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小规模企业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的发展是国家经济活力之源,也是保障就业、稳定社会的根本,中小规模企业是我们国家自主创新的一个重要力量;解决中小规模企业融资难题,从银行贷款角度来说,必须具备创新意识,采取综合措施,政府、金融、机构、企业密切配合,多途径开拓融资渠道。基于此,本文针对中小规模企业融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并根据对应问题提出解决措施,为解决中小规模企业融资问题提供一定思路。
【关键词】 中小规模企业 融资问题 对策建议
一、中小规模企业融资现状
解决中小规模企业贷款问题是普惠金融体系命题的一部分,监管者应有更宽的视野,更大的勇气推进这一体系的建立。早在2008年经济危机时,我国55家国家级高新区的工业总产值都已经超过了5万5千亿,增长幅度达到了17.6%,工业增加值达到了1万3千亿,增长幅度超过了16%,在国家高新区的5万多家企业中,中小型企业占了87%左右,国际金融危机袭来,实体经济受到了下行的压力,这些中小规模企业同样感受到了这一点,尤其是一些初创型的中小科技企业,它们成长性好,但是具有一些特点,比如占地比较小、固定资产比较少,从传统意义上说起来,它们可抵押的资金更少。所以它们的融资在传统意义上具有更大的困难。融资难已成为制约中小规模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中小规模企业融资难的原因
1、中小规模企业融资难根源在于金融体制
中小规模企业融资难并不只是体现在具体数额上,更大的阻力来自我们的金融体制。如果不对现有的这套体制作出调整和补充,即使资金龙头开得再大,也不会有多少水会流到中小规模企业的桶里。在我们现有的金融体系中,商业银行特别是大中型商业银行占据着主导地位,以银行为媒介的间接融资是企业融资的主要方式。出于贷款安全性和盈利性的考虑,大中型商业银行没有也不可能对中小规模企业融资给予足够重视,这是商业银行作为赢利性企业的天性所决定的。所谓嫌贫爱富,这个词对商业银行来说,并不是贬义,而是它必须恪守的游戏规则。这里面真正出问题的不是商业银行,根源在于我们的金融服务体系脱胎于计划经济时代,主体架构仍然瞄准了大型企业,并非针对中小规模企业而设计。
2、抵押物不足导致银行放贷难
银行是追求高收益,低风险的业务,这肯定是经营的方向。因此在这样的经营体制下,银行为降低风险,必然会要求中小规模企业在提供了足够的抵押物后才敢放款。而中小规模企业通常占地比较少,固定资产比较少,能够拿来抵押的资产很少,出于风险和收益的考虑,商业银行往往更愿意把钱借给大企业,而对中小规模企业敬而远之。因为没有抵押,而无法敲开银行的大门。很多企业找到了担保公司进行担保,但他们发现,担保公司也无法完全解决他们的融资问题。一些小企业只好找地下钱庄或私人借貸,民间借贷月利率都在7%到8%,最高时甚至达到10%。民间融资成本高,而且也不安全,大大限制了企业的发展。
3、难以把控中小规模企业贷款风险
中小规模企业资本规模小,生产技术水平落后,产品结构单一,财务制度不健全,内部控制不完善,信息不透明,抵御风险能力较差,中小规模企业不像国有的大企业,一旦出了问题,国家还会来重组,解决一些贷款难的问题,但是这些中小规模企业,特别小企业,一旦产生问题破产的话,就没人管,所以银行的贷款质量就没有办法得到保证。小企业不良贷款率达到11.6%,应该说他们高于整个银行业平均的2%的7,8个百分点,所以说它的风险还是比较高的。这也是银行对中小规模企业惜贷原因之一。嫌贫爱富是目前中国银行业的普遍现象。在没有抵押担保的前提下有些中小规模企业的风险又比较大,很难从银行取得贷款。假如一个企业资金缺口是三千万,那么能从银行贷到一千万已是难比蹬天。如果只贷一百万对企业来说杯水车薪。
4、财务成本高导致企业融资难
相较于其他企业,中小规模企业财务成本高,银行贷款门槛高,审批程序复杂、手续繁琐也是中小规模企业融资难的一个重要因素。申请贷款的财务报表,有很多财务报表不真实,要送到支行的,支行又送到分行,层层关卡。
三、中小规模企业融资对策
1、改善优化金融体制,建立适合中小规模企业融资渠道
尽管符合创业板上市条件的中小规模企业不少,但真正能够上市融资,对于很多企业来说,仍然是一种奢望,中小规模企业融资难根源在于金融体制。既然改变不了中小规模企业的现状,那么只有改变银行的信贷方式,研究发现中小规模企业融资难,难在融资渠道单一,品种较少,严重依赖银行间接融资,而银行和担保机构出于利益和风险的考虑,又不可能降低贷款门槛。现在看来,在金融体制上另辟蹊径,为中小规模企业融资进行创新,已经是当务之急。例如推行网络联保的贷款方式,做到无抵押贷款,就像阿里巴巴一样,阿里巴巴和浙江当地建行推出的一项金融创新让很多中小规模企业主看到了希望,网络联保就是阿里巴巴的三家会员企业,以互相担保的方式,共同向银行申请贷款。阿里巴巴向银行提供客户网上交易数据,银行筛选后发放贷款。一个人出了问题,两个人要承担,两个人出了问题,另外的人要承担。这种方式降低了银行为中小规模企业贷款所带来的高成本与高风险。当然这种贷款也不是盲目的,银行必须考察企业的详细的情况,风险的大小和承担风险的能力,企业的诚信度,产品的竞争力,一些抵押品(房子汽车等),财务报表和海关的报表等。如果这些方面都全面仔细的考察,能够大大降低企业还贷的风险,这个市场还是相当大的。
2、探索建立风险补偿机制,实现多方共赢
通过政府部门的推动和协调,各大银行应积极转变观念,关注中小规模企业贷款难问题。要想增加缓解中小规模企业的资金压力,就必须调动商业银行的积极性。只有帮助商业银行分散化解贷款风险,解除后顾之忧,才能真正促使它们降低门槛,向中小规模企业敞开大门。由政府出资对中小规模企业贷款存在的风险进行补偿,对于成立小企业专营机构的银行,政府部门将给予一定比例的风险补偿资金。在当前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就必须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则去办事。银行给中小规模企业贷款风险大、成本高,那么通过政府的一部分风险补偿资金,可以弥补银行在中小规模企业贷款中的损失。 风险补偿机制由政府出钱,银行出力,企业受益,最终还是会拉动地方经济发展,实现三方共赢。但是,和众多中小规模企业巨大的资金缺口比起来,地方政府的财力毕竟有限,不可能所有的贷款风险都完全靠政府来买单。在实际操作中,风险补偿机制也逐渐暴露出薄弱的一面。
3、完善征信体系,打破放贷僵局
这要把握一个重要核心,就是以征信促使银行与中小规模企业,培育和建立信用关系,进而为银企合作打开大门。建立征信体系就是为了打破银行和中小规模企业的放贷僵局,尤其,当一些中小规模企业财务制度不透明,资金管理不规范的时候,这种信息互联整合的价值也就愈加凸显了出来。这还需要更高层次的协调和管理。这套征信体系得到的不仅是信息,也将带来一个培养信用观念的契机,这样的付出就很值得。不过,眼下看来这项工作仍然任重而道远,还需要银行与企业付出更多的努力。
4、争取上市融资,推出信贷工厂
中小规模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直接融资的途径有证券市场、包括中小板和创业板;还有私募股权基金、产业投資基金、创业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以及债券市场等等。同时把银行当作工厂,中小规模企业是原材料,进入流水线后经过营销、销售、业务申报、审批、支用、客户维护和贷后管理,获得贷款。而银行也不是一个人从头到尾完成所有环节,而是派出7组工人,每人把住流水线上的一个环节,批量生产。通过这样的方式简化审批的流程。
四、结论
总而言之,彻底解决中小规模企业融资难,必须在政府大力支持下,建立一个服务完善、监管到位、而且利益多元化的中小规模企业融资服务体系。这一体系不光具有完善的中小规模企业融资担保体系、风险补偿机制和税收优惠政策,还应当在设立专门的中小规模企业银行、制定中小规模企业信用评级标准、规范管理拓宽民间融资渠道以及发展中小规模企业直接融资等方面作出全方位的规划,才能找出适合中小规模企业的融资途径。
【参考文献】
[1] 孙江超。中小规模企业融资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0/01.
[2] 李春光。中小规模企业融资的实践与模式创新[J],中国金融,2010/02.
[3] 王宏伟。中小规模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成因及对策[J],财政监督, 2009/22.
【关键词】 中小规模企业 融资问题 对策建议
一、中小规模企业融资现状
解决中小规模企业贷款问题是普惠金融体系命题的一部分,监管者应有更宽的视野,更大的勇气推进这一体系的建立。早在2008年经济危机时,我国55家国家级高新区的工业总产值都已经超过了5万5千亿,增长幅度达到了17.6%,工业增加值达到了1万3千亿,增长幅度超过了16%,在国家高新区的5万多家企业中,中小型企业占了87%左右,国际金融危机袭来,实体经济受到了下行的压力,这些中小规模企业同样感受到了这一点,尤其是一些初创型的中小科技企业,它们成长性好,但是具有一些特点,比如占地比较小、固定资产比较少,从传统意义上说起来,它们可抵押的资金更少。所以它们的融资在传统意义上具有更大的困难。融资难已成为制约中小规模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中小规模企业融资难的原因
1、中小规模企业融资难根源在于金融体制
中小规模企业融资难并不只是体现在具体数额上,更大的阻力来自我们的金融体制。如果不对现有的这套体制作出调整和补充,即使资金龙头开得再大,也不会有多少水会流到中小规模企业的桶里。在我们现有的金融体系中,商业银行特别是大中型商业银行占据着主导地位,以银行为媒介的间接融资是企业融资的主要方式。出于贷款安全性和盈利性的考虑,大中型商业银行没有也不可能对中小规模企业融资给予足够重视,这是商业银行作为赢利性企业的天性所决定的。所谓嫌贫爱富,这个词对商业银行来说,并不是贬义,而是它必须恪守的游戏规则。这里面真正出问题的不是商业银行,根源在于我们的金融服务体系脱胎于计划经济时代,主体架构仍然瞄准了大型企业,并非针对中小规模企业而设计。
2、抵押物不足导致银行放贷难
银行是追求高收益,低风险的业务,这肯定是经营的方向。因此在这样的经营体制下,银行为降低风险,必然会要求中小规模企业在提供了足够的抵押物后才敢放款。而中小规模企业通常占地比较少,固定资产比较少,能够拿来抵押的资产很少,出于风险和收益的考虑,商业银行往往更愿意把钱借给大企业,而对中小规模企业敬而远之。因为没有抵押,而无法敲开银行的大门。很多企业找到了担保公司进行担保,但他们发现,担保公司也无法完全解决他们的融资问题。一些小企业只好找地下钱庄或私人借貸,民间借贷月利率都在7%到8%,最高时甚至达到10%。民间融资成本高,而且也不安全,大大限制了企业的发展。
3、难以把控中小规模企业贷款风险
中小规模企业资本规模小,生产技术水平落后,产品结构单一,财务制度不健全,内部控制不完善,信息不透明,抵御风险能力较差,中小规模企业不像国有的大企业,一旦出了问题,国家还会来重组,解决一些贷款难的问题,但是这些中小规模企业,特别小企业,一旦产生问题破产的话,就没人管,所以银行的贷款质量就没有办法得到保证。小企业不良贷款率达到11.6%,应该说他们高于整个银行业平均的2%的7,8个百分点,所以说它的风险还是比较高的。这也是银行对中小规模企业惜贷原因之一。嫌贫爱富是目前中国银行业的普遍现象。在没有抵押担保的前提下有些中小规模企业的风险又比较大,很难从银行取得贷款。假如一个企业资金缺口是三千万,那么能从银行贷到一千万已是难比蹬天。如果只贷一百万对企业来说杯水车薪。
4、财务成本高导致企业融资难
相较于其他企业,中小规模企业财务成本高,银行贷款门槛高,审批程序复杂、手续繁琐也是中小规模企业融资难的一个重要因素。申请贷款的财务报表,有很多财务报表不真实,要送到支行的,支行又送到分行,层层关卡。
三、中小规模企业融资对策
1、改善优化金融体制,建立适合中小规模企业融资渠道
尽管符合创业板上市条件的中小规模企业不少,但真正能够上市融资,对于很多企业来说,仍然是一种奢望,中小规模企业融资难根源在于金融体制。既然改变不了中小规模企业的现状,那么只有改变银行的信贷方式,研究发现中小规模企业融资难,难在融资渠道单一,品种较少,严重依赖银行间接融资,而银行和担保机构出于利益和风险的考虑,又不可能降低贷款门槛。现在看来,在金融体制上另辟蹊径,为中小规模企业融资进行创新,已经是当务之急。例如推行网络联保的贷款方式,做到无抵押贷款,就像阿里巴巴一样,阿里巴巴和浙江当地建行推出的一项金融创新让很多中小规模企业主看到了希望,网络联保就是阿里巴巴的三家会员企业,以互相担保的方式,共同向银行申请贷款。阿里巴巴向银行提供客户网上交易数据,银行筛选后发放贷款。一个人出了问题,两个人要承担,两个人出了问题,另外的人要承担。这种方式降低了银行为中小规模企业贷款所带来的高成本与高风险。当然这种贷款也不是盲目的,银行必须考察企业的详细的情况,风险的大小和承担风险的能力,企业的诚信度,产品的竞争力,一些抵押品(房子汽车等),财务报表和海关的报表等。如果这些方面都全面仔细的考察,能够大大降低企业还贷的风险,这个市场还是相当大的。
2、探索建立风险补偿机制,实现多方共赢
通过政府部门的推动和协调,各大银行应积极转变观念,关注中小规模企业贷款难问题。要想增加缓解中小规模企业的资金压力,就必须调动商业银行的积极性。只有帮助商业银行分散化解贷款风险,解除后顾之忧,才能真正促使它们降低门槛,向中小规模企业敞开大门。由政府出资对中小规模企业贷款存在的风险进行补偿,对于成立小企业专营机构的银行,政府部门将给予一定比例的风险补偿资金。在当前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就必须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则去办事。银行给中小规模企业贷款风险大、成本高,那么通过政府的一部分风险补偿资金,可以弥补银行在中小规模企业贷款中的损失。 风险补偿机制由政府出钱,银行出力,企业受益,最终还是会拉动地方经济发展,实现三方共赢。但是,和众多中小规模企业巨大的资金缺口比起来,地方政府的财力毕竟有限,不可能所有的贷款风险都完全靠政府来买单。在实际操作中,风险补偿机制也逐渐暴露出薄弱的一面。
3、完善征信体系,打破放贷僵局
这要把握一个重要核心,就是以征信促使银行与中小规模企业,培育和建立信用关系,进而为银企合作打开大门。建立征信体系就是为了打破银行和中小规模企业的放贷僵局,尤其,当一些中小规模企业财务制度不透明,资金管理不规范的时候,这种信息互联整合的价值也就愈加凸显了出来。这还需要更高层次的协调和管理。这套征信体系得到的不仅是信息,也将带来一个培养信用观念的契机,这样的付出就很值得。不过,眼下看来这项工作仍然任重而道远,还需要银行与企业付出更多的努力。
4、争取上市融资,推出信贷工厂
中小规模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直接融资的途径有证券市场、包括中小板和创业板;还有私募股权基金、产业投資基金、创业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以及债券市场等等。同时把银行当作工厂,中小规模企业是原材料,进入流水线后经过营销、销售、业务申报、审批、支用、客户维护和贷后管理,获得贷款。而银行也不是一个人从头到尾完成所有环节,而是派出7组工人,每人把住流水线上的一个环节,批量生产。通过这样的方式简化审批的流程。
四、结论
总而言之,彻底解决中小规模企业融资难,必须在政府大力支持下,建立一个服务完善、监管到位、而且利益多元化的中小规模企业融资服务体系。这一体系不光具有完善的中小规模企业融资担保体系、风险补偿机制和税收优惠政策,还应当在设立专门的中小规模企业银行、制定中小规模企业信用评级标准、规范管理拓宽民间融资渠道以及发展中小规模企业直接融资等方面作出全方位的规划,才能找出适合中小规模企业的融资途径。
【参考文献】
[1] 孙江超。中小规模企业融资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0/01.
[2] 李春光。中小规模企业融资的实践与模式创新[J],中国金融,2010/02.
[3] 王宏伟。中小规模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成因及对策[J],财政监督, 20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