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香港,一批70后、80后艺术家,同时也是本土保育和社会运动的活跃分子,他们相信行动的力量,关心民生。这批本土文化的“大声公”和保卫者,驱动政府响应民意,拨出资源推广社区艺术。民间的觉醒意识,与政府的政策支持相辅相成,一起往前走。
梁丽朗 现任职于香港艺穗会,致力于推动香港与内地及海外的文化交流,曾参与项目包括:第54届威尼斯双年展(香港馆)、粤港联展等。
喜欢逛街的文艺青年,来香港一定会去油麻地的百老汇电影中心和库布里克书店,它隐藏在“果栏”(水果批发市场俗称)边的居民生活区里,书香和咖啡香四溢,下班早的地盘工人下午四五点,坐在户外花基上喝一两支啤酒再回家,旁边是驰名牛腩面。
这样的光景,是许多人对香港老城的美好想象。近些年,一些香港年轻人和艺术团队,悄然潜入老城,扎根下来,成为香港老城改造的活跃元素。
一家店铺,“活化厅”
库布里克书店所在的上海街,是油尖旺老区,卧虎藏龙之地。眼尖人除了能发现“一楼一凤”招牌,转角处还有一档“不知道在搞什么”的临街铺面,经常办些热闹活动。这家店名叫“活化厅”,名字取自香港政府大力推行的旧区活化和保育政策,语义带着调侃,意思和民间成立“和谐办”差不多。
活化厅原名上海街视艺空间,目前主要由香港艺术发展局资助(行政和活动制作开支),租约每年更新一次。香港艺术发展局要求入驻团体以文化艺术联系社区。因此,活化厅入驻后,策划了许多“益街坊”的活动,比如情人节“爱情与社区”,请来本地夫妻档艺术家,为单身或失恋人士唱歌。
更令所有人感触的是他们专门为情人节设计的“为爱情示威”,挂起“反抗最低消费”特价牌,拿着串起来15米长的标语,抗议消费主义压榨爱情﹕“买唔起”一束玫瑰,“买唔起”一生一世、一夫一妻、一纸盟誓、保险一世、一望无际……通通“买唔起”。
至中秋佳日,他们向街坊大派“反高铁”、“争取普选”月饼,组织“中秋节上海街月色开饭”,邀邻里围坐,重温《岁月神偷》里才有的街头开饭的旧时热闹景象。农历新年请老师傅写挥春,又或是请来剪纸艺人与观众互动……
在以社区中心模式营运艺术空间的理念下,活化厅的存在令上海街增添了很多新活力,为鼓动社区参与高不可攀的艺术绞尽脑汁,出了很多创意。他们擅长以草根基调融合当代艺术的前卫手法,从不忌讳用艺术碰撞社会时事政治议题,其中体现出浓浓的社区情怀。正如艺术家黄慧妍(也是活化厅核心成员之一)说﹕“我们不觉得社区真的那么需要艺术,其实街坊坐下闲谈就很满足,我们想重新分配政府的资源,透过当代艺术派回社区。”
有意淡化当代艺术“白盒子”(white cube,指常规四面白墙的美术馆式展览方式)的意识,是香港艺术界70后和80后一群艺术家正在做的事情,他们同时是本土保育和社会运动的活跃分子,相信行动的力量,关心民生,正是这批本土文化的“大声公”和保卫者,驱动政府响应民意并拨出资源推广社区艺术。
一条老街上的“文化葫芦”
除了活化厅,香港坊间还有一对侠侣,活跃于街头巷尾,他们是“文化葫芦”的吴文正和霍天雯夫妇。看他们曾举办项目的清单,已经是半张香港文化地图——“牛下开饭:徒置生活九大簋”展览(牛头角下村)、“港文化·港创意”(中上环)、“油麻地老区再造计划”(油麻地)、“创艺传城”计划(深水埗)。
吴文正创办文化葫芦之前是媒体摄影记者,新闻以外他十几年来不断拍摄香港,曾出版两本摄影集《香港葫芦卖乜药》和《街坊老店》。前者是他从药厂、药店,以及家居药柜收集香港传统中成药的包装样本,如药散、药丸、药膏、药丹、药茶、药油,展示了一个奇趣的中药世界,后者是用镜头记录正在消亡的传统生意行当。
太太霍天雯曾在社区中心做过13年社工,这份经验在做社区艺术时派上大用途,她常常轻而易举就能与各路人等搭起话头,说服裁缝老店、药行、米行、茶餐厅,参与文化葫芦策划的活动。比如组织一条街上的老店联动起来,在店里提供环境展览年轻艺术家作品。文化葫芦策划的展览,经常将展品完全融入社区,按环境特色来定场地、布展,让看展览变成文化寻宝旅游,边找边看,一番游览下来,对社区便有了很深的认识。除了策划展览,文化葫芦还组织老区文化导赏团,筹办比赛和课程,鼓励青少年为老店设计广告、产品。
从社区而来的吴文正,目睹超级连锁便利店取代传统老店,深刻体会到社会多元生态正日渐式微,文化葫芦富启发性的尝试,一下抓住了大众、媒体和政府的目光,它备受关注有些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它令人对保存和延续“传统香火”保留了一份观望和期待。
自“牛下开饭”展览后,文化葫芦的项目陆续受到香港赛马会慈善信托基金、可持续发展基金、西九文化区管理局和香港艺术发展局的资助,硬是走出了一条本没有的路。
公园里的“送戏下乡”
自1999年开始,香港就有当代版“送戏下乡”政策,康乐及文化事务署(职能类似“文化局”)设立专门小组,挑选并资助专业艺术团体和艺术家走入社区。今年一共有22个艺团被选为社区文化大使。
被选中艺团不是简单将旧制作搬入社区,巡回演一遍了事,而是重新“度”一套集参与、互动和教育于一身、适合社区普及的节目。今年社区文化大使之一的“7A班戏剧组”,围绕“香港街道文化”主题,设计出一系列亲子和教育工作坊,包括街道历史讲“古”、趣味摄影、街道考察、街道模型制作,并举行大型的总结展览和演出。以亲民姿态出现的社区艺术,艺术只是手段,无论戏剧,还是中西民乐、踢踏舞、木偶巡游、当代舞、粤剧、京剧,都是为了加强人与人、人与社区、父母与孩子、学生与学校之间的联结和沟通,生成凝聚力。这个景象是所有管理阶层都喜闻乐见的。
更有趣的是,当艺术走入社区,多数使用非正式的展览和演出场地,如公园、广场、小区休闲中心、街头,也孕育了近年热议的“公共空间”的形成。艺术的展示和欣赏不再局限在美术馆、剧场和音乐厅,而是自由汇流和交集,不仅享受沟通的乐趣,也创造了属于小区的公共归属感。
一幢老楼的“建筑伙伴”
香港政府自上而下的艺术进入社区措施,通常伴随着政府另一项并行政策──旧区楼宇建筑的改良与再利用,即“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常见做法是,由专家小组在港九各区圈出一批具历史或建筑意义、值得保存的政府建筑,向社会团体公开招募营运计划书,优先扶持文娱、教育、旅游、餐饮等活动。申请团体必须是非牟利机构或商业机构下的慈善基金会,政府负责为中标机构提供一站式咨询服务,包括文物保护、土地用途和规划、建筑条例的规定,以帮助他们顺利推行改造计划。政府更视乎计划的具体需要提供财政资助,包括翻新工程的部分或全部费用;收取象征式租金;以及提供最多首两年的营运经费,以协助入驻团体在计划执行初期出现的赤字,但先决条件是预计之后可以自负盈亏。
类似的社区建筑更新计划,还有“工厦活化计划”、市区重建局辖下的分区保育活化计划。最为人所知的例子,是处于观塘区的牛棚艺术村和赛马会创意艺术中心,分别由二级历史建筑(前身为牲畜检疫站)和旧工厂大厦改建而成,两个地方的“变身”都经历过风波,争议不少。
而在未来数年,最令人期待的是中区警署和湾仔的“绿屋”的改建工程,前者由香港赛马会拨出18亿港元,修复建于19世纪、现时已荒废的建筑群,并将兴建剧院、艺廊、艺术影院、多用途展览厅,目标是成为中环新地标。后者“绿屋”由十幢唐楼组成,由香港艺术中心投得经营权,将改造成动漫基地。
一个实体空间可以令社区文化有聚集地,并逐渐生根,它就像一个开放自由平台,建立、维系和累积有形无形的社区人际关系,吸聚人气和丰盛的民间百态,滋养自发生长的原动力,不然永远是上面“送戏下乡”,像打游击,却并不了解各区的民情、民生、民俗、集体文化记忆、生活方式,社区艺术从何谈起?尊重社区本身的特性,是本土文化发展、社会保育、以至地区性经济增长的政策起点,这和名为支持旧工厂改建创意园,实际变相做房地产开发的思维,是两件事。
艺术文化介入社区,能为区内发展注入活力和创意,唤醒个人对身处环境的空间、历史、身边的人和事,生起觉察的心和好奇心,保存多元、包容、互助的核心价值观。推广社区艺术,比起单纯的行政、经济手段,更帮助社区持续发展。政府所扮演的角色,应是政策扶持、赤字资助和最少干预原则。艺术和社区共融的最精彩状态,往往是草根遇上草根,因此,像“活化厅”民间自行策划的活动更吸引人,一个有机生长的社区就如江湖,人们能感觉到它的发生和蠢动。
梁丽朗 现任职于香港艺穗会,致力于推动香港与内地及海外的文化交流,曾参与项目包括:第54届威尼斯双年展(香港馆)、粤港联展等。
喜欢逛街的文艺青年,来香港一定会去油麻地的百老汇电影中心和库布里克书店,它隐藏在“果栏”(水果批发市场俗称)边的居民生活区里,书香和咖啡香四溢,下班早的地盘工人下午四五点,坐在户外花基上喝一两支啤酒再回家,旁边是驰名牛腩面。
这样的光景,是许多人对香港老城的美好想象。近些年,一些香港年轻人和艺术团队,悄然潜入老城,扎根下来,成为香港老城改造的活跃元素。
一家店铺,“活化厅”
库布里克书店所在的上海街,是油尖旺老区,卧虎藏龙之地。眼尖人除了能发现“一楼一凤”招牌,转角处还有一档“不知道在搞什么”的临街铺面,经常办些热闹活动。这家店名叫“活化厅”,名字取自香港政府大力推行的旧区活化和保育政策,语义带着调侃,意思和民间成立“和谐办”差不多。
活化厅原名上海街视艺空间,目前主要由香港艺术发展局资助(行政和活动制作开支),租约每年更新一次。香港艺术发展局要求入驻团体以文化艺术联系社区。因此,活化厅入驻后,策划了许多“益街坊”的活动,比如情人节“爱情与社区”,请来本地夫妻档艺术家,为单身或失恋人士唱歌。
更令所有人感触的是他们专门为情人节设计的“为爱情示威”,挂起“反抗最低消费”特价牌,拿着串起来15米长的标语,抗议消费主义压榨爱情﹕“买唔起”一束玫瑰,“买唔起”一生一世、一夫一妻、一纸盟誓、保险一世、一望无际……通通“买唔起”。
至中秋佳日,他们向街坊大派“反高铁”、“争取普选”月饼,组织“中秋节上海街月色开饭”,邀邻里围坐,重温《岁月神偷》里才有的街头开饭的旧时热闹景象。农历新年请老师傅写挥春,又或是请来剪纸艺人与观众互动……
在以社区中心模式营运艺术空间的理念下,活化厅的存在令上海街增添了很多新活力,为鼓动社区参与高不可攀的艺术绞尽脑汁,出了很多创意。他们擅长以草根基调融合当代艺术的前卫手法,从不忌讳用艺术碰撞社会时事政治议题,其中体现出浓浓的社区情怀。正如艺术家黄慧妍(也是活化厅核心成员之一)说﹕“我们不觉得社区真的那么需要艺术,其实街坊坐下闲谈就很满足,我们想重新分配政府的资源,透过当代艺术派回社区。”
有意淡化当代艺术“白盒子”(white cube,指常规四面白墙的美术馆式展览方式)的意识,是香港艺术界70后和80后一群艺术家正在做的事情,他们同时是本土保育和社会运动的活跃分子,相信行动的力量,关心民生,正是这批本土文化的“大声公”和保卫者,驱动政府响应民意并拨出资源推广社区艺术。
一条老街上的“文化葫芦”
除了活化厅,香港坊间还有一对侠侣,活跃于街头巷尾,他们是“文化葫芦”的吴文正和霍天雯夫妇。看他们曾举办项目的清单,已经是半张香港文化地图——“牛下开饭:徒置生活九大簋”展览(牛头角下村)、“港文化·港创意”(中上环)、“油麻地老区再造计划”(油麻地)、“创艺传城”计划(深水埗)。
吴文正创办文化葫芦之前是媒体摄影记者,新闻以外他十几年来不断拍摄香港,曾出版两本摄影集《香港葫芦卖乜药》和《街坊老店》。前者是他从药厂、药店,以及家居药柜收集香港传统中成药的包装样本,如药散、药丸、药膏、药丹、药茶、药油,展示了一个奇趣的中药世界,后者是用镜头记录正在消亡的传统生意行当。
太太霍天雯曾在社区中心做过13年社工,这份经验在做社区艺术时派上大用途,她常常轻而易举就能与各路人等搭起话头,说服裁缝老店、药行、米行、茶餐厅,参与文化葫芦策划的活动。比如组织一条街上的老店联动起来,在店里提供环境展览年轻艺术家作品。文化葫芦策划的展览,经常将展品完全融入社区,按环境特色来定场地、布展,让看展览变成文化寻宝旅游,边找边看,一番游览下来,对社区便有了很深的认识。除了策划展览,文化葫芦还组织老区文化导赏团,筹办比赛和课程,鼓励青少年为老店设计广告、产品。
从社区而来的吴文正,目睹超级连锁便利店取代传统老店,深刻体会到社会多元生态正日渐式微,文化葫芦富启发性的尝试,一下抓住了大众、媒体和政府的目光,它备受关注有些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它令人对保存和延续“传统香火”保留了一份观望和期待。
自“牛下开饭”展览后,文化葫芦的项目陆续受到香港赛马会慈善信托基金、可持续发展基金、西九文化区管理局和香港艺术发展局的资助,硬是走出了一条本没有的路。
公园里的“送戏下乡”
自1999年开始,香港就有当代版“送戏下乡”政策,康乐及文化事务署(职能类似“文化局”)设立专门小组,挑选并资助专业艺术团体和艺术家走入社区。今年一共有22个艺团被选为社区文化大使。
被选中艺团不是简单将旧制作搬入社区,巡回演一遍了事,而是重新“度”一套集参与、互动和教育于一身、适合社区普及的节目。今年社区文化大使之一的“7A班戏剧组”,围绕“香港街道文化”主题,设计出一系列亲子和教育工作坊,包括街道历史讲“古”、趣味摄影、街道考察、街道模型制作,并举行大型的总结展览和演出。以亲民姿态出现的社区艺术,艺术只是手段,无论戏剧,还是中西民乐、踢踏舞、木偶巡游、当代舞、粤剧、京剧,都是为了加强人与人、人与社区、父母与孩子、学生与学校之间的联结和沟通,生成凝聚力。这个景象是所有管理阶层都喜闻乐见的。
更有趣的是,当艺术走入社区,多数使用非正式的展览和演出场地,如公园、广场、小区休闲中心、街头,也孕育了近年热议的“公共空间”的形成。艺术的展示和欣赏不再局限在美术馆、剧场和音乐厅,而是自由汇流和交集,不仅享受沟通的乐趣,也创造了属于小区的公共归属感。
一幢老楼的“建筑伙伴”
香港政府自上而下的艺术进入社区措施,通常伴随着政府另一项并行政策──旧区楼宇建筑的改良与再利用,即“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常见做法是,由专家小组在港九各区圈出一批具历史或建筑意义、值得保存的政府建筑,向社会团体公开招募营运计划书,优先扶持文娱、教育、旅游、餐饮等活动。申请团体必须是非牟利机构或商业机构下的慈善基金会,政府负责为中标机构提供一站式咨询服务,包括文物保护、土地用途和规划、建筑条例的规定,以帮助他们顺利推行改造计划。政府更视乎计划的具体需要提供财政资助,包括翻新工程的部分或全部费用;收取象征式租金;以及提供最多首两年的营运经费,以协助入驻团体在计划执行初期出现的赤字,但先决条件是预计之后可以自负盈亏。
类似的社区建筑更新计划,还有“工厦活化计划”、市区重建局辖下的分区保育活化计划。最为人所知的例子,是处于观塘区的牛棚艺术村和赛马会创意艺术中心,分别由二级历史建筑(前身为牲畜检疫站)和旧工厂大厦改建而成,两个地方的“变身”都经历过风波,争议不少。
而在未来数年,最令人期待的是中区警署和湾仔的“绿屋”的改建工程,前者由香港赛马会拨出18亿港元,修复建于19世纪、现时已荒废的建筑群,并将兴建剧院、艺廊、艺术影院、多用途展览厅,目标是成为中环新地标。后者“绿屋”由十幢唐楼组成,由香港艺术中心投得经营权,将改造成动漫基地。
一个实体空间可以令社区文化有聚集地,并逐渐生根,它就像一个开放自由平台,建立、维系和累积有形无形的社区人际关系,吸聚人气和丰盛的民间百态,滋养自发生长的原动力,不然永远是上面“送戏下乡”,像打游击,却并不了解各区的民情、民生、民俗、集体文化记忆、生活方式,社区艺术从何谈起?尊重社区本身的特性,是本土文化发展、社会保育、以至地区性经济增长的政策起点,这和名为支持旧工厂改建创意园,实际变相做房地产开发的思维,是两件事。
艺术文化介入社区,能为区内发展注入活力和创意,唤醒个人对身处环境的空间、历史、身边的人和事,生起觉察的心和好奇心,保存多元、包容、互助的核心价值观。推广社区艺术,比起单纯的行政、经济手段,更帮助社区持续发展。政府所扮演的角色,应是政策扶持、赤字资助和最少干预原则。艺术和社区共融的最精彩状态,往往是草根遇上草根,因此,像“活化厅”民间自行策划的活动更吸引人,一个有机生长的社区就如江湖,人们能感觉到它的发生和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