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弗利尔藏石考证赏石底座演变

来源 :收藏·拍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方赏石“第一人”的藏石
  弗利尔之所以能创办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美术馆,根源在于极其雄厚的财力。他出身贫寒,高中就被迫辍学打工,却凭着过人的胆识和能力抓住了美国大规模铁路建设的机遇,迅速成为火车制造大亨,积累了巨量财富。在多年的商场搏杀中,身心过度透支的弗利尔也患上严重的神经衰弱,在没有特效药的情况下,医生给出的唯一办法就是让他找一些陶冶性情的事来为自己减压,于是,弗利尔开始接触艺术品收藏,从此一发不可收。在此后的20多年时间里,弗利尔大规模、系统性地收藏顶尖中国艺术品,甚至留下了一句名言:“元代以后的画不用拿给我看”,可见其收藏之精。
  不仅如此,他在1894-1910年内还曾经四次亲自到访中国,以探寻中国艺术。当时正值晚清,中国的社会混乱动荡,地方匪祸不断。弗利尔并未只是停留在北京、上海等繁华的都会,而是冒着危险深入中国腹地,其中最著名的事件就对龙门石窟进行长达一个多月的深入考察。在考察龙门的闲暇时间,他亲自在伊河边收集了39方伊河石,并在返程时一并带回了北京。在到达北京以后,他专门请人为每一块伊河石配置了中国赏石的传统式样底座。随后,这些赏石作品和他一同漂洋过海回到美国,成为了他案头的珍玩。在欣赏中国绘画手卷时,弗利尔先生常常将这些赏石作为镇纸,别有一番雅趣。这些来自伊河滩上的卵石并不具备瘦皱漏透的姿态,表面的纹理也并不能称得上绚丽多彩,但是它们却成为弗利尔先生的案头珍玩,让他随时能够通过这些质朴的石头回到1910年他在龙门度过的那段难忘的时光。
  因为终身未婚也没有子女,弗利尔很早就开始谋划,为自己的藏品找寻一个归宿。最终,他将私人藏品捐赠给史密森学会,成为第一个将私人藏品遗赠给美国的美国人,并斥巨资在华盛顿建造了弗利尔美术馆。在他身故后,这批藏石和其他文物也一同进入美术馆,此后便妥善保护到了今天。
  作为一个精明的商业大亨,弗利尔在20多年的收藏生涯中保持了非常良好的习惯:对每一件藏品购买过程都进行了详细记录,并保留完整的购买清单。因此,和绝大多数传世的文房赏石不同,弗利尔所藏这批赏石的底座有极其明确的完成时间——1910年。因为底座在完工以后就被带到美国,一直私藏于弗利尔家中,不久后便进入美术馆保存至今,弗利尔藏石的底座也是目前可考证的时间最为明确的晚清赏石底座,因此弗利尔藏石对于赏石底座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明清赏石底座演变
  长期以来,我们对赏石底座演变的理解可以简单概括为:“从明代的简洁发展到清代的繁复”(《中国古代赏石》语)。明代的案头赏石底座今天没有足够确切的科学证据,但是遗存下来的文献与绘画中可以看到明代底座的一丝身影,基本都以单层矮案几式或平几式为主,基本都具备台面、束腰、壼门牙子及矮型各式底足。依石形而加工底座形态并落榫稳正的要点也已完备。
  清代底座在很长时间内都是延续晚明成熟形态的样式与风格,至清代中后期,以苏州为代表的清代底座风格逐步成熟,其中诞生了架几式与双层式底座,以瘿瘤、虎足、落榫起唇和直腿或三弯腿的仿几类家具的特点逐步成熟,成为今天我们所熟知的清式赏石底座。
  明确制作于1910年的这批弗利尔的底座,本身并没有明显的清式赏石底座特征,这里原因有二。
  一是,这种延续了晚明赏石底座风格的“明式”底座本身就来源于自晚明以来一以贯之的“小器座”门类,其样式服务于各式瓷玉铜杂类珍玩的陈设需要,自晚明便一直被延续制作和使用,与“清式”赏石底座本身就是并行存在的,只是相对较少,更多应用于小型的案头珍玩中,这种样式一直延续到20 世纪80年代仍在国营工艺美术出口创汇企业的工资商品中可以见到。二是,赏石底座或者说是小器座的风格依照南北地域的不同,风格上差异明显,南方地区的赏石底座在清中期后已经变化丰富了许多,北方仍旧更多地延续着清中期之前带有晚明风格的样式,宫廷繁缛旖丽在晚清之前并未对民间的“小器座”样式产生十分明显的影响,北方尤其以北京为代表,在晚清时期的赏石收藏风气远远落后于江南,底座样式的变化因为受众的缺少而没有得到足够的发展,这也是我们今天看到这种与同时期江南底座风格不同的原因。
  弗利尔藏石底座属于带束腰的随形座,类似的底座最早在《素园石谱》的绘图中就曾经出现。而《小山林堂书画文房图录》中收录的赏石也有这样的底座,这套书是日本“幕末三笔”之一的市河米庵根据其家族三代收藏而编纂,收录了历代书画文房雅玩240种,分书画、铜器、玉器、杂项四类。其中,杂项类中收录有赏石7 块,都是典型的晚明至清代赏石风格,与日本水石风格不同。从图片中可以清晰地看出,其中的5 块赏石所配置的底座都是与弗利尔藏石相同的随形座。
  如果我们把检索范围扩大到故宫博物馆所收藏不同时期的器物底座,则可以发现其实这种随形座在整个清代都在被使用,如文中图示的清早期红漆圆形器座、清中期红木椭圆形器座和清晚期的红木竹节纹多边形器座。可见,为了获得良好的审美感觉,随形座因所盛置器物的不同也可能略有变化,但总体还是保持了相同的特征。
  通过古籍所载的图样和上述众多实物,我们大概能梳理出这种带束腰的随形座发展的脉络:从晚明开始,这种底座被应用于赏石的盛置,经过清朝到民国一直处于使用之中,虽然又出现了其他形式的底座,但是这种样式从未消失。
  一直处于使用中的随形座也并非一成不变。从外观特征上看,晚明到清早期的带束腰随形座虽然造型简单,但是比例合理,给人以一种古朴简素的观感;清代中期的作品线条流畅,做工规整,展现出富丽华贵的气象;而到了晚清民国时期,这种底座的线条则逐步呈现出呆板、弱化,具有臃肿之态,各部分之間的比例关系也有所失调。
  当然,由于样本数量较小,上述结论可能并不准确,随着新的实物和图像证据的发掘,结论应当随时修正。
  通过以上的梳理,我们发现故宫博物院有一块标为“清代”的带束腰随形座英石,从底座的风格上判断应当是清代早期的作品。而在上海博物馆的《高斋隽友》展中,也有一件类似底座的崂山绿石,从风格上分析应当是晚清民国的可能性较大,这也与崂山绿石开始大规模被文人赏玩的时间相吻合。   古典赏石的“形”深入到“神”
  除了西方古典赏石的“第一人”和底座重要的标本意义以外,弗利尔藏石的行为本身还具有更深层次的内涵。弗利尔从伊河采集石头,到送往北京配置傳统底座,再到运回美国品鉴、使用,整个过程其实表现出三个层次的含义。
  第一层,被欣赏的石头本身采集或者购买自中国,这是最为表层的一面,弗利尔通过这个行为与中国传统的赏石文化产生了最粗浅的关联。
  第二层,这些赏石采取的装饰技法或者使用的场景和中国书斋的传统相一致。从弗利尔将这些石头配置传统的中式底座开始,这些石头就脱离了纯粹自然物的属性,而成为了艺术观念的投射和载体。同时,弗利尔欣赏和使用这些赏石的场景也受到了中国文人传统的深刻影响。中国的古典赏石从来不是凭空独立存在,而是与书斋、庭院等空间密切相关,对石头的欣赏也是文人书斋生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弗利尔正是在更宏观的传统场景中对赏石进行品鉴。这个行为,标志着弗利尔进入了中国古典赏石的语境。
  而最深层的,是对石头的欣赏与中国艺术史、思想史的某些观念相符合,这三个层次也正是由古典赏石的“形”深入到“神”的过程。在第三个层次取得突破的时候,前两个层次就都不再重要,甚至可以被放弃,这也就是所谓的“舍形取神”,正是因为古典赏石是中国艺术史和思想史的重要窗口,而人类在审美和思想层面具有相当程度的共性,不同时代和地域的人们才可能从这个载体中获得审美和智识上的享受,古典赏石的影响力也才可能横跨中外,贯通古今。
  正如弗利尔在1904年写给史密森博物学院秘书长兰利的信中所说的:“我有一个宏愿:让现代作品与一些伟大文明的杰作结合起来,使它们在神和形上和谐共鸣,来提升人们的审美情趣,让人类的精神得到升华。”很显然,弗利尔先生将这种理念深刻地贯彻到了艺术品收藏和展陈的实践之中,百年以来一直影响着弗利尔艺术馆。
  从目前可知的资料看,弗利尔先生应当是西方世界最早接触中国古典赏石的人。更为关键的是,作为当时在欧美精英阶层、尤其是艺术和收藏界举足轻重的人物,他的个人趣味很可能产生相当的影响力。那么,在“黄金三十年”开始之前将近一个世纪的时候,欧美是否就曾在一定范围内兴起过对中国赏石的研究风潮?这个问题,有待于我们对史料的进一步挖掘。
  有趣的是,弗利尔美术馆收藏了一张钱选款的清代绢本水墨画册,其中一张的内容是一位文人在天然石案欣赏着数块大小不一的赏石。或者弗利尔先生当年展册欣赏时,看着自己案头的伊河石,真正能体会到“与古人同在”的感觉。
其他文献
姜宏光一晃不见就是十多年。这些年来他旅居在海洋岛国新西兰,潜心作画,画风大变。在南半球海风的吹拂下,在异域的文化环境里,对绘画的感觉恍如间发生了改变,仿佛海风能软化人的知觉一样,让画家对世界的观察为之一变,从墨气十足的东方绘画转向热情洋溢的太平洋阳光灿烂。姜宏光这十多年沉浸于异域的感受中大大激发了他对绘画的新方向的认知。  这些绘画大胆奔放,用笔不再拘泥于皴擦,而是勾线、行笔都按自己的心性走,他果
期刊
在鸟类天堂的主题中,画家表达了对画面自由不羁的追求。对此,庄子的《逍遥游·北冥有鱼》篇中,也有对自由狂想的表达。庄生之所以羡慕鲲,就是感觉它可以化而为鹏,自由自在地遨游四海,无拘无束地上天入地,时而为鱼,时而化为鹏。姜宏光这些画的切入点和初衷,大概就是基于他想用鸟类的自由来表达精神自由。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走近画面,细品墨色,能看到笔墨色彩仿佛在随着画面起舞,由此可以想见他在作画时的状态,
期刊
姜宏光在绘画中想表达中国古典哲学中所描述的那种玄妙而神秘的世界观:无尽的虚无中,阴阳进行着永恒的交互与融合,化生出无限复杂的物质与精神世界。而道则以宏大而难以捉摸的方式運转着这一切。  在姜宏光的作品中,不同墨色和单纯丰富的色彩交错于空间里,形成了画面的主体。它们并非普通视觉所看到的景观,而是象征着禅定中意识层面所显现的现象和智者所洞察到的宇宙真相。艺术家用它们来隐喻阴与阳、虚无与存在之间神妙而恢
期刊
从历年拍卖记录中不难发现,以林风眠、赵无极、常玉、朱德群、吴冠中、徐悲鸿、吴大羽等近现代艺术大师为代表的首批旅居海外艺术家在国内外艺术市场屡创拍卖高点,堪称行业风向标。有鉴于此,市场也纷纷对徐冰、蔡国强、陈丹青、谭平、刘野、周春芽等留洋的中国当代艺术家抛出了橄榄枝。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中国艺术市场的崛起,无论是学术界、美术馆、画廊,还是二级市场,这个艺术家群体都形成了一股不容小觑的力量。
期刊
蓝色在古人的日常色谱中频繁出现,是因为古人对蓝色有一种莫名的执念。而蓝色是一种需要谨慎使用的颜色,稍不慎重,蓝色就容易让衣服显得廉价,作为崇青的鼻祖,中国传统服饰对蓝的运用可圈可点。  清代的三蓝绣便完美诠释了何为中国式的高级用蓝。它采用多种深浅不同的蓝色绣线来进行刺绣,其色彩过渡柔和,格调清新高雅,颇受人们的青睐。  淡雅素净的三蓝绣  清代的顺治年间,清朝廷重建的以丝绸产品闻名的“江南三织造”
期刊
辽宁省博物馆收藏的一件景德镇窑粉彩描金瓷佛,1985年收购于辽宁省文物商店,瓷佛一直放置在老式木质抽拉樟盒中。查阅藏品相关档案资料,入藏辽宁省文物总店时相关信息已不可考证。  本件瓷佛从题材与装饰技法上看,都属存世数量稀有,背后又承载着其在关氏家族中流传百年的故事。  瓷佛乃景德镇窑出品  此件瓷佛于辽宁省博物馆文物卡片记述如下:“品名清乾隆豇豆红瓷佛,来源‘从省文物商店购入’。通高35.4厘米,
期刊
第一眼看见张明明的作品,就被那出奇的感性率真所感动。影子、叶子、光照……这些被人遗忘的日常之物,在宣纸上“野蛮生长”,充满了随机性,又有着类似摄影的痕迹。  与张明明的采访,约了多遍,如同他的创作一般,也得讲求天时地利,“天晴我要上山画画,雨天估计也得入夜后才得闲”。听起来,张明明的艺术创作更像行为艺术,到处在游走,安静地观察树木花草的变化,感应自然界和纸、墨的种种关系……他用自己最直观的感受来诠
期刊
北京路步行街是广州市最知名的一条商业街。但鲜有人知,这里隐藏着一家始建于1957年,曾经收藏了数万册古书的“古籍书店”。60多年来,就这么静静地隐藏在闹市之中。  攀上小楼梯,穿过仿古原木颜色的书柜、一排排泛黄的旧书……终于见到了我们这次要采访的主人公李金亮。刚搬完书的他,汗水浸湿了上衣,不似我以往接触的那些藏家或艺术家,这位高个子的山西汉子,戴着黑框眼镜,给我的初印象更像个民工大汉。  谁也想象
期刊
生命惊奇:泰康保险集团25周年艺术收藏展,嘉德艺术中心,2021  泰康一直被视为内地企业收藏的标杆,在艺术圈、收藏圈的一举一动每时每刻都被关注和揣测。2021年是泰康保险集团成立25周年,也是泰康空间的十八岁“成年礼”。在大家惊叹泰康25周年艺术收藏展带来的“生命惊奇”之际,9月6日泰康空间以《泰康空间结束了!》为题,发布了一篇展讯:“2003—2021年,由国内金融机构创办的第一家非营利艺术机
期刊
民国时期的书画界奇女子甚多,今天给大家介绍的这位民国奇女子,她的一生,颇具传奇,又耐人寻味。  出生于1891年的谈月色,是广东顺德女子。原名古溶,又名溶溶,晏殊诗有“梨花院落溶溶月”句,遂以“月色”为字。她幼年便出家,后因爱还俗,嫁给名士蔡守。她画人印人一身兼,画梅更是一绝,享有“梅王”的声誉,所画梅花上承宋元遗风,下继明清笔意,尤得黄宾虹“三笔七墨”法的真传。就这样,谈月色的溶溶之印,被钤在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