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融入劳动素养培育的策略探讨

来源 :中学生导报·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_info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融入劳动素养的培育在当今已经成为一个全新的实践课题。劳动习惯、劳动观念、劳动情怀和劳动能力的培养能体现一个人的道德素养。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要融入劳动素养的培育,要关注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的观念, 培养感恩和尊重劳动者的情怀,以及重视劳动情感的培育和劳动能力的提升,本文试图在策略上作一点点的探讨。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课程;劳动素养;策略;探讨
  前言: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劳动是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的光荣职责。 而劳动教育是党的教育方针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主要途径之一。文中说的劳动素养,指学生在劳动过程中形成的劳动心态和劳动技能的综合概括。劳动心态包括:积极乐意主动做,动手动身有创意。劳动技能主要是指能运用劳动工具完成力所能及的工作任务。现在的孩子很多都是家长的“小公主、小皇帝”,在家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养成那种唯我独尊的意识,根本意识不到劳动的意义和责任。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根本任务就是立德树人,根据我校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的办学理念,针对家长舍不得孩子吃苦的观念,孩子劳动观念薄弱,没有形成主动承担家务的意识等现状,本文试图在道德与法治课程融入劳动素养培育的策略上作一点点的探讨。
  一、融入生活,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的观念,需要科学正确的引导方法,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生活本身就是愉快积极地交往,动手动身地参与,负责任、有爱心地做事。劳动是培养孩子在激烈竞争时代良好生存、生活的重要手段和基础。部编版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我爱我家》,由第9课《我和我的家》、第10课《家人的爱》、第11课《让我自己来整理》、第12课《干点家务活》四课组成。本单元从了解自己的出生给家人带来的喜悦,家庭的结构,对家庭的爱和责任,引导学生学会主动表达自己对家人的爱,学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学习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一年级孩子们的孩子,还处于变化和正在变化中,很多事情依赖家长和老师。如在教《干点家务活》这一课:第一、结合生活,激趣导入,课前让学生说说,爸爸妈妈每天的家务活,感受爸爸妈妈的辛苦。第二、创设问题情境,你们已经长大了,能不能给妈妈分担一些家务,请同学打开课前小调查---我的家务小调查在课堂与同学进行展示和交流,根据学生的发言,播放个别孩子的做家务视频并分享自己的家务及感受。第三、家务小能手展示。这么整洁、干净的家是谁的功劳呢?哪个同学上台来表演扫地、擦桌子等家务劳动。第四、体验活动,叠被子。当讲到叠被子时,根据学生活泼好动、爱玩的特点,给孩子们编一首简单的儿歌:“小手抱一抱,大门关一关,点点头,弯弯腰”。让学生边唱儿歌边学会如何叠衣服。第五、提升总结,说说自己的干家务的收获。通过道德与法治课堂学习,学生明白了主动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懂得劳动对自己的重要作用,作为家里的一员,有责任干点家务活,这样不仅可以减轻父母的辛劳,还有利于培养治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
  二、创设多种体验活动,重在培养感恩和尊重劳动者的情怀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国自古就有“羊跪乳,鸦反哺”的古训。感恩,就是意识到今天自己获得的一切,不是凭空而来,除了自己的努力,还有许多人在背后的创造与奉献。这意味着我们要教会学生要永远记住这些人和事,常怀感恩之情,并随时准备回报而付出努力。
  教育需要契机,有时需要在无痕处着力。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家是最温暖的地方》,由第10《父母多爱我》、第11课《爸爸妈妈在我心中》和《家庭的记忆》三课组成。这个单元的其中的教学目标是体会家是我们最温暖的地方,感受父母给我们的爱,接纳父母爱的方式以及作为子女用恰当的方式孝顺父母回报父母。因此,如在教《父母多爱我》这一课时:第一、课前汇报小调查,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爸爸妈妈一天的家庭劳动”调查表,“跟爸爸妈妈去上一天班”,观察和记录爸爸妈妈一天的劳动情况。第二、分享爱的故事,伴随《让爱住我家》的音乐声中孩子分享父母爱自己的故事。第三、小组探究, 播放父母心里话的视频,交流自己的感受?第四、 明理导行。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感恩父母。可以给父母递上一杯热茶、给父母洗洗脚、捶捶背;还会帮父母打扫卫生。
  又如在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美好生活哪里来》,本单元共3课,第7课《我们的衣食之源》、第8课《这些东西哪里来》、第9课《生活离不开他们》。这单元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和学习公农业生产的相关知识,能够认识和尊重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及其劳动,明白劳动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意义,有劳动者辛勤的付出,才有我们幸福的生活,教会学生感恩别人的劳动。因此,在教《生活离不开他们》这一课时:第一、小眼睛大发现,课前布置学生“寻找最美劳动者”的故事,第二、模拟体验;扮演警察站岗的活动,第三、小组讨论交流,假如生活中没有老师、清洁工生活会出现怎样的情况?第四、播放消防员救火的视频,再议一议,应该如何对待他人的劳动?第五、升华总结,播放《感恩的心》表达对劳动者的爱和感谢。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各行各业劳动的重要性,懂得社会的有序运行离不开各行各业的劳动,要常怀感恩之情,学会回报。
  三、创设多种模拟情境,培养孩子的劳动情怀和劳动能力
  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传承已久的美好品德,古往今来,从娃娃抓起的劳动教育也在不断地深入人心。劳动教育并非是单纯地进行动手能力的培养,引导孩子身体力行地感受劳动之美,更对孩子的三观塑造大有裨益。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学生在家里大部分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生活自理能力差,娇气十足,懒惰任性。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为分母分担》,由第4课《少让父母为我操心》、第5课《这些事我来做》、第6课《我的家庭贡献与责任》组成。这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了解和理解父母,体谅父母的辛苦和不易,更加主动的参与家务劳动,为家庭作出贡献,树立家庭责任意识。如在教《这些事  我来做》这一课时,第一、激趣导入,家务小调查。自由说说自己在家做了哪些家务?有什么感受?第二、体验叠衣服的游戏,同学进行叠校服外套比赛,现场采访一下你为什么能叠得又快又好。第三、探究活动,做家务的好处。第四、小小辩论会,有人爱做家务,有人不爱做家务,说说自己的观点。第五、分享故事《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通过学习,学生懂得劳动对自己的重要作用,提升孩子参与家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教育之“育”应该从尊重生命开始,使人心向善,使人胸襟开阔,使人唤起自身向上美好的‘善根’。也就是让孩子拥有积极主动、有爱心地做事,动手动身、有创意地劳动的情怀。
  马卡连柯说过,在我们的社会中,劳动不仅是经济的范畴,而且是道德的范畴。总而言之,劳动习惯、劳动观念、劳动情怀和劳动能力的培养能体现一个人的道德素养。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明确强调了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要把劳動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可见,劳动教育与道德教育息息相关。道德与法治课教师要善于利用契机,让劳动教育走进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宝平.依托《道德与法治》教学,培养低年级小学生的规则意识[J].小学教学研究,2019(9).
  [2]关颖. 《少年儿童劳动意识和劳动习惯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J].2012.(1)
  [3]祝传发.《在家校合作中培养学生劳动意识和技能》家校共育[J]. 2015(12)
  [4]桓交.孩子做不做家务,未来大不一样[J].环境教育,2015,(11):83.
  [5]郭艳.孩子缺失的劳动课如何补上? [N/OL].山西日报.
  (作者单位:广州市增城区小楼镇中心小学,广东   广州   510000)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从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的视角对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核心素养进行解读,从数字化学习环境搭建、意识培养、学习活动开展以及评价四方面提出教学策略,培养学生数字化学习必备品格,提升数字化学习的关键能力,从而促进学生数字化学习与创新。  关键词: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技术;数字化工具  引言:一方面,数字时代的到来,使得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成为学生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必备能力;另一方面,数字化学习与创新
期刊
摘 要:教育心理学中有个极为重要的名词——学习动机,在某种程度上,学习动机是教育心理学浓缩的精神内涵。学习动机在教育领域中,是促进教师有效教学的重要手段与途径,教师在利用一些常见的教育方法激发学生动机以外,同时还可以从教育心理学科学专业的角度来不断的优化学生学习动机,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建立起健康、持久的学习动机,进而构建高效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高中生;学习动机  对于
期刊
摘 要:当前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日益提高,不仅要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而且还要有较强的实践技能,职业素养,这也是当前学生就业最根本的要求。对于中职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的学生而言同样如此,为了能够提高就业率,中职院校就要结合岗位需求,完善课程内容;转变教学方法,将项目任务教学法引入;丰富作业形式,优化课程作业设计方案;深度校企合作,强化专业技能实践。  关键词:就业导向;中职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课程改革
期刊
摘 要:在当前的学习高中地理教学中,许多学生认为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太多太过零散,所以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对其学习兴趣也逐渐低下。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有学者提出了在教学中采用思维导图的模式,让学生根据教师们设计的思维导图将知识点串联起来,以便于更加熟练的掌握。因此,本文首先分析思维导图的特点,然后探讨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策略,旨在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地理教学水平提供更多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形式多样的体育大课间已形成了各校特色,由于模式不统一造成难以制定细化的评价标准,对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模式模糊的学校得不到参考和借鉴,不利于全面提高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全面开展。  关键词:大课间体育;推广模式  形式多样的体育大课间已在全国各地的阳光体育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纷纷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热闹景象。作为阳光体育运动项目特色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更是体现“人人参与、快乐锻炼、健康成长”的活
期刊
摘 要:在“爱种子”教学模式下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小组合作学习,对于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提高非常有利。但是在具体实施中却存在主动参与探讨的学生少、小组交流不充分、教师干预过多,为此数学教师可借助情景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展探讨式学习,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运用关联性教学,丰富学生想象力。  关键词:“爱种子”教学模式;小组合作学习;问题和对策;小学数学  引言: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背景下,“爱种子
期刊
摘 要:有理数运算是小学升中接触数学的第一个知识点,也是在小学基础运算能力下开展教学的一个内容,只是把小学运算的范畴继续扩大。在教学中,学生有理数的运算能力比较薄弱,对于一些简单的运算,有的学生也不会做,或者做题的时候容易出现其他错误,但运算能力也是初中数学一个重要知识,是学习其他数学知识的前提条件。因此,教师在七年级就要注重有理数的教学,帮助学生打好基础。本文从四个方面论述了提高学生有理数运算能
期刊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指出,要从小培养儿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为满足这一要求,需要在幼儿教育阶段就开始对儿童进行培养。基于对各地幼儿教育现状的研究,本文指出了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幼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幼儿教育的路径,实现对幼儿的全方位多角度教育。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幼儿教育;教育方法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幼儿教育的融合现状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大部分英语老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发生了变化,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开始追求以学生为主体的“合作、自主、探究”式课堂。但是在落实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课堂“模式化”“程序化”“形式化”“浅表化”等倾向依然严重。二是课堂教学有时“满堂问”,但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不够,忽视思维过程;有时“满堂灌”,重知识却忽视了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深度学习;理论
期刊
摘 要:英語难学在许多人的脑子里已经是根深蒂固的观念。大部分学生也被他们的父母及周边的人的这种英语难学的观念影响着,这些学生从心底里就怕学英语,久而久之就会厌学英语,特别是讨厌英语写作。本文结合初中学生心里特征探讨怎样才能改变学生怕学厌学英语的观念,让他们意识到其实英语并不难,要写好英语作文也不难展开论述研究。  关键词:观念;英语难学;写作难;改变观念;提高英语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  引言: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