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村庄和山
故乡,是一枝承载记忆,供人歇脚的树梢。
滇东北的一个山村——我的老家驻基村,村子建于山体的阳坡,住着一百多户人家,并不觉得拥挤、嘈杂。村里各家的房舍之间,有一定的距离,似藤蔓上的葡萄,始终由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人在山间劳作,常可听到村内传来的鸡鸣、鸭叫、犬吠、马嘶、以及人的叫骂声,且能听出画面感。
我年近古稀的外公说,村子是在明朝時开始建设的。当年明朝下令移民,为的是加强边疆治理和开化民智。这个村子的人,就是在那时从东南地区迁来的。而今,已在这片红土地上开枝散叶的老人,仍会在茶余饭后对着儿孙摆家谱。儿孙聆听的模样,与往昔他们听父辈说起此事时的情状,并无差别。
早年,村庄周围是黑厚繁茂的山林,人进不去,狼、虎、豹、麂子却时常出没。至于人被野兽吃掉的事儿,不曾听闻。村里添了人口,得扩地、建房,使用更多燃料。村子四野多山石林木,人们就地取材,伐木运石,经年累月后,林损兽灭。
在乡下,耕地即血地。对于新开垦出的土地,村民耕耘得勤快,收成也令人可喜。然而,随着水土流失加剧,红壤土中的养分逐渐流失,山体陡峭的耕地很快为人所遗弃。在众多的荒地中,老坟山那片儿乱石林立,石漠化现象最为严重。
乡下再破落的人家,或多或少都养有牲口。村里放牧者多是孩童。孩童因智识尚浅,将牛羊赶至长有次生林的封山上吃草,或可理解。牲口没有环境意识,看见绿色的嫩叶张口即食,致使农业局组织的植树效果收获甚微。
村里人也知环保、想环保,然生存的压力及繁重的农事,早已压弯了他们的脊背,使他们没有多余的精力进行此事。因而老坟山上呈青灰色的裸露的山石,给村子留下了一处长久的痼疾。
长年外出,往返于城乡之间,唯有山形依旧。立于村口,极目览望,村前是山,村后是山,山前还是漫无边际的山。山在我的眼底,在我的脚下。山体由青及黛,愈加高大,即使天边燃烧的流云也不曾将其点燃。越看,我愈加感到自身的微小。
山表高有松木,矮有野草,皆常青油绿。草木虫鸟,分布的疏茂有序,四时各有所属。
春天,是野杜鹃的花期。在绿色的汪洋中,平日里不起眼的野杜鹃,用瘦弱的枝叶和素洁紧密的花朵,挤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空间。山野间星星点点的花团,分外别致。野杜鹃的生命力极其顽强,花期月余。驻基凡是有山的地方,必有此花。人走在路边,随手便可采摘。
夏日,自土中钻出的蝉停于树枝,鸣的清脆、响亮。
秋风吹过,山体变得静穆、空旷,低垂的松枝上缀满的松塔,形同农舍内盈满的粮袋。
驻基的雪,每年只落一次。雪天,天气转凉,山披上雪毯,鸟兽绝迹,梅、雪一色。人行于山间,呼出的气体纯白,能听到的,唯有自己的心跳声,以及白雪被挤压而发出的“仄仄、仄仄”声。作为赏雪的人,在生活节奏日渐加快的当下,我时常提醒自己把步子迈得小些,生怕遗忘了行程的目的。驻基的雪,一年一落,足矣!
二、河 边
驻基四野的青山绵延不绝,林木葱翠,常闻翔鸟空鸣。路没修通那会儿,村前那条自山谷内流出的小河,是连接外界唯一的纽带。河小,且浅,遇石绕道,逢谷飞湍。十二三岁的少年,纵身一跃,便可到达对岸。混迹于稻田、壕沟内的田螺和鱼虾,许是觉得通行不畅,生活苦寒,不曾在小河中见其踪影。
小河的流量稳定,两岸的植被葱郁、繁茂,不受汛期和枯水期的困扰。河水澄澈,难觅蚂蟥,含有泥土和青草的味道。放牛牧羊的人,常在岸边随手摘片阔叶,与牛羊一同饮水。也有唇焦舌裂的汉子,嫌摘树叶琐碎,顾不上许多,取下头顶的帽子拍去灰尘,汲水解渴。河水清凉,人能够明显地感知水从口腔流至胃部的全过程。
河底的石块大小不一,形状各异,却都很圆滑。凡事总有例外,河中偶尔会见到几块棱角分明的石头。这些石块是涉水不久的新石,尚未经受河水的洗磨,岁月的冲刷。
静卧河床的石块,多来自两岸青灰色的岩壁。它们或被生长在岩壁上的绿植推挤,或被山间吃草的牛马踢蹬,或被雨水侵蚀,抑或被路过的孩童捡起随手投出。最终沉在水底,汇于一处,化作河流的一部分。平缓的河水流经石块,变得激越、活泼。儿时,我常与同村的伙伴用石块和沙袋堵水洗澡,打水战。大人出于关心,不允。这反而助长了我冒险的野性。
河里没有水草,草都生在沿河两岸,长于四季。青草受河水的滋养,草茎粗壮,叶片修长,不易枯萎,人躺下不染泥垢。小河边耕种的烤烟、小麦、玉米,长势似两岸的青草,比起其他山头的作物要成熟得早些。加之小河边就在村前,劳作起来省工省力,出粮量高,乡民都有承包的意愿。
到镇上赶集,或至外地做客,闲聊中若涉及各村的风物人情,村里人就给他们讲小河边,讲小河边的“水草”。传递信息,最便捷的方式是语言,最有力的途径是肢体。农村人粗犷的语言和简洁有力的肢体动作,常使听客眼冒精光,坝区的人听之,艳羡更甚。
小河改称小溪,或许更为客观、准确。然居住两岸的人们,世代喊着、听着“小河”这个词儿。河已然成了山民生活的一部分,想让他们改换称呼无疑是艰难的。许多铭刻进骨子里的事物,是值得延续的。
令人挂念的事物,无外乎是付出了较多的时间与精力,再多加一点,那便是我们的感情。念小学那会儿,晴天,我的舅母喜欢戴一块蓝白条纹的头巾,蹲在河边,把蓝色塑料盆里的衣物放在石板上揉搓,每隔一会儿,就揩拭一次脸部细密的汗珠。今年入夏,她家栽种的烤烟被冰雹把叶片打光了,只剩下蔫垂的芽孢。在相同的晴日,她做事还是那么的勤勤恳恳。在烟地里,她一边忙着剔去稀烂的烟叶,一边揩脸。唯一不同的是,这次拭去的汗水中,含有她心酸的眼泪。
关于小河,我的记忆如同河底的石块,唯有这个图景,历久弥新。
三、祭龙箐
问河哪得清如许?唯有龙潭出水来。沿着小河的溯游而上,即可到达祭龙箐。祭龙箐为小河的源头,是个出山泉水的龙潭。龙潭旁有一棵四季常青,年近二百的古木,村民称之为龙树。古木的粗枝细叶笼罩龙潭,阳光只能透下些许稀疏的光斑。春末夏初,龙潭四周蕨草葱绿,白色的野荞花星星点点,淡红的牛蒡花球随凉风摇荡。飞来飞去的蜜蜂,躯体上松软纤细的绒毛沾有各色花粉。人立其间,悄怆幽邃,是避暑的绝佳场所。 早年,春节过后,乡民通常以家族为单位,在龙树下点香,祭拜。祭品是一盏茶,一杯酒,一块方肉,一碗米饭,一把香,及若干草纸。祭祀的仪式简单,有序。家族内德高望重的长者在古树前焚烧草纸(草纸并不是全部烧完,总会留几张带回家里。个中缘由,我至今不明)。待念完祈祷词,将杯盏内的酒水、茶水倒在地上,端起两只装有饭菜的瓷碗上下摇晃(意为“请饭”,即请神灵用膳。)随后点燃那把香,最后磕头三次,结束祭祀仪式。
祭祀的言语并不深奥,大致祈求家人安健,子女事业有成,如:“出门发财展望,抱财归家;出门在外,行东方东方明,走西方西方亮,南北各方都敞亮。”等言语。
期间,女子用铁盆接蓄流出池外的泉水,清洗从家中带来的食材。男人挖好土灶,到山里寻些腐柴朽木,埋锅造饭。孩童无事可做,依着自己的天性,四处追捕蜻蜓、蝴蝶及水中成群游动的黑蝌蚪。
相传,祭龙箐以前的出水量挺大,后因驻基村对门山的彝族村落,将村内去世的人葬在龙树旁,水量才逐年减小的。此事究竟是葬的人无知,还是制造这一传说的人居心叵测,现今已难辨真伪。坟丘和传说,都在时间和雨水的洗礼中逐渐淡化,隐没。
祭龙箐的由来大致如此,近来虽已无人祭祀龙潭,地名却得到了沿用。
农村不断的发展,水资源紧缺成了急需解决的问题。人为了维护利益,会做出许多令人惊愕的事。为了水,砍断别家水管,堵塞管道的事情时有发生。邻村的李老三,夜里绕山路砍别家的水管。他害怕被人发现不敢打手电,一刀下去,竟砍伤了自己的左腿,住进了医院。问他为啥,向来性情憨直的李老三说:“家里好几天没水了。”
问题是用来解决的。为保证用水的公平,饮用这条水的几个村庄,集资买来空心砖和水泥,在潭口砌了一方水池。水从龙潭流入池子,各家再用水管从蓄水池内架取。水管架好,村里各户人家每年出一百元钱,找了个熟悉山路的人管水。几十年来,管水的人换了几拨,水却不曾停过了。
四、云 雾
驻基的上空,时刻都飘着几朵流云,环顾四周,给人一种在云里出生的错觉。
去年夏天回家,林业局的工作人员到村里发放松树苗,要求栽种到封山上各家退耕还林的荒地里。栽树的那天,气温很高,车只能开到山口,剩下的路得步行前往。石漠化日渐加重的山包,乱石裸露,杂草丛生。鲁迅先生在《故乡》里写道:“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下坡的山路便是如此,狭窄、陡峭。人背着树苗,一公里的路程,走了半个多小时。树苗栽完,一家人皆嘴唇干裂,爬到山顶时,已是日暮黄昏。立于山顶,我伸个了懒腰,天离得很近,仿佛伸手便可触摸徐徐流动的云岚;深吸一口,就能把霞云吸入我的肺叶。
云,夏、秋两季的变化最为繁复。七月份,寻甸进入雨水天,空气中的水汽浓度变高,云团的体积也随之增大。大的云团,能遮蔽几座青山;小者,亦可遮掩整个驻基村。夏日清晨,驻基上空的云有两层,居于下层的云,薄,似纱,如丝巾,自南向北流动,速度极快。飘于上层的云,有高积云和低积云两类。高积云,形如白色丝带拼接而成的海潮,移动缓慢,变化小,易消散。低积云,是最常见的云团,形体庞大,变幻多,如牛、如鹤、如象、如鲸、如龙、如山石、如湖海等。巧妙逼真的,即使会七十二变的孙悟空見了,也只能自惭形秽。云的形状变幻,与人的知识储备、生活经验及联想力脱不开关系。此外,洁净的云里还藏着每个人内心的隐秘,若留心观察,寻到那朵自己欲念中的事物幻化成的云彩,也只是个时间问题。
每日的山风吹动云团,把稀薄的流云压实,随后凝结成了雨滴。
秋意渐浓,大舅将绑好的烤烟装进烤房后给我打电话,让我随他去山里找马蜂窝。我自小喜欢找马蜂窝,吃油炸后金黄香脆的蜂蛹。
同去者有四人:我的大舅、表弟、友人袁朝有。袁朝有说的马蜂窝,是他同村的朋友放羊时看到的,在山沟内某棵树的枝干上。到达沟底,我们四人分散开,仰头在繁茂的蕨草蒿叶间穿梭,寻找,却始终不曾发现马蜂的踪影。天空中的云愈加乌黑,浓厚。大舅担心我们被雨淋湿,蜂窝还没找到,就催促我们急速地赶往家中,准备避雨。我走得心不甘、情不愿。爬到半山腰,累了,我们停下休息。此时,雾气自山谷中奔涌而出,笼盖群山,包裹村庄,吞没正在山间吃草的牛羊。雾气涌动的状态,极似温泉表层飘动的热气。雾是身体能够感知到的,散落在人手臂上酥痒、冰凉,被激起的鸡皮疙瘩把汗毛竖直。我抬头深吸一口,很是绵软。
云团的重量难以在空中悬浮,雨滴开始奋力敲击地表,溅起水珠,抹去了我们在山间留下的,一切踪迹。
故乡,是一枝承载记忆,供人歇脚的树梢。
滇东北的一个山村——我的老家驻基村,村子建于山体的阳坡,住着一百多户人家,并不觉得拥挤、嘈杂。村里各家的房舍之间,有一定的距离,似藤蔓上的葡萄,始终由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人在山间劳作,常可听到村内传来的鸡鸣、鸭叫、犬吠、马嘶、以及人的叫骂声,且能听出画面感。
我年近古稀的外公说,村子是在明朝時开始建设的。当年明朝下令移民,为的是加强边疆治理和开化民智。这个村子的人,就是在那时从东南地区迁来的。而今,已在这片红土地上开枝散叶的老人,仍会在茶余饭后对着儿孙摆家谱。儿孙聆听的模样,与往昔他们听父辈说起此事时的情状,并无差别。
早年,村庄周围是黑厚繁茂的山林,人进不去,狼、虎、豹、麂子却时常出没。至于人被野兽吃掉的事儿,不曾听闻。村里添了人口,得扩地、建房,使用更多燃料。村子四野多山石林木,人们就地取材,伐木运石,经年累月后,林损兽灭。
在乡下,耕地即血地。对于新开垦出的土地,村民耕耘得勤快,收成也令人可喜。然而,随着水土流失加剧,红壤土中的养分逐渐流失,山体陡峭的耕地很快为人所遗弃。在众多的荒地中,老坟山那片儿乱石林立,石漠化现象最为严重。
乡下再破落的人家,或多或少都养有牲口。村里放牧者多是孩童。孩童因智识尚浅,将牛羊赶至长有次生林的封山上吃草,或可理解。牲口没有环境意识,看见绿色的嫩叶张口即食,致使农业局组织的植树效果收获甚微。
村里人也知环保、想环保,然生存的压力及繁重的农事,早已压弯了他们的脊背,使他们没有多余的精力进行此事。因而老坟山上呈青灰色的裸露的山石,给村子留下了一处长久的痼疾。
长年外出,往返于城乡之间,唯有山形依旧。立于村口,极目览望,村前是山,村后是山,山前还是漫无边际的山。山在我的眼底,在我的脚下。山体由青及黛,愈加高大,即使天边燃烧的流云也不曾将其点燃。越看,我愈加感到自身的微小。
山表高有松木,矮有野草,皆常青油绿。草木虫鸟,分布的疏茂有序,四时各有所属。
春天,是野杜鹃的花期。在绿色的汪洋中,平日里不起眼的野杜鹃,用瘦弱的枝叶和素洁紧密的花朵,挤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空间。山野间星星点点的花团,分外别致。野杜鹃的生命力极其顽强,花期月余。驻基凡是有山的地方,必有此花。人走在路边,随手便可采摘。
夏日,自土中钻出的蝉停于树枝,鸣的清脆、响亮。
秋风吹过,山体变得静穆、空旷,低垂的松枝上缀满的松塔,形同农舍内盈满的粮袋。
驻基的雪,每年只落一次。雪天,天气转凉,山披上雪毯,鸟兽绝迹,梅、雪一色。人行于山间,呼出的气体纯白,能听到的,唯有自己的心跳声,以及白雪被挤压而发出的“仄仄、仄仄”声。作为赏雪的人,在生活节奏日渐加快的当下,我时常提醒自己把步子迈得小些,生怕遗忘了行程的目的。驻基的雪,一年一落,足矣!
二、河 边
驻基四野的青山绵延不绝,林木葱翠,常闻翔鸟空鸣。路没修通那会儿,村前那条自山谷内流出的小河,是连接外界唯一的纽带。河小,且浅,遇石绕道,逢谷飞湍。十二三岁的少年,纵身一跃,便可到达对岸。混迹于稻田、壕沟内的田螺和鱼虾,许是觉得通行不畅,生活苦寒,不曾在小河中见其踪影。
小河的流量稳定,两岸的植被葱郁、繁茂,不受汛期和枯水期的困扰。河水澄澈,难觅蚂蟥,含有泥土和青草的味道。放牛牧羊的人,常在岸边随手摘片阔叶,与牛羊一同饮水。也有唇焦舌裂的汉子,嫌摘树叶琐碎,顾不上许多,取下头顶的帽子拍去灰尘,汲水解渴。河水清凉,人能够明显地感知水从口腔流至胃部的全过程。
河底的石块大小不一,形状各异,却都很圆滑。凡事总有例外,河中偶尔会见到几块棱角分明的石头。这些石块是涉水不久的新石,尚未经受河水的洗磨,岁月的冲刷。
静卧河床的石块,多来自两岸青灰色的岩壁。它们或被生长在岩壁上的绿植推挤,或被山间吃草的牛马踢蹬,或被雨水侵蚀,抑或被路过的孩童捡起随手投出。最终沉在水底,汇于一处,化作河流的一部分。平缓的河水流经石块,变得激越、活泼。儿时,我常与同村的伙伴用石块和沙袋堵水洗澡,打水战。大人出于关心,不允。这反而助长了我冒险的野性。
河里没有水草,草都生在沿河两岸,长于四季。青草受河水的滋养,草茎粗壮,叶片修长,不易枯萎,人躺下不染泥垢。小河边耕种的烤烟、小麦、玉米,长势似两岸的青草,比起其他山头的作物要成熟得早些。加之小河边就在村前,劳作起来省工省力,出粮量高,乡民都有承包的意愿。
到镇上赶集,或至外地做客,闲聊中若涉及各村的风物人情,村里人就给他们讲小河边,讲小河边的“水草”。传递信息,最便捷的方式是语言,最有力的途径是肢体。农村人粗犷的语言和简洁有力的肢体动作,常使听客眼冒精光,坝区的人听之,艳羡更甚。
小河改称小溪,或许更为客观、准确。然居住两岸的人们,世代喊着、听着“小河”这个词儿。河已然成了山民生活的一部分,想让他们改换称呼无疑是艰难的。许多铭刻进骨子里的事物,是值得延续的。
令人挂念的事物,无外乎是付出了较多的时间与精力,再多加一点,那便是我们的感情。念小学那会儿,晴天,我的舅母喜欢戴一块蓝白条纹的头巾,蹲在河边,把蓝色塑料盆里的衣物放在石板上揉搓,每隔一会儿,就揩拭一次脸部细密的汗珠。今年入夏,她家栽种的烤烟被冰雹把叶片打光了,只剩下蔫垂的芽孢。在相同的晴日,她做事还是那么的勤勤恳恳。在烟地里,她一边忙着剔去稀烂的烟叶,一边揩脸。唯一不同的是,这次拭去的汗水中,含有她心酸的眼泪。
关于小河,我的记忆如同河底的石块,唯有这个图景,历久弥新。
三、祭龙箐
问河哪得清如许?唯有龙潭出水来。沿着小河的溯游而上,即可到达祭龙箐。祭龙箐为小河的源头,是个出山泉水的龙潭。龙潭旁有一棵四季常青,年近二百的古木,村民称之为龙树。古木的粗枝细叶笼罩龙潭,阳光只能透下些许稀疏的光斑。春末夏初,龙潭四周蕨草葱绿,白色的野荞花星星点点,淡红的牛蒡花球随凉风摇荡。飞来飞去的蜜蜂,躯体上松软纤细的绒毛沾有各色花粉。人立其间,悄怆幽邃,是避暑的绝佳场所。 早年,春节过后,乡民通常以家族为单位,在龙树下点香,祭拜。祭品是一盏茶,一杯酒,一块方肉,一碗米饭,一把香,及若干草纸。祭祀的仪式简单,有序。家族内德高望重的长者在古树前焚烧草纸(草纸并不是全部烧完,总会留几张带回家里。个中缘由,我至今不明)。待念完祈祷词,将杯盏内的酒水、茶水倒在地上,端起两只装有饭菜的瓷碗上下摇晃(意为“请饭”,即请神灵用膳。)随后点燃那把香,最后磕头三次,结束祭祀仪式。
祭祀的言语并不深奥,大致祈求家人安健,子女事业有成,如:“出门发财展望,抱财归家;出门在外,行东方东方明,走西方西方亮,南北各方都敞亮。”等言语。
期间,女子用铁盆接蓄流出池外的泉水,清洗从家中带来的食材。男人挖好土灶,到山里寻些腐柴朽木,埋锅造饭。孩童无事可做,依着自己的天性,四处追捕蜻蜓、蝴蝶及水中成群游动的黑蝌蚪。
相传,祭龙箐以前的出水量挺大,后因驻基村对门山的彝族村落,将村内去世的人葬在龙树旁,水量才逐年减小的。此事究竟是葬的人无知,还是制造这一传说的人居心叵测,现今已难辨真伪。坟丘和传说,都在时间和雨水的洗礼中逐渐淡化,隐没。
祭龙箐的由来大致如此,近来虽已无人祭祀龙潭,地名却得到了沿用。
农村不断的发展,水资源紧缺成了急需解决的问题。人为了维护利益,会做出许多令人惊愕的事。为了水,砍断别家水管,堵塞管道的事情时有发生。邻村的李老三,夜里绕山路砍别家的水管。他害怕被人发现不敢打手电,一刀下去,竟砍伤了自己的左腿,住进了医院。问他为啥,向来性情憨直的李老三说:“家里好几天没水了。”
问题是用来解决的。为保证用水的公平,饮用这条水的几个村庄,集资买来空心砖和水泥,在潭口砌了一方水池。水从龙潭流入池子,各家再用水管从蓄水池内架取。水管架好,村里各户人家每年出一百元钱,找了个熟悉山路的人管水。几十年来,管水的人换了几拨,水却不曾停过了。
四、云 雾
驻基的上空,时刻都飘着几朵流云,环顾四周,给人一种在云里出生的错觉。
去年夏天回家,林业局的工作人员到村里发放松树苗,要求栽种到封山上各家退耕还林的荒地里。栽树的那天,气温很高,车只能开到山口,剩下的路得步行前往。石漠化日渐加重的山包,乱石裸露,杂草丛生。鲁迅先生在《故乡》里写道:“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下坡的山路便是如此,狭窄、陡峭。人背着树苗,一公里的路程,走了半个多小时。树苗栽完,一家人皆嘴唇干裂,爬到山顶时,已是日暮黄昏。立于山顶,我伸个了懒腰,天离得很近,仿佛伸手便可触摸徐徐流动的云岚;深吸一口,就能把霞云吸入我的肺叶。
云,夏、秋两季的变化最为繁复。七月份,寻甸进入雨水天,空气中的水汽浓度变高,云团的体积也随之增大。大的云团,能遮蔽几座青山;小者,亦可遮掩整个驻基村。夏日清晨,驻基上空的云有两层,居于下层的云,薄,似纱,如丝巾,自南向北流动,速度极快。飘于上层的云,有高积云和低积云两类。高积云,形如白色丝带拼接而成的海潮,移动缓慢,变化小,易消散。低积云,是最常见的云团,形体庞大,变幻多,如牛、如鹤、如象、如鲸、如龙、如山石、如湖海等。巧妙逼真的,即使会七十二变的孙悟空見了,也只能自惭形秽。云的形状变幻,与人的知识储备、生活经验及联想力脱不开关系。此外,洁净的云里还藏着每个人内心的隐秘,若留心观察,寻到那朵自己欲念中的事物幻化成的云彩,也只是个时间问题。
每日的山风吹动云团,把稀薄的流云压实,随后凝结成了雨滴。
秋意渐浓,大舅将绑好的烤烟装进烤房后给我打电话,让我随他去山里找马蜂窝。我自小喜欢找马蜂窝,吃油炸后金黄香脆的蜂蛹。
同去者有四人:我的大舅、表弟、友人袁朝有。袁朝有说的马蜂窝,是他同村的朋友放羊时看到的,在山沟内某棵树的枝干上。到达沟底,我们四人分散开,仰头在繁茂的蕨草蒿叶间穿梭,寻找,却始终不曾发现马蜂的踪影。天空中的云愈加乌黑,浓厚。大舅担心我们被雨淋湿,蜂窝还没找到,就催促我们急速地赶往家中,准备避雨。我走得心不甘、情不愿。爬到半山腰,累了,我们停下休息。此时,雾气自山谷中奔涌而出,笼盖群山,包裹村庄,吞没正在山间吃草的牛羊。雾气涌动的状态,极似温泉表层飘动的热气。雾是身体能够感知到的,散落在人手臂上酥痒、冰凉,被激起的鸡皮疙瘩把汗毛竖直。我抬头深吸一口,很是绵软。
云团的重量难以在空中悬浮,雨滴开始奋力敲击地表,溅起水珠,抹去了我们在山间留下的,一切踪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