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效能、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心理韧性影响的路径分析

来源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y_sh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自我效能、医学应对、社会支持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心理韧性的中介作用、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方法

采用Connor-Davidson心理韧性量表(the 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S)、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edical coping modes questionnaire,MCMQ)和社会支持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对384名确诊为慢性乙型肝炎、无精神问题和严重躯体疾病的住院与门诊就诊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通过路径分析考察各变量间的关系。

结果

(1)慢性乙肝患者心理韧性总分为(61.64±15.36)分,自我效能得分为(25.40±5.70)分,社会支持总分为(39.82±7.39)分,面对应对得分为(19.02±3.72)分,回避应对得分为(16.63±2.69)分,屈服应对得分为(8.45±2.94)分。(2)Pearson分析显示,自我效能、医学应对和社会支持与心理韧性显著相关(r=-0.26~0.82,P<0.05)。(3)路径分析结果显示,自我效能(β=0.53)、面对(β=0.10)、回避(β=0.17)和屈服(β=-0.13)对心理韧性有直接预测作用;自我效能除直接作用外,还通过回避和屈服间接预测心理韧性(β=0.05);社会支持通过自我效能、面对和屈服间接预测心理韧性(β=0.18)。

结论

自我效能、医学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通过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心理韧性,是其重要的影响因素。

其他文献
目的对中国台湾版成功老龄化量表进行文化调适,并验证在中国大陆城镇老年人群中的信效度。方法对量表进行文化调适,经预试验修订后,形成正式调查问卷。采用便利抽样方法抽取广州市600名城镇老年人面对面进行问卷调查,随机抽取300份样本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余下的样本(n=300)验证量表的结构效度。结果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了健康自主、经济保障、生活适应、社会及亲友关系、学习、家庭6个因子,累计贡献率为65.3
目的探讨初中生使用哥伦比亚自杀筛选问卷(Columbia suicide screen,CSS)的信度和效度。方法采用方便取样,对902名初中生进行CSS和Beck抑郁量表(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BDI)问卷测试,计算CSS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奇偶分半系数及2周后重测信度,专家法和敏感性分析评估内容效度,计算CSS与BDI的关联效度,检查CSS与另一种自杀风险筛查的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