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许多网游因自身或多或少地含有暴力元素,而饱受争议。有人认为适当的暴力元素能带来快感,暂缓来自社会生活的各种压力;有人则认为玩家沉迷于网游暴力所带来的快感,将有可能扭曲价值观,造成对生命的漠视。
网游暴力:我把它看成一个中性词
“网络游戏中的暴力问题是众多网络游戏所面临的突出问题,也是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文化部文化市场司副司长庹祖海在日前举办的第二届网络游戏评论文化沙龙上作出上述强调。日前,有媒体组织专家抽测了目前流行的117款网游,评定结果显示,有79款游戏不适宜未成年人,约占全部测评游戏比例68%。专家指出,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网游含有暴力元素。
暴力当然不好,那能否在游戏中被完全禁止呢?“不可能。”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佐斌指出,只要现实生活中存在暴力,网络游戏中的暴力就无法避免。
如莎士比亚所说,演员是一切人的化身。那么,游戏则可以看做是一切生活现象的浓缩,既然暴力在生活中客观存在,在游戏中自然也有其存在的理由。佐斌称:“人们在网络游戏中参与,或者是适度参与暴力活动,并且从事以暴力为奖赏的游戏时,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可以安全地发泄不满情绪。”
既然符合玩家的内在需求,游戏厂商自然会在游戏中或多或少地融入暴力元素。而对“暴力”这个词,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邵德海表示:“我实际把它看成一个中性词。至于什么游戏适合未成年人,这就需要有一系列的指标,而‘暴力度’只是其中之一。”
恶意PK:无序的暴力
网游的暴力不同于影视、动画的暴力,它存在交互性,即有主体与客体的差别。玩家在游戏中承担主体,包括环境、角色、NPC(非玩家控制角色)在内的元素则经常充当暴力客体。由此,便可将暴力分类。
首先是非游戏玩家实施的暴力,这种暴力有两种:一是非玩家对非玩家的,多为交代游戏情节、背景;二是非玩家对玩家角色的暴力,这种暴力是玩家为了继续赢得游戏必须作出反映,是推进游戏发展的一部分。
其次便是游戏玩家主动行使的暴力,这也可分成两类:一类是玩家对非玩家角色的,俗称打怪,在RPG(角色扮演游戏)、SLG(策略类游戏)中最常见。还有一类是玩家对玩家的,包括PK在内的暴力。
可以看出,前者多为游戏的组成部分,玩家是被动行使暴力的。相比之下,后者则是主动行使暴力,而玩家的这份主动性使得游戏内有太多不必要的暴力产生,尤其是PK系统,将“暴力”推到了风口浪尖。
PK系统是网络游戏中最吸引玩家眼球、最容易制造仇恨,以及最能让商家获利的设置。各大游戏厂商均将其融入到游戏开发当中,玩家可以对NPC和其他玩家进行攻击,是否实施暴利则要靠玩家自身的道德准绳来衡量。显而易见,这种暴力,是无序的。
此外,网游厂商还将竞技PK演变为恶意PK。它们既担心背上宣扬暴力的骂名,又不想错失赚钱良机,于是自己先对恶意PK进行限制,对恶意PK者会施以关监狱、掉装备等处罚。但同时,它们又推出五花八门的特权道具出售给玩家。例如《霸王2》中的“赦免令”、《哆啦大冒险》中的“特赦令”、《武林传奇2》中的“豁免金牌”、《梦想岛》里的“赎罪馒头”等,玩家使用该类道具后,均可快速摆脱恶人的名号,或者可以再次作恶。各种特权道具为那些崇尚暴力的玩家大开绿灯,让玩家在游戏中肆意扩大无序的暴力。有些玩家甚至将这种无序的暴力投射到现实生活中,忘却了特赦道具在现实中其实并不存在。对此,《文化月刊》杂志社执行编辑丁志奇指出,无序的暴力危害是最大的,它能使矛盾激化,会对控制力较差的青少年产生不良影响。
整顿治理:需多方合力
既然网游暴力有其必然存在的理由,而游戏中产生出来的暴力又会对玩家和社会产生危害,那么就需要多方合力来进行治理。
首先在政策方面,佐斌提出一条建议,即在制定网络游戏办法的时候规定,游戏厂商若宣称其产品是暴力的、18禁的话,就要采取有效的技术手段,保证能将未成年人阻挡在游戏门外。
游戏厂商需要思考的是,虽然网游中有暴力元素,但并非所有的暴力都会对玩家带来消极影响。就像战争电影给人们带来了震撼的画面,也让人们重新对战争进行反思一样,游戏厂商应重点思考,如何让玩家在感受暴力元素带来快感的同时,还能重新认识暴力。至少,厂商要做到不美化暴力,特别是不要把非正义的暴力,反人类的暴力在游戏中强化。
仅靠游戏厂商的自觉性和道德觉悟,显然不太现实,还需要媒体和舆论对其施加影响。《大众软件》杂志社主编王晨表示,一定要有一群人达成共同的价值取向之后形成舆论,让游戏厂商感受到应当做出改变,否则他的社会形象降低之后会影响到其自身利益。
最后,作为暴力主体的玩家,在经历游戏中的血雨腥风之后,如何能够出淤泥而不染,则是需要加强把控力的问题。
网游暴力:我把它看成一个中性词
“网络游戏中的暴力问题是众多网络游戏所面临的突出问题,也是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文化部文化市场司副司长庹祖海在日前举办的第二届网络游戏评论文化沙龙上作出上述强调。日前,有媒体组织专家抽测了目前流行的117款网游,评定结果显示,有79款游戏不适宜未成年人,约占全部测评游戏比例68%。专家指出,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网游含有暴力元素。
暴力当然不好,那能否在游戏中被完全禁止呢?“不可能。”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佐斌指出,只要现实生活中存在暴力,网络游戏中的暴力就无法避免。
如莎士比亚所说,演员是一切人的化身。那么,游戏则可以看做是一切生活现象的浓缩,既然暴力在生活中客观存在,在游戏中自然也有其存在的理由。佐斌称:“人们在网络游戏中参与,或者是适度参与暴力活动,并且从事以暴力为奖赏的游戏时,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可以安全地发泄不满情绪。”
既然符合玩家的内在需求,游戏厂商自然会在游戏中或多或少地融入暴力元素。而对“暴力”这个词,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邵德海表示:“我实际把它看成一个中性词。至于什么游戏适合未成年人,这就需要有一系列的指标,而‘暴力度’只是其中之一。”
恶意PK:无序的暴力
网游的暴力不同于影视、动画的暴力,它存在交互性,即有主体与客体的差别。玩家在游戏中承担主体,包括环境、角色、NPC(非玩家控制角色)在内的元素则经常充当暴力客体。由此,便可将暴力分类。
首先是非游戏玩家实施的暴力,这种暴力有两种:一是非玩家对非玩家的,多为交代游戏情节、背景;二是非玩家对玩家角色的暴力,这种暴力是玩家为了继续赢得游戏必须作出反映,是推进游戏发展的一部分。
其次便是游戏玩家主动行使的暴力,这也可分成两类:一类是玩家对非玩家角色的,俗称打怪,在RPG(角色扮演游戏)、SLG(策略类游戏)中最常见。还有一类是玩家对玩家的,包括PK在内的暴力。
可以看出,前者多为游戏的组成部分,玩家是被动行使暴力的。相比之下,后者则是主动行使暴力,而玩家的这份主动性使得游戏内有太多不必要的暴力产生,尤其是PK系统,将“暴力”推到了风口浪尖。
PK系统是网络游戏中最吸引玩家眼球、最容易制造仇恨,以及最能让商家获利的设置。各大游戏厂商均将其融入到游戏开发当中,玩家可以对NPC和其他玩家进行攻击,是否实施暴利则要靠玩家自身的道德准绳来衡量。显而易见,这种暴力,是无序的。
此外,网游厂商还将竞技PK演变为恶意PK。它们既担心背上宣扬暴力的骂名,又不想错失赚钱良机,于是自己先对恶意PK进行限制,对恶意PK者会施以关监狱、掉装备等处罚。但同时,它们又推出五花八门的特权道具出售给玩家。例如《霸王2》中的“赦免令”、《哆啦大冒险》中的“特赦令”、《武林传奇2》中的“豁免金牌”、《梦想岛》里的“赎罪馒头”等,玩家使用该类道具后,均可快速摆脱恶人的名号,或者可以再次作恶。各种特权道具为那些崇尚暴力的玩家大开绿灯,让玩家在游戏中肆意扩大无序的暴力。有些玩家甚至将这种无序的暴力投射到现实生活中,忘却了特赦道具在现实中其实并不存在。对此,《文化月刊》杂志社执行编辑丁志奇指出,无序的暴力危害是最大的,它能使矛盾激化,会对控制力较差的青少年产生不良影响。
整顿治理:需多方合力
既然网游暴力有其必然存在的理由,而游戏中产生出来的暴力又会对玩家和社会产生危害,那么就需要多方合力来进行治理。
首先在政策方面,佐斌提出一条建议,即在制定网络游戏办法的时候规定,游戏厂商若宣称其产品是暴力的、18禁的话,就要采取有效的技术手段,保证能将未成年人阻挡在游戏门外。
游戏厂商需要思考的是,虽然网游中有暴力元素,但并非所有的暴力都会对玩家带来消极影响。就像战争电影给人们带来了震撼的画面,也让人们重新对战争进行反思一样,游戏厂商应重点思考,如何让玩家在感受暴力元素带来快感的同时,还能重新认识暴力。至少,厂商要做到不美化暴力,特别是不要把非正义的暴力,反人类的暴力在游戏中强化。
仅靠游戏厂商的自觉性和道德觉悟,显然不太现实,还需要媒体和舆论对其施加影响。《大众软件》杂志社主编王晨表示,一定要有一群人达成共同的价值取向之后形成舆论,让游戏厂商感受到应当做出改变,否则他的社会形象降低之后会影响到其自身利益。
最后,作为暴力主体的玩家,在经历游戏中的血雨腥风之后,如何能够出淤泥而不染,则是需要加强把控力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