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礼旸
独立食评家
法国美食会会员
上海食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
读者朋友收到这一期《食品与生活》时,辛卯年新年越来越近了。放寒假啦!过年啦!小孩子们心里痒痒地高兴,可以玩一玩,吃一吃,拜拜年,收收压岁钱。大人们也在计划,今年的新年有点什么新花样?走几家亲戚朋友?是不是举家外出旅游?
年年难过年年过
自古以来,中国人把奇数叫“阳数”,而把偶数叫“阴数”。阳数不吉利,而阴数吉利。所以,农历的正月初一、三月初三、五月初五、七月初七、九月初九都是不吉利的日子。正月初一,有个叫作“年”的怪物来了,度过这个难过的日子,就称为“过年”。对付“年”要用桃符来“镇”它,后来衍化成春联,还有就是放鞭炮吓跑它,还要坐在炉火边“守夜”。火能吓退野兽,也能吓退怪物。这一切工作奏效了,也就到了大年初一的子时(晚23:00~次日凌晨1:00),人也饿了,累了,于是就吃饺子(同“交子”,即交子的谐音),南方人则吃年夜饭。
不过,过年的准备,实际上从腊月里就开始了。腊月初八是释迦牟尼成道日,故僧众要煮粥回馈施主,是谓“腊八粥”。腊八粥中的果饵,有糯米和赤豆、红枣、桂圆、莲心、花生、白果、松子、板栗等。民间的腊八粥还有咸的,即以腊肉、萝卜、芋艿、花生、鸡丁、鸭肫、香干和糯米或粳米共煮。
腊月廿三是“祭灶”。灶神老爷上天述职,向玉皇大帝禀报人间千家万户所作所为,故每家每户要用饴糖粘住他的嘴巴,让老人家“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这“祭灶果”可真好吃,其中有寸金糖、牛皮糖、油枣、芝麻糖,还有疑似膨化食品的“祭灶果”。
腊月廿四“掸尘”,即大扫除。晚上,我们家还过“大年”。祖母说,大年大于年,所以要比冬至更隆重些。点香、烛、焚锡箔,做几个菜,祭一祭祖先。大人、小孩都要跪、拜、叩头。除通常的鱼、肉、蔬菜之外,还要有粉蒸鸡(婺源三蒸——清蒸、粉蒸、干蒸)、焐豆腐(也有人写作“糊豆腐”),将豆腐炒透后,加上米粉(不是米面)再炒,直至起糊。焐豆腐中要有肉丝和冬笋,以示其珍贵。
幼年的我,体味到父母亲的“年年难过”。尤其是上世纪50年代,先后添了二妹、一弟,60年代又添了小弟,加上祖母共九口人,物资又缺乏,没有更多的东西供养九张嘴巴以及六个孩子的学费、书费,艰辛程度可想而知。可是,父母亲总有办法熬过去,家里也很少有阴霾的时候,“肚中空空,心里阳光”、“年年难过年年过”,就是当年家庭生活的写照。
年夜饭的味道
南方人不吃饺子,吃年夜饭。物资匮乏的年代,这也是一年中最好吃的一餐。好不容易配给的鸡、鱼、肉、蛋、菜、豆(制品),烧一顿最好吃的菜,那就是我儿时盼望的“过年”了。除夕下午,祖母在家里作最后的准备,拣了四式小菜(装在分层的竹篮里),牵着我的手到住在南市西仓桥街的外公家里拜年。见了外公,我磕下头去,肥硕的外公已将我一把拉起,口中直叫“外孙皇帝,快快请起”。那四式小菜大抵是糟肉、黄鱼、如意菜(形似如意的豆芽烧油豆腐)和蛋饺肉圆(可放汤烩一烩,成三鲜砂锅)。外公每样尝一尝,再拿出野狐脸(玩具)、木头大刀、扯铃(空竹)、小人书送我。急急赶回来,家里已准备祭祖仪式,点上香烛,菜、饭满桌,依次磕头后焚锡箔,就可坐下吃年夜饭了。年夜饭吃到喉咙口,坐着喘粗气,祖母出来分糖果、花生(也是配给的)。等到肚子稍微空出一点,母亲又端出赤豆红枣糖年糕汤(寓意:早出头,年年高),一年中最好吃的一餐才结束。
年味变了吗?
过年的味道,似乎有些“变味”。年夜饭当然要吃,但绝对没有了“涮一顿”的意思。单从吃的方面考究,其实天天都在过年。年夜饭更多成了团聚的机会。不过说实话,我自己肯定不会年三十去饭店吃年夜饭。每年的年夜饭已经成为商家宰一刀、赚一票的好机会。有时年前有机会去餐馆厨房看看,发现有许多半成品盛在各种容器内,如果管理稍有松懈,卫生状况堪忧。为了赚更多的钱,也因为订单太多,许多餐馆像足球赛那样,分上下两场。而且上席全是大锅菜,速度又快,风卷残云,吃得并不爽,价钱并不便宜,总有二三成的“虚头”。今年因为进货价上扬,一些餐馆只预收座位费,菜价随行就市,菜也临时再定,又不怕你不吃。说一句夸张的话,以“天价”来吃“准猪食”,岂非脑子进水。我是在小年夜中午和亲家两位,再加上弟弟妹妹,也去开一桌。真到了大年三十,请近在咫尺的亲家过来,家里开一桌,自己烧两个拿手菜,讲讲吃吃,给小孙女发发压岁钿,真开心。
旧时过年“花头经”很多。汉代的东方朔,当年的幽默大师在《占书》上说:“岁正月一日占鸡,二日占狗,三日占猪,四日占羊,五日占牛,六日占马,七日占人”。六畜占完了,再是“人日”。记得小时候“人日”还要吃点年糕、汤团之类。那留过年的“年年有鱼”,此时也可正式落肚。有限的“宿菜”吃完了,炒一只塌菜冬笋,再烧一只“独脚蟹”(发芽豆),也是特别好吃。如果还有“血蚶”,那父亲就要喝两口小老酒了。
一直到正月十三,开始“上灯”,十五是元宵,十八“落灯”,即是旧时的“灯节”。元宵也要祭祖,不过小孩更喜欢拖一只兔子灯,在弄堂里跑。高兴了,扯一会“扯铃(空竹)”,“昂昂”地响起来,年味也越来越淡了。
如今的过年,还有“春晚”、“元宵晚会”的电视要看。年味中加入娱乐成分,好像是“变味”。不过这味变得好,至少从单纯的“吃”中超脱,好像与“恩格尔系数”变化成正比。变是永恒的,不变是暂时的。只要是众多变化朝着加强“文化符号”的方向发展,人人都看重“文化力”的软实力,我们就举双手赞成!
独立食评家
法国美食会会员
上海食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
读者朋友收到这一期《食品与生活》时,辛卯年新年越来越近了。放寒假啦!过年啦!小孩子们心里痒痒地高兴,可以玩一玩,吃一吃,拜拜年,收收压岁钱。大人们也在计划,今年的新年有点什么新花样?走几家亲戚朋友?是不是举家外出旅游?
年年难过年年过
自古以来,中国人把奇数叫“阳数”,而把偶数叫“阴数”。阳数不吉利,而阴数吉利。所以,农历的正月初一、三月初三、五月初五、七月初七、九月初九都是不吉利的日子。正月初一,有个叫作“年”的怪物来了,度过这个难过的日子,就称为“过年”。对付“年”要用桃符来“镇”它,后来衍化成春联,还有就是放鞭炮吓跑它,还要坐在炉火边“守夜”。火能吓退野兽,也能吓退怪物。这一切工作奏效了,也就到了大年初一的子时(晚23:00~次日凌晨1:00),人也饿了,累了,于是就吃饺子(同“交子”,即交子的谐音),南方人则吃年夜饭。
不过,过年的准备,实际上从腊月里就开始了。腊月初八是释迦牟尼成道日,故僧众要煮粥回馈施主,是谓“腊八粥”。腊八粥中的果饵,有糯米和赤豆、红枣、桂圆、莲心、花生、白果、松子、板栗等。民间的腊八粥还有咸的,即以腊肉、萝卜、芋艿、花生、鸡丁、鸭肫、香干和糯米或粳米共煮。
腊月廿三是“祭灶”。灶神老爷上天述职,向玉皇大帝禀报人间千家万户所作所为,故每家每户要用饴糖粘住他的嘴巴,让老人家“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这“祭灶果”可真好吃,其中有寸金糖、牛皮糖、油枣、芝麻糖,还有疑似膨化食品的“祭灶果”。
腊月廿四“掸尘”,即大扫除。晚上,我们家还过“大年”。祖母说,大年大于年,所以要比冬至更隆重些。点香、烛、焚锡箔,做几个菜,祭一祭祖先。大人、小孩都要跪、拜、叩头。除通常的鱼、肉、蔬菜之外,还要有粉蒸鸡(婺源三蒸——清蒸、粉蒸、干蒸)、焐豆腐(也有人写作“糊豆腐”),将豆腐炒透后,加上米粉(不是米面)再炒,直至起糊。焐豆腐中要有肉丝和冬笋,以示其珍贵。
幼年的我,体味到父母亲的“年年难过”。尤其是上世纪50年代,先后添了二妹、一弟,60年代又添了小弟,加上祖母共九口人,物资又缺乏,没有更多的东西供养九张嘴巴以及六个孩子的学费、书费,艰辛程度可想而知。可是,父母亲总有办法熬过去,家里也很少有阴霾的时候,“肚中空空,心里阳光”、“年年难过年年过”,就是当年家庭生活的写照。
年夜饭的味道
南方人不吃饺子,吃年夜饭。物资匮乏的年代,这也是一年中最好吃的一餐。好不容易配给的鸡、鱼、肉、蛋、菜、豆(制品),烧一顿最好吃的菜,那就是我儿时盼望的“过年”了。除夕下午,祖母在家里作最后的准备,拣了四式小菜(装在分层的竹篮里),牵着我的手到住在南市西仓桥街的外公家里拜年。见了外公,我磕下头去,肥硕的外公已将我一把拉起,口中直叫“外孙皇帝,快快请起”。那四式小菜大抵是糟肉、黄鱼、如意菜(形似如意的豆芽烧油豆腐)和蛋饺肉圆(可放汤烩一烩,成三鲜砂锅)。外公每样尝一尝,再拿出野狐脸(玩具)、木头大刀、扯铃(空竹)、小人书送我。急急赶回来,家里已准备祭祖仪式,点上香烛,菜、饭满桌,依次磕头后焚锡箔,就可坐下吃年夜饭了。年夜饭吃到喉咙口,坐着喘粗气,祖母出来分糖果、花生(也是配给的)。等到肚子稍微空出一点,母亲又端出赤豆红枣糖年糕汤(寓意:早出头,年年高),一年中最好吃的一餐才结束。
年味变了吗?
过年的味道,似乎有些“变味”。年夜饭当然要吃,但绝对没有了“涮一顿”的意思。单从吃的方面考究,其实天天都在过年。年夜饭更多成了团聚的机会。不过说实话,我自己肯定不会年三十去饭店吃年夜饭。每年的年夜饭已经成为商家宰一刀、赚一票的好机会。有时年前有机会去餐馆厨房看看,发现有许多半成品盛在各种容器内,如果管理稍有松懈,卫生状况堪忧。为了赚更多的钱,也因为订单太多,许多餐馆像足球赛那样,分上下两场。而且上席全是大锅菜,速度又快,风卷残云,吃得并不爽,价钱并不便宜,总有二三成的“虚头”。今年因为进货价上扬,一些餐馆只预收座位费,菜价随行就市,菜也临时再定,又不怕你不吃。说一句夸张的话,以“天价”来吃“准猪食”,岂非脑子进水。我是在小年夜中午和亲家两位,再加上弟弟妹妹,也去开一桌。真到了大年三十,请近在咫尺的亲家过来,家里开一桌,自己烧两个拿手菜,讲讲吃吃,给小孙女发发压岁钿,真开心。
旧时过年“花头经”很多。汉代的东方朔,当年的幽默大师在《占书》上说:“岁正月一日占鸡,二日占狗,三日占猪,四日占羊,五日占牛,六日占马,七日占人”。六畜占完了,再是“人日”。记得小时候“人日”还要吃点年糕、汤团之类。那留过年的“年年有鱼”,此时也可正式落肚。有限的“宿菜”吃完了,炒一只塌菜冬笋,再烧一只“独脚蟹”(发芽豆),也是特别好吃。如果还有“血蚶”,那父亲就要喝两口小老酒了。
一直到正月十三,开始“上灯”,十五是元宵,十八“落灯”,即是旧时的“灯节”。元宵也要祭祖,不过小孩更喜欢拖一只兔子灯,在弄堂里跑。高兴了,扯一会“扯铃(空竹)”,“昂昂”地响起来,年味也越来越淡了。
如今的过年,还有“春晚”、“元宵晚会”的电视要看。年味中加入娱乐成分,好像是“变味”。不过这味变得好,至少从单纯的“吃”中超脱,好像与“恩格尔系数”变化成正比。变是永恒的,不变是暂时的。只要是众多变化朝着加强“文化符号”的方向发展,人人都看重“文化力”的软实力,我们就举双手赞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