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改以来,无论是专家学者还是一线教师都在围绕如何提高课堂效率作了诸多探索。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课堂教学及其有效性问题,引发了前所未有的关注。然而,当今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实践中存在两种令人担忧的倾向:一是课堂教学手段百花齐放,多媒体等各种技术手段轮番上阵,结果课堂是活跃了,但浅薄有余,厚重不足;二是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只注重传授知识,用教师思维代替学生思考,导致学生思维方式的僵化。这与当今社会需求创新人才相悖,对于新课改来说可谓是“换汤不换药”。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如何才能构建有效课堂,培养学生人文精神与人文素养,做一个有思想力的智者,彰显历史学科功能,本文拟就此做一些探讨。
一、激发学习兴趣——动力引擎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巨大动力,是激发学生灵感的源泉。新课改理念下,教师必须想方设法将晦涩难懂的教材内容还原其鲜活生动、丰富多彩的真面目,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导人精妙。通过一段新颖、简明、有趣的导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可以迅速地把他们引入特定的学习情境。比如,讲授《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时,我利用周恩来总理在外交舞台上的一个小事例来设计一个导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时用触发学生好奇心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课堂的有效性打下基础。久而久之,学生会对课堂充满期待,将学习视为一种享受。
课堂内容鲜活。历史与现实存在距离感,因此课堂上可以结合教学内容适当穿插一些地方史知识,将历史知识与乡土资源中学生熟悉的人和事巧妙地联系起来。例如,《国民大革命》的教学,我结合桂平的乡土历史讲述,抗日战争时期黄埔军校分校曾经在桂平西山脚下的桂山钟楼办学,并招收一批桂平学员,这一段鲜为人知的乡土历史,顿时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并产生诸多疑问:黄埔军校桂平学员参加抗日战争了吗?在战争中起多大作用?黄埔军校今何在?让学生通过感受历史,拉近历史与现实的时空距离,让历史回归生活,贴近生活。
“人的历史”要有“人”才鲜活。教科书对历史人物的刻画缺乏人性的色彩。学生对历史人物的了解往往是简单的贴标签,这样的历史不仅失去了真实,也缺乏情趣。比如,我在讲宋元文化陆游诗词部分时,通过多媒体展示了以下材料。
晚年,他是行走在村头社尾的一个老头,“儿童共道先生醉,折得黄花插满头”。
此时,你如大叫一声:“嘿,老头,你是谁呀?”他会说:“我是那些小鬼捉弄的对象,他们很快乐,因为看到我喝醉了,便插我一头野花来害我出糗——我也很快乐,我这辈子从来不好意思自己插花戴朵。现在装装醉,装装被他们陷害,体会一下满头插花的快乐——哈,我是谁?我是—个老骗子呢!”
世上没有一生80年、一年365天、一天24小时的“爱国诗人”。陆游只是写他的诗,只是记录他的心情。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鲜活的形象跃然纸上。他热爱生活,喜好读书,作无数的诗词,却依然有清醒的认识: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究是浅薄的,认识事物本质,还必须依靠亲身的实践。陆游是一个人,然后才是一位爱国诗人,他的诗作不乏生活的哲理,他和所有的历史人物形象一样都不应该是僵化的。学生由此得到些许看待和分析历史人物的方法。
课堂语言生动。高中历史教科书晦涩难懂,如果教师把课堂语言艺术运用得当,可以把深奥的事理通俗化,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使学生听起来津津有味,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还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融入自己独到的见解,用通俗的语言对历史进行个性化解读,为学生学史提供新视角。
二、确立教学主题——核心统领
没有主题的历史课堂,将使历史教学成为史实的简单性堆砌和讲述,学生无法理解史实背后所隐含的人文思想,知识迁移能力也得不到提高,导致教学效率低劣。由此可见,确立课堂教学主题何等重要。而确立教学主题要学会高屋建瓴,驾驭教材。备课过程中用更高的视角,领悟教材蕴含的思想,准确确立教学主题,才能在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历史思维。
比如,在讲《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的儒学思想在先秦时期不被重视,西汉提升为正统思想,宋明时期成为官方哲学,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对儒学的批判继承。儒学思想随着时代的变迁,在中国古代封建君主和大臣不断选择和扬弃过程中得到发展,承载着两千多年的农业文明。站在工业文明视角的高度,我们可以发现儒学的思想体系中,既有中华文化的精髓,亦有不符合时代需要的糟粕。由此可以准确地确立《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的教学主题:面对多元价值,传递文化精神需要我们有度地对待经典。这种具有准确教学主题引领的教学实施才可能有突破、有创新、有效率。合理的教学主题定位,是历史课堂的核心统领,是践行有效课堂的密码。
三、激活学生思维——创新之基
历史教科书内容简练、理论性强,导致传统的课堂受其内容束缚,存在明显弊端,重教有余,重学不足;灌输有余,启发不足;复制有余,创新不足。新课改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是既服务考试,又服务学生的人生。激活学生的思维,是培育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石,学生才可以拥有受用一生的“财富”。教师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让思想充盈课堂,有思想的课堂才能有生气、有活力、有魅力,才能培养学生的思想力和创新能力。
首先,教师对历史本身要有厚积、体味和感悟。作为课堂主体的教师必须不断学习,做一位爱读书、多读书、会读书的历史教师。当我们读书沉淀成深厚的知识底蕴,就会视野开阔、思想充实,课堂上才能做到游刃有余,才能点拨引导、设计准确有效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激活学生的思维。
其次,课堂问题设计恰当方能激发学生思维。思维总是从问题开始的,比如,学习关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的积极意义之后,提出问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无缺陷?这是一个具有启发性又符合学生思维水平的问题,学生们通过思考都发表了一些很有意义的见解,最后综合学生观点进行总结,既肯定学生善于思考,也帮助个别同学纠正了“过激”而产生的思维偏差。通过问题的设计,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又使学生恰如其分地掌握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经济体制改革中的地位和作用。总之,学生在课堂中通过教师适当的启发、引导,能在平易中见奇特,杂乱中理清头绪,疑惑中寻求答案,取得探索未知、获得成功的情感满足,形成知之好之乐之的心理变化过程。这才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智慧历史课堂。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师们共同追求的目标。让我们走进新课程,以新的教学理念引领教学实践,积极探索,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确立合理主题、激活学生思维,构建内涵丰富的历史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教学优质化。
(责任编辑 杨晶晶)
一、激发学习兴趣——动力引擎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巨大动力,是激发学生灵感的源泉。新课改理念下,教师必须想方设法将晦涩难懂的教材内容还原其鲜活生动、丰富多彩的真面目,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导人精妙。通过一段新颖、简明、有趣的导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可以迅速地把他们引入特定的学习情境。比如,讲授《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时,我利用周恩来总理在外交舞台上的一个小事例来设计一个导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时用触发学生好奇心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课堂的有效性打下基础。久而久之,学生会对课堂充满期待,将学习视为一种享受。
课堂内容鲜活。历史与现实存在距离感,因此课堂上可以结合教学内容适当穿插一些地方史知识,将历史知识与乡土资源中学生熟悉的人和事巧妙地联系起来。例如,《国民大革命》的教学,我结合桂平的乡土历史讲述,抗日战争时期黄埔军校分校曾经在桂平西山脚下的桂山钟楼办学,并招收一批桂平学员,这一段鲜为人知的乡土历史,顿时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并产生诸多疑问:黄埔军校桂平学员参加抗日战争了吗?在战争中起多大作用?黄埔军校今何在?让学生通过感受历史,拉近历史与现实的时空距离,让历史回归生活,贴近生活。
“人的历史”要有“人”才鲜活。教科书对历史人物的刻画缺乏人性的色彩。学生对历史人物的了解往往是简单的贴标签,这样的历史不仅失去了真实,也缺乏情趣。比如,我在讲宋元文化陆游诗词部分时,通过多媒体展示了以下材料。
晚年,他是行走在村头社尾的一个老头,“儿童共道先生醉,折得黄花插满头”。
此时,你如大叫一声:“嘿,老头,你是谁呀?”他会说:“我是那些小鬼捉弄的对象,他们很快乐,因为看到我喝醉了,便插我一头野花来害我出糗——我也很快乐,我这辈子从来不好意思自己插花戴朵。现在装装醉,装装被他们陷害,体会一下满头插花的快乐——哈,我是谁?我是—个老骗子呢!”
世上没有一生80年、一年365天、一天24小时的“爱国诗人”。陆游只是写他的诗,只是记录他的心情。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鲜活的形象跃然纸上。他热爱生活,喜好读书,作无数的诗词,却依然有清醒的认识: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究是浅薄的,认识事物本质,还必须依靠亲身的实践。陆游是一个人,然后才是一位爱国诗人,他的诗作不乏生活的哲理,他和所有的历史人物形象一样都不应该是僵化的。学生由此得到些许看待和分析历史人物的方法。
课堂语言生动。高中历史教科书晦涩难懂,如果教师把课堂语言艺术运用得当,可以把深奥的事理通俗化,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使学生听起来津津有味,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还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融入自己独到的见解,用通俗的语言对历史进行个性化解读,为学生学史提供新视角。
二、确立教学主题——核心统领
没有主题的历史课堂,将使历史教学成为史实的简单性堆砌和讲述,学生无法理解史实背后所隐含的人文思想,知识迁移能力也得不到提高,导致教学效率低劣。由此可见,确立课堂教学主题何等重要。而确立教学主题要学会高屋建瓴,驾驭教材。备课过程中用更高的视角,领悟教材蕴含的思想,准确确立教学主题,才能在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历史思维。
比如,在讲《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的儒学思想在先秦时期不被重视,西汉提升为正统思想,宋明时期成为官方哲学,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对儒学的批判继承。儒学思想随着时代的变迁,在中国古代封建君主和大臣不断选择和扬弃过程中得到发展,承载着两千多年的农业文明。站在工业文明视角的高度,我们可以发现儒学的思想体系中,既有中华文化的精髓,亦有不符合时代需要的糟粕。由此可以准确地确立《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的教学主题:面对多元价值,传递文化精神需要我们有度地对待经典。这种具有准确教学主题引领的教学实施才可能有突破、有创新、有效率。合理的教学主题定位,是历史课堂的核心统领,是践行有效课堂的密码。
三、激活学生思维——创新之基
历史教科书内容简练、理论性强,导致传统的课堂受其内容束缚,存在明显弊端,重教有余,重学不足;灌输有余,启发不足;复制有余,创新不足。新课改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是既服务考试,又服务学生的人生。激活学生的思维,是培育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石,学生才可以拥有受用一生的“财富”。教师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让思想充盈课堂,有思想的课堂才能有生气、有活力、有魅力,才能培养学生的思想力和创新能力。
首先,教师对历史本身要有厚积、体味和感悟。作为课堂主体的教师必须不断学习,做一位爱读书、多读书、会读书的历史教师。当我们读书沉淀成深厚的知识底蕴,就会视野开阔、思想充实,课堂上才能做到游刃有余,才能点拨引导、设计准确有效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激活学生的思维。
其次,课堂问题设计恰当方能激发学生思维。思维总是从问题开始的,比如,学习关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的积极意义之后,提出问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无缺陷?这是一个具有启发性又符合学生思维水平的问题,学生们通过思考都发表了一些很有意义的见解,最后综合学生观点进行总结,既肯定学生善于思考,也帮助个别同学纠正了“过激”而产生的思维偏差。通过问题的设计,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又使学生恰如其分地掌握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经济体制改革中的地位和作用。总之,学生在课堂中通过教师适当的启发、引导,能在平易中见奇特,杂乱中理清头绪,疑惑中寻求答案,取得探索未知、获得成功的情感满足,形成知之好之乐之的心理变化过程。这才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智慧历史课堂。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师们共同追求的目标。让我们走进新课程,以新的教学理念引领教学实践,积极探索,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确立合理主题、激活学生思维,构建内涵丰富的历史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教学优质化。
(责任编辑 杨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