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梅山傩戏《搬土地》的艺术特色

来源 :北方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yi3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梅山傩戏是梅山地区农村中广为流传的古老地方戏,是一种从原始傩祭活动中蜕变脱胎出来的戏剧形式,是巫教祭祀与戏剧表演相结合的表演艺术。《搬土地》是梅山傩戏中的主要表演曲目之一,从它的艺术表现程式、音乐特点和文化内涵可以一窥梅山傩戏的艺术特色。
  【关键词】
  一、表演程式
  梅山摊戏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多用于祭祀演出,且演出主要以师公的法事为基础,演出的时间可长可短,但演摊戏之前一般要做一天一夜的法事方能进行。祭祀中的傩戏表演一般安排在起水告白、接界、点兵、干熟牲、会神之后。表演时一般要根据表演的角色特征戴面具、穿法衣、拿道具,在神案背景外载歌载舞,形式活泼、表演幽默风趣,是傩祭中最吸引老百姓的一道程序。
  因为土地公公是最贴近百姓的一个神,《搬土地》这个节目一直是傩戏表演中男女老幼都乐意看的节目之一。《搬土地》的表演程式一共有请神、唱神、送神三道程序。下面以笔者采访的梅山桃江京华村人刘东汉表演的《搬土地》记录表演程序。
  首先,由同事帮刘东汉穿上一件黄色镶深蓝边的长褂,带上青灰色布帽,把一小布枕头放在背上做成驼背,再在后颈部衣领处插上一把棕扇子,土地的扮相完成了一大半,然后把土地公公面具放在神案上,蛇形神棍插在神案边的木墩上,开始上香、跪拜请神。
  (一)请神:启板(面具之前请面具之神)
  唱:法坛打动逍遥鼓,秉告三清殿内神,秉告三清并启教,神灵在上听歌声;小坛弟子在于朝庆坛前好玩耍,冷落三清殿内神。此时有一当方土地到了酬恩户主,滴水飘檐下要来相请到坛中,他不到来愿不了,他一到来愿勾销。小坛子弟在于朝庆坛前戴起脸子(面子)恐有几句粗言笑语,告秉各位亲戚朋友姑娘伯娘婶娘姐姐莫见怪,千莫急来万莫忙,头丝落地不缠团,两边全听声璜响,当方土地踩傩坛。(打卦烧钱纸后走到堂门口,戴面具,烧纸敬神,亮指法大金刀、小金刀、日月二宫指法,然后开始说唱——唱神)
  (二)唱神
  笑:土地土地,有三分灵气。(众人附和:三分灵气不错)初一十五两个伢几,咯些老人家敬了我,我老倌要保佑他们威武一些;咯些后生家几呐慰哒我,我老倌就保佑他们兑起堂客来快些啦;咯些姑娘婶子几就要敬哒我啊,我老倌保佑他们生起小把戏来快些,只要栽下去把咯裤脚一扯开就出来哒(做小孩哭声)
  酒仙下榻(众:只有八仙),我老倌白发苍苍,不算一仙?(众:不错不错);一声屁股响(众:一声锣鼓响);纠正:哦!一声锣鼓响,个咋(这个)打鼓的先生打出“把鸡”来(众:打的暴起来);打鼓的鸡公啊,(众:师公),师公啊,我只怕是那鸡公呐;打鼓的师公啊,你晓得咯八仙是何子个八仙不?(众:你不说我们不晓得);我就把咯八个神仙唱给你们听下子,个咯长乐地方搬我们个咋土地搬得少。啊---!第一个神仙是汉中离,身上穿起咯道袍衣;手执道袍搭吾桥,千年果结万年桃第二个神仙是顶打疯(众:吕洞宾),哈哈,是吕洞宾啊,我只怕是顶打疯呢,第二个神仙是吕洞宾,头戴纱帽一顶青;腰上青龙剑一把,三打洛阳看不清......。
  一共要唱完八大神仙。八大神仙唱完以后,紧接着即兴发挥,说唱一些有趣的生活趣事:
  八仙讲完哒,讲一个荡呀咯荡,(众:讲一个像不像)。啊!一只虾蜓婆飞到咯篱壁上,一只小伢子我看到他一抓到呐,他把翅膀掐掉,脚掐掉,你说像不像老人家那个布扣子,像不像。(众:活像啊)咯又像的怕啊!我有讲一个像不像,讲一个荡呀咯荡,绿头蝇,把翅膀掐嘎,脚掐嘎,像一粒黑黄豆不?(众:咯就像)咯又像的怕啊!
  (三)送神
  掌坛师公,咯啊一下闯地伍公庙咯祠里,我要踉起出去了,(众:只许进不许去啊),只许进不许去啊,我老倌又爱耍的,一个月只有六天在屋里,(众:有五个酬恩户主要送好口才,只许进不许去啊)。啊!贴上有名相请,由我老倌,今朝五位教授,五位香主要我来大做证盟,了纳良姻,我不幸冉心欢喜,(众:满心欢喜)......
  接下来又唱东西南北以及家乡敷溪、长乐遇到的趣事。
  咯里搞哒一段哒,又上哒香,又磕哒头,咯些名堂不搞哒,我又返回祠庭要得不?(众:要得)。五月的天啊五月的天,五月的蛮荞落地就生根,老夫来久哒起不得身,兮消符钉钉钉了跟。土地老倌打开扇子扇东方,春三月里保安康,绫罗绸缎满箱装。土地老倌打开扇子扇南方,夏三月里保安康,封阳火火土埋藏。土地老倌打开扇子扇西方,秋三月里保安康,金银财宝满箱装。土地老倌打开扇子扇北方,冬三月里保安康,猪鸡鹅鸭满池塘。土地老倌打开扇子扇中央,年年月月保安康,家坛香火发豪光。一介坛师东边见盾鼓,二点南洋舍上清,两边全听笙簧响,坛方土地返祠庭。一杯酒啊上灵台,二杯酒恭喜户主大发财,三杯酒恭喜户主荣华富贵大吉昌;(赞卦,讨红包)
  表演者在祭堂一边祭祀上香跪拜,一边摇扇子、拄拐,生动形象地又说又唱,一边来回转圈、走步,一边与旁边的群众唱和对答,这种“祭中有戏,戏中有祭”,人声帮腔和锣鼓帮腔的人神互动形式,使整个祭场都是舞台,在场的演员和群众都是演员,大家共同参与,共同完成这有趣的表演。
  二、音乐特点
  傩戏分为正戏与外戏两类,正戏是指戴面具表演的戏,以表演神话故事为主,是专门请神用的;《搬土地》就是典型的正戏,“搬”即“请”的意思。它的唱腔简单,具有古老的吟诵风格。
  (一)句式结构
  梅山傩戏音乐的句式结构丰富多样、清新独特,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且没有规定的格式,主要根据内容的需要来分,有分段分节的,也有不分段分节的散体。《搬土地》的句式规整,是分段分节的,“请神”部分以七字句为一句,六句为一节。“唱神”部分口语较多,长短句间杂,但仍以七字句为主,四句为一节,如“第五个神仙铁拐李,他的宝贝放在葫芦里,有朝一日东风起,两脚腾云不沾泥”。“送神”部分与“唱神”句式相近,但以三句为一节较多,如“土地老倌打开扇子扇东方,春三月里保安康,绫罗绸缎满箱装。”   (二)歌词特点
  《搬土地》的歌词以七字句为主,讲究格律对称,合辙押韵。内容包括的知识面很广,主要有教导听众要有孝敬之心,孝敬之人必得神仙保佑,如“咯些老人家敬了我,我老倌要保佑他们威武一些;咯些后生家几呐慰哒我,我老倌就保佑他们兑起堂客来快些啦;咯些姑娘婶子几就要敬哒我啊,我老倌保佑他们生起小把戏来快些”;歌词中还不乏有吉祥如意的祝福语,如“土地老倌打开扇子扇北方,冬三月里保安康,猪鸡鹅鸭满池塘。”另外生活情趣类的歌词较多,以玩笑、打趣来增添噱头,具有有浓厚的乡土“俗”气,如“第八个神仙是蔊菜子,(众:韩湘子)是韩湘子啊,我只怕是蔊菜子。(众:你缺起咯牙齿说不清)”;“饱人不知饿人饥,鸡肚里不是鸭肚里,今晚洞房花烛好的是好的,我只怕我的丈夫郎那里小哒,争啊争不得气呀。”
  法师在表演《搬土地》时,还喜欢运用很多生活中常见的衬词、衬句来作垫字或落尾字,以强化语气,增强唱词的形象性、生动性和趣味性。如“咯里搞哒一段哒,又上哒香,又磕哒头,咯些名堂不搞哒,”句中的“哒”字是安化语言中常用的语气衬词,土地神是农民群众最亲近神,用当地的方言俚语表演,格外切近群众欣赏口味。
  梅山人习惯用夸张、设问等表现于法来表达感情,夸张、设问等表现手法在《搬土地》的歌词中得到广泛运用。如“土地老倌打开扇子扇中央,年年月月保安康,家坛香火发豪光。”其中的“毫”是“超强”之意,发出很强的光芒,刺眼;“打鼓的师公啊,你晓得咯八仙是何子个八仙不?(众:你不说我们不晓得)”。设问、夸张表现手法是在梅山傩戏歌词中用的较普遍的一些手法,另外还有比喻、排比等也常用,如“我老倌老得本是好,好比五行六月的苏州枣,皮梗焦嘎哒,但是味几还好”。梅山师公口头创作才能强,很多场合善于就地取材、自行编唱。
  (三)音乐特点
  梅山傩戏的音乐旋律较为丰富,常用的有“请神歌”、“送神歌”、“开山调”、“架桥调”等。《搬土地》的音乐旋律吟诵性强,说中带唱,跳进、下行、尾音拖腔、锣鼓伴奏、人鼓帮腔是它明显的音乐特点。
  1)字多腔少,吟诵性强。
  以当地语言的语音语调为基础,说中带唱,每句的前半句常用吟诵性的说唱,后半句带拖腔,音韵有拖长和停顿感。旋律在二、三度内小幅度流转,在人声的自然声区流动,流利上口。
  2)旋律下行,小型跳进。
  梅山傩戏音乐的旋律常呈下行趋向,以小型跳进为主。常见的有三、四、五度跳进,旋律具有小波浪起伏之感。《搬土地》的旋律走向以徵—羽一宫一羽一徵为主,是湖南典型的徵调式。这种特殊的旋律下行趋向,它跟安化的语音语调有关,并以巫师跳神的需要来决定,是远古巫术功能在音乐形态上的反映。
  3)小幅度加花,尾音拖腔。
  曲调结尾的曲折性民歌多用长音或强音结尾,以增强其终止感,
  《搬土地》的吟唱旋律基本上就是以以上两个音调为主,反复唱腔,只根据语言的声调和字音的多少在音准和节奏上有细微的变化。从以上旋律片段可以看出,旋律走向比较稳定,喜欢的羽音上做上下二度的波动加花,增强了歌唱性;尾音一般为长音或强音,增强了歌唱的终止感和稳定性。
  4)锣鼓伴奏、人鼓帮腔
  《搬土地》整个表演过程都由大锣和堂鼓伴奏。每段的结尾均山锣鼓来过渡。唱一遍,敲一遍。节奏音型比较简洁。铜锣一般用 节奏型,堂鼓有加花,常用 节奏型。这种周而复始的锣鼓声,不仅可以起到帮衬和渲染的作用,而且可以为巫师跳神起烘托作用的一种舞蹈伴奏。
  人声帮腔就是表演者用问句或故意说错的句子来诱发旁边的人声问答和打趣纠错,促使表演者和观众共同参与,如法师唱道“咯些名堂不搞哒,我又返回祠庭要得不”?众人回应:“要得”。法师唱道“一声屁股响”,众人马上纠正:“一声锣鼓响”,于是,法师又唱到“哦!一声锣鼓响”。
  这种人声帮腔和锣鼓帮腔的互动形式保留了人民群众中劳动歌曲的特点,即“一人启口,众人接腔”的句尾帮和形式,演员和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完成这有趣的表演。
  三、文化内涵
  梅山傩戏是梅山人生活习俗的艺术写照,崇巫尚傩是梅山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现象遗存,梅山傩戏经历了从娱神到娱人、从艺术的宗教化到宗教的艺术化的演变衍生,并融合了多种宗教文化、民间艺术和传统习俗,形成自己独有的表现内容、形式和艺术特点和文化内涵,成为湖湘文化综合体的突出代表。
  傩面具是梅山傩戏表演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道具,是帮助巫术达到驱鬼逐疫、酬神祈福目的载体,是沟通神、人、鬼3界的重要工具。梅山摊面具大概可分为正神面具、凶神面具、民间俗神面具、丑角面具、英雄人物面具、世俗人物面具、动物面具7种。《搬土地》的“土地”面具雕刻手法简洁流畅,立体感强,面容和善、长着长胡子,笑容亲切,属正神面具。在信仰者的眼中,法师带上土地神的面具,法师就成了能庇佑大众祸福的土地神,面具就凝聚了人们对土地神的信任、崇敬,成为宗教意识化的神物。
  《搬土地》的表演动作单一,左八拍右八拍来回转圈、扇棕扇是其主要舞蹈元素。从美学的角度看,其动作形式单一,道具生活化,场地方便化,全是源于劳动人民平时的耕织劳作与生活,有突出的生活神韵,它既能顺应剧场规律,也传达出鲜明的民俗和多元宗教色彩。
  几百年来,梅山傩戏表演的形象既有常见的有土地公、土地婆、笑和尚、傩公、傩母等,也有他们自己的祖先,巫师们表演出的祖先或者是神仙的思想、语言和行为,正是古老梅山文化的核心内涵。
  梅山傩戏是梅山地区民间举行祈福、求子、驱邪等傩事活动时搬演的娱神和自娱戏剧,它诠释了梅山先祖们征服大自然的气魄,再现了梅山先祖们对追求美好生活的勇气;同时教化梅山子孙们要“从善”、“向善”、“为善”和“齐心协力、敢闯敢拼、知恩投报”的精神,是记录湖湘历史文化的“典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极高学术研究价值。
  项目来源: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梅山傩戏文化研究”(湘哲社领[14号]编号12YBA050)
  参考文献
  [1]邓光华.傩文化与音乐起源管见[[J].中国音乐,1992, 03.
  [2]柯林.傩戏音乐的“活化石”意义[J].音乐探索,1991,03.
  [3]人类学视野下的湖南傩戏.孙文辉.华夏艺谭
  [4]王晓利.傩戏:巫文化滋养的戏曲活化石[J].零陵学院学报,2003,01
  [5]罗琪娜.梅山摊戏的艺术特点[J].文学教育,2012,02
其他文献
王荣光教授近年来致力于研究耳鼻咽喉科历史,写了不少有益的文章,表明对耳鼻咽喉科学的历史学情怀。近读他发表在2010年11月《国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上的一篇文章,担心
近几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矿山生产和建设日益突显,其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对矿山水文地质设计的研究,这对矿山生产和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且熟悉掌握矿山水文地质的实
20世纪50年代,由于显微镜的引入,使得耳科手术进入了耳显微外科时代。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电钻和显微器械不断推陈出新,使得中耳炎手术由经典乳突根治手术向功能重建术式转变,
目的分析沈阳市中学生变应性鼻炎(AR)的变应原分布特点,提出对本地区青少年AR有针对性的防治策略。方法按照2006年WHO发布的《变应性鼻炎及其对哮喘的影响》(allergic rhinitis
电容器内部故障保护的合理选择是提高电容器装置运行可靠性的重要手段。目前,常常出现因单台电容器内部故障保护选择配置不合理而使电容器组故障扩大的情况,不利于电容器组的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