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间速写

来源 :含笑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xw2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村庄和山
  故乡,是一枝承载记忆,供人歇脚的树梢。
  滇东北的一个山村——我的老家驻基村,村子建于山体的阳坡,住着一百多户人家,并不觉得拥挤、嘈杂。村里各家的房舍之间,有一定的距离,似藤蔓上的葡萄,始终由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人在山间劳作,常可听到村内传来的鸡鸣、鸭叫、犬吠、马嘶、以及人的叫骂声,且能听出画面感。
  我年近古稀的外公说,村子是在明朝時开始建设的。当年明朝下令移民,为的是加强边疆治理和开化民智。这个村子的人,就是在那时从东南地区迁来的。而今,已在这片红土地上开枝散叶的老人,仍会在茶余饭后对着儿孙摆家谱。儿孙聆听的模样,与往昔他们听父辈说起此事时的情状,并无差别。
  早年,村庄周围是黑厚繁茂的山林,人进不去,狼、虎、豹、麂子却时常出没。至于人被野兽吃掉的事儿,不曾听闻。村里添了人口,得扩地、建房,使用更多燃料。村子四野多山石林木,人们就地取材,伐木运石,经年累月后,林损兽灭。
  在乡下,耕地即血地。对于新开垦出的土地,村民耕耘得勤快,收成也令人可喜。然而,随着水土流失加剧,红壤土中的养分逐渐流失,山体陡峭的耕地很快为人所遗弃。在众多的荒地中,老坟山那片儿乱石林立,石漠化现象最为严重。
  乡下再破落的人家,或多或少都养有牲口。村里放牧者多是孩童。孩童因智识尚浅,将牛羊赶至长有次生林的封山上吃草,或可理解。牲口没有环境意识,看见绿色的嫩叶张口即食,致使农业局组织的植树效果收获甚微。
  村里人也知环保、想环保,然生存的压力及繁重的农事,早已压弯了他们的脊背,使他们没有多余的精力进行此事。因而老坟山上呈青灰色的裸露的山石,给村子留下了一处长久的痼疾。
  长年外出,往返于城乡之间,唯有山形依旧。立于村口,极目览望,村前是山,村后是山,山前还是漫无边际的山。山在我的眼底,在我的脚下。山体由青及黛,愈加高大,即使天边燃烧的流云也不曾将其点燃。越看,我愈加感到自身的微小。
  山表高有松木,矮有野草,皆常青油绿。草木虫鸟,分布的疏茂有序,四时各有所属。
  春天,是野杜鹃的花期。在绿色的汪洋中,平日里不起眼的野杜鹃,用瘦弱的枝叶和素洁紧密的花朵,挤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空间。山野间星星点点的花团,分外别致。野杜鹃的生命力极其顽强,花期月余。驻基凡是有山的地方,必有此花。人走在路边,随手便可采摘。
  夏日,自土中钻出的蝉停于树枝,鸣的清脆、响亮。
  秋风吹过,山体变得静穆、空旷,低垂的松枝上缀满的松塔,形同农舍内盈满的粮袋。
  驻基的雪,每年只落一次。雪天,天气转凉,山披上雪毯,鸟兽绝迹,梅、雪一色。人行于山间,呼出的气体纯白,能听到的,唯有自己的心跳声,以及白雪被挤压而发出的“仄仄、仄仄”声。作为赏雪的人,在生活节奏日渐加快的当下,我时常提醒自己把步子迈得小些,生怕遗忘了行程的目的。驻基的雪,一年一落,足矣!
  二、河    边
  驻基四野的青山绵延不绝,林木葱翠,常闻翔鸟空鸣。路没修通那会儿,村前那条自山谷内流出的小河,是连接外界唯一的纽带。河小,且浅,遇石绕道,逢谷飞湍。十二三岁的少年,纵身一跃,便可到达对岸。混迹于稻田、壕沟内的田螺和鱼虾,许是觉得通行不畅,生活苦寒,不曾在小河中见其踪影。
  小河的流量稳定,两岸的植被葱郁、繁茂,不受汛期和枯水期的困扰。河水澄澈,难觅蚂蟥,含有泥土和青草的味道。放牛牧羊的人,常在岸边随手摘片阔叶,与牛羊一同饮水。也有唇焦舌裂的汉子,嫌摘树叶琐碎,顾不上许多,取下头顶的帽子拍去灰尘,汲水解渴。河水清凉,人能够明显地感知水从口腔流至胃部的全过程。
  河底的石块大小不一,形状各异,却都很圆滑。凡事总有例外,河中偶尔会见到几块棱角分明的石头。这些石块是涉水不久的新石,尚未经受河水的洗磨,岁月的冲刷。
  静卧河床的石块,多来自两岸青灰色的岩壁。它们或被生长在岩壁上的绿植推挤,或被山间吃草的牛马踢蹬,或被雨水侵蚀,抑或被路过的孩童捡起随手投出。最终沉在水底,汇于一处,化作河流的一部分。平缓的河水流经石块,变得激越、活泼。儿时,我常与同村的伙伴用石块和沙袋堵水洗澡,打水战。大人出于关心,不允。这反而助长了我冒险的野性。
  河里没有水草,草都生在沿河两岸,长于四季。青草受河水的滋养,草茎粗壮,叶片修长,不易枯萎,人躺下不染泥垢。小河边耕种的烤烟、小麦、玉米,长势似两岸的青草,比起其他山头的作物要成熟得早些。加之小河边就在村前,劳作起来省工省力,出粮量高,乡民都有承包的意愿。
  到镇上赶集,或至外地做客,闲聊中若涉及各村的风物人情,村里人就给他们讲小河边,讲小河边的“水草”。传递信息,最便捷的方式是语言,最有力的途径是肢体。农村人粗犷的语言和简洁有力的肢体动作,常使听客眼冒精光,坝区的人听之,艳羡更甚。
  小河改称小溪,或许更为客观、准确。然居住两岸的人们,世代喊着、听着“小河”这个词儿。河已然成了山民生活的一部分,想让他们改换称呼无疑是艰难的。许多铭刻进骨子里的事物,是值得延续的。
  令人挂念的事物,无外乎是付出了较多的时间与精力,再多加一点,那便是我们的感情。念小学那会儿,晴天,我的舅母喜欢戴一块蓝白条纹的头巾,蹲在河边,把蓝色塑料盆里的衣物放在石板上揉搓,每隔一会儿,就揩拭一次脸部细密的汗珠。今年入夏,她家栽种的烤烟被冰雹把叶片打光了,只剩下蔫垂的芽孢。在相同的晴日,她做事还是那么的勤勤恳恳。在烟地里,她一边忙着剔去稀烂的烟叶,一边揩脸。唯一不同的是,这次拭去的汗水中,含有她心酸的眼泪。
  关于小河,我的记忆如同河底的石块,唯有这个图景,历久弥新。
  三、祭龙箐
  问河哪得清如许?唯有龙潭出水来。沿着小河的溯游而上,即可到达祭龙箐。祭龙箐为小河的源头,是个出山泉水的龙潭。龙潭旁有一棵四季常青,年近二百的古木,村民称之为龙树。古木的粗枝细叶笼罩龙潭,阳光只能透下些许稀疏的光斑。春末夏初,龙潭四周蕨草葱绿,白色的野荞花星星点点,淡红的牛蒡花球随凉风摇荡。飞来飞去的蜜蜂,躯体上松软纤细的绒毛沾有各色花粉。人立其间,悄怆幽邃,是避暑的绝佳场所。   早年,春节过后,乡民通常以家族为单位,在龙树下点香,祭拜。祭品是一盏茶,一杯酒,一块方肉,一碗米饭,一把香,及若干草纸。祭祀的仪式简单,有序。家族内德高望重的长者在古树前焚烧草纸(草纸并不是全部烧完,总会留几张带回家里。个中缘由,我至今不明)。待念完祈祷词,将杯盏内的酒水、茶水倒在地上,端起两只装有饭菜的瓷碗上下摇晃(意为“请饭”,即请神灵用膳。)随后点燃那把香,最后磕头三次,结束祭祀仪式。
  祭祀的言语并不深奥,大致祈求家人安健,子女事业有成,如:“出门发财展望,抱财归家;出门在外,行东方东方明,走西方西方亮,南北各方都敞亮。”等言语。
  期间,女子用铁盆接蓄流出池外的泉水,清洗从家中带来的食材。男人挖好土灶,到山里寻些腐柴朽木,埋锅造饭。孩童无事可做,依着自己的天性,四处追捕蜻蜓、蝴蝶及水中成群游动的黑蝌蚪。
  相传,祭龙箐以前的出水量挺大,后因驻基村对门山的彝族村落,将村内去世的人葬在龙树旁,水量才逐年减小的。此事究竟是葬的人无知,还是制造这一传说的人居心叵测,现今已难辨真伪。坟丘和传说,都在时间和雨水的洗礼中逐渐淡化,隐没。
  祭龙箐的由来大致如此,近来虽已无人祭祀龙潭,地名却得到了沿用。
  农村不断的发展,水资源紧缺成了急需解决的问题。人为了维护利益,会做出许多令人惊愕的事。为了水,砍断别家水管,堵塞管道的事情时有发生。邻村的李老三,夜里绕山路砍别家的水管。他害怕被人发现不敢打手电,一刀下去,竟砍伤了自己的左腿,住进了医院。问他为啥,向来性情憨直的李老三说:“家里好几天没水了。”
  问题是用来解决的。为保证用水的公平,饮用这条水的几个村庄,集资买来空心砖和水泥,在潭口砌了一方水池。水从龙潭流入池子,各家再用水管从蓄水池内架取。水管架好,村里各户人家每年出一百元钱,找了个熟悉山路的人管水。几十年来,管水的人换了几拨,水却不曾停过了。
  四、云    雾
  驻基的上空,时刻都飘着几朵流云,环顾四周,给人一种在云里出生的错觉。
  去年夏天回家,林业局的工作人员到村里发放松树苗,要求栽种到封山上各家退耕还林的荒地里。栽树的那天,气温很高,车只能开到山口,剩下的路得步行前往。石漠化日渐加重的山包,乱石裸露,杂草丛生。鲁迅先生在《故乡》里写道:“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下坡的山路便是如此,狭窄、陡峭。人背着树苗,一公里的路程,走了半个多小时。树苗栽完,一家人皆嘴唇干裂,爬到山顶时,已是日暮黄昏。立于山顶,我伸个了懒腰,天离得很近,仿佛伸手便可触摸徐徐流动的云岚;深吸一口,就能把霞云吸入我的肺叶。
  云,夏、秋两季的变化最为繁复。七月份,寻甸进入雨水天,空气中的水汽浓度变高,云团的体积也随之增大。大的云团,能遮蔽几座青山;小者,亦可遮掩整个驻基村。夏日清晨,驻基上空的云有两层,居于下层的云,薄,似纱,如丝巾,自南向北流动,速度极快。飘于上层的云,有高积云和低积云两类。高积云,形如白色丝带拼接而成的海潮,移动缓慢,变化小,易消散。低积云,是最常见的云团,形体庞大,变幻多,如牛、如鹤、如象、如鲸、如龙、如山石、如湖海等。巧妙逼真的,即使会七十二变的孙悟空見了,也只能自惭形秽。云的形状变幻,与人的知识储备、生活经验及联想力脱不开关系。此外,洁净的云里还藏着每个人内心的隐秘,若留心观察,寻到那朵自己欲念中的事物幻化成的云彩,也只是个时间问题。
  每日的山风吹动云团,把稀薄的流云压实,随后凝结成了雨滴。
  秋意渐浓,大舅将绑好的烤烟装进烤房后给我打电话,让我随他去山里找马蜂窝。我自小喜欢找马蜂窝,吃油炸后金黄香脆的蜂蛹。
  同去者有四人:我的大舅、表弟、友人袁朝有。袁朝有说的马蜂窝,是他同村的朋友放羊时看到的,在山沟内某棵树的枝干上。到达沟底,我们四人分散开,仰头在繁茂的蕨草蒿叶间穿梭,寻找,却始终不曾发现马蜂的踪影。天空中的云愈加乌黑,浓厚。大舅担心我们被雨淋湿,蜂窝还没找到,就催促我们急速地赶往家中,准备避雨。我走得心不甘、情不愿。爬到半山腰,累了,我们停下休息。此时,雾气自山谷中奔涌而出,笼盖群山,包裹村庄,吞没正在山间吃草的牛羊。雾气涌动的状态,极似温泉表层飘动的热气。雾是身体能够感知到的,散落在人手臂上酥痒、冰凉,被激起的鸡皮疙瘩把汗毛竖直。我抬头深吸一口,很是绵软。
  云团的重量难以在空中悬浮,雨滴开始奋力敲击地表,溅起水珠,抹去了我们在山间留下的,一切踪迹。
其他文献
我叫纯子,开着白色的花  漫山遍野的植物,我只认这一棵  长于峭壁,独守风雨  鷹在飞,所有的山涧都不是山涧  直到猎人把子弹吞入腹中  这不是灰色的预言,不是原罪  我叫纯子,开着白色的花  我梦见一个女孩在奔跑  我看到一个女孩在奔跑。她孤身一人  要穿过我漆黑的  漫长的梦境  这是思想的壁垒,也是文字的禁地:  模糊不清的山,悄无声息的河流  就是草地也是  苍茫的,它要留给匆匆的马队。 
期刊
琛航岛的椰子井  历史,在琛航岛上  张着明澈的瞳仁,摄取了:  汉唐以来,岛边滩前  穿梭锚泊的先人制造的樯橹  来往高涨着汉字的云帆……  井水清漪,荡着椰风  溶进掏沙挖井的热汗  映入补帆晾网的黧黑身影  如今,又时时漾着  声声琼剧与缕缕炊烟的芳香……  水井虽小,但那不竭的  水流涓涓,总告诉我们许多许多  椰子井,人们都说你  是一枚刻在热土上的中国印  海岛上,小小菜地  一包沃土
期刊
放缓的时光  应该各自安好,深藏过往  喧嚣是春天的事,它从枝头伸出小小的拳头  很多人变得陌生。包括近在咫尺的邻居  有时会忘记回家的路。想掏出钥匙  掏出的是一串锯子  进门就把拖鞋换上。这样很多事物  会和脚步一起缓慢下来。喜欢这种欺骗  鞋旧了,别扔。洗洗还能穿  累了,就别说话。照顾好旧了的自己  我们曾在溪水里放下一艘小船  但最终白发苍苍,双手哆嗦  稳不住一杯酒里掀起的风浪  接近
期刊
州诗词楹联协会编一本集子——《拾韵七乡》,嘱我写序已有半年时间,但我却一直拖着没写,几次想动笔又几次搁笔,原因有四:一是新冠疫情突然来袭,先是居家隔离,严防死守,坚信居家不出就是对抗疫的支持和贡献。再是关注世界疫情,牵肠挂肚不能释怀,牵扯了大量精力,做什么都受影响;二是受北京和昆明的朋友之约,赶写《石漠开花》和《女儿如花》两个电影剧本,出了初稿又接着反复打磨,分身乏术;三是扶贫攻坚到了最后关头,补
期刊
西山崇岭耸入云,山空穴僻犹仙境。  三元洞里藏古寺,祈祷人间享太平。  東山笔塔遥相应,开化高楼似如林。  人工湖畔话盛世,盘龙滔滔咏不停。
期刊
三岁那年,  妈妈的歌单是童谣,  那些微存,  是我记忆的开始,  是担心但又贴心。  后来,  妈妈的歌单是我爱的旋律,  每一个音符都隐藏着爱,  包裹在心里,  温暖而又清晰。  直到现在,  媽妈的歌单成了彼此的合曲,  你一句,  我一句,  这是母亲与孩子之间,  与生俱来的默契。  没有文字,没有教科书,  你第一次做母亲,  我第一次当女儿,  我们摸索爱,寻找亲情的真谛。  其
期刊
雁过留声,人过留名.父亲去世已有五年,凭着记忆,我想对父亲的一生进行一次较为系统的梳理,首先进入脑海的是两个关键词:土地、道.rn我的记忆是从青山村开始的,那是位于湖北省
期刊
在云南文山地区,漫山遍野生长着一种兰花草,有的还长在高山的石缝中。这种草,虽然说没有浓郁的花香,没有娇艳的色泽,但生命力极其顽强。她和一茬茬坚守在老山的战士一样,不仅经受了恶劣风霜的侵扰,而且遭遇到炮火的杀伤,依然傲立在那里!她见证了战士冲锋时的勇猛雄姿,见证了受伤时不屈的身影。战士们对这种兰花草有无限的情深和爱恋,亲切地称她为老山兰,这个新奇的名字迅速地传遍了每座阵地,每个哨位,每位战士,以至忘
期刊
山 上  爸爸是大山里的人民教师,在三年级以前,我都住在教师宿舍里,教师宿舍是一栋两层的小楼,住了10个老师,也可以说是十户人家。那时候我还是独生女,放学后所有人都离了校,从下午4点多到晚上9点多这一整段时间,我没有玩伴,可算是孤独极了。学校里倒也有几个老师家有孩子,可惜年龄与我都不相当,有个大我几级的女孩,叫甜甜,不爱和我玩,同在一方窄地,一学期也打不了几个照面,我们之间好像总隔着些什么,比如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