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用一个关键词来形容2012年国内体育用品行业,“库存”这个词应该是最合适。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李宁、安踏、361度、特步、匹克、中国动向六家上市企业存货总量高达37.21亿元,有行业人士认为实际的库存金额可能要比公布的还要多。在去年国内体育用品行业库存高企、终端运营成本上涨、消费市场需求低迷、国际体育大牌渠道下沉等一系列压力的影响下,企业如今的经营状况可谓是“饱受打击”。
据2012年国内六大体育品牌上半年的年报显示,仅特步一家在营收与净利上有微幅上涨,其余五大体育品牌的营业额及净利润均同步下滑,业绩集体“难看”:安踏上半年营业额39.34亿元,同比下跌11.6%;净利润为7.7亿元,同比下降17%;李宁上半年收入为38.8亿元,同比减少9.5%;归属股东净利润为4400万元,同比大幅下降84.9%;361度上半年营业额28.69亿元,同比下降9.9%,净利润5.96亿元,同比下降23%;匹克公司总营收已由22.56亿元大减28.5%至16.1亿元,净利润减少43.3%至2.4亿元;中国动向上半年收入8.32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1.79亿元大幅下滑了29.4%,净利润9700万元,较上年同期的2.25亿元大幅降低了56.9%。
国内体育用品行业在经过前期亢奋式快速扩张后,如今已渐渐回归理性。李宁、匹克、安踏等品牌在去年都出现了大规模的“关店潮”,其中李宁与匹克关闭的门店均超过千家,这现象同时也反映出国内整个体育用品行业已经处在艰难的调整期。经过“多事之秋”的2012,几大体育品牌大佬今后有何计划?他们对未来体育用品行业有何判断?
李宁 迷途知返
2012这一年,有媒体形容李宁公司这一年的状况已经是“糟糕得不能再糟糕了”。李宁公司去年上半年的业绩可以给这个评价做个参考:上半年李宁公司净利润仅0.44亿元,同比大幅下降84.9%。时间回到07年,当时李宁可谓是“意气风发”,豪言要在2018年跻身全球体育用品五强,并打算在2013年开始大规模的海外拓展,转眼间,已是2013年,李宁不但没能如愿大规模海外拓展,相反,去年7月,李宁集团在西班牙的授权商已经宣告破产,不久,李宁在香港的唯一一家门店也停业,国际化道路至此受挫,计划因而也搁浅,
郎咸平曾在《财经郎眼》中谈到李宁的情况时说,在阿迪达斯等巨头渠道下沉降价的情况下,李宁却将产品不断提价,导致其市场高端上不去。低端市场又拱手让给了国内其他的品牌,定位中高端市场是其李宁“沉没”的一个重要因素。去年七月份,李宁公司宣布张志勇退任执行总裁一职,品牌创始人李宁再度出山,表示今后将更多的参与到公司的战略规划和运营当中,并宣布聘任金珍君为执行董事及执行副主席。金珍君随后在媒体采访中坦言:李宁现在的确处于一个调整困难期,体育行业经过前几年的高速扩张发展,目前库存高企是公司的“燃眉之急”。创始人李宁回归后,李宁公司的战略方向也做出很大的转变,表示未来将把更多的资源聚焦到国内市场,提供更符合普通大众需求的产品。
去年10月份,李宁向外界高调宣布签约NBA当红巨星韦德,据说10年签约金额高达一亿美金外加李宁公司股票奖励。李宁表示,和韦德签约意味着李宁品牌在体育上的回归。随后李宁“韦德篇”广告“主宰这一秒”播出,向外界发出李宁要回归到体育本质的信号,如果近期你有关注李宁的官方微博。会发现其微博最近发布的内客主要是关于其品牌核心技术“李宁弓”的宣传,“李宁弓”这项减震技术被广泛应用到李宁的跑步鞋与篮球鞋等专业系列产品当中,这也再次传达出李宁今后的品牌侧重发力点将回到专业运动。
金珍君称李宁目前不会试图与耐克竞争,因集团的目标顾客是从农村迁往大城市的消费者、没有购买耐克或阿迪达斯的大部分中国消费者,并称公司今后可能会下调篮球鞋的价格,以吸引更年轻的运动员,国成长型市场在于中端。去年12月,李宁公司发布预计要支出十多亿元的“渠道复兴计划”,将重点支持经销商清理库存、回购、整合销售渠道,改善财务状拼口现金流,目的在于加快清理积压库存,盘活下游流通,并改善渠道盈利能力。
李宁在接受《远见》栏目采访时说:“国内的经济结构在转型,体育行业同样也在转型,我们国内的体育品牌必须要理解体育的精神,要对某项体育项目的发展有所推动,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其未来的发展会很难”。李宁本人相信公司一定会转型成功,因为李宁已经知道方向在哪,目前正按步骤在一步步的实现当中。
安踏 永不止步
如果单纯的以企业营收论英雄的话,安踏已连续两年超越李宁坐上了国内体育品牌“一哥”的位置。安踏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副总裁张涛称:“2012年是安踏品牌、商品、渠道建设、终端零售、营运管理全面建设的一年,收获良多”。这一年对安踏来说的确是值得自豪的一年,在这一年的伦敦奥运会上,安踏赞助中国奥运代表团的“冠军龙服”一次次出现在奥运领奖台上,在很大程度无疑提升了安踏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但安踏为此付出的代价也相当高昂,行业人士估计金额可能不低于6亿元。1月17日,安踏公司与中国奥委会完成续约,正式成为“2013-2016中国奥委会体育服装合作伙伴”。
2012年是国内体育用品行业的“寒冬期”。这一年安踏在国内关闭了上百家门店,营业额与净利润同比亦纷纷下滑,去年7月结束的2013年一季度订货会订单金额也出现了约20%-30%的跌幅,第二季度下滑的幅度也达到了15%-25%。2009年的时候,安踏当时的目标是计划在2013年超越李宁,但因李宁自己这几年连续“栽跟斗”,使得安踏提前实现了目标。关键之道体育资讯有限公司CEO张庆曾透露说,2011年两会期间他问安踏老板丁志忠,超越李宁后,安踏的之后目标是什么?丁志忠很清楚地回答他说,安踏要的是有一天能超越耐克。丁志忠的回应让人们见识到安踏“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的这种雄心。张庆认为安踏未来要实现向耐克看齐这个极具挑战性的目标,未来便要在品牌价值和品牌溢价能力的提升方面多花功夫。 近期,有消息传出安踏可能要进军户外,记者就此事询问了安踏品牌事务负责人徐阳,徐阳回应说:“安踏近期不会像李宁那样推出一个单独的户外品牌。”对于安踏未来的布局,公司副总裁张涛称,在品牌上,安踏有一个整体规划:高端品牌Fila、主品牌安踏牌以及子品牌安踏Kids,覆盖了从高端到中端较为全面的全品类产品结构,这是一个综合性产业布局。对于国内体育行业今后的看法,他认为:“未来将是一个适者生存的时代,没有一个行业同时存在几十家上市公司,大家日子还都过得很好,这是不可能的”。
匹克 志存高远
2012年12月12日,匹克遭红杉资本中国(Sequoia Capital China)场外减持5400.47万股,每股均价1.27元,涉资6858.6万元。行业人士分析认为,红杉资本大手笔减持匹克,或基于体育用品行业低迷的前景以及匹克下滑的业绩。匹克集团董事长许景南曾表示:“今年将是关键的一年,就看谁能挺过去了”。
匹克是目前国内体育用品行业市场国际化最为成功的品牌。已成为NBA俱乐部里仅次于耐克和阿迪达斯的赞助商,其商标注册国家和地区超过160个,总计拥有超过200家海外网点,海外销售额约占营业额的10%。匹克也是欲借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来提升匹克的品牌知名度及带动国内的消费市场。近期,匹克又有了大手笔,除了签约了NBA超级巨星、三届总冠军成员,史上最优秀国际球员之一的托尼·帕克外,又与德国篮协和新西兰奥委会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将其国际化版图扩张到德国羊口新西兰,德国篮协主席因格·维斯(IngoWeiss)称,德国将利用自己在欧洲的影响力,积极推广匹克品牌,努力将匹克打造成欧洲知名的运动品牌之一。匹克在打造国际品牌目标的道路上又前进了一大步。
2012年,许景南提出了“三个一百”目标:“在100个国家注册商标、在100个国家销售,10年内达到外销100个亿”。匹克CEO许志华表示:国际化是匹克坚持不变的信念,品牌国际化,品牌专业化,产品系列化始终是公司的战略核心。目前匹克已经开始涉足篮球之外的运动项目,如跑步、网球、足球等领域,逐渐变身为一个基于篮球的专业化运动品牌。
谈到未来国内体育用品行业会是一个怎样的格局,许景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说:“目前国内有七大体育用品公司,经历了十年的高速发展,体育用品行业已经进入了一个洗牌时刻。在未来这段洗牌期,谁能挺过去,谁就能率先突围。未来国内体育用品行业的格局肯定会有所改变,这种改变不光是座次的改变,甚至企业重组也有可能发生。行业整台现象也是很有可能出现的”。
特步 一鼓作气
特步在2012是这六家上市体育品牌中唯一在营收与净利上有上涨的企业,上半年总营收26.07亿元,同比小幅增长1.4%,净利润4.68亿元,同比增长0.3%,在这个行业寒冬期还能维持微幅增长已实属不易。特步总裁丁水波曾毫不避讳地对外宣称其要做“中国彪马”,未来欲把特步打造成“全球时尚运动第一品牌”。
特步最初是借助娱乐营销使其品牌名气大增,但特步显然不甘心自己的品牌形象仅仅局限在“娱乐圈”。关键之道体育咨询公司CEO张庆也表示:“时尚运动,必须坚定地立在体育运动的范畴之内,否则很容易陷入休闲产品领域的汪洋大海之中”。
2010年,特步首次提出具有品牌战略转变意义“爱跑步,爱特步”的口号,开始往专业体育发力,希望未来消费者想到跑步就像想到足球就想到阿迪达斯一样想到特步,并从09年开始至今一是厦门国际马拉松赛事的服装赞助商。不仅如此,特步还于2010年后接连初赞助英超伯明翰与西班牙甲级足球联赛球队维拉利尔。特步副总裁叶齐在赞助伯明翰时曾表示:“特步能出现在英超的赛场上,是国际上对特步成为专业体育装备供应商所做出的肯定,特步离成为全球时尚运动品牌又近了一步”。2012年四月份特步又签约了美国短跑名将贾斯丁·加特林为其品牌代言人。特步这一系列的体育营销,使得其在专业体育领域这块市场开始有了一席之地;另一方面,在时尚运动这块,特步除了继续冠名湖南卫视娱乐节目“天天向上”,与谢霆锋、蔡依林、韩庚等明星签约外,在去年又新增台湾电影金马奖新晋影后桂纶镁为其品牌代言人。
特步如今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其产品定位精准和品牌营销的杰出表现,但特步未来要想超越彪马,实现其打造“全球时尚运动第一品牌”的目标,那么特步的产品不仅要能触动高端时尚人士,同时还要能创造和引领市场潮流的趋势走向,但目前特步在国内的市场主要还是处在中低端,未来考验特步的就是其设计开发团队是否足够强大,产品能吾跟上未来特步未来品牌提升的步伐。毕竟,品牌名气再大,如若产品跟不上,便可能会像诺基亚与柯达那样走向衰败。
谈到对国内体育市场今年的判断,特步集团品牌部经理肖旭日说,今年的市场行情可能还是会比较难。对于特步未来的目标,肖旭日告诉记者,公司目前的战略规划是“弯道超车”,也就是要超越李宁和安踏,并称实现这个目标需要一定的时间,因为超越对手需要在品牌知名度、公司规模等一系列指标上来衡量。
361°蓄势待发
361°品牌前身为别克鞋业有限公司,工商部因与汽车品牌别克撞车要求其换品牌,公司遂于2003年更名为361°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并得到快速发展。但同样因受最近这几年国内体育用品市场国内市场低迷、库存高企、再加上行业内竞争加剧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361°的业绩也随之下滑。公司称业绩下滑是由于行业竞争激烈,众多公司持续以大幅折扣价格清理多余存货。
361°资本市场运营副总裁陈永灵在2013春夏订货会上表示,由于终端零售商希望避免库存再增加,订货态度仍然保守。集团来自订货会的2013年春夏订单总额同比下降23%,他强调情况好过预期,预料行业要至2013年下半年才可复苏。
361°在这近十年间得到了快速发展,2010年,361°更是园成为第16届广州亚运会服装赞助商而名声大噪,2011年全年营业额同比大增14.8%至55.69亿元,去年伦敦奥运会,361°为央视所有出镜记者赞助服装并冠名体育频道的专题节目《伦敦行动》的迂回营销战略也取得了很好的品牌传播效果。 在国际领先的综合性品牌战略顾问和设计公司Interbrand2012年末揭晓的“最佳中国品牌价值排行榜”50强中,361°名列40位,紧随在李宁(39位)身后。
中国动向 痛定思痛
中国动向拥有Kappa在中国及日本的全部权益,收购了日本滑雪及户外运动用品品牌Phenix,曾是业内获利能力最强的公司。中国动向老板陈义红向说,2009、2010年是中国动向最好的时候,净利润两年都超过14亿元,员工的人均创利达150万元。
但在2012上半年,中国动向的净利润仅为0.97亿元,较去年同期的2.25亿元大幅降低了56.9%。陈义红在向《创业家》杂志反思国内运动行业时说,中国公司是大批发模式,品牌商不控制零售渠道。整个行业面临的都是“品牌+大批发”模式带来的困难。你只要批发出去、票一开完,对品牌商而言已经形成了销售额,它不会去关注零售端的变化。李宁、中国动向等公司对市场变化的反应很慢,库存就出来了。并称过去的模式已经生存不下去了,从品牌、运营到供应链整个都要大变革。体育用品行业算劳动密集型的传统行业,一个品牌两千个店就得一万人,未来要从“品牌+大批发”转变为“品牌+零售”,整个模式要调整,就要教育更多的人,更辛苦,团队渠道的观念和做法都要变,表示企业转型并不那么简单。
陈义红说,“国内运动品牌走出困境,我不知道要多长时间。看其他国家,美国剩两个品牌,德国和日本也剩两个,韩国还剩一个,英国没了。中国还有十几个,我可能能出来,也可能出不来,没了”。
“丛林法则”下的行业未来
2012年是整个体育用品行业集中处理库存的一年,高企的库存如今也还在影响着2013年的市场。记者也曾向匹克董事长许景南提问关于企业库存的问题,许景南回答说:目前行业库存只是个短期现象,问题其实并不大,我们公司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
当下,国内体育用品行业正处在转型阶段,几大体育品牌也正上演着“群雄逐鹿”的态势:安踏目前气势正旺,豪言要超越耐克;李宁已是迷途知返,希望能重新找回昔日辉煌;特步则凭借这几年强劲的业绩表现,正谋划着华丽上演“弯道超车”的计划;品牌国际化表现最为成功的匹克,也在往国际专业体育品牌的目标道路上稳步前进;曾经创造业内销售奇迹的动向如今也已觉醒并开始调整;近些年业绩表现同样不俗的361°显然也不想甘落人后。不仅如此,国内还有一大批如鸿星尔克、乔丹、德尔惠、贵人鸟等实力同样不可小觑的体育品牌也正在“力争上游”,可以预见,在经过市场几番残酷的搏斗后,一些品牌会惺惺地淡出我们的视线。
行业人士称,在这一切“尘埃落定”后,未来,国内一定会出现国际著名的大型体育品牌,一切只是时间问题,而且中国体育品牌的文化内涵也需要时间的沉淀。
据2012年国内六大体育品牌上半年的年报显示,仅特步一家在营收与净利上有微幅上涨,其余五大体育品牌的营业额及净利润均同步下滑,业绩集体“难看”:安踏上半年营业额39.34亿元,同比下跌11.6%;净利润为7.7亿元,同比下降17%;李宁上半年收入为38.8亿元,同比减少9.5%;归属股东净利润为4400万元,同比大幅下降84.9%;361度上半年营业额28.69亿元,同比下降9.9%,净利润5.96亿元,同比下降23%;匹克公司总营收已由22.56亿元大减28.5%至16.1亿元,净利润减少43.3%至2.4亿元;中国动向上半年收入8.32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1.79亿元大幅下滑了29.4%,净利润9700万元,较上年同期的2.25亿元大幅降低了56.9%。
国内体育用品行业在经过前期亢奋式快速扩张后,如今已渐渐回归理性。李宁、匹克、安踏等品牌在去年都出现了大规模的“关店潮”,其中李宁与匹克关闭的门店均超过千家,这现象同时也反映出国内整个体育用品行业已经处在艰难的调整期。经过“多事之秋”的2012,几大体育品牌大佬今后有何计划?他们对未来体育用品行业有何判断?
李宁 迷途知返
2012这一年,有媒体形容李宁公司这一年的状况已经是“糟糕得不能再糟糕了”。李宁公司去年上半年的业绩可以给这个评价做个参考:上半年李宁公司净利润仅0.44亿元,同比大幅下降84.9%。时间回到07年,当时李宁可谓是“意气风发”,豪言要在2018年跻身全球体育用品五强,并打算在2013年开始大规模的海外拓展,转眼间,已是2013年,李宁不但没能如愿大规模海外拓展,相反,去年7月,李宁集团在西班牙的授权商已经宣告破产,不久,李宁在香港的唯一一家门店也停业,国际化道路至此受挫,计划因而也搁浅,
郎咸平曾在《财经郎眼》中谈到李宁的情况时说,在阿迪达斯等巨头渠道下沉降价的情况下,李宁却将产品不断提价,导致其市场高端上不去。低端市场又拱手让给了国内其他的品牌,定位中高端市场是其李宁“沉没”的一个重要因素。去年七月份,李宁公司宣布张志勇退任执行总裁一职,品牌创始人李宁再度出山,表示今后将更多的参与到公司的战略规划和运营当中,并宣布聘任金珍君为执行董事及执行副主席。金珍君随后在媒体采访中坦言:李宁现在的确处于一个调整困难期,体育行业经过前几年的高速扩张发展,目前库存高企是公司的“燃眉之急”。创始人李宁回归后,李宁公司的战略方向也做出很大的转变,表示未来将把更多的资源聚焦到国内市场,提供更符合普通大众需求的产品。
去年10月份,李宁向外界高调宣布签约NBA当红巨星韦德,据说10年签约金额高达一亿美金外加李宁公司股票奖励。李宁表示,和韦德签约意味着李宁品牌在体育上的回归。随后李宁“韦德篇”广告“主宰这一秒”播出,向外界发出李宁要回归到体育本质的信号,如果近期你有关注李宁的官方微博。会发现其微博最近发布的内客主要是关于其品牌核心技术“李宁弓”的宣传,“李宁弓”这项减震技术被广泛应用到李宁的跑步鞋与篮球鞋等专业系列产品当中,这也再次传达出李宁今后的品牌侧重发力点将回到专业运动。
金珍君称李宁目前不会试图与耐克竞争,因集团的目标顾客是从农村迁往大城市的消费者、没有购买耐克或阿迪达斯的大部分中国消费者,并称公司今后可能会下调篮球鞋的价格,以吸引更年轻的运动员,国成长型市场在于中端。去年12月,李宁公司发布预计要支出十多亿元的“渠道复兴计划”,将重点支持经销商清理库存、回购、整合销售渠道,改善财务状拼口现金流,目的在于加快清理积压库存,盘活下游流通,并改善渠道盈利能力。
李宁在接受《远见》栏目采访时说:“国内的经济结构在转型,体育行业同样也在转型,我们国内的体育品牌必须要理解体育的精神,要对某项体育项目的发展有所推动,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其未来的发展会很难”。李宁本人相信公司一定会转型成功,因为李宁已经知道方向在哪,目前正按步骤在一步步的实现当中。
安踏 永不止步
如果单纯的以企业营收论英雄的话,安踏已连续两年超越李宁坐上了国内体育品牌“一哥”的位置。安踏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副总裁张涛称:“2012年是安踏品牌、商品、渠道建设、终端零售、营运管理全面建设的一年,收获良多”。这一年对安踏来说的确是值得自豪的一年,在这一年的伦敦奥运会上,安踏赞助中国奥运代表团的“冠军龙服”一次次出现在奥运领奖台上,在很大程度无疑提升了安踏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但安踏为此付出的代价也相当高昂,行业人士估计金额可能不低于6亿元。1月17日,安踏公司与中国奥委会完成续约,正式成为“2013-2016中国奥委会体育服装合作伙伴”。
2012年是国内体育用品行业的“寒冬期”。这一年安踏在国内关闭了上百家门店,营业额与净利润同比亦纷纷下滑,去年7月结束的2013年一季度订货会订单金额也出现了约20%-30%的跌幅,第二季度下滑的幅度也达到了15%-25%。2009年的时候,安踏当时的目标是计划在2013年超越李宁,但因李宁自己这几年连续“栽跟斗”,使得安踏提前实现了目标。关键之道体育资讯有限公司CEO张庆曾透露说,2011年两会期间他问安踏老板丁志忠,超越李宁后,安踏的之后目标是什么?丁志忠很清楚地回答他说,安踏要的是有一天能超越耐克。丁志忠的回应让人们见识到安踏“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的这种雄心。张庆认为安踏未来要实现向耐克看齐这个极具挑战性的目标,未来便要在品牌价值和品牌溢价能力的提升方面多花功夫。 近期,有消息传出安踏可能要进军户外,记者就此事询问了安踏品牌事务负责人徐阳,徐阳回应说:“安踏近期不会像李宁那样推出一个单独的户外品牌。”对于安踏未来的布局,公司副总裁张涛称,在品牌上,安踏有一个整体规划:高端品牌Fila、主品牌安踏牌以及子品牌安踏Kids,覆盖了从高端到中端较为全面的全品类产品结构,这是一个综合性产业布局。对于国内体育行业今后的看法,他认为:“未来将是一个适者生存的时代,没有一个行业同时存在几十家上市公司,大家日子还都过得很好,这是不可能的”。
匹克 志存高远
2012年12月12日,匹克遭红杉资本中国(Sequoia Capital China)场外减持5400.47万股,每股均价1.27元,涉资6858.6万元。行业人士分析认为,红杉资本大手笔减持匹克,或基于体育用品行业低迷的前景以及匹克下滑的业绩。匹克集团董事长许景南曾表示:“今年将是关键的一年,就看谁能挺过去了”。
匹克是目前国内体育用品行业市场国际化最为成功的品牌。已成为NBA俱乐部里仅次于耐克和阿迪达斯的赞助商,其商标注册国家和地区超过160个,总计拥有超过200家海外网点,海外销售额约占营业额的10%。匹克也是欲借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来提升匹克的品牌知名度及带动国内的消费市场。近期,匹克又有了大手笔,除了签约了NBA超级巨星、三届总冠军成员,史上最优秀国际球员之一的托尼·帕克外,又与德国篮协和新西兰奥委会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将其国际化版图扩张到德国羊口新西兰,德国篮协主席因格·维斯(IngoWeiss)称,德国将利用自己在欧洲的影响力,积极推广匹克品牌,努力将匹克打造成欧洲知名的运动品牌之一。匹克在打造国际品牌目标的道路上又前进了一大步。
2012年,许景南提出了“三个一百”目标:“在100个国家注册商标、在100个国家销售,10年内达到外销100个亿”。匹克CEO许志华表示:国际化是匹克坚持不变的信念,品牌国际化,品牌专业化,产品系列化始终是公司的战略核心。目前匹克已经开始涉足篮球之外的运动项目,如跑步、网球、足球等领域,逐渐变身为一个基于篮球的专业化运动品牌。
谈到未来国内体育用品行业会是一个怎样的格局,许景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说:“目前国内有七大体育用品公司,经历了十年的高速发展,体育用品行业已经进入了一个洗牌时刻。在未来这段洗牌期,谁能挺过去,谁就能率先突围。未来国内体育用品行业的格局肯定会有所改变,这种改变不光是座次的改变,甚至企业重组也有可能发生。行业整台现象也是很有可能出现的”。
特步 一鼓作气
特步在2012是这六家上市体育品牌中唯一在营收与净利上有上涨的企业,上半年总营收26.07亿元,同比小幅增长1.4%,净利润4.68亿元,同比增长0.3%,在这个行业寒冬期还能维持微幅增长已实属不易。特步总裁丁水波曾毫不避讳地对外宣称其要做“中国彪马”,未来欲把特步打造成“全球时尚运动第一品牌”。
特步最初是借助娱乐营销使其品牌名气大增,但特步显然不甘心自己的品牌形象仅仅局限在“娱乐圈”。关键之道体育咨询公司CEO张庆也表示:“时尚运动,必须坚定地立在体育运动的范畴之内,否则很容易陷入休闲产品领域的汪洋大海之中”。
2010年,特步首次提出具有品牌战略转变意义“爱跑步,爱特步”的口号,开始往专业体育发力,希望未来消费者想到跑步就像想到足球就想到阿迪达斯一样想到特步,并从09年开始至今一是厦门国际马拉松赛事的服装赞助商。不仅如此,特步还于2010年后接连初赞助英超伯明翰与西班牙甲级足球联赛球队维拉利尔。特步副总裁叶齐在赞助伯明翰时曾表示:“特步能出现在英超的赛场上,是国际上对特步成为专业体育装备供应商所做出的肯定,特步离成为全球时尚运动品牌又近了一步”。2012年四月份特步又签约了美国短跑名将贾斯丁·加特林为其品牌代言人。特步这一系列的体育营销,使得其在专业体育领域这块市场开始有了一席之地;另一方面,在时尚运动这块,特步除了继续冠名湖南卫视娱乐节目“天天向上”,与谢霆锋、蔡依林、韩庚等明星签约外,在去年又新增台湾电影金马奖新晋影后桂纶镁为其品牌代言人。
特步如今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其产品定位精准和品牌营销的杰出表现,但特步未来要想超越彪马,实现其打造“全球时尚运动第一品牌”的目标,那么特步的产品不仅要能触动高端时尚人士,同时还要能创造和引领市场潮流的趋势走向,但目前特步在国内的市场主要还是处在中低端,未来考验特步的就是其设计开发团队是否足够强大,产品能吾跟上未来特步未来品牌提升的步伐。毕竟,品牌名气再大,如若产品跟不上,便可能会像诺基亚与柯达那样走向衰败。
谈到对国内体育市场今年的判断,特步集团品牌部经理肖旭日说,今年的市场行情可能还是会比较难。对于特步未来的目标,肖旭日告诉记者,公司目前的战略规划是“弯道超车”,也就是要超越李宁和安踏,并称实现这个目标需要一定的时间,因为超越对手需要在品牌知名度、公司规模等一系列指标上来衡量。
361°蓄势待发
361°品牌前身为别克鞋业有限公司,工商部因与汽车品牌别克撞车要求其换品牌,公司遂于2003年更名为361°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并得到快速发展。但同样因受最近这几年国内体育用品市场国内市场低迷、库存高企、再加上行业内竞争加剧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361°的业绩也随之下滑。公司称业绩下滑是由于行业竞争激烈,众多公司持续以大幅折扣价格清理多余存货。
361°资本市场运营副总裁陈永灵在2013春夏订货会上表示,由于终端零售商希望避免库存再增加,订货态度仍然保守。集团来自订货会的2013年春夏订单总额同比下降23%,他强调情况好过预期,预料行业要至2013年下半年才可复苏。
361°在这近十年间得到了快速发展,2010年,361°更是园成为第16届广州亚运会服装赞助商而名声大噪,2011年全年营业额同比大增14.8%至55.69亿元,去年伦敦奥运会,361°为央视所有出镜记者赞助服装并冠名体育频道的专题节目《伦敦行动》的迂回营销战略也取得了很好的品牌传播效果。 在国际领先的综合性品牌战略顾问和设计公司Interbrand2012年末揭晓的“最佳中国品牌价值排行榜”50强中,361°名列40位,紧随在李宁(39位)身后。
中国动向 痛定思痛
中国动向拥有Kappa在中国及日本的全部权益,收购了日本滑雪及户外运动用品品牌Phenix,曾是业内获利能力最强的公司。中国动向老板陈义红向说,2009、2010年是中国动向最好的时候,净利润两年都超过14亿元,员工的人均创利达150万元。
但在2012上半年,中国动向的净利润仅为0.97亿元,较去年同期的2.25亿元大幅降低了56.9%。陈义红在向《创业家》杂志反思国内运动行业时说,中国公司是大批发模式,品牌商不控制零售渠道。整个行业面临的都是“品牌+大批发”模式带来的困难。你只要批发出去、票一开完,对品牌商而言已经形成了销售额,它不会去关注零售端的变化。李宁、中国动向等公司对市场变化的反应很慢,库存就出来了。并称过去的模式已经生存不下去了,从品牌、运营到供应链整个都要大变革。体育用品行业算劳动密集型的传统行业,一个品牌两千个店就得一万人,未来要从“品牌+大批发”转变为“品牌+零售”,整个模式要调整,就要教育更多的人,更辛苦,团队渠道的观念和做法都要变,表示企业转型并不那么简单。
陈义红说,“国内运动品牌走出困境,我不知道要多长时间。看其他国家,美国剩两个品牌,德国和日本也剩两个,韩国还剩一个,英国没了。中国还有十几个,我可能能出来,也可能出不来,没了”。
“丛林法则”下的行业未来
2012年是整个体育用品行业集中处理库存的一年,高企的库存如今也还在影响着2013年的市场。记者也曾向匹克董事长许景南提问关于企业库存的问题,许景南回答说:目前行业库存只是个短期现象,问题其实并不大,我们公司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
当下,国内体育用品行业正处在转型阶段,几大体育品牌也正上演着“群雄逐鹿”的态势:安踏目前气势正旺,豪言要超越耐克;李宁已是迷途知返,希望能重新找回昔日辉煌;特步则凭借这几年强劲的业绩表现,正谋划着华丽上演“弯道超车”的计划;品牌国际化表现最为成功的匹克,也在往国际专业体育品牌的目标道路上稳步前进;曾经创造业内销售奇迹的动向如今也已觉醒并开始调整;近些年业绩表现同样不俗的361°显然也不想甘落人后。不仅如此,国内还有一大批如鸿星尔克、乔丹、德尔惠、贵人鸟等实力同样不可小觑的体育品牌也正在“力争上游”,可以预见,在经过市场几番残酷的搏斗后,一些品牌会惺惺地淡出我们的视线。
行业人士称,在这一切“尘埃落定”后,未来,国内一定会出现国际著名的大型体育品牌,一切只是时间问题,而且中国体育品牌的文化内涵也需要时间的沉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