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校课余体育训练20年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此领域的理论研究也取得了丰硕成果,但随着课余体育训练由专门人才培养和储备向群体性“阳光体育运动”的转型,这些经验和研究成果亟待清理。文章从课余体育训练普遍性问题研究、课余体育训练的中外比较研究、课余体育训练的区域性特征研究三方面对其代表性成果进行综述,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可借鉴的现象、观点、或反思立场,为此论题的深化研究提供讨论前提。
关键词:高校 课余体育训练 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G808.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13-010-03
课余体育训练是学校利用课余时间,对部分有一定体育运动特长的学生进行体育训练,培养竞技能力,使他们的运动才能得以发展和提高的一个专门组织的教育过程。课余体育训练与学生体育竞赛,是学校教育的一部分,也是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任务和重要工作。从1980年代中期到2006年,国家教育行政部门通过文件、指示、会议、活动等方式多次给它作出方向性性质、功能定位,并根据社会发展状况的变化给予调整。其基本变化趋势是由体育专门人才的培养和储备转向“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1],这既指示了课余体育训练的实践目标,又引导了课余体育训练的研究方向。20多年来高校课余体育训练已经普遍展开,其理论和实践的研究也在向前推进,其中涉及到高校课余体育训练的性质、功能以及其他相关问题,而地区性高校课余体育训练的现状与问题研究尤其是重要课题。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必要清理,可以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可借鉴的现象、观点、或反思立场,又是此论题深化研究的讨论前提。当然,把课余体育训练的研究成果进行全部的综述与分析,既无必要也不可能,对于代表性研究成果,论者分如下几个方面进行综述。
一、课余体育训练普遍性问题研究
对国内学校特别是高校的课余体育训练所涉及的具有普遍性问题进行研究,成果数量众多,成果形式多为专著、单篇论文以及学位论文,有通论性研究、专题性研究、问题研究、现状研究等等。课余体育训练的研究专著以陈钧、杨铁黎在《学校课余训练改革新视野》[2]为代表,该著作属于通论性的研究,对课余体育训练的实质、基本理论以及我国课余体育训练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课余体育训练的经验、美国NCAA作了较为详细的研究和介绍。由于该论著特点是着眼于课余体育训练与培养高水平运动员的关系研究,因此较少关注课余体育训练与体育普及问题。
课余体育训练普遍性问题研究,单篇论文作为其主要成果,数量众多。这些研究成果有的着眼于课余体育训练与高水平运动员之间的关系研究,如张又新等的《普通高校运动队课余训练组织管理模式》[3]一文,从课余训练的组织形式、运动队生源、经费来源、教练员运动员管理体系以及课余训练与高校体育教学、群体活动的相互作用几个方面入手,对普通高校运动队的课余训练组织管理模式作了较为全面的研究。杨铁黎等在《高校开展课余体育训练的教学依据与目标定位》中从学校是培养各级各类人才的基地、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课余体育训练对人才培养的特殊作用三个方面论述了学校开展课余体育训练的必要性;同时还提出了我国开展课余体育训练的目标定位是在全面推动学校体育的基础上,培养高水平的学生运动员。[4]值得重视的是王睿等在《对当今我国高校课余训练中几个热点问题的思考》一文中的观点已经弱化了课余体育训练与高水平运动员培养之间的关系,认为学校体育中“普及与提高”既互为目的,又互为手段,二者是互为因果的关系。学校通过培养出的学生运动员在大型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可以带动广大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和热情。[5]对于我国学校课余体育训练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刘绍曾等在《对我国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现状的思考》有着较为详尽的论述,指出“经费不足、时间不足、教练员数量不足,以及参加训练学生数量较少,水平不高。”[6]这些问题大大影响了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效益和学生的体育竞技水平的提高。
学位论文中研究课余体育训练的普遍性问题主要以硕士论文为主,代表性成果是赵波的硕士论文《论高校课余体育竞赛活动的改革》[7]。该文属于高校课余体育的专题性研究,讨论了我国高校课余体育竞赛的理论基础,认为高校课余体育竞赛是大学校园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教学的延伸,它应该面向全体学生,使全体学生受益,是学校体育的精髓。本着这一宗旨,在高校体育传统的基础上,根据当前大学生的现状,提出“人人关注、人人参与、人人体验”竞赛的思想。该文还对高校课余体育竞赛系统的进行分层:一层是正规的课余体育竞赛,二层是非正规的课余体育竞赛,三层是学生自发组织课余体育竞赛。该文已经蕴含了高校课余体育应该从培养高水平运动员转向体育普及的思想,不足的是该文没有考虑到不同地区、不同性质高校的特殊性,很多设想缺乏明确的针对性。
二、课余体育训练的中外比较研究
通过对比才能找出不足,通过对比才能有新认识。学者们对国外课余体育训练介绍和引进,对我国高校课余体育训练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对比平台。薛怡敏在《美、俄、德、日四国业余体育训练体制的发展特点》中认为四国对学校体育都极为重视,视学校为体育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把学校体育训练当作训练网络的起点,从而为体育人才提供了崭露头角的基础舞台。此外,还应努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四国业余训练体制不一,但都重视文化课的学习,保证了学员整体素质的发展、提高。在借鉴的同时,仍然要发挥我们已拥有的优势,如社会制度、思想工作、团队建设等。这样才能扬长避短,改革业余体育的训练体制,创新训练方法,进而搞好以业余体校为主要形式的训练体制,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基层优秀体育人才。[8]
王波等人在《中美高等学校高水平运动队外部领导和内部管理体制的比较研究》中从体制入手,指出美国高校高水平竞技体育内部管理机构可分为独立型和非独立型,我国的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内部管理体制,实际上是一种介于独立与非独立之间的管理类型,建议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扩大自主权保持相对独立性。美国在学生体协NCAA作为管理美国竞技体育的社会组织,其作用是举足轻重的。[9]刘绍曾等在《国外高校培养运动员的经验与我国的对策》指出美国高校培养优秀运动员的成功原因主要是:(1)对大学生实行学分制。(2)美国大学设立体育运动奖学金。(3)美国高校有先进的体育设施和训练条件。(4)美国高校拥有一批高水平教练员。(5)大力开展竞赛活动,促进运动技术的提高。(6)美国大学体育经费充足。(7)大批黑人运动天才为了提高自己社会地位和得到高水平的训练,也纷纷拥入大学,并创造优异成绩。[10]凌平在《中美高校大学生体育运动竞赛管理体制的比较》认为NCAA的成员学校所开展的竞技体育是大学和高等教育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基本宗旨是要将校际间竞技体育竞赛正真纳入并成为高等教育整体规划的一部分[11]。
薛怡敏在《美、俄、德、日四国业余体育训练体制的发展特点》一文中介绍了日本的课余体育训练情况。日本的体制大略分为学校和社会两种形式的体育俱乐部。日本运动员的培养主要是通过中学、大学和企业队的衔接形式。高校课余训练的体制,日本高校俱乐部一般都隶属于单项体协领导的大学协会。在经济上协会属于实体,经费比较充足,因而比赛组织的也较多。日本大学教练纳入了文部省的整体教练培养计划,对高校培养优秀运动员有着很好的条件保障。[12]
国外高校课余体育训练的成功为我国高校提供了一些可供借鉴的宝贵经验。他们的研究对高校课余体育训练的开展、特别是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进作用,他们的研究对象大都为试点学校高水平运动队,对普通大学生参加课余训练的研究则触及不多。
三、课余体育训练的区域性特征研究
国内已经有很多的研究者考虑到经济、文化、教育的地区差异性,对各个地方的高校课余体育训练有着更深入的研究。在课余体育训练的相关研究中,区域性研究的问题最集中,成果数量也最多,成果形式多为单篇论文和学位论文。这自然有着研究者的切身体验,但更为重要的是研究者对课余体育训练中区域性特征的明确认识。
孙洪涛,雷志灶,上官戎在《湖南省普通高校课余体育的缺失及其解决对策》[13]中对湖南省普通高校课余体育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当前普通高校课余体育的缺失集中表现在学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次数、时间少,坚持课余运动训练的学校越来越少。究其原因主要与学校群众性体育观念淡漠、群体活动组织不力、场地器材严重不足、学生缺乏自主活动能力以及体育竞赛机制不合理等因素有关。并提出要明确学校体育工作重点与目标;加强组织领导,健全规章制度;深化课堂教学改革,重视培养学生健身娱乐能力;坚持抓好学校代表队训练,提高学校体育运动技术水平等建议。该文对课余体育训练中培养学生强身健体与培养高水平运动员之间的关系有着清晰的辨析。
陈晓宏的《安徽省高校课余训练现状与对策》对安徽省高校课余训练的现行状况分析认为:目前安徽省高校课余训练主要存在对课余训练定位不准确、经济投入不够、教练员积极性受到挫伤、高校招收高水平运动员体制有待改进、场馆设施及科学仪器设备难以满足课余训练的需要等问题,并据此提出一些相关对策:对高校课余训练要有一个合理的定位, 改进招生体制,扩大高水平运动员进入高校的渠道,提高教练员的待遇,充分调动教练员的积极性。[14]陆永庆的《浙江省高校课余体育训练的现状与对策》对浙江省高校课余体育训练现状的审视与分析中,指出教练员的劳动价值被低估是影响高校课余体育训练工作的主要原因,高校课余训练和竞赛经费的匮乏亟待解决,过重的压力和负担不利于教师将主要的精力投入课余体育训练之中,场地不足器材老化影响了高校课余体育训练和竞赛。[15]上述两篇论文研究安徽和浙江,都注意到了经济投入对课余体育训练的影响。
学位论文以地方高校课余体育训练的现状作为论题较为多见,刘述芝在《湖北省高校竞技体育现状的调查与研究》中将湖北省高校竞技体育资源分为12个子因素,分别为:招生政策、场馆器材、竞赛制度、运项布局、管理体制、训练时间、目标定位、经费投入、评估体系、后备人才、科技信息、高水平教练员。然后通过对这12个因素的调查解析,提出促进湖北省高校竞技体育持续健康发展的六个对策建议:1.体教结合相辅相成,形成有效训练网络;2.多方筹集办队资金,形成多元经费结构;3.构建多元教练结构,实现素质跨越提升;4.健全竞赛管理制度,发挥竞赛杠杆作用;5.加强科研体制建设,寻求训练的科学化;6.结合课余训练特点,构建综合管理模式。[16]该文的研究方法以及涉及到诸多影响课余体育训练的因素都对本论题的研究有较多启发。
储娜2003年硕士论文《河南省高校竞技体育运动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该文分析河南省高校竞技体育运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招生制度不完善、经费不足、管理制度不健全、后备体育人才不足、运动员缺乏临场比赛经验,缺乏锻炼,租借运动员的现象严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加强内外管理,提高竞技水平;转变思想观念,扩展资金来源;完善教练职责,改善教练待遇;调整教学与训练管理;转换机制,持续发展;完善“一条龙”训练管理。[17]
另外还有安宇的硕士论文《广西大学生课余体育行为现状调查与分析》(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邢晓虎的硕士论文《对河北省高职院校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林迪的硕士论文《福建省普通高校课余体育训练现状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陈红的硕士论文《福建省普通高校课余体育训练现状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四川大学,2008年),吴雪梅硕士论文《吉林省普通高校校内课余体育竞赛现状及对策的研究》(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郭风兰的硕士论文《新疆高校运动队课余体育训练的现状与对策研究》(新疆师范大学,2006年)等,都以地方高校课余体育训练为论题展开研究,对各区域不同的训练条件和状态做了仔细调查并提供了一些有益建议。
参考文献:
[1]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颁布的政策性文件主要包括原国家教委和国家体委于1985年12月27日至1986年1月1日,在山东掖县共同召开了全国学校业余体育训练工作会,并在会上联合颁布的《关于开展课余体育训练,提高学校体育运动技术水平的规划》;1990年2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家教委、国家体委于1990年3月12日发布实行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教育部2000年8月6日颁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2005年4月,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等学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的意见》(教体艺【2005】3号);2006年,《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教体艺『2006』6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
[2]杨铁黎,陈钧.学校课余训练改革新视野[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1.1
[3]张又新,等,普通高校运动队课余训练组织管理模式[J].体育学刊2001,5 P43-45
[4]杨铁黎等,高校开展课余体育训练的教学依据与目标定位,体育学刊,2004.3(2)
[5]王睿等.对当今我国高校课余训练中几个热点问题的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6
[6]刘绍曾,李秋实,等.对我国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现状的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8.4
[7]赵波.论高校课余体育竞赛活动的改革[D].西南大学,2005
[8]薛怡敏.美、俄、德、日四国业余体育训练体制的发展特点[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3,2
[9]王波,等.中美高等学校高水平运动队外部领导和内部管理体制的比较研[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1997,1
[10]刘绍曾,等.国外高校培养运动员的经验与我国的对策[J].体育高教研究,1990,2
[11]凌平.中美高校大学生体育运动竞赛管理体制的比较[J].体育与科学,2001,5
[12]薛怡敏.美、俄、德、日四国业余体育训练体制的发展特点[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3(2)
[13]孙洪涛,雷志灶,上官戎.湖南省普通高校课余体育的缺失及其解决对策[J].体育学刊,2007,12
[14]陈晓宏.安徽省高校课余训练现状与对策[J].湖北体育科技,2003.(4):54
[15]陆永庆.浙江省高校课余体育训练的现状与对策[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1.(3)
[16]刘述芝.湖北省高校竞技体育现状的调查与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6
[17]储娜.河南省高校竞技体育运动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D].河南大学
The summary of the Research on colleges After-school sports training
Dou Jiajun
(The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Lian Yunganhg teachers’College, Lian Yungang, Jiangsu,222006)
Abstract:College after-school sports training has lasted for 20 years, with rich experience accumulated anf fruitful results in the field of theoretical research yielded. But because of the direction of the after-school sports training from the training and reservation of people with special skills to the group "sunshine sports", the experience and research results need cleaning up. The article has summarized some representative results in several areas, such as the study of the universality of after-school sports training,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Chinese and foreign after-school sports training, and the research on th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after-school sports training, with a view to provide phenomenon, perspectives and reflected positions for reference and premise for further study of this topic.
Key words:colleges;after-school sports training;the summary of the research
关键词:高校 课余体育训练 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G808.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13-010-03
课余体育训练是学校利用课余时间,对部分有一定体育运动特长的学生进行体育训练,培养竞技能力,使他们的运动才能得以发展和提高的一个专门组织的教育过程。课余体育训练与学生体育竞赛,是学校教育的一部分,也是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任务和重要工作。从1980年代中期到2006年,国家教育行政部门通过文件、指示、会议、活动等方式多次给它作出方向性性质、功能定位,并根据社会发展状况的变化给予调整。其基本变化趋势是由体育专门人才的培养和储备转向“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1],这既指示了课余体育训练的实践目标,又引导了课余体育训练的研究方向。20多年来高校课余体育训练已经普遍展开,其理论和实践的研究也在向前推进,其中涉及到高校课余体育训练的性质、功能以及其他相关问题,而地区性高校课余体育训练的现状与问题研究尤其是重要课题。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必要清理,可以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可借鉴的现象、观点、或反思立场,又是此论题深化研究的讨论前提。当然,把课余体育训练的研究成果进行全部的综述与分析,既无必要也不可能,对于代表性研究成果,论者分如下几个方面进行综述。
一、课余体育训练普遍性问题研究
对国内学校特别是高校的课余体育训练所涉及的具有普遍性问题进行研究,成果数量众多,成果形式多为专著、单篇论文以及学位论文,有通论性研究、专题性研究、问题研究、现状研究等等。课余体育训练的研究专著以陈钧、杨铁黎在《学校课余训练改革新视野》[2]为代表,该著作属于通论性的研究,对课余体育训练的实质、基本理论以及我国课余体育训练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课余体育训练的经验、美国NCAA作了较为详细的研究和介绍。由于该论著特点是着眼于课余体育训练与培养高水平运动员的关系研究,因此较少关注课余体育训练与体育普及问题。
课余体育训练普遍性问题研究,单篇论文作为其主要成果,数量众多。这些研究成果有的着眼于课余体育训练与高水平运动员之间的关系研究,如张又新等的《普通高校运动队课余训练组织管理模式》[3]一文,从课余训练的组织形式、运动队生源、经费来源、教练员运动员管理体系以及课余训练与高校体育教学、群体活动的相互作用几个方面入手,对普通高校运动队的课余训练组织管理模式作了较为全面的研究。杨铁黎等在《高校开展课余体育训练的教学依据与目标定位》中从学校是培养各级各类人才的基地、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课余体育训练对人才培养的特殊作用三个方面论述了学校开展课余体育训练的必要性;同时还提出了我国开展课余体育训练的目标定位是在全面推动学校体育的基础上,培养高水平的学生运动员。[4]值得重视的是王睿等在《对当今我国高校课余训练中几个热点问题的思考》一文中的观点已经弱化了课余体育训练与高水平运动员培养之间的关系,认为学校体育中“普及与提高”既互为目的,又互为手段,二者是互为因果的关系。学校通过培养出的学生运动员在大型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可以带动广大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和热情。[5]对于我国学校课余体育训练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刘绍曾等在《对我国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现状的思考》有着较为详尽的论述,指出“经费不足、时间不足、教练员数量不足,以及参加训练学生数量较少,水平不高。”[6]这些问题大大影响了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效益和学生的体育竞技水平的提高。
学位论文中研究课余体育训练的普遍性问题主要以硕士论文为主,代表性成果是赵波的硕士论文《论高校课余体育竞赛活动的改革》[7]。该文属于高校课余体育的专题性研究,讨论了我国高校课余体育竞赛的理论基础,认为高校课余体育竞赛是大学校园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教学的延伸,它应该面向全体学生,使全体学生受益,是学校体育的精髓。本着这一宗旨,在高校体育传统的基础上,根据当前大学生的现状,提出“人人关注、人人参与、人人体验”竞赛的思想。该文还对高校课余体育竞赛系统的进行分层:一层是正规的课余体育竞赛,二层是非正规的课余体育竞赛,三层是学生自发组织课余体育竞赛。该文已经蕴含了高校课余体育应该从培养高水平运动员转向体育普及的思想,不足的是该文没有考虑到不同地区、不同性质高校的特殊性,很多设想缺乏明确的针对性。
二、课余体育训练的中外比较研究
通过对比才能找出不足,通过对比才能有新认识。学者们对国外课余体育训练介绍和引进,对我国高校课余体育训练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对比平台。薛怡敏在《美、俄、德、日四国业余体育训练体制的发展特点》中认为四国对学校体育都极为重视,视学校为体育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把学校体育训练当作训练网络的起点,从而为体育人才提供了崭露头角的基础舞台。此外,还应努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四国业余训练体制不一,但都重视文化课的学习,保证了学员整体素质的发展、提高。在借鉴的同时,仍然要发挥我们已拥有的优势,如社会制度、思想工作、团队建设等。这样才能扬长避短,改革业余体育的训练体制,创新训练方法,进而搞好以业余体校为主要形式的训练体制,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基层优秀体育人才。[8]
王波等人在《中美高等学校高水平运动队外部领导和内部管理体制的比较研究》中从体制入手,指出美国高校高水平竞技体育内部管理机构可分为独立型和非独立型,我国的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内部管理体制,实际上是一种介于独立与非独立之间的管理类型,建议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扩大自主权保持相对独立性。美国在学生体协NCAA作为管理美国竞技体育的社会组织,其作用是举足轻重的。[9]刘绍曾等在《国外高校培养运动员的经验与我国的对策》指出美国高校培养优秀运动员的成功原因主要是:(1)对大学生实行学分制。(2)美国大学设立体育运动奖学金。(3)美国高校有先进的体育设施和训练条件。(4)美国高校拥有一批高水平教练员。(5)大力开展竞赛活动,促进运动技术的提高。(6)美国大学体育经费充足。(7)大批黑人运动天才为了提高自己社会地位和得到高水平的训练,也纷纷拥入大学,并创造优异成绩。[10]凌平在《中美高校大学生体育运动竞赛管理体制的比较》认为NCAA的成员学校所开展的竞技体育是大学和高等教育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基本宗旨是要将校际间竞技体育竞赛正真纳入并成为高等教育整体规划的一部分[11]。
薛怡敏在《美、俄、德、日四国业余体育训练体制的发展特点》一文中介绍了日本的课余体育训练情况。日本的体制大略分为学校和社会两种形式的体育俱乐部。日本运动员的培养主要是通过中学、大学和企业队的衔接形式。高校课余训练的体制,日本高校俱乐部一般都隶属于单项体协领导的大学协会。在经济上协会属于实体,经费比较充足,因而比赛组织的也较多。日本大学教练纳入了文部省的整体教练培养计划,对高校培养优秀运动员有着很好的条件保障。[12]
国外高校课余体育训练的成功为我国高校提供了一些可供借鉴的宝贵经验。他们的研究对高校课余体育训练的开展、特别是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进作用,他们的研究对象大都为试点学校高水平运动队,对普通大学生参加课余训练的研究则触及不多。
三、课余体育训练的区域性特征研究
国内已经有很多的研究者考虑到经济、文化、教育的地区差异性,对各个地方的高校课余体育训练有着更深入的研究。在课余体育训练的相关研究中,区域性研究的问题最集中,成果数量也最多,成果形式多为单篇论文和学位论文。这自然有着研究者的切身体验,但更为重要的是研究者对课余体育训练中区域性特征的明确认识。
孙洪涛,雷志灶,上官戎在《湖南省普通高校课余体育的缺失及其解决对策》[13]中对湖南省普通高校课余体育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当前普通高校课余体育的缺失集中表现在学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次数、时间少,坚持课余运动训练的学校越来越少。究其原因主要与学校群众性体育观念淡漠、群体活动组织不力、场地器材严重不足、学生缺乏自主活动能力以及体育竞赛机制不合理等因素有关。并提出要明确学校体育工作重点与目标;加强组织领导,健全规章制度;深化课堂教学改革,重视培养学生健身娱乐能力;坚持抓好学校代表队训练,提高学校体育运动技术水平等建议。该文对课余体育训练中培养学生强身健体与培养高水平运动员之间的关系有着清晰的辨析。
陈晓宏的《安徽省高校课余训练现状与对策》对安徽省高校课余训练的现行状况分析认为:目前安徽省高校课余训练主要存在对课余训练定位不准确、经济投入不够、教练员积极性受到挫伤、高校招收高水平运动员体制有待改进、场馆设施及科学仪器设备难以满足课余训练的需要等问题,并据此提出一些相关对策:对高校课余训练要有一个合理的定位, 改进招生体制,扩大高水平运动员进入高校的渠道,提高教练员的待遇,充分调动教练员的积极性。[14]陆永庆的《浙江省高校课余体育训练的现状与对策》对浙江省高校课余体育训练现状的审视与分析中,指出教练员的劳动价值被低估是影响高校课余体育训练工作的主要原因,高校课余训练和竞赛经费的匮乏亟待解决,过重的压力和负担不利于教师将主要的精力投入课余体育训练之中,场地不足器材老化影响了高校课余体育训练和竞赛。[15]上述两篇论文研究安徽和浙江,都注意到了经济投入对课余体育训练的影响。
学位论文以地方高校课余体育训练的现状作为论题较为多见,刘述芝在《湖北省高校竞技体育现状的调查与研究》中将湖北省高校竞技体育资源分为12个子因素,分别为:招生政策、场馆器材、竞赛制度、运项布局、管理体制、训练时间、目标定位、经费投入、评估体系、后备人才、科技信息、高水平教练员。然后通过对这12个因素的调查解析,提出促进湖北省高校竞技体育持续健康发展的六个对策建议:1.体教结合相辅相成,形成有效训练网络;2.多方筹集办队资金,形成多元经费结构;3.构建多元教练结构,实现素质跨越提升;4.健全竞赛管理制度,发挥竞赛杠杆作用;5.加强科研体制建设,寻求训练的科学化;6.结合课余训练特点,构建综合管理模式。[16]该文的研究方法以及涉及到诸多影响课余体育训练的因素都对本论题的研究有较多启发。
储娜2003年硕士论文《河南省高校竞技体育运动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该文分析河南省高校竞技体育运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招生制度不完善、经费不足、管理制度不健全、后备体育人才不足、运动员缺乏临场比赛经验,缺乏锻炼,租借运动员的现象严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加强内外管理,提高竞技水平;转变思想观念,扩展资金来源;完善教练职责,改善教练待遇;调整教学与训练管理;转换机制,持续发展;完善“一条龙”训练管理。[17]
另外还有安宇的硕士论文《广西大学生课余体育行为现状调查与分析》(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邢晓虎的硕士论文《对河北省高职院校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林迪的硕士论文《福建省普通高校课余体育训练现状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陈红的硕士论文《福建省普通高校课余体育训练现状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四川大学,2008年),吴雪梅硕士论文《吉林省普通高校校内课余体育竞赛现状及对策的研究》(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郭风兰的硕士论文《新疆高校运动队课余体育训练的现状与对策研究》(新疆师范大学,2006年)等,都以地方高校课余体育训练为论题展开研究,对各区域不同的训练条件和状态做了仔细调查并提供了一些有益建议。
参考文献:
[1]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颁布的政策性文件主要包括原国家教委和国家体委于1985年12月27日至1986年1月1日,在山东掖县共同召开了全国学校业余体育训练工作会,并在会上联合颁布的《关于开展课余体育训练,提高学校体育运动技术水平的规划》;1990年2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家教委、国家体委于1990年3月12日发布实行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教育部2000年8月6日颁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2005年4月,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等学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的意见》(教体艺【2005】3号);2006年,《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教体艺『2006』6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
[2]杨铁黎,陈钧.学校课余训练改革新视野[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1.1
[3]张又新,等,普通高校运动队课余训练组织管理模式[J].体育学刊2001,5 P43-45
[4]杨铁黎等,高校开展课余体育训练的教学依据与目标定位,体育学刊,2004.3(2)
[5]王睿等.对当今我国高校课余训练中几个热点问题的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6
[6]刘绍曾,李秋实,等.对我国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现状的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8.4
[7]赵波.论高校课余体育竞赛活动的改革[D].西南大学,2005
[8]薛怡敏.美、俄、德、日四国业余体育训练体制的发展特点[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3,2
[9]王波,等.中美高等学校高水平运动队外部领导和内部管理体制的比较研[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1997,1
[10]刘绍曾,等.国外高校培养运动员的经验与我国的对策[J].体育高教研究,1990,2
[11]凌平.中美高校大学生体育运动竞赛管理体制的比较[J].体育与科学,2001,5
[12]薛怡敏.美、俄、德、日四国业余体育训练体制的发展特点[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3(2)
[13]孙洪涛,雷志灶,上官戎.湖南省普通高校课余体育的缺失及其解决对策[J].体育学刊,2007,12
[14]陈晓宏.安徽省高校课余训练现状与对策[J].湖北体育科技,2003.(4):54
[15]陆永庆.浙江省高校课余体育训练的现状与对策[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1.(3)
[16]刘述芝.湖北省高校竞技体育现状的调查与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6
[17]储娜.河南省高校竞技体育运动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D].河南大学
The summary of the Research on colleges After-school sports training
Dou Jiajun
(The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Lian Yunganhg teachers’College, Lian Yungang, Jiangsu,222006)
Abstract:College after-school sports training has lasted for 20 years, with rich experience accumulated anf fruitful results in the field of theoretical research yielded. But because of the direction of the after-school sports training from the training and reservation of people with special skills to the group "sunshine sports", the experience and research results need cleaning up. The article has summarized some representative results in several areas, such as the study of the universality of after-school sports training,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Chinese and foreign after-school sports training, and the research on th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after-school sports training, with a view to provide phenomenon, perspectives and reflected positions for reference and premise for further study of this topic.
Key words:colleges;after-school sports training;the summary of the re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