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思想品德课是显性的德育课程,对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起着重要的作用。核心素养是新时期初中思想品德学科价值追求的应然性,也是新课改的重要要求。因此,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必须把握核心素养的内涵,遵循立德树人第一的原则,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策略与方法,更好地培养初中生核心素养,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核心素养;培养对策
一、初中生思想品德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开设是为了引导与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因此,其学科核心素养主要有四方面内容,包括政治认同、法治意识、理想精神与公共参与。
(一)培育“政治认同”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是指一个公民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对祖国在情感上与理智上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同时,能自觉维护祖国的统一团结与核心利益。“政治认同”核心素养对于国家、民族的生存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只有政治上的认同才会在情感上产生共鸣,进而转化为自觉的行动。具体来讲,作为中国公民,初中生必须热爱祖国、忠于祖国,对祖国有较强的认同感与归属感,要站在中国立场,以中国公民的身份自觉遵纪守法,维护社会秩序。了解我国国情,拥护中国共产党,理解并自觉拥护党和国家的相关方针政策。热爱社会主义,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理想,主动维护国家尊严与利益,增强民族自尊心与责任感,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二)培育“法治意识”核心素养
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身心特征较为特殊。近年来国内中学生犯罪问题日益突出,犯罪低龄化越来越严重。中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其法治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未来社会的稳定程度。培养中学生的“法治意识”就是要让他们成为有自尊、守规则的公民。因此,应加强对初中生的纪律教育与法治教育,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与规则意识。同时,引导他们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主动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三)培育“理性精神”核心素养
培育“理性精神”核心素养是让初中生成为有思想、有理智的中国公民。这对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发展均有重要的意义。具有“理性精神”的中学生必须在生活中能辨别善恶、是非、美丑,能坚持原则,坚守底线,抵制不良思想与诱惑。对待各种社会现象与政治事件,要坚持实事求是,把握实质,分清主次,坚持真理,能够自觉抵制不良思想的侵蚀,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培育“公共参与”核心素养
培养初中生“公共参与”核心素养,让他们成为有情怀、有担当的中国公民。作为一个公民,不管是现实生活中还是在虚拟世界中,每个人都在享受着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成果。因此,我们也有着积极参与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迫切愿望。培育中学生“公共参与”核心素养是帮助初中生适应社会,实现个人价值的重要保证。这需要中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具备良好的品德修养,比如,诚实守信、言行一致、尊老爱幼、自律自强、富有同情心。同时,具有家国情怀,有责任担当意识与包容精神,正确处理好个人与他人、与社会、与国家的社会关系。
二、初中生思想品德核心素养培养的策略
(一)重视思想品德课程有效开展,科学合理设定教学目标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有效教学的实现,首先,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要从意识观念上重视这一门学科,明确思想品德课程良好的开展对学生整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次,教师在进行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合理制订教学目标明确课程培养方向。教学目标的合理制订,是开展良好课程的起点,正所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会帮助教师所开展的教学活动在清晰的一条軌迹上。最后,教师在设定教学目标时要结合课程的基本教学内容,做到具体而细致,切忌泛泛而谈,明确课程培养方向,正确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的知识以此达到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这一目的。
例如,在学习到“好习惯受用一生”这节课程时,教师要根据所要教授的课程内容设定教学目标,这节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正确认识习惯对人的影响,并且可以区分好习惯和坏习惯;另一方面是掌握好习惯的培养方法,在教学目标的指引下,教师在此基础上开展相关的课程教学,以此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创设真实有效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层出不穷,而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中可以采取情境教学法,来有效实现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目标。教师在使用情境教学法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不仅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主要日的是使学生在日后的生活中能够更好地应对,而且思想品德课程体系内容也与日常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教师在创设情境中注意与日常的生活相联系,通过生活化的情境创设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第一教师在情境创设的过程中还可以与多媒体技术相联系,创设有声的画面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地参与课堂讨论中来,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
例如,在学习到“磨练坚强意志”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在课程初始阶段为学生播放一个小短片,内容以坚强意志为主题,通过短片的形式让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先有大致的了解和感触,在播放完之后教师在进行课程的学习,并且可以以短片中的主人公为例来讲授知识点,以此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革新教学理念,明确教学目标
所谓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就是要通过学科教学使核心素养转化为学生素质。教育大计,思想先行,要想通过思想教学培养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学校就要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和思想品德教学规律,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同时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将核心素养教育融入到思想品德教育目标和过程中去。然后,利用各种
资源,统筹各方资源,以全科育人、全程育人、全员育人为目标,聚焦思想品德课程改革关键领域和主要环节,面向全体学生,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在教学中也要革新传统教学理念,树立开放教学理念,认真收集各种社会信息尤其是有利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信息,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目的是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学会从思想品德视角去解释相关问题,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核心素养;培养对策
一、初中生思想品德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开设是为了引导与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因此,其学科核心素养主要有四方面内容,包括政治认同、法治意识、理想精神与公共参与。
(一)培育“政治认同”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是指一个公民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对祖国在情感上与理智上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同时,能自觉维护祖国的统一团结与核心利益。“政治认同”核心素养对于国家、民族的生存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只有政治上的认同才会在情感上产生共鸣,进而转化为自觉的行动。具体来讲,作为中国公民,初中生必须热爱祖国、忠于祖国,对祖国有较强的认同感与归属感,要站在中国立场,以中国公民的身份自觉遵纪守法,维护社会秩序。了解我国国情,拥护中国共产党,理解并自觉拥护党和国家的相关方针政策。热爱社会主义,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理想,主动维护国家尊严与利益,增强民族自尊心与责任感,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二)培育“法治意识”核心素养
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身心特征较为特殊。近年来国内中学生犯罪问题日益突出,犯罪低龄化越来越严重。中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其法治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未来社会的稳定程度。培养中学生的“法治意识”就是要让他们成为有自尊、守规则的公民。因此,应加强对初中生的纪律教育与法治教育,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与规则意识。同时,引导他们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主动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三)培育“理性精神”核心素养
培育“理性精神”核心素养是让初中生成为有思想、有理智的中国公民。这对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发展均有重要的意义。具有“理性精神”的中学生必须在生活中能辨别善恶、是非、美丑,能坚持原则,坚守底线,抵制不良思想与诱惑。对待各种社会现象与政治事件,要坚持实事求是,把握实质,分清主次,坚持真理,能够自觉抵制不良思想的侵蚀,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培育“公共参与”核心素养
培养初中生“公共参与”核心素养,让他们成为有情怀、有担当的中国公民。作为一个公民,不管是现实生活中还是在虚拟世界中,每个人都在享受着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成果。因此,我们也有着积极参与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迫切愿望。培育中学生“公共参与”核心素养是帮助初中生适应社会,实现个人价值的重要保证。这需要中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具备良好的品德修养,比如,诚实守信、言行一致、尊老爱幼、自律自强、富有同情心。同时,具有家国情怀,有责任担当意识与包容精神,正确处理好个人与他人、与社会、与国家的社会关系。
二、初中生思想品德核心素养培养的策略
(一)重视思想品德课程有效开展,科学合理设定教学目标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有效教学的实现,首先,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要从意识观念上重视这一门学科,明确思想品德课程良好的开展对学生整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次,教师在进行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合理制订教学目标明确课程培养方向。教学目标的合理制订,是开展良好课程的起点,正所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会帮助教师所开展的教学活动在清晰的一条軌迹上。最后,教师在设定教学目标时要结合课程的基本教学内容,做到具体而细致,切忌泛泛而谈,明确课程培养方向,正确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的知识以此达到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这一目的。
例如,在学习到“好习惯受用一生”这节课程时,教师要根据所要教授的课程内容设定教学目标,这节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正确认识习惯对人的影响,并且可以区分好习惯和坏习惯;另一方面是掌握好习惯的培养方法,在教学目标的指引下,教师在此基础上开展相关的课程教学,以此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创设真实有效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层出不穷,而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中可以采取情境教学法,来有效实现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目标。教师在使用情境教学法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不仅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主要日的是使学生在日后的生活中能够更好地应对,而且思想品德课程体系内容也与日常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教师在创设情境中注意与日常的生活相联系,通过生活化的情境创设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第一教师在情境创设的过程中还可以与多媒体技术相联系,创设有声的画面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地参与课堂讨论中来,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
例如,在学习到“磨练坚强意志”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在课程初始阶段为学生播放一个小短片,内容以坚强意志为主题,通过短片的形式让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先有大致的了解和感触,在播放完之后教师在进行课程的学习,并且可以以短片中的主人公为例来讲授知识点,以此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革新教学理念,明确教学目标
所谓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就是要通过学科教学使核心素养转化为学生素质。教育大计,思想先行,要想通过思想教学培养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学校就要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和思想品德教学规律,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同时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将核心素养教育融入到思想品德教育目标和过程中去。然后,利用各种
资源,统筹各方资源,以全科育人、全程育人、全员育人为目标,聚焦思想品德课程改革关键领域和主要环节,面向全体学生,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在教学中也要革新传统教学理念,树立开放教学理念,认真收集各种社会信息尤其是有利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信息,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目的是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学会从思想品德视角去解释相关问题,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