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交往是人与人之间相互联系的一种行为,是人们运用一定的方式和手段,传递信息,交流思想感情,互相促进以求达到某种目的的一种社会活动。而学校是学生交往的重要场所。学校有责任为孩子创造一个和谐、民主、安全、美好的交往环境,从小培养他们的交往意识和交往能力,为他们将来参与更广泛更高层次的交往打下良好基础。可是在当前职高生之间的交往却存在着一些不良倾向,怎样培养职高生正确的交往能力,首先,应提高交往意识,激发交往兴趣;其次是为学生的交往提供一定的场地和环境;第三,规范交往语言,掌握交往基本技能。
【关键词】和谐;民主;安全;美好
1.交往是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
学校是学生交往的重要场所。在学校里,有师生之间的交往,同龄伙伴之间的交往,高年级同学与低年级同学之间的交往,男同学与女同学之间的交往。彼此在学习中交往,在劳动中交往,在课间游戏中交往,在参与学校和社会的各种活动中交往。孩子们在学校里的交往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成人之后的交往活动。因此,学校应该为学生创造一个和谐、民主、安全、美好的交往环境,培养他们的交往意识和交往能力,为他们将来参与更广泛更高层次的交往打下良好的基础。培养即将走向社会的职高生的交往能力就显得尤为迫切并具有深远的重要意义。
2.现代职高学生交往中的不良倾向
现实生活中职高学生之间的交往存在着一些差异和不良倾向。其主要表现为:
其一、退缩型:在交往中,受来自地域与环境的影响,有的学生表现较冷淡、害羞,有其脆弱的封闭心理。性格内向,不善与同学老师谈心,严重缺乏相互沟通能力。适应能力、应变能力较差,缺乏参与竞争意识,老认为靠老师、靠家长为其职就终生。
其二、攻击型:在交往中有的学生因一点小事往往作出过激反应,唯哦我独尊,容易发怒、争吵或打架,表现出攻击性。性情粗鲁,缺乏做人的基本修养(礼貌、宽容、谦让等)。其行为会给生活在集体中的他人带来不安全感,别人都敬而远之。
其三、自私型:自我意识极强,易与人形成隔阂。在交主中十分看重自己的利益,把个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不善于设身处地替他人和集体着想,别人不愿意与其交往。
其四、封闭型:在交往中,孤僻、骄傲,交往范围小,仅仅局限于与个别同学来往,心中容不下其他同学的点点不适表现,不主动、不愿意同其他同学交朋友。
为什么当代独生子女会出现上述不良倾向和交往行为?究其原因,一是现代独生子女“生活”缺乏同龄群,“高楼病”使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没有更多的机会与伙伴接触,彼此缺乏互相关心、互相来往,使他们时常处于“无交往状态”。生活在以我为中心的家庭圈子中心必然导致其心理、交往上的偏差。二是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的个性心理、品质、兴趣、爱好等诸多方面未得到全面发展,教育没有着眼于人的发展需要。三是孩子们生活在开放型的社会环境里,各种现象既限制又影响着他们。使其常常与电脑、游戏机、电视为伴,或与书交友,使他们处于“与物交往状态”。四是社会上各种不健康现象对他们的交往产生消极影响。
3.职高学生交往能力的培养与教育
3.1提高交往意识,激发交往兴趣
在交往教育中,通过典型的人与事例的介绍,通过影视等现象分析,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切身体会交往的重要性。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交往活动,如:“我的社会圈”,通过心理测试了解自己的交往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神奇的社交世界”、“播撒友谊的种子”等类型的活动,让他们参与实践,感知交往在当今开放社会中的必要性,从中感受到交往的乐趣,从不同形式上去审视、感受交往的礼仪美、和谐美、形式与其外观相称的内涵美,从而产生美好的交往愿望。
3.2规范交往语言,掌握交往基本技能
任何直接或间接的交往都必须借助于一定媒体——语言与非语言系统进行。只有美的语言行为才能反应交往主体良好的人品、教养和形象。因此,必须教会学生有礼貌地与人说话,正确使用尊称,交谈中认真倾听,让别人把话讲完后再进行对话;不能争抢话题,打断对方;平时养成不说假话、粗话、脏话的好习惯。学校通过职业礼仪教育、礼仪交往培训、主持人培训、社会实践以及文明礼貌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系统的交往行为教育、训练。还可以通过学校电视台,由学生自己摄制在学校、家庭、社会不同场所的文明礼貌规范行为,在学校播放,让学生走进“文明礼仪天地”去感受,能更有效地进行交往双方信息传递。同时,还要把语言同表情、手势等体态语言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全方位的信息网络,从而使交际活动更具体、更生动。
在交往的训练中,要要求学生仪表端庄、不留长发、不留长指甲、男生尽量不喝酒、不吸烟;女生不浓妆艳抹、不穿超短裙,衣着大方得体。与人相见,面带微笑、点头或敬礼;长辈或客人进门,用手势请他们先行;与客人告别要挥手、握手;与人赠送物品或承接物品要用双手,等等。坐、立、行等动作要规范,显示出端庄、文静、庄重和娴雅的美感。只有规范、礼貌的体态语言才是美好、含蓄、文雅和富有教养的,才能与人友好交往,并体现出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文化修养。
3.3具备忍受的好性格和心理品质,学会与人友好相处。
由于独生子女和居住条件等客观因素,造成了现在大量的学生心里品质和性格等方面诸多不良倾向。针对这一问题,要培养他们热情、开朗、活泼性格品质。学会善于接纳他人、理解他人,与人友好相处。学校可以开设心里健康教育课,聘请有关专家有针对性地给学生家长提供心理咨询,开设专题讲座,帮助家长教育、指导孩子形成良好的性格品质。
和谐、美好的人际关系是建立在良好心里品质、思想情感以及互相理解、互相信任的基础上的。这就必须培养孩子要有宽容心、同情心、友善心和爱心。在相互交往合作中要善于学习他人的长处、优点,同时要有吃亏、受委屈等心量准备和承受挫折的健康心理。与人相处要学会商量,要克服独生子女的自我中心意识与争强好胜的不良心态。交往中力争做到:不要将自己的看法强加于人,应当尽量顾全他人的面子,尊重对方的意见……这些都是探讨与人友好相处的有效尝试,也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心理基础。这正是我们教育学生与人相处的有效方法。
培养职高学生的交往能力是当前职业教育改革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让职高学生具有良好的交往意识和愿望,具备规范的、正确的交往方式和心理品质,提高他们的交往能力,这不仅是他们成长发展的需要,也是即将走上新的工作岗位、进入社会熔炉的需要。因此,必须加强职高学生职业礼仪的培训教育,加强交往能力的培养。
收稿日期:2009-06-09
【关键词】和谐;民主;安全;美好
1.交往是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
学校是学生交往的重要场所。在学校里,有师生之间的交往,同龄伙伴之间的交往,高年级同学与低年级同学之间的交往,男同学与女同学之间的交往。彼此在学习中交往,在劳动中交往,在课间游戏中交往,在参与学校和社会的各种活动中交往。孩子们在学校里的交往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成人之后的交往活动。因此,学校应该为学生创造一个和谐、民主、安全、美好的交往环境,培养他们的交往意识和交往能力,为他们将来参与更广泛更高层次的交往打下良好的基础。培养即将走向社会的职高生的交往能力就显得尤为迫切并具有深远的重要意义。
2.现代职高学生交往中的不良倾向
现实生活中职高学生之间的交往存在着一些差异和不良倾向。其主要表现为:
其一、退缩型:在交往中,受来自地域与环境的影响,有的学生表现较冷淡、害羞,有其脆弱的封闭心理。性格内向,不善与同学老师谈心,严重缺乏相互沟通能力。适应能力、应变能力较差,缺乏参与竞争意识,老认为靠老师、靠家长为其职就终生。
其二、攻击型:在交往中有的学生因一点小事往往作出过激反应,唯哦我独尊,容易发怒、争吵或打架,表现出攻击性。性情粗鲁,缺乏做人的基本修养(礼貌、宽容、谦让等)。其行为会给生活在集体中的他人带来不安全感,别人都敬而远之。
其三、自私型:自我意识极强,易与人形成隔阂。在交主中十分看重自己的利益,把个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不善于设身处地替他人和集体着想,别人不愿意与其交往。
其四、封闭型:在交往中,孤僻、骄傲,交往范围小,仅仅局限于与个别同学来往,心中容不下其他同学的点点不适表现,不主动、不愿意同其他同学交朋友。
为什么当代独生子女会出现上述不良倾向和交往行为?究其原因,一是现代独生子女“生活”缺乏同龄群,“高楼病”使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没有更多的机会与伙伴接触,彼此缺乏互相关心、互相来往,使他们时常处于“无交往状态”。生活在以我为中心的家庭圈子中心必然导致其心理、交往上的偏差。二是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的个性心理、品质、兴趣、爱好等诸多方面未得到全面发展,教育没有着眼于人的发展需要。三是孩子们生活在开放型的社会环境里,各种现象既限制又影响着他们。使其常常与电脑、游戏机、电视为伴,或与书交友,使他们处于“与物交往状态”。四是社会上各种不健康现象对他们的交往产生消极影响。
3.职高学生交往能力的培养与教育
3.1提高交往意识,激发交往兴趣
在交往教育中,通过典型的人与事例的介绍,通过影视等现象分析,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切身体会交往的重要性。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交往活动,如:“我的社会圈”,通过心理测试了解自己的交往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神奇的社交世界”、“播撒友谊的种子”等类型的活动,让他们参与实践,感知交往在当今开放社会中的必要性,从中感受到交往的乐趣,从不同形式上去审视、感受交往的礼仪美、和谐美、形式与其外观相称的内涵美,从而产生美好的交往愿望。
3.2规范交往语言,掌握交往基本技能
任何直接或间接的交往都必须借助于一定媒体——语言与非语言系统进行。只有美的语言行为才能反应交往主体良好的人品、教养和形象。因此,必须教会学生有礼貌地与人说话,正确使用尊称,交谈中认真倾听,让别人把话讲完后再进行对话;不能争抢话题,打断对方;平时养成不说假话、粗话、脏话的好习惯。学校通过职业礼仪教育、礼仪交往培训、主持人培训、社会实践以及文明礼貌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系统的交往行为教育、训练。还可以通过学校电视台,由学生自己摄制在学校、家庭、社会不同场所的文明礼貌规范行为,在学校播放,让学生走进“文明礼仪天地”去感受,能更有效地进行交往双方信息传递。同时,还要把语言同表情、手势等体态语言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全方位的信息网络,从而使交际活动更具体、更生动。
在交往的训练中,要要求学生仪表端庄、不留长发、不留长指甲、男生尽量不喝酒、不吸烟;女生不浓妆艳抹、不穿超短裙,衣着大方得体。与人相见,面带微笑、点头或敬礼;长辈或客人进门,用手势请他们先行;与客人告别要挥手、握手;与人赠送物品或承接物品要用双手,等等。坐、立、行等动作要规范,显示出端庄、文静、庄重和娴雅的美感。只有规范、礼貌的体态语言才是美好、含蓄、文雅和富有教养的,才能与人友好交往,并体现出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文化修养。
3.3具备忍受的好性格和心理品质,学会与人友好相处。
由于独生子女和居住条件等客观因素,造成了现在大量的学生心里品质和性格等方面诸多不良倾向。针对这一问题,要培养他们热情、开朗、活泼性格品质。学会善于接纳他人、理解他人,与人友好相处。学校可以开设心里健康教育课,聘请有关专家有针对性地给学生家长提供心理咨询,开设专题讲座,帮助家长教育、指导孩子形成良好的性格品质。
和谐、美好的人际关系是建立在良好心里品质、思想情感以及互相理解、互相信任的基础上的。这就必须培养孩子要有宽容心、同情心、友善心和爱心。在相互交往合作中要善于学习他人的长处、优点,同时要有吃亏、受委屈等心量准备和承受挫折的健康心理。与人相处要学会商量,要克服独生子女的自我中心意识与争强好胜的不良心态。交往中力争做到:不要将自己的看法强加于人,应当尽量顾全他人的面子,尊重对方的意见……这些都是探讨与人友好相处的有效尝试,也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心理基础。这正是我们教育学生与人相处的有效方法。
培养职高学生的交往能力是当前职业教育改革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让职高学生具有良好的交往意识和愿望,具备规范的、正确的交往方式和心理品质,提高他们的交往能力,这不仅是他们成长发展的需要,也是即将走上新的工作岗位、进入社会熔炉的需要。因此,必须加强职高学生职业礼仪的培训教育,加强交往能力的培养。
收稿日期:2009-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