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民族地区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结合生活实际以及民族地区的学生发展特点制定新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因此,通过探究少数民族地区的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提出相应的策略,旨在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关键词】民族地区 低年级 趣味课堂 实践研究
义务教育方针的实施,有效促进了民族地区数学课堂教学的开展进程,为各个民族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由于现今的民族地区数学课堂教学效果还不足以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需要提出有效的趣味课堂教学的策略,让更多的学生对数学课程产生兴趣。
一、借助教具,增强课堂趣味性
民族地区的教育目标随着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发生了新的变化,在培养学生方面,要做到以各地区学生的发展作为基础,按照学生的真实需要制定教学方案。而在各个地区的数学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只用适当的教学工具来丰富教学的形式,比如借助多媒体或者生活中的一些事物作为教学的工具,充分的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如当讲解《加法交换律》这一节内容的时候,老师就通过结合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内容展开教学。“喜羊羊与灰太狼”是小学生非常喜欢的一部动画片,所以教师就先将其中与本节相关的一部分动画进行播放,其中的8只羊按照顺序排好队,随后变换顺序,让学生判断羊的个数是否发生变化。以此为例引出了本节的重点内容“加法交换律”的定义以及相关的规律。这一教学的方法主要就是以学生的兴趣作为出发点,最终有效地提高了课堂的趣味性。
二、创设趣味性教学情境
由于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教学模式比较单一,就导致学生对于数学这一课程的学习失去兴趣,最终的教学效果也就差强人意。经过教学实践可以发现,适合的教学情境以及浓郁的氛围能够有效的提升學生的学习兴趣,并增强数学课堂的趣味性。在有趣的教学情境中,学生能够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极大的促进了数学知识的内化过程。
例如,在讲解到“概率”这一节内容的时候,老师就以游戏的方式为学生营造出轻松愉悦的教学情境。首先老师拿出了十个卡片,其中每个卡片上的数字是按照1到10来排序的。随后让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轮流抽排,随后计算抽到6的概率。学生在游戏中就能够学到知识,并且印象会更加深刻。
又如,在学习“时分秒”这一内容的时候,老师就先将学生分成了几个小组,随后每一个小组发一个指针表,随后让小组读取某一个时刻的时间,在这一过程中,就能够对“时针,分针和秒针”有一个准确的认识。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能够合作学习,还能够从浓厚的环境中获得更多的知识,有效地提高了教学的质量。
三、巧妙设疑
平铺直叙的教学难以吸引学生。所以,少数民族地区的教师在开展数学课堂教学的时候要适当的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并借助提问来引起学生的思考,帮助学生融入数学课堂。由于数学学科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所以教师在实际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可以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巧妙的设置疑问,引起学生的思考。
例如,在学习“长度的度量”时,老师先为学生讲解了长度的概念,随后提出了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你们睡的床的长度吗,你的卧室有多长呢?”这就引起了学生的思考。随后布置任务,让学生自己课下测量。学生通过亲身的实践以及自主的思考就对“长度度量”有一个深入的了解。
又如,在一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设置了一个题目,35-( )=15。刚刚面对这样的问题学生就会显得比较无措,此时教师可以给予一个深入的引导。比如举出一个和生活息息相关的案例,“桌子上有35个橘子,后来吃掉了20个,那么桌子上还剩下几个橘子?”这个问题相对来说就比较简单,学生很快就能计算出来。“35-20=15”。随后老师继续引发学生的思考,“那么如果我想要桌子上的橘子数量比20个少呢,是不是就应该再吃掉比20个还要多的数量?”我们可以把“-”当成是吃掉,那么最后应该是至少吃掉20个,或者是全部吃掉对吗?”那么最后的括号里应该填的就是“20~35”。
学生通过教师设置的疑问,最后积极地展开思考和讨论,最后联系生活,有效的解决的问题。借助设疑的方法能够帮助学生形成一个属于自己的思路,不断地探究问题的本质,最终学会独立的思考问题,并且能够在这一过程中深入的感受到数学这门课程带来的趣味性。
四、总结
综上所述,对于民族地区而言,提高教学水平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借助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课堂的趣味性。结合民族地区学生发展的特点制定适合的课堂教学的策略,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最终目标。为民族地区学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并有效推动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安晓.民族小学趣味教学研究[D].聊城大学,2015.
[2]黄国华.浅析小学数学趣味教学方法[A].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第四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C].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2016:1.
【关键词】民族地区 低年级 趣味课堂 实践研究
义务教育方针的实施,有效促进了民族地区数学课堂教学的开展进程,为各个民族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由于现今的民族地区数学课堂教学效果还不足以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需要提出有效的趣味课堂教学的策略,让更多的学生对数学课程产生兴趣。
一、借助教具,增强课堂趣味性
民族地区的教育目标随着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发生了新的变化,在培养学生方面,要做到以各地区学生的发展作为基础,按照学生的真实需要制定教学方案。而在各个地区的数学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只用适当的教学工具来丰富教学的形式,比如借助多媒体或者生活中的一些事物作为教学的工具,充分的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如当讲解《加法交换律》这一节内容的时候,老师就通过结合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内容展开教学。“喜羊羊与灰太狼”是小学生非常喜欢的一部动画片,所以教师就先将其中与本节相关的一部分动画进行播放,其中的8只羊按照顺序排好队,随后变换顺序,让学生判断羊的个数是否发生变化。以此为例引出了本节的重点内容“加法交换律”的定义以及相关的规律。这一教学的方法主要就是以学生的兴趣作为出发点,最终有效地提高了课堂的趣味性。
二、创设趣味性教学情境
由于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教学模式比较单一,就导致学生对于数学这一课程的学习失去兴趣,最终的教学效果也就差强人意。经过教学实践可以发现,适合的教学情境以及浓郁的氛围能够有效的提升學生的学习兴趣,并增强数学课堂的趣味性。在有趣的教学情境中,学生能够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极大的促进了数学知识的内化过程。
例如,在讲解到“概率”这一节内容的时候,老师就以游戏的方式为学生营造出轻松愉悦的教学情境。首先老师拿出了十个卡片,其中每个卡片上的数字是按照1到10来排序的。随后让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轮流抽排,随后计算抽到6的概率。学生在游戏中就能够学到知识,并且印象会更加深刻。
又如,在学习“时分秒”这一内容的时候,老师就先将学生分成了几个小组,随后每一个小组发一个指针表,随后让小组读取某一个时刻的时间,在这一过程中,就能够对“时针,分针和秒针”有一个准确的认识。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能够合作学习,还能够从浓厚的环境中获得更多的知识,有效地提高了教学的质量。
三、巧妙设疑
平铺直叙的教学难以吸引学生。所以,少数民族地区的教师在开展数学课堂教学的时候要适当的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并借助提问来引起学生的思考,帮助学生融入数学课堂。由于数学学科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所以教师在实际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可以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巧妙的设置疑问,引起学生的思考。
例如,在学习“长度的度量”时,老师先为学生讲解了长度的概念,随后提出了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你们睡的床的长度吗,你的卧室有多长呢?”这就引起了学生的思考。随后布置任务,让学生自己课下测量。学生通过亲身的实践以及自主的思考就对“长度度量”有一个深入的了解。
又如,在一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设置了一个题目,35-( )=15。刚刚面对这样的问题学生就会显得比较无措,此时教师可以给予一个深入的引导。比如举出一个和生活息息相关的案例,“桌子上有35个橘子,后来吃掉了20个,那么桌子上还剩下几个橘子?”这个问题相对来说就比较简单,学生很快就能计算出来。“35-20=15”。随后老师继续引发学生的思考,“那么如果我想要桌子上的橘子数量比20个少呢,是不是就应该再吃掉比20个还要多的数量?”我们可以把“-”当成是吃掉,那么最后应该是至少吃掉20个,或者是全部吃掉对吗?”那么最后的括号里应该填的就是“20~35”。
学生通过教师设置的疑问,最后积极地展开思考和讨论,最后联系生活,有效的解决的问题。借助设疑的方法能够帮助学生形成一个属于自己的思路,不断地探究问题的本质,最终学会独立的思考问题,并且能够在这一过程中深入的感受到数学这门课程带来的趣味性。
四、总结
综上所述,对于民族地区而言,提高教学水平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借助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课堂的趣味性。结合民族地区学生发展的特点制定适合的课堂教学的策略,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最终目标。为民族地区学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并有效推动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安晓.民族小学趣味教学研究[D].聊城大学,2015.
[2]黄国华.浅析小学数学趣味教学方法[A].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第四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C].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