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乙酰氨基酚致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1例并文献复习

来源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sxxcc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对乙酰氨基酚致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的临床特点及救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对乙酰氨基酚致TEN患儿1例的临床特征及治疗过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儿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后全身出现大面积红斑,短期内形成松弛性大疱并融合,随后坏死剥脱,皮肤剥脱超过30%体表面积,尼氏征阳性,并经实验室检查排除其他疾病后,诊断为TEN,由对乙酰氨基酚引起。立即停用对乙酰氨基酚及其他非甾体类抗炎药,经甲泼尼龙、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抗感染、补液等对症支持治疗,同时辅以皮肤、眼科、黏膜护理,住院18 d好转出院。结论对短期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2017-2019年医院门诊口服降糖药使用情况,评价药物使用的合理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合理有效的用药参考。方法采用限定日剂量(DDD)方法,回顾性对2017-2019年泰州市人民医院门诊口服降糖药的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Dc)、排序比(B/A)及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医院门诊口服降糖药的用量及销售金额逐年增加。DDDs排序第1位药物是二甲双胍,其次是格列齐特、沙格列汀和阿卡波糖;DDDs年均复合增长率最大的药物是沙格列汀,其次是阿卡波糖。DDDc最低的是二甲双胍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凝胶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2月汉寿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28例,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4例。对照组采用双氯芬酸凝胶治疗,试验组采用利多卡因凝胶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不同时间点(治疗前与治疗1、2、4周)的疼痛评分,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治疗后1、2、4周的疼痛评分分别为(7.15±1.29、6.17±1.08、5.32±1.32)分,低于对照组的(8.39±1.73、8.74±1.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