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图形特征,突破图文转换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yi9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国新课标卷从2013年起每年均设置图文转换题,意在考查考生图形解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这类试题设题灵活,技巧性强,难度较大,应当引起考生的重视。
  试题给出的图片可分为主题图标和思维导图两种类型。抓住每类图片的特征有效解读图片是试题突破的关键。
  一、抓象征意义,解读主题图标
  主题图标类的试题要求考生写出构图要素和图形寓意。准确理解构图要素的象征意义是阐释图标寓意的关键。
  在完成如2013年全国新课标Ⅰ卷第17题这类试题时,考生可按如下步骤进行。
  17.下图是我国颁布的“中国环境标志”,请写出该标志中除文字以外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70个字。(5分)
  1.按照顺序读懂图形
  主题图标按照一定的顺序呈现其构图要素。合理的观察顺序是读懂图标和有序表达的前提。考生观察图标时,可按照内外顺序、纵向顺序和横向顺序进行。有序观察可确保考生不遗漏图标的构图要素。
  观察该题所给的图标时,考生可按内外顺序和纵向顺序进行。通过观察发现,该图标由外到内可分为三个部分:最外围是文字;中间是十个依次与左右相套接的圆环;最内是将太阳、山和水抽象变形后组合而成的图形。
  2.联系主题解读寓意
  主题图标通过构图要素的变形与重组体现创作意图。将抽象的图形表现还原为形象的语言表述是图文转换的关键。
  考生先要结合图标主题并联系行业特点对各构图要素通过联想与想象作出合理的阐释。接着要思考各构图要素之间的关系。最后对得到的信息进行整合,从而概括出图标的寓意。
  在解答该题时,考生要思考由太阳、山和水组合而成的图形的象征意义,也要想那十个相扣的圆环代表着什么,更要从主次的角度去考虑这两部分之间的关系。这样便可以由部分到整体逐步解读图标寓意。
  3.结合要求拟写答案
  按照题目的要求完成试题是确保得分的前提。考生的答案要做到“三要”和“三不”:要要素齐全,不遗漏要求;要語句通顺,不出现病句;要字数符合,不超出限制。
  考生可按总分顺序组织答案。先总说构图要素,再进行画面描述,最后阐释图标寓意。“画面描述”是对图标寓意的必不可少的分析。
  该题的答案可以分为如下的三个部分:
  该标志由山、水、太阳及十个环组成。(构图要素)山、水、太阳象征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十个环紧密结合,象征公众参与。(画面描述)其寓意为“全民团结起来,共同保护环境”。(图标寓意)
  二、抓框架层次,解读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类试题采用图形与文字混合的形式,给出思维导图,要求写成一段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的语句,考查考生用简明准确的语言进行图形转写的能力。
  把握思维导图的特征是读懂思维导图的关键。思维导图是一种组织和表征发散思维的树状结构的图形。思维导图有4个特征:主题位于图形的中央;主题的主干作为分支从中央向四周放射,形成下一级子节点;每一子节点均可以继续向四周放射;各分支形成一个首尾相接的链式结构。
  现以2016年全国新课标Ⅰ卷第17题给出的图形,结合上述特征,对如何解读思维导图予以解读。
  17.下面是某校“中华文化体验”计划的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5个字。(6分)
  1.理清框架图的层次结构
  解读思维导图首先要找到整个框架的主题,然后再分层把握,这样才能理清整个框架图的层次结构。
  该框架图自下至上共有4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最底端的“中华文化体验”,这是整个框架的主题。值得注意的是,试题所给图形的主题一般位于图形的顶端或底端,这有别于传统的思维导图。主题的子节点分为“活动”和“讲座”两个方面,每个方面又包含若干新的子节点,如“活动”下面有“太极拳”“中国结”“剪纸”和“年终表演、展示”四个子节点。有些子节点下面还有新的子节点。如“太极拳”下还有“体育课”子节点。该框架图从主题到任何一个层次最末的子节点都是一个完整的链接。
  2.辨析同层次的逻辑关系
  思维导图往往是对事件的描述。如2016年的3套全国新课标卷所给的图形分别是对“中国梦演讲比赛”“中华文化体验”和“迎新生晚会”等事件的构思。辨析几个下一级子节点的逻辑关系是解读思维导图的关键。
  试题中的“中华文化体验”的子节点(“活动”和“讲座”)是并列的关系,二者是整个活动的组成。“讲座”的子节点也是并列关系,“旗袍”“围棋”和“国画”是“讲座”的内容。“活动”的子节点相对复杂一些,这四个子节点按照逻辑关系可以分为活动体验和成果体现两类:“太极拳”“中国结”和“剪纸”是活动体验的具体内容;“年终表演、展示”则是整个活动成果的体现。
  经过上述逻辑分析后,考生可以得到有效信息。
  3.结合试题要求拟写答案
  考生在拟写答案时要考虑图形内容是否完整,做到没有遗漏;要考虑节点归属是否得当,做到逻辑准确。在组织答案时,考生要按照一定的表述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对框架图的第二层次的每个节点依次表述。
  该题的答案可拟写为:
  本次“中华文化体验”计划开设旗袍、围棋和国画三个讲座,并开展三项活动:利用体育课体验太极拳,利用手工课体验中国结和剪纸艺术。年终举行太极拳表演和中国结和剪纸作品展示。
  这个参考答案先描述“讲座”,再描述“活动”,由简到繁,分类描述。在描述“活动”的内容时,按照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综合表达。
  图文转换是将图表、图形、标识和漫画等材料转换为文字表述。近年的全国新课标卷仅选取其中的两类作为命题素材。在今后的命题中可能会扩展到其他类型。
  每一类图形都有其解读关键。解读主题图标时,考生要理解象征意义;解读思维导图时,考生要理清逻辑关系;解读统计图表时,考生要重视数据对比;解读漫画图片时,考生要关注夸张变形。只有抓住图形特征,才能获得必要信息,才能有效突破试题。
其他文献
在备《沁园春·长沙》一课时,我注意到这样两个问题:一是“碧透”的“透”的释义问题,二是“红遍”的象征意义问题。第一个问题关系到感受毛泽东诗词风格、伟人气度;第二个问题关系到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政治化解读在当下语文教学中的遗存问题。   先说第一个问题。之前备课,因为对文本很熟悉,没有细究词义。这次备课,我发现“漫江碧透”的“透”字的释义有些模糊。此前一直将“透”理解为“透明”“清澈”的意思。人教版的教
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養,思维是关键。为什么?   从核心素养的提出来说,它首先是基于我们今天对教育的更为全面和深刻理解。康德在《论教育学》中指出:“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人。除了教育从他身上所造就出的东西外,他什么也不是。”我们的教育要立人,对人的精神成长的关注就尤为重要。那么什么是精神的成长?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认知与人格的结合是完美心理的体现,心理完美就是将人格与思想力量有机结合。由此提出的核心
一、案例背景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专题为“获得教养的途径”,该专题包括两个板块,第一板块“求学之道”编选了荀子的《劝学》、韩愈的《师说》两篇文章,第二板块“经典的力量”编选的是赫尔曼黑塞的《获得教养的途径》一文。教材编写的意图很明显,是为了让学生明白只有不断学习,从师而学,并阅读大量经典作品,才能获得真正的教养。为了配合文本教学,必修一读本也编排了《我的精神家园》、《站着读与跪着读》等8篇关
张蕾芳,安徽省芜湖市无为第一中学教师。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2019年)在总体框架设计上有一个很大的变化,就是创新单元内部组织方式,将不同文体、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文章组合在一起;创新篇章组合方式,单元内部,有的一课由几个单篇作品构成。直观来讲,就是提供一组文章供学生进行综合阅读,教材中设计的单元学习任务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在精读课文基础上,贯通融合这些文章,才能够完成。它与单篇教学的区别在于更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散步》,我把课文朗读一遍,请大家在听的过程中思考以下问题:题目“散步”是从什么角度拟题的?如果换成其他题目,你会怎样给它重新取题?   (师读课文)   师:我们先来说说文章为什么取名“散步”?   邵思妤:文章是以所写的事情来命名的,他的主题就是“散步”。   师:能用一句话来概括一下主要内容吗?   邹政杰:我和家人一起散步。   师:在哪里?   邵思妤:在田野。  
北京的陶然亭、长沙的爱晚亭、滁州的醉翁亭、杭州的湖心亭是中国的四大名亭。而湖心亭独得湖色山光,又在西湖中心,最是引人。清朝诗人周起渭曾有诗云:“若把西湖比明月,湖心亭似广寒宫。”湖心亭由此聚集了一大批文人雅士,张岱便是其一。   张岱,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生活在明末清初,今浙江绍兴人。明末以前生于官宦大家,饱读诗书,布衣优游,没有从政经历。明亡以后,避居浙江剡溪,不侍清廷,专心著述,穷困以终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一词,在短短的五十六字中,词人在“不经意间”设置了多重语言上的矛盾之处。立足语用、审美视角,细细探究、辨析此类语言矛盾处,将会更好地进入文本的情感世界。   一、“何时了”与“知多少”的矛盾——欲忘何曾忘的纠结之美   写作此词时,沦为宋太宗赵光义的阶下囚的南唐后主李煜,眼中依然有“春花秋月”,但那是奴隶眼中的“春花秋月”,年复一年,自由不再,尊严全无……因此,他情不
【课堂缘起】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王尚文教授早在“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立德树人系列活动之开展真语文大讨论”中提出有关“语文品质”的概念。王先生提出:“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去发现、感悟课文美好的语文品质,进而探究其生成的缘由,从而使学生学会借鉴,提升自身语言作品的语文品质,同时培养学生咬文嚼字、推敲语言表达的习惯。语文课程必须致力于提升语文品质,如若不然,就会使语文课变得不是语文课,至少
张学新,深圳大学附属教育集团外国语中学教师。   意境是散文的特点。我国著名美学家宗白华在《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中说:“就散文而言,最重要的是意境。散文意境有三个层次,或称三重境界:一是写实,二是传神,三为妙悟。”[1]散文教学自然要教出其“意境”的特点。   然而在现实教学中,散文越来越被当成记叙文来教。散文的文体特质不再,其意蕴当然更不存。如何教出散文的“意境”?笔者以为,要首先突破“言意相隔
语文教学主要关乎阅读与写作。而阅读又是日常语文教学中的主要呈现形式,如何有效开展阅读教学,事关语文教学成败。从阅读的对象上来说,通常分为文学类作品阅读与非文学类作品阅读。非文学类作品阅读重在客观,重在客观理解,分歧要少;而文学类作品的阅读事关读者、作者的个人情感体验,存在很多歧见,有人认为是羚羊挂角,无迹可寻,纯属个人意会。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丰富多样的文学作品,有的是情感指向明确,有的情感存在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