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裕A(000869.SZ)多年的高增长正在宣告结束,为此今年《投资者报》将其从“TZ50”成份股中剔除。
财报显示,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18.49亿元,同比下降3.34%;净利润为5.71亿元,同比下降5.57%。
这样的数据对于张裕这样的上市公司是不多见的。在经历了2012年“农药门”以及“三公消费”受限等多重不利因素影响后,张裕A的业绩前景不明。
《投资者报》记者拨打张裕A董秘曲为民的电话,截至发稿一直无人接听。
面对酒水行业的困境及进口葡萄酒的冲击,多位券商分析师均表示,张裕A的未来很难料。
多因素终结张裕高增长
去年,市场上传出三家国内葡萄酒上市公司的十款葡萄酒经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后,均检出多菌灵或甲霜灵农药残留,张裕葡萄酒残留值超过另两家。多菌灵为美国禁用的农药,有致肝癌的风险。
受此影响,张裕A在消息发布当日股价逼近跌停,张裕B则在当日午后被重重地摔在跌停板上。而民众对于食品安全的担忧必然放大到企业的“农药门”上。
不过这还只是突发事件的短期冲击,更深刻的事实是,在宏观经济和需求下滑、进口酒冲击以及控制三公消费等不利因素影响下,高端奢侈消费明显受到擠压。
而张裕正是以中高档葡萄酒为主,卡斯特、解百纳系列产品收入占比合计超过50%。2012年张裕的卡斯特产品受负面冲击最大,销量下滑20%,收入下滑18%;其次是解百纳系列,销量下降约9%,收入下降约7%。而当年的中国葡萄酒行业仍维持了两位数增长。
同时,国产中高档葡萄酒也在面临着进口葡萄酒的冲击。以张裕为例,其卡斯特零售价在400多元/瓶,解百纳在100元~300元之间,而近年来进口葡萄酒在零售价100元~500元的市场上对消费者形成了很强的吸引力,对张裕的主打产品有较大冲击。
长江证券分析师周密认为,张裕中高端产品比例较高,即使张裕的低端葡萄酒销售不错,依然无法弥补高端酒的下滑。
未来前途不明
事实上,“三公消费”受限和进口葡萄酒的冲击到底有多大,其实很难估量。
一方面,“三公消费”受限的影响还在继续,这从国内最大的进口酒运营商厦门建发国际酒业集团交出的一份2012年巨亏1.5亿元的成绩单就可见一斑。
厦门建发巨亏的主要原因是其在价格高峰期进口了一批价格不菲的名庄酒,该公司一位业务员向《投资者报》记者透露,当初进口的拉斐很难销售出去,目前还在清理库存当中。
另一方面,进口葡萄酒的冲击也不可小觑。
多家上市公司均向《投资者报》记者表示,公司在国外有自己的酒庄,为本企业所特供。而一家著名的白酒厂家私下也向记者透露,公司计划未来进军葡萄酒,只要在国外收购酒庄,然后赋予新的品牌,便能做起来。
海关统计显示,2012年全国进口葡萄酒42.6万吨,增长8.9%,今年1到2月累计进口葡萄酒8.0万千升,同比上升24.4%,高于国产葡萄酒增速7.6个百分点。
另据2013年全国春季糖酒交易会统计,以海外产品为主体的葡萄酒及国际烈酒展区面积同比增长超过20%,从参展企业的数量比例来看,葡萄酒及国际烈酒企业(28.3%)首次超过传统酒类企业(20.1%)。据此预计进口葡萄酒的冲击短期难以有效缓解。
国泰君安证券胡春霞分析师坦言,张裕短期增长仍有压力,静待终端销售转机。预计张裕短期销售仍将承受压力,但国内葡萄酒行业长期成长趋势并未改变,作为龙头,张裕仍有显著的竞争优势。
从财报上看,起码到今年一季度,张裕情况依然不乐观。公司销售收入同比减少3.34%,毛利率同比降低2.73个百分点。
其间,中高端产品营收延续了2012年下降的趋势,卡斯特、爱斐堡收入下滑约20%,解百纳收入下降约5%。而白兰地和进口酒仍保持较快的增速,分别增长10%和50%。
张裕表示,未来公司将加大白兰地和进口酒的运作力度。但是,白兰地和进口酒的增长并未弥补公司高端酒带来的损失,毛利率仍在下降。
此外,公司一季度预收款环比下降1亿元,对此,胡春霞认为张裕短期收入增长仍承压,二季度收入增长压力加大。全年来看,完成年初60亿元的收入目标有一定的难度。
对于未来张裕A能否应对进口葡萄酒的影响,能否有效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等。多位分析师均表示,这个不确定性很高。
长江证券分析师周密还提出,除了大环境的不利之外,另一方面,公司自身也处于产品和渠道老化的调整阶段。
4月17日,有媒体报道称,张裕公司正在进行新一轮的人事变动,主要针对其销售体系中的城市经理和营销部经理,涉及30%左右的销售人员(包括外派和外聘人员)。张裕方面回应称,公司销售系统的变动为正常人事安排,目前张裕所做的都是“正能量”的调整。而媒体进一步指出,除了上述相关的人事变动,张裕的调整还包括基层业务人员的大规模换血。
财报显示,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18.49亿元,同比下降3.34%;净利润为5.71亿元,同比下降5.57%。
这样的数据对于张裕这样的上市公司是不多见的。在经历了2012年“农药门”以及“三公消费”受限等多重不利因素影响后,张裕A的业绩前景不明。
《投资者报》记者拨打张裕A董秘曲为民的电话,截至发稿一直无人接听。
面对酒水行业的困境及进口葡萄酒的冲击,多位券商分析师均表示,张裕A的未来很难料。
多因素终结张裕高增长
去年,市场上传出三家国内葡萄酒上市公司的十款葡萄酒经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后,均检出多菌灵或甲霜灵农药残留,张裕葡萄酒残留值超过另两家。多菌灵为美国禁用的农药,有致肝癌的风险。
受此影响,张裕A在消息发布当日股价逼近跌停,张裕B则在当日午后被重重地摔在跌停板上。而民众对于食品安全的担忧必然放大到企业的“农药门”上。
不过这还只是突发事件的短期冲击,更深刻的事实是,在宏观经济和需求下滑、进口酒冲击以及控制三公消费等不利因素影响下,高端奢侈消费明显受到擠压。
而张裕正是以中高档葡萄酒为主,卡斯特、解百纳系列产品收入占比合计超过50%。2012年张裕的卡斯特产品受负面冲击最大,销量下滑20%,收入下滑18%;其次是解百纳系列,销量下降约9%,收入下降约7%。而当年的中国葡萄酒行业仍维持了两位数增长。
同时,国产中高档葡萄酒也在面临着进口葡萄酒的冲击。以张裕为例,其卡斯特零售价在400多元/瓶,解百纳在100元~300元之间,而近年来进口葡萄酒在零售价100元~500元的市场上对消费者形成了很强的吸引力,对张裕的主打产品有较大冲击。
长江证券分析师周密认为,张裕中高端产品比例较高,即使张裕的低端葡萄酒销售不错,依然无法弥补高端酒的下滑。
未来前途不明
事实上,“三公消费”受限和进口葡萄酒的冲击到底有多大,其实很难估量。
一方面,“三公消费”受限的影响还在继续,这从国内最大的进口酒运营商厦门建发国际酒业集团交出的一份2012年巨亏1.5亿元的成绩单就可见一斑。
厦门建发巨亏的主要原因是其在价格高峰期进口了一批价格不菲的名庄酒,该公司一位业务员向《投资者报》记者透露,当初进口的拉斐很难销售出去,目前还在清理库存当中。
另一方面,进口葡萄酒的冲击也不可小觑。
多家上市公司均向《投资者报》记者表示,公司在国外有自己的酒庄,为本企业所特供。而一家著名的白酒厂家私下也向记者透露,公司计划未来进军葡萄酒,只要在国外收购酒庄,然后赋予新的品牌,便能做起来。
海关统计显示,2012年全国进口葡萄酒42.6万吨,增长8.9%,今年1到2月累计进口葡萄酒8.0万千升,同比上升24.4%,高于国产葡萄酒增速7.6个百分点。
另据2013年全国春季糖酒交易会统计,以海外产品为主体的葡萄酒及国际烈酒展区面积同比增长超过20%,从参展企业的数量比例来看,葡萄酒及国际烈酒企业(28.3%)首次超过传统酒类企业(20.1%)。据此预计进口葡萄酒的冲击短期难以有效缓解。
国泰君安证券胡春霞分析师坦言,张裕短期增长仍有压力,静待终端销售转机。预计张裕短期销售仍将承受压力,但国内葡萄酒行业长期成长趋势并未改变,作为龙头,张裕仍有显著的竞争优势。
从财报上看,起码到今年一季度,张裕情况依然不乐观。公司销售收入同比减少3.34%,毛利率同比降低2.73个百分点。
其间,中高端产品营收延续了2012年下降的趋势,卡斯特、爱斐堡收入下滑约20%,解百纳收入下降约5%。而白兰地和进口酒仍保持较快的增速,分别增长10%和50%。
张裕表示,未来公司将加大白兰地和进口酒的运作力度。但是,白兰地和进口酒的增长并未弥补公司高端酒带来的损失,毛利率仍在下降。
此外,公司一季度预收款环比下降1亿元,对此,胡春霞认为张裕短期收入增长仍承压,二季度收入增长压力加大。全年来看,完成年初60亿元的收入目标有一定的难度。
对于未来张裕A能否应对进口葡萄酒的影响,能否有效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等。多位分析师均表示,这个不确定性很高。
长江证券分析师周密还提出,除了大环境的不利之外,另一方面,公司自身也处于产品和渠道老化的调整阶段。
4月17日,有媒体报道称,张裕公司正在进行新一轮的人事变动,主要针对其销售体系中的城市经理和营销部经理,涉及30%左右的销售人员(包括外派和外聘人员)。张裕方面回应称,公司销售系统的变动为正常人事安排,目前张裕所做的都是“正能量”的调整。而媒体进一步指出,除了上述相关的人事变动,张裕的调整还包括基层业务人员的大规模换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