,在反映现实方面与古之奇倒是有相通之处。《唐才子传》载耿湋与古之奇为莫逆之交,概源于此。由于资料缺乏,此说仅供参考。
四、小结
从以上的考证来看,耿湋曾经入幕任职是确定无疑的,只是具体担任何职仍无法确定。他到过的地方很多,西北、辽海一带都有他的足迹。与他相交往的人,有不少也是幕府的要职,如将军、刺史等。耿湋的幕府任职经历,为他以后走入仕途铺平了道路。
参考文献:
[1]傅璇琮.唐代诗人丛考[M].北京:中华书局,1980.
[2](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60.
[3](宋)王谠.唐语林[M].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
[4]张国刚.唐代官制[M].西安:三秦出版社,1987.
[5]石云涛.唐代幕府制度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6](唐)白居易.白居易集[M].顾学颉校点.北京:中华书局,1979.
[7]李之亮.欧阳修集编年笺注[M].四川:巴蜀书社,2007.
[8](元)马端临.文献通考[M].北京:中华书局,1986.
[9](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10](唐)房玄龄等撰.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11](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M].贺次君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
[12](明)陆时雍.唐诗镜[M]//四库全书(文渊阁本第141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13]郁贤浩.唐刺史考全编[M].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
[14](宋)王溥.唐会要[M].北京:中华书局,1955.
[15]佟培基.全唐诗重出误收考[M].陕西: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16](宋)李昉等编.文苑英华[M].北京:中华书局,1966.
[17]熊飞.戴叔伦生平考补[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5(2).
[18](元)辛文房.唐才子传[M].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
[19](宋)计有功.唐诗纪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20]孙映逵校注.唐才子传校注[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