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外侧副韧带修复重建术围术期护理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ca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研究关节镜在缝合半月板体部红区(peripheral)、红-白交界区及半月板-撕裂性损伤中的疗效,回顾性分析半月板重建修复前、后的资料,对结果进行比较。选择2009年4月——2010年2月在中日联谊医院确诊为半月板撕裂损伤的患者7例,均符合相关诊断标准。其中,男性5例,女性2例;年龄38-73岁;右膝损伤3例,内侧半月板损伤6例,关节软骨损伤4例;每例患者分别于术前及术后采用膝关节功能评分,对所得数据进行比较分析。采用统计软件SPSS13.0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χ±s)表示,采用配对样本均数的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所有病例术后均未出现早期并发症。对所有患者进行术后随访,其中电话随访5例,门诊随访2例。随访总时间12.2-21.6个月,平均(17.1±3.5)个月。患者膝关节稳定,术前膝关节绞索、疼痛等症状消失;关节活动度8周后恢复情况较好,膝关节功能评分术后[(91.71±3.68)分]明显高于术前[(47.00±8.7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73,P<0.05);关节活动度评分术后[(8.43±0.79)分]明显优于术前[(2.86±0.6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00,P<0.05)。疗效评定,优6例(85.71%);良1例(14.29%),总优良率为100%。结论 半月板体部撕裂伤缝合术成功率高,操作简单、安全、术后并发症少;优良率为100%,短期效果较为满意,长期疗效尚需进一步观察。
  【关键词】 半月板损伤;关节镜;半月板修复术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781-01
  1 关节镜的优点
  1.1 减少术后后遗症 术后患者几乎立即就可恢复坐着工作。术后1-2周恢复体力活动。
  1.2 切口小 诊断性关节镜检查和手术操作可经由关节附近的外伤伤口进行,新产生的疤痕较小。
  1.3 诊断更加全面 多数相关报道指出,确诊半月板损伤仅依据临床诊断并不全面,容易误诊。Curran和Woodward 1980年报告总的诊断符合率仅为71%,加用关节镜辅助检查后,诊断符合率可达97%。
  1.4 无后遗症 关节镜检查技术消除了由于关节切开带来的后续影响或后遗症如疼痛性瘢痕、神经瘤和关节功能失衡(如膝关节伸展机制的不平衡)。
  1.5 降低住院、医疗费用 优于关节镜检查在门诊即可进行。少数需住院检查的,住院时间仅1-2d;如行关节切开,则明显长于上述时间。
  1.6 减少并发症 目前关节镜检查并发症的报道较为少见。
  1.7 随诊评价较高 由于关节镜手术后遗症较少,因此之前已行关节切开术的患者,如症状持续存在,可采用关节镜技术重新判断病情,即再观察(relook)。
  2 护理要点
  2.1 术前护理
  2.1.1 护士向患者耐心交代病情,解释手术的必要性、手术方法及医师相关情况,减轻或消除患者的焦虑情况,提高治疗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2.1.2 常规护理 术前完善相关检查,如血常规、血型、出凝血时间、生化指标、感染筛查及X线、CT、心电图、MIR等影像学检查、术区备皮,并指导患者做好个人卫生,包括洗澡,剪趾(指)甲等;禁食12h,禁水8h。为避免术后因体位改变造成排便困难,术前即可指导患者练习使用便器大小便;术前测量体温4次,如有高热等症状,需要考虑推迟手术日期;手术前日晚及手术日晨用2%碘伏涂擦备皮区,之后以无菌包包扎。
  2.1.3 术前指导患者在床上运动踝泵运动、直腿抬高训练、压膝运动等。
  2.2 术后护理
  2.2.1 严密观察、记录生命体征 给予心电监护及血氧饱和度监测,术后6h内每小时测呼吸、脉搏、血压各1次,如有血压不稳等情况,及时通知医师。
  2.2.2 术后体位的护理 患者术后需去枕平卧6h,以利麻醉恢复。患肢抬高15°-30°,有利于静脉回流。
  2.2.3 患肢的观察及护理 患肢术后使用弹力绷带包扎,防止关节腔内出血和积液,及时更换敷料,保持清洁干燥。及时观察患肢皮温、颜色,检查患肢的感觉、活动及肿胀情况,注意足背动脉搏动情况,防止包扎过紧导致的血运不良,遵医嘱适时活动肢体,防止血栓形成。患膝可冷敷48-72h,使局部血管收缩,减少渗出及少关节积液,同时还可减轻术后患膝疼痛程度。
  正常肢体血运可通过:①观察肌肤颜色,正常肢体颜色红润。如果肢体动脉受阻颜色会苍白,如果动静脉同是受阻一般表现为紫黑色。②通过手压肢体皮肤,看看手压皮肤能不能呈现红润-苍白-红润,即手压皮肤能不能迅速恢复红润。③手压患者的患肢末梢,让患者闭上眼睛感觉是第一个或第二个,如果说对的话就说明感觉正常。
  2.2.4 关节感染的观察与护理 术后3d内应尤其注意切口渗出情况,观察伤口有无红肿、渗出物的颜色、气味及性状等,询问患者切口疼痛情况,如体温超过38.5℃或渗出物浑浊、有异味,需及时向医师报告情况,以早期发现感染并及早采取措施处理和控制。根据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严密观察体温波动。本研究中,所有病例均无切口及膝关节感染。
  2.2.5 合理饮食,加强营养 术后需禁食6h,6h后可进普食,宜少食多餐,可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饮食,食物需易消化、清淡,禁食辛辣刺激食物,禁烟酒,多饮水。
  2.3 功能锻炼
  2.3.1 踝泵运动 麻醉恢复后可在医师指导下行最大限度踝关节的跖屈运动,每个动作保持3-5秒,跖屈、背伸交替进行,4-6次/d。踝泵运动可使下肢肌肉规律性收缩、舒张,促进深静脉的血液循环,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2.3.2 直腿抬高联系 患者取平卧位,患肢伸直并抬高到一定角度,维持5秒后平放,上述动作可重复进行。
  2.3.3 关节活动度锻炼 术后3-5天可在由护士辅助下进行膝关节被动活动,患者放松并用手托住患肢近端,缓慢、平稳地进行屈伸交替运动。活动范围以患肢感觉疼痛为度,可逐渐增加活动的角度。1周后指导患者患肢独立活动,增强肌力,防止肌肉萎缩,促进血液循环,注意指導患者逐渐掌握关节屈伸活动的角度和速度;术后2周患者可扶下地逐渐负重练习;3周后可屈膝90°,4周后可大于90°,5-6周后屈伸可至120°,8周后屈伸活动的范围可恢复正常。
  2.3.4 渐进性康复训练 术后3-6个月可继续行直腿抬高运动或弹力带、沙袋抗阻力踝泵运动,术后6个月可开始完全下蹲和跑步活动。
  2.4 并发症及处理
  2.4.1 术后疼痛 同其他手术一样,关节镜术后要控制疼痛,尤其对于复杂的滑膜切除、半月板修补或关节内韧带重建更为重要。合理运用镇痛药物及冷敷等,有效地镇痛有利于患者早期锻炼和活动,有利于早期恢复。
  2.4.2 关节内积血 关节内黏连松解时易损伤膝外上动脉,最常发生关节内积血,发生率为5%-42%。如果积血的量较多,关节腔内的压力较大,可产生严重的疼痛,此时,应在局麻下行关节镜冲洗和加压包扎,必要时可术后24h放置负压引流。
  2.4.3 血栓性并发症 由于关节镜手术时间短、术后活动早,因此,血栓性并发症较少发生,但仍需进行必要的药物及物理手段进行预防。
  2.4.4 感染 关节镜术后感染发生率较低,但膝关节本身是全身最大的滑膜关节,一旦发生感染,则难以控制,往往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对于关节感染,可静脉应用抗生素,直至患者局部及全身症状消退,时间常需要数天至数周,同时可辅以关节镜下生理盐水清洗,以加快恢复。
其他文献
高职院校中相当多的学生远离图书馆,浪费了大好的学习时光,出现这种现象有高职生自身的文化素质偏低、图书馆的条件较差、服务质量不高、网络对图书馆的冲击等原因。要解决这
在新时期,语言受到历史小说家的高度重视,长篇历史小说首先在个性化构建上进行了探索。而随着语境的变化和体式的扩大,长篇历史小说借鉴其它文体的语言表达方式,杂糅多种语体形式
临床用药是否正确且安全规范威胁到病人的生命健康,因此作为直接接触临床用药的护士人员而言,能够保障用药的安全,熟知药物知识和用药安全技巧是每一个护士开始护理病人的首
当前,计算机管理广泛应用于企业生产管理活动的方方面面,为适应新形势的发展,档案工作部门必须首先从所肩负的社会使命出发,认识档案信息服务与企业发展的关系,与社会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