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萧红,此前知道的的确不多,若不是频频有人要把萧红搬上荧幕,呈现给人看,也不知今生待到何时才能与这位洛神结缘。
我说结缘,其实是说过了的,且不说张小姐七十年前早已入土,中国文学史上长长久久以来的大家们,哪怕是在我们有生之年健在的,除去能读到作品,又真正认得其中几个呢?然而我说结缘,又是的确发自内心的,人与人之间偶尔就有这样一种缘分,超越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就在那某一刹那,以她的文字触碰到你内心的某一个地方,便一石激起千层浪,惘然不能平复。
对于文学大家,此前我一直有一个理论,就是不论他笔下的文字多么精彩,不论他的作品多么精悍,都不该把他当做神一样供奉起来。
我们始终应该意识到,文学的灵感依旧来源于生活,不论多么有名的作家,都是真真实实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人。食人间五谷,忧柴米油盐,归根到底都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然而萧红却成了一个例外,以至于每每读到有共鸣之处的时候,都刻意抑制一下情感,仿佛再走近一步就要把她玷污了似的。
关于萧红的作品,目前只拜读过散文《商市街》和几封散散的书信《致萧军》,却已经撼动很深。原本想读过了其他作品再一并写写感受,貌似如此更有发言的权利,但转念想想,就如萧红的作品一样,始终不是为了表达什么而刻意写什么,感情就从一行行的字里涓涓流淌出来。既然有情感要表达,又何必拘泥于读过几部作品。此篇暂且诳作可见一斑,至于若读了其他作品再有感触,另作后话便是。
萧红,1911年生于黑龙江呼兰,著名女作家,被誉为“30年代文学洛神”。萧红对于普罗大众来讲,是陌生的,也许只是在黑龙江知名度高一点。一开始找萧红,先找到的是鲁迅先生,再往下寻,竟找到一篇而且是在语文课本里出现过的文章《火烧云》,突然心生一种奇妙的探索欲和好奇感。于是找到一本萧红散文集,第一篇便是《商市街》。
这篇自传体的散文是她和生命中很重要的一个男人萧军同居六年生活的真实写照。若要深究身世背景,萧红大概是个极度缺爱的女人。年幼丧母,1929年祖父去世以后,便对家庭再无所留恋。
无所留恋这四个字是刺在我眼睛里的,一个人在怎样的境遇下才能对家庭无所留恋。1930年,为了逃避家人的包办婚姻,萧红选择了与未婚夫汪恩甲私奔,半年后怀孕,汪恩甲却因欠下旅馆的债无法偿还,弃萧红而去。那年萧红19岁,住在冰冷的旅馆里,身怀六甲,却羡慕着妓女至少有温饱的生活。也就是在这一年,命运将她交到了另一个男人手里。1932年8月7日夜,松花江决堤,洪水泛滥市区,萧军趁夜租了一条小船,他给了萧红一根绳子,救她出苦海,却把她带进了另一片苦海。
于我看来,萧红短暂的一生是两样东西支撑她度过的,一样是文字,一样是爱情。她于文字的灵感是天之赋予,于爱情,却是造化弄人。萧军是一个典型的东北汉子,骨子里全是满满的大男子主义,而萧红给他的爱却是那样的完整。她在《致萧军》的书信里常常提到,以一个似母亲般温柔的口吻说,你要去买个柔软的枕头,要去买一床带毛的毯子,如果你不愿意买,下次来信时告诉我,我买了给你寄去。然而不论是《商市街》还是《致萧军》,零零点点的字里行间读得出萧军的自私,却读不出萧红的一点点哀怨。
她不似一个深闺怨妇日日于阁中“悔教夫婿觅封侯”,读她的文字,仿佛可以看到一个蜷缩在旅馆小铁床上的女人,冻得瑟瑟发抖,却安心地守着自己深爱的男人过着深一脚浅一脚的日子。她的文字看起来是那样的平淡,没有埋怨,没有愤慨,只把自己经历过的点滴以一种极其温婉平和的方式说与世人听。世人听了,便能感受到她的苦难,穷苦人的苦难。
萧红的文字,笔法奇妙之极,她写丧母之痛,写夭子之悲,却让人感觉不到她对他人的怨恨,她哀伤,但她不怪谁。她从来不呐喊,不呼吁,她只甘用文字告诉世人她的故事,正如她在《商市街》里写,我哭不出来,没有母亲,要向谁哭去。
她就总能在你卸下防备的时候静静地在你心上划上一刀,于是今夜又辗转不能成寐。
比起萧红的文采,我自是十二万分不能及其一,而计较起她对爱情的态度,我倒是敢攀上几分她的倔气。爱情对萧红而言是必需品,曾几何时对我也是。不论爱的那个人如何,未来如何,爱上了便无可自拔,生气的时候就大吵一架,绝不会是先低头认错的那个,而吵完了以后,感情依旧放在那里,总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
爱一个人,与他争执的前提是不论怎么争,最终都不会分开。我想萧红当时也必定是怀着这样的心情与萧军一次又一次地擦起火星,到最后不得不为了缓和两人的关系去日本留学一年。萧军倒是一个专一的男人,只是骨子里的那一套主义成了他与萧红之间永不可逾越的沟渠。
他能给她爱,却许不了她一生。每每想到这里便感慨万分,以至于之后萧红如何与端木结婚,如何生下萧军早夭的孩子,都恍恍不想再论。
萧红一生经历了四段感情,这也为她短暂的人生增添了些许传奇色彩,至于她究竟最深爱谁,临终前端木曾否守候身旁,再至于生命尽头处的骆宾基,都不便再寻什么蛛丝马迹。但不可否认的是,萧红的爱人们是她一切的来源,不论是创作还是生活的勇气。若没有19岁的那次出走,张廼莹永远也成不了萧红。一生颠沛流离的萧红,以北国天涯呼兰城作为起点,最终却只能把一抹萧索的红色,留给南方的香港。她从来没有一个真正的家,却应了我最惧怕的那个字眼,客死他乡。
如今不論萧红在后人心中是怎样,于我而言能机缘巧合结识了萧红,也是十万分的幸运了,不论她的情感经历是如何,作为那个时代“卑微”的女性,常年缠绵于病榻却从未放弃对文学的热爱与坚持,单凭这一点就足够让所有热爱文学的人在内心最深处为她留出一方净土,寻一个归处,落一片萧红,去敬仰,去崇拜,去怀念。
我说结缘,其实是说过了的,且不说张小姐七十年前早已入土,中国文学史上长长久久以来的大家们,哪怕是在我们有生之年健在的,除去能读到作品,又真正认得其中几个呢?然而我说结缘,又是的确发自内心的,人与人之间偶尔就有这样一种缘分,超越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就在那某一刹那,以她的文字触碰到你内心的某一个地方,便一石激起千层浪,惘然不能平复。
对于文学大家,此前我一直有一个理论,就是不论他笔下的文字多么精彩,不论他的作品多么精悍,都不该把他当做神一样供奉起来。
我们始终应该意识到,文学的灵感依旧来源于生活,不论多么有名的作家,都是真真实实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人。食人间五谷,忧柴米油盐,归根到底都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然而萧红却成了一个例外,以至于每每读到有共鸣之处的时候,都刻意抑制一下情感,仿佛再走近一步就要把她玷污了似的。
关于萧红的作品,目前只拜读过散文《商市街》和几封散散的书信《致萧军》,却已经撼动很深。原本想读过了其他作品再一并写写感受,貌似如此更有发言的权利,但转念想想,就如萧红的作品一样,始终不是为了表达什么而刻意写什么,感情就从一行行的字里涓涓流淌出来。既然有情感要表达,又何必拘泥于读过几部作品。此篇暂且诳作可见一斑,至于若读了其他作品再有感触,另作后话便是。
萧红,1911年生于黑龙江呼兰,著名女作家,被誉为“30年代文学洛神”。萧红对于普罗大众来讲,是陌生的,也许只是在黑龙江知名度高一点。一开始找萧红,先找到的是鲁迅先生,再往下寻,竟找到一篇而且是在语文课本里出现过的文章《火烧云》,突然心生一种奇妙的探索欲和好奇感。于是找到一本萧红散文集,第一篇便是《商市街》。
这篇自传体的散文是她和生命中很重要的一个男人萧军同居六年生活的真实写照。若要深究身世背景,萧红大概是个极度缺爱的女人。年幼丧母,1929年祖父去世以后,便对家庭再无所留恋。
无所留恋这四个字是刺在我眼睛里的,一个人在怎样的境遇下才能对家庭无所留恋。1930年,为了逃避家人的包办婚姻,萧红选择了与未婚夫汪恩甲私奔,半年后怀孕,汪恩甲却因欠下旅馆的债无法偿还,弃萧红而去。那年萧红19岁,住在冰冷的旅馆里,身怀六甲,却羡慕着妓女至少有温饱的生活。也就是在这一年,命运将她交到了另一个男人手里。1932年8月7日夜,松花江决堤,洪水泛滥市区,萧军趁夜租了一条小船,他给了萧红一根绳子,救她出苦海,却把她带进了另一片苦海。
于我看来,萧红短暂的一生是两样东西支撑她度过的,一样是文字,一样是爱情。她于文字的灵感是天之赋予,于爱情,却是造化弄人。萧军是一个典型的东北汉子,骨子里全是满满的大男子主义,而萧红给他的爱却是那样的完整。她在《致萧军》的书信里常常提到,以一个似母亲般温柔的口吻说,你要去买个柔软的枕头,要去买一床带毛的毯子,如果你不愿意买,下次来信时告诉我,我买了给你寄去。然而不论是《商市街》还是《致萧军》,零零点点的字里行间读得出萧军的自私,却读不出萧红的一点点哀怨。
她不似一个深闺怨妇日日于阁中“悔教夫婿觅封侯”,读她的文字,仿佛可以看到一个蜷缩在旅馆小铁床上的女人,冻得瑟瑟发抖,却安心地守着自己深爱的男人过着深一脚浅一脚的日子。她的文字看起来是那样的平淡,没有埋怨,没有愤慨,只把自己经历过的点滴以一种极其温婉平和的方式说与世人听。世人听了,便能感受到她的苦难,穷苦人的苦难。
萧红的文字,笔法奇妙之极,她写丧母之痛,写夭子之悲,却让人感觉不到她对他人的怨恨,她哀伤,但她不怪谁。她从来不呐喊,不呼吁,她只甘用文字告诉世人她的故事,正如她在《商市街》里写,我哭不出来,没有母亲,要向谁哭去。
她就总能在你卸下防备的时候静静地在你心上划上一刀,于是今夜又辗转不能成寐。
比起萧红的文采,我自是十二万分不能及其一,而计较起她对爱情的态度,我倒是敢攀上几分她的倔气。爱情对萧红而言是必需品,曾几何时对我也是。不论爱的那个人如何,未来如何,爱上了便无可自拔,生气的时候就大吵一架,绝不会是先低头认错的那个,而吵完了以后,感情依旧放在那里,总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
爱一个人,与他争执的前提是不论怎么争,最终都不会分开。我想萧红当时也必定是怀着这样的心情与萧军一次又一次地擦起火星,到最后不得不为了缓和两人的关系去日本留学一年。萧军倒是一个专一的男人,只是骨子里的那一套主义成了他与萧红之间永不可逾越的沟渠。
他能给她爱,却许不了她一生。每每想到这里便感慨万分,以至于之后萧红如何与端木结婚,如何生下萧军早夭的孩子,都恍恍不想再论。
萧红一生经历了四段感情,这也为她短暂的人生增添了些许传奇色彩,至于她究竟最深爱谁,临终前端木曾否守候身旁,再至于生命尽头处的骆宾基,都不便再寻什么蛛丝马迹。但不可否认的是,萧红的爱人们是她一切的来源,不论是创作还是生活的勇气。若没有19岁的那次出走,张廼莹永远也成不了萧红。一生颠沛流离的萧红,以北国天涯呼兰城作为起点,最终却只能把一抹萧索的红色,留给南方的香港。她从来没有一个真正的家,却应了我最惧怕的那个字眼,客死他乡。
如今不論萧红在后人心中是怎样,于我而言能机缘巧合结识了萧红,也是十万分的幸运了,不论她的情感经历是如何,作为那个时代“卑微”的女性,常年缠绵于病榻却从未放弃对文学的热爱与坚持,单凭这一点就足够让所有热爱文学的人在内心最深处为她留出一方净土,寻一个归处,落一片萧红,去敬仰,去崇拜,去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