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馆是县区群众文化的活动中心和龙头,也是构建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础。
近几年,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委、区政府十分重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相继出台了“公共明珠镇创建工程”、村落文化“星光工程”及文化进百村等一系列举措。区文化馆作为实施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职能部门,不断完善服务体系、彰显公益特色,树立起在构建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公众形象。
一、坚持公益性办馆理念,立足为农村基层文化服务。
充分发挥公益文化的主体主导作用是鄞州区文化馆一贯坚持的办馆理念。公益文化只有进入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才能真正进入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世界,才能充分发挥其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
1.要坚持“三贴近”,保障“人人享受”文化权益。万物人为本,成事民为先。国办公益性文化就要彰显公益特色,维护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为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基层农民群众提供良好的公共文化服务。因此,坚持“三贴近”就是要坚守亲民、悦民、便民、利民的文化服务理念,营造人际关系的和谐相处、共创共享的人文环境和文化精神。
2.要坚持“四基”原则,推进农村文化建设健康有序发展。加强“四基”建设,首先要帮助基层精心设置文化活动内容,坚持文化活动与和谐文明建设、提高群众文化素质、弘扬民族民间文化相结合,丰富活跃农村文化生活,扩大文化对农民群众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其次要科学制定活动方式,逐步形成以现有文化设施为阵地,以基层群众文化队伍为依托,以重大节日、庆典为平台,以大型广场活动为主体,以文化下乡为补充的新格局。再次要深入基层深入农村,强化文化辅导。辅导培训是公益文化落实“二为”方针、密切文化与基层群众的关系、发挥公益文化的主体主导作用的有效途径。
3.要构建并发挥公共文化生活空间作用,为基层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文化服务。公共文化设施、文化广场等等的建立,为社会公众提供以满足自身精神文化需求为目的,以自娱自乐、自我教育、自我展示为形式的公共文化活动提供了诸多便利。
二、建立文艺精品创作服务体系,让基层群众共享文化大餐。
为了提高文化产品的质量和文化服务的质量,近年来,鄞州区文化馆制定相关制度,设立文化馆文艺精品奖,用专项资金资助、扶持、奖励创作活动,扶持重点舞台艺术作品的生产。鼓励文化馆的业务干部深入基层体验生活,调动他们的创作激情和潜力,为人民群众打造紧扣时代脉搏、体现宁波特色、富有现代意义的精神产品,努力在专业和群众文艺创作的质量和数量上取得突破,以此推动基层文化的繁荣与发展。自2003年至2008年,文化馆累计荣获国家级奖项17个,省级48个,市区级143个。其中越剧小戏《喜开门》荣获全国第十三届“群星奖”铜奖;少儿舞蹈《梨园小顽童》获全国“蒲公英大奖——全国首届儿童舞蹈”创作、表演双金奖;美术作品《红果·秋熟》获全国第十二届“群星奖”铜奖;儿童剧《我长大了》获浙江省第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等。鄞州区文化馆把每年获得省级以上大奖的文艺表演精品节目,组成一台戏,下乡巡回演出,为基层群众提供文化服务。为了更好推进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根据区政府统一部署,专门成立了“非遗”普查工作领导小组,落实普查工作联络辅导员,对全区22个镇、乡(街道)407村进行普查培训,圆满完成了第一阶段的普查工作。其中梁祝传说、朱金漆木雕、骨木镶嵌、宁波走书四个项目被列入国家“非遗”名录。传统手工技艺《红帮裁缝技艺》《金银彩绣》《彩船制作技艺》准备申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三、建立文化活动品牌体系,满足基层群众文化需求。
鄞州区文化馆坚持以公益性活动为主体,全面提升各类活动档次和品味,为基层群众提供精神文化食粮。近两年来,据不完全统计,共举办各类公益性大型群众文化活动达60多场次。特别是大型节庆广场文化活动成为全区文化活动的品牌。如2006年承办了中国廉政曲艺晚会——中国曲艺家送欢笑下乡活动,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笑星姜昆、牛群、戴志诚、李金斗、巩汉林、师胜杰等登台亮相。一个接一个的精彩节目,使数万观众一饱眼福。鄞州区文化馆还承办了“知荣知耻、共育文明乡风”文艺巡演启动仪式,为此编排了一台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节目,到全区20个村、社区巡演,丰富了村落、社区群众的文化生活,推动了新农村文化建设。为了推动新农村建设步伐,展示“鄞州风采”,鄞州区文化馆相继承办了“星光工程”文艺汇演和“星光大舞台”文艺展演。来自全区22个镇乡(街道)的业余文艺团队,创作表演了反映全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面貌、新气象、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表达了全区各镇乡(街道)和各行各业“共建和谐鄞州、共享全面小康”的崭新风貌。2007年上半年鄞州区文化馆还先后承办了“2007中国和谐游浙江开游仪式暨宁波和谐城乡游启动仪式——地方文艺展演活动”“金盾之光”迎春晚会、《爱洒人间》慈善文艺晚会及元旦春节、“三八”“五一”“七一”“国庆”等节庆文艺展演活动等。广泛开展各类文化下乡活动是鄞州区一直坚持下来的又一文化品牌。特别是近三年来连续开展了大规模的“文化进百村”活动。以“人人享受文化”为主题,采取“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送文化下乡与乡下文化相结合”的方式,全区上下联动,每届直接受益人数达30多万人次。
四、建立培训辅导服务体系,为繁荣农村基层文化播下“种子”。
队伍建设是农村基层文化发展的基础,也是基层文化工作的重点。目前,鄞州区新建立镇(乡,街道)村两级文化联络员制度,吸收并认定镇级文化工作指导员52名,村级文化员763名。通过镇村文化指导员、文化员配合镇文化站、村文化室联络文艺骨干,建立文艺队伍。为实现鄞州区文化馆工作重心下移,文化资源下移、文化工作下移的目标、充分发挥文化馆业务辅导职能和优势,制定了由文化馆各业务干部,对一至几个镇(乡、街道)进行业务上的培训辅导的制度。为了使培训辅导更有针对性,文化馆于年初出台了“培训辅导早知道”,分门别类列出了培训辅导菜单,镇村业余文艺骨干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选择培训项目,报文化馆汇总。然后由文化馆确定培训辅导项目、内容、形式和时间,通知到骨干本人。这种采取缺什么、补什么,要什么、学什么的“菜单式培训辅导”方法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2008年,相继举办了鄞州区中老年健身舞师资培训班、摄影创作理论培训班、戏曲表演培训班、声乐培训班、美术书法培训班、广场舞蹈培训班、大型活动组织策划培训班、民间文化资源普查培训班及镇乡文化站干部培训班、文化指导员培训班、村文化员培训班等43期,参加培训达1089人,培训面覆盖全区22个镇乡(街道)407个村。通过对基层文化队伍的培训辅导,充分发挥了他们在基层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为繁荣农村基层文化播下“种子”。现在鄞州区已建立镇乡(乡、街道)、村业余文体队伍1000余支,业余文体骨干4万余名。
五、建立农村公共文化创新机制,营造良好的公共文化环境。
近两年来,鄞州区相继推出了创建“公共文化明珠镇”和“星光工程”两项工程。并把特色文化建设与“两级创建”活动相结合,把特色文化建设列为“创建”活动的重要内容,指导全区镇(乡,街道)特色文化村(社区)、特色文化家庭、特色民间艺人创建活动,深入基层搞好特色文化定位,激励辖区居民以创新精神打造区域特色文化品牌。为配合基层镇村特色文化品牌建设,鄞州区文化馆相继组织举办了“我爱鄞州我爱家”“希望的田野”“家家乐才艺展示”“特色文化村(户)”大展演、大奖赛活动。评选并命名“十大农民歌星”、星级行政村落和公共文化明珠乡镇。
在打造特色文化的同时,鄞州区文化馆还注重公共文化便民服务体系建设。文化馆作为国家设立的公益性服务基层单位,完善并建立了“免费开放日”制度。除特殊演出时间外,文化馆所有场地设施、活动项目免费向全区市民开放,并对特殊人群进行特别服务,即对未成年人、60周岁以上老人、残疾人、现役军人等提供针对性的全天候免费开放式服务,并常年开展常规性的拥军、助残文艺慰问演出活动,为营造良好公共文化环境、构建和谐社会作出贡献。同时鄞州区文化馆自2005年开始实施对外来农民工服务工程,每年为外来农民工举办文艺演出专场,不仅为他们送去丰富的精神食粮,还为他们提供参与文化活动、展示自身才艺的平台。
多年来,鄞州区文化馆在构建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建立了一整套科学的、尽可能量化的、完整涵盖公共文化服务各个方面的指标体系。他们每年对文化馆内部以及各镇(乡、街道)、村(社区)群众性公共文化服务的执行情况等等进行量化考核,考核结果与文化馆各部室绩效挂钩,以增强各部门的服务意识和工作责任心,从而保证了基层群众得到真正的公益性的公共文化服务。
(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文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