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台”和“互联网”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elo13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烽火台大家都很熟悉,古时点燃烟火传递重要消息的高台,是古代重要的军事防御设施。一座座烽火台绵延相连,遇有敌情发生,则施烟点火,台台相连,传递消息。这是古老但行之有效的消息传递方式。互联网早已嵌入当代人的生活。顾名思义,互联就是网络与网络之间互相串联成的庞大网络,网络和网络又以通用的协定相连,形成更为巨大的、覆盖全球的网络。这二者正是两种不同教学理念下的课堂样式的象征。
  “烽火台”代表典型的“线性设计”。教学依据既定目标预设,分为几个相对独立的板块,每个板块之间也可能有不同的阶段目标。各个板块有所联系,但完成各自的教学任务时则显得相对独立。一个板块教学完成之后再推进到下一个板块。教学随着设定的逻辑不断推展、延伸。“烽火台”式的设计是点对点、依次而教的设计样式。前一目标未达成,后一个板块无法启动,板块与板块之间是一种链接、承引、启发的顺序关系,更多依赖教师的教学操作,仰仗教学技艺。烽火传递过程中,信号是容易减弱、受损的。因此,教师在板块推演中要确保顺利,更要注重对课堂的操控,教学效果也变得极为仰仗教师的导控。主导学生的行为、思维,控制课堂的进程,一步步迈向最后点燃的烽火,达成既定的教学目标。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此类设计中,优等生的发言是至关重要的。他们就如同点燃烽火的材料,越多火越旺。教学中,教师和优等生的配合也是课堂进展的核心要素。教师是“点火人”,优等生是优质“燃料”,你呼我应,烧得旺旺的,给“大家”看。线性设计下,我们会忽略那些属于大多数的“看客”。他们沉默寡言,却也无关紧要,因为他们的冷静恰是流程顺利推进的保障。倘若真要出些岔子,拐了一道弯,还真不知道如何回归正道。他们是陪衬,只需捧个人场。所以,课堂上高举的小手总是那几个,而其他学生就习惯性地默默等待他人的发言,鼓掌,下课。不由得想到一位美国教师来中国上课,发给学生的第一张卡片写着:思考好,不要举手,等待点名发言。我们感到奇怪,美国教师解释说:这就是让大家公平享有思考和表达的权利,课堂不要成为快速反应者的独享。
  这样的教学就像“漏斗”,最终目的在开始时已经设定,就是统摄思想归为一处。教师身份神圣,是教学的守护神,是整个教学的中心,即便他们一直不承认自己的特殊地位,但最先预设的能够顺利演绎并完美实现就可见一斑。要确保目标达成,教师要付出努力。从设计到执行,无一处不仰仗教师的执行力、控制力,权且称之为教学艺术。但不能忽视的是,教学中教师作为核心权威,决定着一切的时候,学生就是被动的容器,教学过程缺乏最为可贵的思维含金量。目标达成很可能仅仅是灌输的结果,没有真正的经历主动学习的消化,是囫囵吞枣式的填塞。这样的教学导致学习为简单接受型、重复记忆型。成就的是一个又一个“名师”。
  20世纪以来,在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之后诞生的第三次理论革命中,我们认识了混沌理论。混沌理论作为一种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认为世界是有序和无序、必然和偶然、确定和随机的统一体,有序运动会产生无序,无序运动又包含并产生更高层次的有序。混沌理论观照下的教学,主张以整体、全面、变换的角度去看待学生和教学过程。教学不再是封闭的、简化的、线性的、程式化的系统,而是非线性的、动态发展、多元组合、不可预测、广阔开放、多层维度的空间,存在着大量的矛盾冲突,同时也蕴含着无穷的创造性解决方案。
  教学成为多方不确定因素组合成的多样交合的开放系统,我们形象地称为“互联网”式教学。“互联网”式的教学设计指非线性的,采用交互式关联,具有无尽多元可能的设计。教师制定好教学目标之后,充分让学生自主学习,向着目标进发。这好比是编织“网”的“经”与“纬”。所谓“经”,就是教学目标,而“纬”则是一条条通往目标的路径。在不同学生采用的不同思维路径上,交互产生一个个“网眼”:学生和教师,学生和教材,学生和目标,学生和学生。每一个“眼”就是学习思维的一个个闪光点,是活跃跳动的一条条思路,是接近目标的一步步足迹。此类设计,学生会呈现无尽的学习结果,生发出不可穷尽的学情,课堂教学就是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演武场。教师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需要合理设计并组织教学活动;是学习活动的陪伴者,做到不干扰学生的学习思考,只是提供辅助和指引;是达成目标的维护者,要及时依据学情调试,维护教学向目标迈进。
  在这样的教学设计中,每一个学生都是关键。即便只提供一点信息,也可能经过互联网的传播扩散,经过思维网路的交互,产生更新、更丰富的观点。学生和学生之间是平等互助的,优等生的思考结果代表的仅仅是其中一种。就如上文说的美国教师,他还发给学生第二张卡片:倾听同伴的发言,比你自己表达还重要。这就是典型的互联网式的设计思维,提倡倾听、吸收、借鉴、交互。学生不需要扩张性的发表,不顾一切的言说。话语的霸权就是多元思维的限制。互联网式教学的基本特征就是对话,对话的前提是承认师生在话题面前的平等;对话的目的是交换思想,从“无序”中产生新的共识,发现“次序”;对话的目的是实现思维共享,情感共鸣,创意共举,视界融合,教学相长。就像巴西学者弗莱雷在《被压迫者的教育学》中所述:在对话中,没有“教师的学生”,也没有“学生的教师”。
  “互联网”式教学课堂不是教师的秀场,要求教师不能简单考虑“我要怎么教”,重在思考“学生怎么学”。由于其具有高度的开放性,对教师的知识积累、教学经验、应变能力等方面都是考验。教师在设计此类教学时特别要关注三个空间。其一,课前空间,在了解学情,准备应变上有更多的素材准备。所以,摸清学情成了教学的起点,把握学情成了教学的基础。其二,课堂空间,在关注学情、应对变化上有更多的方案准备。预设在这样的设计中仅仅是方案,是可能性,而不是必然的路径。多方预设会让课堂更加灵动,学生更加主动。其三,课后空间,在促发学情自觉上应有更积极的准备。课后是学习效果递增、学习触角延伸、学习空间拓展、学习获得增值的最佳时机,要有促发的机制,让效果增值。教学历经三种空间的更替,课堂上学生也经历了真正的学情变化,这样的过程是真正有效的学习。学生和教师一起体验,实现了知识结构的重组,发展,更新,丰富。无疑,对于教师的要求比“个人秀场”式的教学更有挑战性。
  混沌理论认为:框架组织过多,过于烦琐,系统可能自我封闭,逐渐形成循规蹈矩的僵化处理格式,或者丧失灵活性,或者发育不全,或者加速对自身的破坏。“互联网”式教学并非可以漫无边际,也有应然的“边界”。教学要通过“不确定性”达成“确定”,开放要有度,就要设定合理的互联边界。第一,可以用目标确定边界。一节课的目标要明确且精简。不管途经何种路径,采用什么方法,“条条大路通罗马”,最终都要为达成目标服务,所以,不是本节课教学目标的学习活动视为界外,简单而相对专一的目标让教学留有更多余地,让拓展成为可能。第二,可以参考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定边界。教学切中最近发展区,才能实现学生有效的进步发展,否则不是揠苗助长就是停滞不前。因此,对学情的把握又成为边界设定时的准绳。第三,可以用不同的学习主旨设定边界。例如,文体的不同学习主旨不一样,散文的教学和议论文教学不同;方向不同,主旨也应有变化,指向写作的阅读教学和品味语言风格的阅读教学不同。最后,可以用学习的容量定边界。学习就是发展,发展永无止尽,不要尝试“一口吃成胖子”。在学生可以接受的范围内,树立“学习性课堂”的观念,还课堂给学生,以宝贵的时间进行学习活动,以学定教,顺学而导。
  “互联网”式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呼唤,也是服务学生学习的必然变革方向。尽快让自己从“烽火台”下来,踏上“互联网”高速公路吧。
  (福建省福州教育研究院 350001)
其他文献
郑嘉琦,我们班的小帅哥,小小年纪,就戴上了一副黑框的深度近视眼镜。如果你觉得他这是看电视和玩电脑造成的,那就大错特错了。他可是出了名的“小书迷”,完全是书看得多的缘故!《三国演义》《水浒传》《汤姆叔叔的小屋》《赛尔号》《洛克王国》……要是评选“阅读奖章”的话,我相信这枚奖章非他莫属。  每当拿到一本好书时,他便兴奋得两眼发亮,满脸通红,迫不及待地翻开书,如饥似渴地读起来。瞧,他那双渴望知识的小眼睛
我是书包,每天贴身陪伴小主人,最近因为行动不便,我去看医生了。  医生检查后,对我说:“你是典型的书包肥胖症,应该尽早减肥,否则会因能量过剩而导致死亡(书包破裂)。”在医生那里查明了病因,我心中忐忑不安,赶紧召集了我所有的身体器官,想调查到底是哪些家伙致使我身体肥胖。  笔袋先说话了:“我就像人类身体里的血管,每支作用不同的笔则像是运输氧气的红细胞,我可是一介良民,就像血液是人类生命系统中最重要的
一天,豆豆围着一块木头打转。  妈妈感到很奇怪:“豆豆,你在干什么?”  豆豆说:“我在求鱼。”  妈妈不明白豆豆的话。  豆豆说:“我们刚学了一个成语叫‘缘木求鱼’,说围着木头就有鱼。”  妈妈无语。
开学这么长时间了,还没上过一节体育课呢!每次一到体育课时间,我们都在心里默默期盼……  可是,老师总是说:“毕业班,学习要抓紧,这节体育课我们……”一次次盼望,换来一次次失望。同学们心中对体育课的渴求也与日俱增。  经过班委会的多次“联合上访”,今天的体育课,老师终于点了头。下午第二节课,同学们早早地排好了队,像等待阅兵一样等候在操场上。  老师终于来了,同学们无法掩饰内心的激动,无不欢呼雀跃。老
【摘 要】要让学生学会阅读、增加积累,就要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深入研究教材,比较全面地把握好一篇课文,进而准确地定位一类文本,从而引导学生走向整本书的阅读。其中,针对单篇课文的教学,教师应确定适合的阅读目标以及教学策略;针对同类文本的定位,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话编者,了解作者,关注文体;针对整本书的阅读,师生要找到篇与篇、篇与本之间的“互文”关系点。  【关键词】一篇带一本 群文阅读 细节描写 烘托 
我总觉得这本书不用任何导读。你只要负责感动和笑就行了。  作者岛田像跟你聊天一样,通过一件一件事,跟你说阿嬷。阿嬷就是外婆。  很多人一听到奶奶或者外婆就受不了,奶奶和外婆就是童年,就是自己老了的样子,就是最终要去的怀抱。  小说里的昭广为什么会和阿嬷生活在一起?  那个时候,昭广八岁,父亲因为核辐射去世了,昭广是“父亲留给母亲的纪念”。母亲在一个大贫民窟里摆摊,努力养活自己和子女。后来坚持不住了
你知道这些数字俗语分别表示什么吗?请用线连一连。  二一添作五 表示实实在在,不可更改  三下五除二 表示做事不考虑周到,干了再说  八九不离十 表示一样东西两人平分  一是一,二是二 表示某人干事麻利  一不做,二不休 表示差不多  十有八九 表示某人打小算盘  十拿九稳 表示归根到底  小九九 表示把握大  十万八千里 表示很不容易  九九归一 表示信心十足  九牛二虎之力 表示距离远  (江
每个语文教师都在有意或无意地运用“语用学”的知识进行着阅读教学。简单地说,“语用”就是使学生能在一定的语境中正确、合理、妥帖地进行表达,并将已学过的字、词、句、段、篇等内容,根据语境的需要,加以规范、恰当、个性地运用。有效的语用学习,要跟内容理解、情感陶冶、学法指导相融合,才能进入文化意义上的语用妙境,才能真真切切地看到学生在短短40分钟里由陌生到熟悉、由不会到会的学习成长过程。作为教师,我们应该
编者按  语文教学积弱已久,有人胼手胝足,忙于灌输知识、拼抢分数,也有人心骛八极,戴着镣铐设法突围。去年开始,有新锐教师和语文专家将哲学思辨引进了小学语文课堂,如浙江新生代教师郭初阳、江苏省特级教师李庆明等。今年3月下旬,在杭州举办的第八届中国儿童阅读论坛,也以“儿童与哲学”为主题,有教师还将自己的理念在课堂上进行感性演绎,场面热烈。这些探索无疑很有价值,但问题也不少——或胶柱鼓瑟,或流于艰深晦涩
作家是以作品来发言的,不管他权力多大,也不管他名声怎么显赫,如果他没有几部叫得响的作品,没有一批又一批五体投地的粉丝,他就不可能让人信服和崇拜,更不可能流芳百世。作品是作家的全部价值所在。   语文教师当然不一定要像作家那样以写作为主,但应当喜欢写作,并养成勤于写作的习惯。道理很简单,语文教师从事的是语言文字和文学作品的教学。孩子是怎么生出来的,只有亲自怀孕过的母亲最清楚其中的喜与忧;文章是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