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国维的文化生命中,最深奥的一笔是他的死。
王国维,清朝遗老,国学大儒。1925年,即民国十四年,清华大学筹备国学院,当时能够和王国维比肩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梁启超,一个是章太炎,而论国学功底,王国维排第一。
1927年,在清华园执教两年之后,6月2日,王国维一如往常在学校办公,批阅文件,料理事务,和同事谈论国学院下学期招生的事情。随后离开清华园,还向一个同事借了五元钱,叫了一辆车闷声不响地去了颐和园的昆明湖畔。抽了一支烟,在湖边徘徊良久之后,纵身跳进湖中,一代国学大儒,就这样在湖底的淤泥中窒息而死,时年51岁。
王国维死前,写下了一句话: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正是这句话,让王国维的“沉湖自杀”蒙上了一层神秘的悲壮色彩,“经此世变,义无再辱”这八个字怎么解释?王国维为什么要自杀?至今还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未解之谜。
国学大师陈寅恪在挽词中写:“凡一种文化,值此衰落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其表现此文化之程量愈宏,则其受之苦痛亦愈甚;迨既达极深之度,殆非出于自杀,无以求一己之心安而义尽也。”是以静安先生不得不死,此说一出,时人纷纷赞誉。
由此大体可以推测,王国维的死,不仅是一种主动的选择,而且平静得很,如同去赴一位老朋友的约会,没有丝毫激昂的成分。正是这种视死如归的平静,为王国维在文化史的坐标系上圈定了一个独特的位置。他并非死于具体的时事,而极可能是死于对他身处其中的文化精神的失望,對于中国文化中某些无法补救的缺失的绝望。从大的历史观来看,他的死,不仅不拘泥于一些具体时务,更超越了个体生命;他以死来将自己同沦落的文化分割开来——他看到,倘肉体不死,精神必定走向泯灭,所以,只有以肉体的死,换取精神的永生。这正是他的大清醒、大智慧处。当时恐怕只有少数有同感者看穿了这一点。
王国维之死,乃是为日渐衰微的中华文化殉道,不知比“殉清”高出了多少个层次,这才是国学大儒的襟怀。
适用主题:选择与追求;死亡和永生;平静与恬然;气节与胸怀……
文本解读:江西赣县中学 黄小玲 钟华江
王国维是一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学问家。这位集史学家、文学家、美学家、考古学家、词学家、金石学家和翻译理论家于一身的学者,生平著述62种,批校的古籍逾200种。梁启超赞其“不独为中国所有而为全世界之所有之学人”,而郭沫若先生则评价他“留给我们的是他知识的产物,那好像一座崔嵬的楼阁,在几千年的旧学城垒上,灿然放出了一段异样的光辉”。
同时,他又是一个性格复杂的人。他对于社会,因为有冷静的头脑,所以能看得清楚;因为有和平的脾气,所以不能采取激烈的对抗;因为有浓厚的情感,所以常常发生莫名的悲愤。他忠于自己的理想,不愿苟为,勇于以肉体的死换取精神的永生。王国维沉湖,让人想到屈原投江,一个在传统文化的源头,一个在传统文化的尾端,它们像两座界碑,标定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精神走向。从屈原投江的沉着慷慨,到王国维沉湖的宁静恬然,我们看到中国知识分子精神境界的某些意味深长的变化。
角度一:选择与追求
屈原与孔子,都生在一个败落的时代,都代表一种理想化的道德立场。王国维和他们相似,本可以选择与现实合作,安然于世,但是却以“生死抗争”的方式试图挽回日渐式微的中华文化。这种选择超脱了生命的界限,以“死亡艺术美”的形式展现他的追求。正如孔子哀叹那般“孰为来哉……吾道穷矣”。
反向思之,王国维之死可以以情感打动人心,却不能以道理说服人。真诚纯正的君子们都殉了死节,最终的结局只是“地下太平”了,天下危乱依旧。如果王国维没有选择沉沦,以他的睿智,积极作为,也许他会是另一种文化(民主革命)的先驱,会给更多的翘首企盼的人们带来新生活的希望。每一个人,乃至所有的人,都应该具有生存的信念与勇气,在内心深处,保守一种“静谧的激情”:一方面深刻地意识到苦难,另一方面勇敢地面向阳光。这样,人才能体现尊严与高贵,体现从苦难中拯救生命的意义。
角度二:死亡和永生
苏格拉底临终时说:“此刻,我去死,你们去活,谁的去处更好,只有神知道。”哲学家的态度似乎较为开明,王国维亦是如此,在一个失败的时代死去,在之后的无数岁月里被人提起,去思考他死亡的意义。短暂的生命却是逝去了,但是他在文学史上却留下光辉的一笔,让后人循着他的脚步依旧坚守,这又何尝不是一种精神的永生呢?
角度三:平静与恬然
诺贝尔说:“生命,那是自然拿给人类去雕琢的宝石。”生命,不仅属于自己,也属于家人,谁也无权亵渎它的珍贵。我们不能接受大师对待生命的态度,但是大师选择死亡时刻的坚忍刚毅,镇定安详和临事不苟的态度,不能不让我们感动。骤然临之而不惊,无辜加之而不怒,唤起的是世人对于文化的关注。
角度四:气节与胸怀
气节是指坚持正义,指人的志气和节操。“朝闻道,夕死可矣”,揭示的是气节的源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归纳的是气节的拓展;“英雄生死路,却是壮游时”,抽象的是气节的升华。经过世代培育、弘扬、传承的气节和信念,是数千年来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弱而复强、衰而复兴的灵魂和脊梁。王国维的投湖自尽,足以表明一个文化人以死明志的崇高气节,心地坦白。唤醒更多的文化人去拯救日渐衰微的中华文化。
学生运用示例
余华《在细雨中呼喊》写道:“死亡并不是失去了生命,而是走出了时间。”死亡不是简单的肌体上的休止,更是存于世的价值的影响减弱至消弥的过程。王国维作为清末国学大师在社会转型之际选择投湖自尽,这是一种文化之死。因为他担负了“以文化人”的使命,但当国人开始主动抛弃文化,甚至开始反国学毁宗庙时,他在道义消逝的漩涡里挣扎,最后选择了死亡以明志。故而如“天下无道,以身殉道”,他的死亡已经与消极的“殉”脱钩,继而转向对心中道义矛盾下的复寻和坚守,也是以投湖之举呼告天下莫要拔文化之根。和屈子一样,他甘愿将死亡和大义捆绑,飞蛾扑火般给被转型热潮冲昏头脑的人们打了一剂镇定剂,从而再次唤醒对文化的自信。
由此可见,死亡附以道义的坚守和人文的反思,能让生命拥有向死而生,走出时间的永恒价值。无论什么时代,生命的意义都将一如《墓碣文》所说:“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于天上望见深渊,于一切眼中看到一无所有,于无所希望中得救。”
——一考生《向死而生》
(编辑:王莹)
王国维,清朝遗老,国学大儒。1925年,即民国十四年,清华大学筹备国学院,当时能够和王国维比肩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梁启超,一个是章太炎,而论国学功底,王国维排第一。
1927年,在清华园执教两年之后,6月2日,王国维一如往常在学校办公,批阅文件,料理事务,和同事谈论国学院下学期招生的事情。随后离开清华园,还向一个同事借了五元钱,叫了一辆车闷声不响地去了颐和园的昆明湖畔。抽了一支烟,在湖边徘徊良久之后,纵身跳进湖中,一代国学大儒,就这样在湖底的淤泥中窒息而死,时年51岁。
王国维死前,写下了一句话: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正是这句话,让王国维的“沉湖自杀”蒙上了一层神秘的悲壮色彩,“经此世变,义无再辱”这八个字怎么解释?王国维为什么要自杀?至今还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未解之谜。
国学大师陈寅恪在挽词中写:“凡一种文化,值此衰落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其表现此文化之程量愈宏,则其受之苦痛亦愈甚;迨既达极深之度,殆非出于自杀,无以求一己之心安而义尽也。”是以静安先生不得不死,此说一出,时人纷纷赞誉。
由此大体可以推测,王国维的死,不仅是一种主动的选择,而且平静得很,如同去赴一位老朋友的约会,没有丝毫激昂的成分。正是这种视死如归的平静,为王国维在文化史的坐标系上圈定了一个独特的位置。他并非死于具体的时事,而极可能是死于对他身处其中的文化精神的失望,對于中国文化中某些无法补救的缺失的绝望。从大的历史观来看,他的死,不仅不拘泥于一些具体时务,更超越了个体生命;他以死来将自己同沦落的文化分割开来——他看到,倘肉体不死,精神必定走向泯灭,所以,只有以肉体的死,换取精神的永生。这正是他的大清醒、大智慧处。当时恐怕只有少数有同感者看穿了这一点。
王国维之死,乃是为日渐衰微的中华文化殉道,不知比“殉清”高出了多少个层次,这才是国学大儒的襟怀。
适用主题:选择与追求;死亡和永生;平静与恬然;气节与胸怀……
文本解读:江西赣县中学 黄小玲 钟华江
王国维是一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学问家。这位集史学家、文学家、美学家、考古学家、词学家、金石学家和翻译理论家于一身的学者,生平著述62种,批校的古籍逾200种。梁启超赞其“不独为中国所有而为全世界之所有之学人”,而郭沫若先生则评价他“留给我们的是他知识的产物,那好像一座崔嵬的楼阁,在几千年的旧学城垒上,灿然放出了一段异样的光辉”。
同时,他又是一个性格复杂的人。他对于社会,因为有冷静的头脑,所以能看得清楚;因为有和平的脾气,所以不能采取激烈的对抗;因为有浓厚的情感,所以常常发生莫名的悲愤。他忠于自己的理想,不愿苟为,勇于以肉体的死换取精神的永生。王国维沉湖,让人想到屈原投江,一个在传统文化的源头,一个在传统文化的尾端,它们像两座界碑,标定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精神走向。从屈原投江的沉着慷慨,到王国维沉湖的宁静恬然,我们看到中国知识分子精神境界的某些意味深长的变化。
角度一:选择与追求
屈原与孔子,都生在一个败落的时代,都代表一种理想化的道德立场。王国维和他们相似,本可以选择与现实合作,安然于世,但是却以“生死抗争”的方式试图挽回日渐式微的中华文化。这种选择超脱了生命的界限,以“死亡艺术美”的形式展现他的追求。正如孔子哀叹那般“孰为来哉……吾道穷矣”。
反向思之,王国维之死可以以情感打动人心,却不能以道理说服人。真诚纯正的君子们都殉了死节,最终的结局只是“地下太平”了,天下危乱依旧。如果王国维没有选择沉沦,以他的睿智,积极作为,也许他会是另一种文化(民主革命)的先驱,会给更多的翘首企盼的人们带来新生活的希望。每一个人,乃至所有的人,都应该具有生存的信念与勇气,在内心深处,保守一种“静谧的激情”:一方面深刻地意识到苦难,另一方面勇敢地面向阳光。这样,人才能体现尊严与高贵,体现从苦难中拯救生命的意义。
角度二:死亡和永生
苏格拉底临终时说:“此刻,我去死,你们去活,谁的去处更好,只有神知道。”哲学家的态度似乎较为开明,王国维亦是如此,在一个失败的时代死去,在之后的无数岁月里被人提起,去思考他死亡的意义。短暂的生命却是逝去了,但是他在文学史上却留下光辉的一笔,让后人循着他的脚步依旧坚守,这又何尝不是一种精神的永生呢?
角度三:平静与恬然
诺贝尔说:“生命,那是自然拿给人类去雕琢的宝石。”生命,不仅属于自己,也属于家人,谁也无权亵渎它的珍贵。我们不能接受大师对待生命的态度,但是大师选择死亡时刻的坚忍刚毅,镇定安详和临事不苟的态度,不能不让我们感动。骤然临之而不惊,无辜加之而不怒,唤起的是世人对于文化的关注。
角度四:气节与胸怀
气节是指坚持正义,指人的志气和节操。“朝闻道,夕死可矣”,揭示的是气节的源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归纳的是气节的拓展;“英雄生死路,却是壮游时”,抽象的是气节的升华。经过世代培育、弘扬、传承的气节和信念,是数千年来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弱而复强、衰而复兴的灵魂和脊梁。王国维的投湖自尽,足以表明一个文化人以死明志的崇高气节,心地坦白。唤醒更多的文化人去拯救日渐衰微的中华文化。
学生运用示例
余华《在细雨中呼喊》写道:“死亡并不是失去了生命,而是走出了时间。”死亡不是简单的肌体上的休止,更是存于世的价值的影响减弱至消弥的过程。王国维作为清末国学大师在社会转型之际选择投湖自尽,这是一种文化之死。因为他担负了“以文化人”的使命,但当国人开始主动抛弃文化,甚至开始反国学毁宗庙时,他在道义消逝的漩涡里挣扎,最后选择了死亡以明志。故而如“天下无道,以身殉道”,他的死亡已经与消极的“殉”脱钩,继而转向对心中道义矛盾下的复寻和坚守,也是以投湖之举呼告天下莫要拔文化之根。和屈子一样,他甘愿将死亡和大义捆绑,飞蛾扑火般给被转型热潮冲昏头脑的人们打了一剂镇定剂,从而再次唤醒对文化的自信。
由此可见,死亡附以道义的坚守和人文的反思,能让生命拥有向死而生,走出时间的永恒价值。无论什么时代,生命的意义都将一如《墓碣文》所说:“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于天上望见深渊,于一切眼中看到一无所有,于无所希望中得救。”
——一考生《向死而生》
(编辑:王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