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女儿从幼儿园回家,拿了同班小朋友的一副玩具模板。 我发现后,犯了难。家教书刊中说,孩子在这个年龄段,还处于自我中心阶段,分不清自我与外界的不同。如果此时我斥责她,她一定会以为自己犯了天大的错误,很长一段时间会沉浸在自责中不能自拔,不利于她的心理健康;但如果不纠正她这种行为,以后养成了习惯还了得? 我想了想,计上心来。女儿每天晚上睡觉前,都要我讲三个故事给她听。当天晚上她要睡觉时,我有意把她的故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女儿从幼儿园回家,拿了同班小朋友的一副玩具模板。
我发现后,犯了难。家教书刊中说,孩子在这个年龄段,还处于自我中心阶段,分不清自我与外界的不同。如果此时我斥责她,她一定会以为自己犯了天大的错误,很长一段时间会沉浸在自责中不能自拔,不利于她的心理健康;但如果不纠正她这种行为,以后养成了习惯还了得?
我想了想,计上心来。女儿每天晚上睡觉前,都要我讲三个故事给她听。当天晚上她要睡觉时,我有意把她的故事书藏起来,装着到处都找不到的样子,对她说,故事书找不到了,今晚没有故事听了。女儿眼泪汪汪的,一脸无奈的样子。我趁热打铁,对她说:“你心爱的东西不见了,觉得心里很难过,是吗?”她点了点头。我又说:“是不是所有小朋友都有自己喜欢的东西,不见了都会很难过?”她又点了点头。于是,我对她说:“你今天是不是在整理书包的时候,拿错了同学的玩具模板?他现在一定很难过,你说是吗?”她低下头,有点儿不舍地说:“爸爸,我现在就去还给他。”
看来这次换位思考成功了,孩子得到了切身的感受,自己认识到了错误。我高兴地对她说:“你是一个好孩子,你做得对,可是现在已经太晚了,我明天就带你去还给小朋友。”
其他文献
诚如之前所言,这些每天都在你我的孩子身上上演的行为的确都还不是看书,只是和阅读“有关”而已。但是,它们又的确已经是看书的开始—至少,孩子们已经或者正在通过这些行为爱上图书,这是最初的兴趣,也是最弥足珍贵的。 既然孩子天生对书本有浓厚的兴趣,为什么长大后对书的喜好却大相径庭呢?我们做家长的是否做错了什么?错过了什么?正确的做法该是怎样? 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儿童一出生就具有对书本天然的兴趣。国内外
尽管清华大学校长王大中院士赞誉他为“清华爱迪生”,但邱虹云毕竟还只是清华的一名普通大学生、一个尚未毕业的大男孩儿。所以,当他的高科技发明竟然引致各界商家争相投入数千万资金时,世人不禁啧啧称奇。 但是他的父亲却并不感到意外—从儿子两三岁时就雄心勃勃要种出满树“糖果”开始,父亲就已经预见了这一天的到来。 因为邱家住在城乡结合部,小虹云在外玩耍常会见到农民种地的情形,所以那天他决定种一棵属于自己的树
我儿子生性懦弱,常受人欺负也不敢吭声,受了委屈也不争辩。我该怎么办? 中山 钟小阳 这样的孩子往往是受到家长的过度保护或者专制教育,故平时很少有自己的主观意志。家长要教会孩子合理而积极地争取自己的权益。 ◎ 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愿望和要求,对于内向的孩子,可以启发他说出:“想要什么”、“喜欢什么”、“愿意做什么”。 ◎ 允许孩子说“不”,这样不仅可让他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而且在与父母沟通时
为了和丈夫一起忙生意,女儿才满月,莉就狠下心给她断了奶,托付给外地的母亲照看。 几个月后,莉去看女儿。孩子长得胖嘟嘟的,很是健康,而且极少哭闹,谁见了都说乖。可没几天,莉却觉得孩子似乎太“乖”了,一天到晚表情淡漠,反应都好像有些迟钝。她开始担心:这种乖好像跟孩子的年龄不太相符,会不会有什么毛病呢? 她的担心是正确的。研究人员对这样的婴儿有种专门的称呼,叫做“沉默婴儿”,典型特征就是不善于用表情
2岁多时,豪豪开始时不时地玩弄自己的生殖器,从小带大他的爷爷奶奶认为,男孩子嘛,都是这样,长大自然就好了。有时爷爷甚至还以此当众逗乐。3岁多上幼儿园后,老师渐渐地发现了他的问题,这才引起父母的重视,但似乎已经来不及了,耐心说服、批评教育、甚至巴掌“伺侯”,软的硬的都用过了,豪豪却只不过将原来的公开行为转为地下。白天躲在没人的地方玩,晚上入睡前或早晨醒来后躲在被窝里玩。更糟糕的是爷爷此时仍不以为然,
春节是喜庆、吉祥的。然而,对于孩子们来说,与喜庆同样重要的还有安全,“平平安安过个年”,意在提醒家长呵护好孩子,过个欢欢喜喜的年。 防止意外伤害 近年来儿童意外伤害呈上升趋势,春节期间的发生率尤其高。究其原由,与节日孩子们玩耍的项目增多以及家长的警惕性降低有关。其中以下面两项最为常见— 1. 烟花爆竹虽然不少地方已经明令禁止燃放,但仍有一些家长迁就孩子而私下买来供孩子玩耍。殊不知,烟
孩子病了。看着被疾病折磨的小小孩儿,父母会把万般的心疼化做宠爱,有时难免会失去理性,对孩子娇宠过度。一些孩子病愈后变得娇气了,脾气也大了,不愿独自睡觉,百般挑剔食物等等,就是病中被过于娇惯而带来的“后遗症”。 那么,父母应该怎样对待病中的孩子呢? 首先,家长要沉着冷静。患病期间由于身体不适,情绪欠佳,孩子烦躁不安且哭闹频繁是正常现象,家长多加关心完全必要,但不要流露出过分的温情,因为那样不利于
入冬以后,气候寒冷而且变化无常。难得有了一个晴好的冬阳天气,有些家长却又担心孩子出外会感染风寒,宁愿把孩子关在屋里。“隔着玻璃也可以晒太阳嘛!”家长这样认为,全然不知这样做是个多大的遗憾。 首先,孩子们对寒冷的耐受,需要有一个锻炼的过程,经常让他们到户外活动活动,接受一下冷空气的洗礼,能够提高他们的耐寒能力。而冬阳天恰恰就是孩子们作冷空气浴的首选,因为这时候气温相对要高一些。 其次,现代医学
有件事,像石头一样压在心上半年多了,每次想起来,我仍然感到惭愧。 那是半年前的一天,我一个人从四会市回来,坐上了一号公共汽车。车票是两元钱一张的,可是上车后我才发现,身上只剩下一元五角钱!怎么办?不能买半票,车又开动了。趁着人多,我下意识地避开售票员的目光,使劲儿往里挤去…… 车到站了,随着人流,我低着头悄悄逃下了车。 回到家里,我想来想去,还是把事情经过告诉了妈妈。妈妈听了,严肃地对我说:
连续几次强冷空气南下之后,广州的街头巷尾便一派料峭了。 大人们已经是全副"武装",走在大街上仍免不了脚步匆匆;小家伙们更是穿得跟熊宝宝一样,却依然缩着脖子笼着小手直打哆嗦。 在本没有什么冬天的广州,人们御寒的经验多来自于听闻:多穿点、穿厚点,总是会好过点吧? 在我们的摄影镜头面前,这一群孩子却用自己柔弱的小身躯精彩作答:其实未必— 游泳池旁,只穿着泳衣的孩子们在池边做着各种准备动作,呵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