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证与“自叙传说”——《红楼梦考证》中“正确的科学方法”之反思

来源 :红楼梦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halista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胡适《红楼梦考证》一文是“新红学”的开山之作,在此文中,胡适运用实验主义的科学原则,提炼乾嘉朴学中合乎科学的方法,对《红楼梦》进行了考证.因这种方法本是注经史之法,又因胡适的“考据癖”“历史癖”,使其形成《红楼梦》为曹雪芹“自叙传说”的结论,并推导出“自然主义杰作”的判断.此种结论,是因为忽视了小说创作中的“典型化”过程,并且缺少对“辞章”的关注所导致的.
其他文献
高本汉《中国音韵学研究》是语音学、汉语方言学的经典之作.第四卷《方言字汇》记录了100年前南京方言2756个字音,据此可整理归纳出20世纪初南京方言语音系统.通过与同时期何美龄《南京官话》、赵元任《南京音系》对比,发现《中国音韵学研究》所记音系性质介于《南京官话》的“读书音”与《南京音系》的“口语音”之间,由此可反映出20世纪初南京方言语音的发展变化情况.该书在南京方言音值描写方面十分细致,对我们了解现代南京方言的形成与演变具有重要价值.
2021年5月1日14点22分,著名红学家胡文彬先生在北京中日友好医院逝世,享年82岁.胡文彬先生1939年10月26日出生在辽宁省盖平县九区(今归大石桥市),祖籍山东黄县,笔名鲁子牛、行余、余力、石尚存、上官文灏、文雷(与周雷合作)等,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红楼梦学刊》编委、中国红楼梦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曹雪芹学会顾问.
期刊
清代石韫玉《红楼梦》留下四出相对罕见的昆曲宫谱,即《梦游》《折梅》《庭训》《婢问》.四出宫谱的曲牌联套以熟套为主,不用生僻曲牌,曲牌的选择、运用与曲情、剧情契合;石韫玉恪守曲牌格律,按律填写曲词,韵律和谐,乐师依字定腔、依牌谱曲,创作符合曲牌格律与乐曲特性的音乐.石韫玉《红楼梦》昆曲宫谱是戏宫谱,但其道光版抄本与瑞鹤山房同治版抄本来源有异,二者在宫谱板眼、念白、家门(行当)、程式、科范、行头等方面存在着一定差别.瑞鹤山房抄本多依原作;道光版抄本则有改动,更倾向舞台.当代《红楼梦》昆曲改编、创作过程中,应适
新邵湘语指量短语“箇1个”用于情景直指时,除了表达个体指别,也可仅用于指示而不区分个体,重在突显所指事物的内涵属性,并发展出有定类指的用法.“箇1个”的这些非个体指别用法带有较强的主观性,进而产生合音词“箇2”.本文的研究再次证明了汉语方言代词存在主客观分工的语言事实,揭示了方言量词的一条新语法化路径,即发展为附着于某个成分上的屈折性成分(声调).
佛经有“六十数”之名,第八个数字为ko(t)ī,第十二个数字为nayuta.在汉文佛典中,ko(t)ī相继有“拘利”“俱胝”等8种音译形式,nayuta相继有“那术”“那由他”“那庾多”等8种.二者的音译形式还经常连用,ko(t)ī在前nayuta在后的相继有“拘利那术”“拘胝那由他”“俱胝那庾多”等15种连用形式;次序相反的,相继有“那由他俱胝”“那庾多拘胝”等8种;两类之中,前一类为常见.ko(t)ī和nayuta也可以意译,《法华经》(Saddharmapu(n)(d)arīkasūtram)梵汉对
1955年沈从文所作的《红楼梦》注释,显现出红学家沈从文的研究特色.丰富的乡土小说创作经验,使他勾勒出红楼俗语与二十世纪以来仍具生命力的民间俚语的交集路线,语言成为沈从文红学研究的重要视角.博物馆工作实践中积累的实物知识,既使沈从文从清代工艺美术发展的历史视角注释红楼名物,又使他以名物知识作为小说批评的工具,名物解析成为注释者进行人物分析、甚至阐释小说家创作原委的途径.沈从文的《红楼梦》注释是当代文化语境中“知识”参与古典名著整理、传播与解读的个案.
红楼女儿中出身寒素、境遇困窘的邢岫烟,以其温厚雅重、沉静平和、淡定超然的独特风骨,形成一帧出人意表、别具一格的人性风景,是红楼群芳谱中独具魅力的存在.邢岫烟形象的塑造,是《红楼梦》作者在人性认识与刻画方面独具只眼的崭新笔墨,体现了曹雪芹在人之心性与境遇关系上突破陈套的全新思考,给读者带来具有人性论意义的新启示.
进入新世纪的日本社会表现出更多的后现代性症候,个人主义与自由主义伴随着流行文化浸润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在青年群体中尤为如此.辩证地看,这种现象并非完全得益于日本战后民主主义深入人心,更现实的原因是诸如企业、家庭等公与私的场域内普遍存在阻碍个性发挥与个人独立的传统封建因袭.在此社会大语境里,华裔学者王敏以翻案小说的形式改编了《红楼梦》,故事以平等为终极理念、以“个性伸张”和“女性独立”为主人公的奋斗目标,适应又针对了当代日本社会的现实弊病,使中国古典在异域延续了“后世生命”,是寻求《红楼梦》当代价值在日本的有
《广弘明集》成书于唐高宗麟德元年(664),是南山律宗开山之祖道宣晚年编撰的一部佛教思想文献集.《广弘明集》是一部重要的佛教典籍,历代佛学研究者都对其非常重视,为其注音释义者甚众,主要包括:唐慧琳《一切经音义》、五代可洪《新集藏经音义随函录》、宋毗卢藏随函音义、宋思溪藏随函音义、宋元碛砂藏随函音义等.我们对《广弘明集》历代佛经音义进行比较研究,有助于《广弘明集》语言文字的整理和文本内涵的解读,有助于探明9-14世纪佛经音义文献的文本流传情况,同时为佛经音义和佛经原典的对读与互校提供一个探索性参考.
在《钱锺书手稿集·容安馆札记》中,钱锺书对王国维《红楼梦评论》做了深入讨论.他从文学角度出发来把握悲剧概念,分析《红楼梦》不合悲剧概念的原因;又从叙事模式的角度比较冯小青与林黛玉形象的异同,以此来展现《红楼梦》的独特性,也折射出钱锺书“阐释循环”的批评理念.而在具体的论述中,他兼采王国维“厌世解脱”说的合理意涵,分析人物设计的独到之处.这些内容均为此前论者未曾论及,对于探索钱锺书小说观念,以及他对《红楼梦评论》的批评态度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