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典文本】
谁先看见村庄
黄建国
她们回来了。她们不久将会看见自己的村庄。几分钟以前,长途汽车“嘎”一声停下,她们从窗口扔下大包小包,匆匆挤出车门。汽车重新启动,拖一股白烟,拐过沟岔不见了。一会儿,她们要跨过干涸的沟川,沿着对面那条蜿蜒的小径爬上去,然后,就能看到她们的村庄了。她们从南方赶回来过年,带着一大堆颜色鲜艳的包裹行李。
她们站在路边四下张望。才五点钟刚过,太阳就已经看不见了,只在西边的沟坡上残留一些余晖。沟川里静得很,雾气弥漫,既朦胧又透明,让人觉得恍若幻影神秘莫测。在将近两年的时间里,这村庄,沟川,羊肠小道,曾经那么执拗地,记不清有多少次在她们遥远的异乡的梦里出现过。
她们不急于爬沟。她们需要平息一下心情,定一定神。再说,她们后头还要进行一场比赛,看谁先爬上沟坡,第一个看见村庄。这是她们的约定。
现在,她们走到了沟川的西边,抬头打量那条像被野风吹得弯弯曲曲的灰布带一样的路。就是它,那么亲切地通向坡顶,通向她们的村庄。
“我不知道为啥一点儿也不激动,”她们中的一个说,“我想我们应该是激动的呀。你说这是为啥呀,二亚?”
二亚说:“你鬼迷心窍!我的心扑通扑通乱跳哩。你想想,为了省路费,咱们去年就没有回来,快两年了啊。我不知道我一走进家门会是啥情景,先叫爷还是先叫妈?”
不叫二亚的姑娘没有应声。她感到领口和袖口那儿有些冷。刚下车的时候,凉风扑面,怪舒服的;现在,这风突然间又凶又硬,冷飕飕的。内衣好像还沾了汗,贴在身上,风灌进来,说不出的难受。她左右拧一拧身子,把脖子往下缩了一大截。
“你看你,”二亚说,“到家门口了反倒没个形了。”
“我冷。”她说。
二亚也感到了冷。她伸出手去试一试风。她把双手举到面前,翻看自己的手心手背,然后往手心里哈了一口气儿。
“我不想看见我妈的手裂的口子,”二亚说,“我妈每年冬天两只手都裂成了锯齿,她整天痛得吸溜吸溜的。”
不叫二亚的姑娘也张开自己的手指看。
“我想哭。”二亚说。她佯装成哭的样子,“啊呜”了一声,但她马上又嘲笑自己说:“我这是干吗呀,神经兮兮的。”这时候她担心起另外一些问题来。
“咱们寄的钱,家里会不会没收到?”
“不会。”不叫二亚的姑娘说,“咱们回去后翻开本子一笔一笔查对。”
“会不会有人认为咱们不干净?”
“你真能瞎操心。谁干净不干净在脸上会写着字?”
“眾人口里有毒哩,硬把白的说成黑的。”
不叫二亚的姑娘有些不耐烦,她哼了一句歌词作为回答:“白天不懂夜的黑。”然后她说:“我要唱歌。”然后她扭动屁股,怪声怪调地唱起来:“回到拉萨,回到了布达拉……”
“我也唱。”二亚说,“唱完咱们爬坡。”她看见太阳在东沟坡上只剩一点儿蜡烛光的颜色了。
“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她们唱歌。她们的歌声一高一低,在沟川里被凌厉的风撕扯得七零八落,实在不成什么调子。
“呀,”二亚说,她突然住了声,“我们的脸!”
不叫二亚的姑娘愣着。二亚顿了一下脚:“我是说咱们嘴唇上的口红,还有描的眼影!”
不叫二亚的姑娘说:“你多漂亮啊。”
二亚说:“我给你说正经的呢。我这个样子怕我妈认不出来,说我是个妖怪。”
不叫二亚的姑娘哑了声。她看着二亚。她们互相看着。她们以前没想到这会是个问题。她们每天都要化化妆的,包括在拥挤的火车上和颠簸的汽车上。
“一定得擦掉。”二亚说。
她们开始找纸巾。但翻遍了身上所有的口袋和小包,也没有找出一片软一点儿的纸。她们带的纸巾一路上大手大脚地用光了。她们甚至用纸巾擦火车的茶几和汽车的玻璃,还擦了几次鞋,唯独没想到最后会用它来清除嘴上的口红。她们低头四处探望,希望能看见一汪水。但是,没有。沟川是干的。她们盯住自己的衣服,可她们舍不得橘黄色和天蓝色的外套上有不同颜色的斑迹。她们快要恨死自己了。
“我说,咱们吃了它。”
她们用唾沫把嘴润湿,拿牙齿啃上唇,再啃下唇,让舌头转了一圈儿,又转了一圈儿。她们把唾沫吞下去,又呸呸吐出来,沾在手指上擦拭眼影。
不叫二亚的姑娘说:“呀,咱们的口红不高档,吃下去怕会有毒。”
“不管它,”二亚说,“这个不重要。毒不死人。”
她们擦呀,抹呀,脸上已麻麻的,只是不知道此时脸上的样子。她们互相看也看不清,因为太阳早已熄灭了。她们想着这么一弄她们的脸就很本色了呢。
“呀,天都黑了,”她们说,“咱们快爬吧,看谁先看见村庄。”
黑夜像汹涌的潮水淹没了她们。
【解读笔记】
《谁先看见村庄》是曾获首届中国小小说最高奖“金麻雀奖”的陕西作家黄建国的作品。标题看起来充满悬念,可以推想,故事中大概有一场特殊的“比赛”,而在这场比赛的背后,或许隐藏着某种更深层次的社会问题。“村庄”作为核心关键词在标题中出现,需要引起注意,因为这个意象在很多情况下都具有丰富的象征意味。看标题,一要看标题从人物或者情节内容上给出了怎样的重点提示,二要思考标题隐藏的丰富含义。带着从标题中获得的提示和问题思考进入故事,能使阅读更加有的放矢。当然,阅读完作品内容之后,也可以再将作品内容跟最初的猜想作一番比较对照,进而细细品味作者标题的妙处所在。
[人物与结构]
这个故事跟很多小小说一样,选取的是一个生活中的横截面。故事以时间为序展开,情境十分简单,展示的是两个返乡打工妹下了长途汽车后,临到家前的最后一段“爬沟”经历。围绕两个农村打工妹的返乡之旅,故事既没有写她们回到家乡与亲人团聚的场面,也没有重点写返乡路途上的具体经历,而是聚焦在到家前的最后一段路途。这段路途虽短,但因为两人要“平息”心情、“定一定神”以及“约定”爬沟比赛而被拉长。借助对主人公细微心理活动的刻画,短小的故事具有了一种独特的矛盾张力。 故事起笔一句“她们回来了”就设置了全篇最大的悬念——她们是谁?从哪里回到哪里?在随后的叙述中她们的身份渐渐揭晓:穿着“橘黄色”和“天蓝色”的外套,带着“颜色鲜艳”的包裹行李,“从南方赶回来过年”,家乡在下了长途汽车还要爬过沟川才能到达的乡村,“为了省路费”快两年没回家,给家里寄钱“一笔一笔”都有记录,所从事的工作容易被人认为“不干净”,在她们“遥远的异乡的梦里”曾经“执拗地”“记不清有多少次”出现过家乡的“村庄,沟川,羊肠小道”……综合这些信息,不难对她们的身份有所认定和判断。她们从乡村到城市打拼,从事着容易被人指指点点的特殊服务行业,挣钱为了家人,对于家乡有着深厚感情。再看名字,一个叫“二亚”,另一个叫“不叫二亚的”,这样的命名方式,也表明她们的经历和遭遇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如果说两人下了长途汽车是故事的开端,那么下车后的对话则是故事的发展,当对话推动情节发展至两人开始“唱歌”时,引出了故事的高潮——擦抹“口红”和“眼影”,结局是黑夜“淹没了她们”。与时间的推移相应的,人物的心理变化成为故事展开的另一条线索。从刚下车的“激动”,到下车后的心情“平息”,再到被风吹得“冷”和“难受”,随后谈及亲人时“想哭”又“自我解嘲”,直至想到一些问题時的“不耐烦”并“怪声怪调地”唱歌,到最后为了擦抹脸上妆容而不管不顾。作为同伴的两个姑娘心理感受整体一致,但两人也有明显性格差异。“二亚”简单直率,一切情绪都显露在外,表达自我感受直接而天真,“不叫二亚的”则显得心事更重,对很多事情表现得满不在乎。具体对比来看,快要看到村庄时,一个“心扑通扑通乱跳”,另一个则“一点儿也不激动”;一个担心寄回家的钱“会不会没收到”,一个则表示可以翻本子“一笔一笔查对”;一个担心“众人口里有毒”、自己会被人说“不干净”,一个则不愿意“瞎操心”。一来一往的对话描写,细致地表现出两人想念家乡和亲人却又忧虑重重,近乡而又情怯的复杂心理状态,农村打工妹在城市奋斗的辛酸也由此可见一斑。
故事的高潮部分还有一处细节耐人寻味。当不叫二亚的担心口红“吃下去怕会有毒”时,二亚则毫不介意,认为口红“毒不死人”。同样是“毒”,此处与前文形成一种巧妙的对比——她不担心“口红不高档”会对身体有害,却担心“众人口里有毒”“硬把白的说成黑的”,这也从一个侧面表明,她们这种“夹缝”(从事特殊服务业)中打拼的辛酸,不仅在于在城市奋斗的艰辛本身,更在于不得不选择“另类”职业、忍受旁人异样的眼光。
[环境描写]
这篇小说除了通过设置悬念,借助语言描写刻画人物、推动情节,穿插在故事中的环境描写也极富特色,对于渲染气氛、衬托人物心理和凸显主题均起到了重要作用。“干涸的沟川”是故事发生的主要环境,正是“爬沟”引出了两人的比赛“约定”,而“干涸”则巧妙地为后文两人擦口红却找不到水埋下了伏笔。对太阳的描写贯穿全篇,从只“残留一些余晖”,到“只剩一点儿蜡烛光的颜色”,最后是“早已熄灭”,渐逝的夕阳之光,既是在交代时间的推移,也巧妙地与两个打工妹的境遇形成呼应,仿佛预示着她们的城市打拼之路希望难存。余晖下沟川的“雾气弥漫”,也衬托出人物内心的茫然。结尾一句“黑夜像汹涌的潮水淹没了她们”则再次映衬了这一点——在城市的夹缝中打拼的她们,不仅注定要被城市生活所吞噬,回归乡村也未必能重拾光明之路,留给她们的,只有黑夜和迷茫。文中“白天不懂夜的黑”的歌词,也可视为此种状态的另类写照。“黑夜”的象征耐人寻味,“潮水”的比喻更是让人物的命运彰显出浓浓的悲凉感。
除了“太阳”与“黑夜”,小说中几处对于“风”的描写也意味颇深。沟川西边通向村庄的小路“弯弯曲曲”,是被“野风”吹的;走到沟川西边,“风突然间又凶又硬”;随后更是有“凌厉的风”将她们“常回家看看”的歌声“撕扯得七零八落”。“又凶又硬”“撕扯”等词的拟人化运用极富画面感,与淹没她们的“黑夜”仿佛并驾齐驱,形象地揭示出她们这个群体在城市打拼所饱受的各种艰辛和出路难寻。
[主题探究]
这个故事写作于2001年,如果联系时代背景考虑,这个普通的打工妹返乡故事,又会具一种深邃的寓言意味。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传统的城乡二元分割的社会结构也逐渐被改变。商品经济大潮之下,传统农村受到现代城市文明的强烈冲击,乡村的青年男女为了金钱和梦想,纷纷涌入城市,艰难地在城市的边缘和夹缝中生存。他们是城里人眼中的乡下人,又是乡下人眼里的城里人。故事里的两个打工妹因为从事职业的特殊性,更加无从寻找身份和归宿。在她们“近乡情怯”的心态背后,深藏的更是何去何从的迷茫,她们“回家”的期待,注定要像“回到拉萨”的歌声一样被“撕扯”。两个姑娘愈是显得率真单纯,其悲剧感就会愈加强烈。任凭谁先看见村庄,她们也无法改变终将被“潮水”淹没的命运。
谁先看见村庄
黄建国
她们回来了。她们不久将会看见自己的村庄。几分钟以前,长途汽车“嘎”一声停下,她们从窗口扔下大包小包,匆匆挤出车门。汽车重新启动,拖一股白烟,拐过沟岔不见了。一会儿,她们要跨过干涸的沟川,沿着对面那条蜿蜒的小径爬上去,然后,就能看到她们的村庄了。她们从南方赶回来过年,带着一大堆颜色鲜艳的包裹行李。
她们站在路边四下张望。才五点钟刚过,太阳就已经看不见了,只在西边的沟坡上残留一些余晖。沟川里静得很,雾气弥漫,既朦胧又透明,让人觉得恍若幻影神秘莫测。在将近两年的时间里,这村庄,沟川,羊肠小道,曾经那么执拗地,记不清有多少次在她们遥远的异乡的梦里出现过。
她们不急于爬沟。她们需要平息一下心情,定一定神。再说,她们后头还要进行一场比赛,看谁先爬上沟坡,第一个看见村庄。这是她们的约定。
现在,她们走到了沟川的西边,抬头打量那条像被野风吹得弯弯曲曲的灰布带一样的路。就是它,那么亲切地通向坡顶,通向她们的村庄。
“我不知道为啥一点儿也不激动,”她们中的一个说,“我想我们应该是激动的呀。你说这是为啥呀,二亚?”
二亚说:“你鬼迷心窍!我的心扑通扑通乱跳哩。你想想,为了省路费,咱们去年就没有回来,快两年了啊。我不知道我一走进家门会是啥情景,先叫爷还是先叫妈?”
不叫二亚的姑娘没有应声。她感到领口和袖口那儿有些冷。刚下车的时候,凉风扑面,怪舒服的;现在,这风突然间又凶又硬,冷飕飕的。内衣好像还沾了汗,贴在身上,风灌进来,说不出的难受。她左右拧一拧身子,把脖子往下缩了一大截。
“你看你,”二亚说,“到家门口了反倒没个形了。”
“我冷。”她说。
二亚也感到了冷。她伸出手去试一试风。她把双手举到面前,翻看自己的手心手背,然后往手心里哈了一口气儿。
“我不想看见我妈的手裂的口子,”二亚说,“我妈每年冬天两只手都裂成了锯齿,她整天痛得吸溜吸溜的。”
不叫二亚的姑娘也张开自己的手指看。
“我想哭。”二亚说。她佯装成哭的样子,“啊呜”了一声,但她马上又嘲笑自己说:“我这是干吗呀,神经兮兮的。”这时候她担心起另外一些问题来。
“咱们寄的钱,家里会不会没收到?”
“不会。”不叫二亚的姑娘说,“咱们回去后翻开本子一笔一笔查对。”
“会不会有人认为咱们不干净?”
“你真能瞎操心。谁干净不干净在脸上会写着字?”
“眾人口里有毒哩,硬把白的说成黑的。”
不叫二亚的姑娘有些不耐烦,她哼了一句歌词作为回答:“白天不懂夜的黑。”然后她说:“我要唱歌。”然后她扭动屁股,怪声怪调地唱起来:“回到拉萨,回到了布达拉……”
“我也唱。”二亚说,“唱完咱们爬坡。”她看见太阳在东沟坡上只剩一点儿蜡烛光的颜色了。
“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她们唱歌。她们的歌声一高一低,在沟川里被凌厉的风撕扯得七零八落,实在不成什么调子。
“呀,”二亚说,她突然住了声,“我们的脸!”
不叫二亚的姑娘愣着。二亚顿了一下脚:“我是说咱们嘴唇上的口红,还有描的眼影!”
不叫二亚的姑娘说:“你多漂亮啊。”
二亚说:“我给你说正经的呢。我这个样子怕我妈认不出来,说我是个妖怪。”
不叫二亚的姑娘哑了声。她看着二亚。她们互相看着。她们以前没想到这会是个问题。她们每天都要化化妆的,包括在拥挤的火车上和颠簸的汽车上。
“一定得擦掉。”二亚说。
她们开始找纸巾。但翻遍了身上所有的口袋和小包,也没有找出一片软一点儿的纸。她们带的纸巾一路上大手大脚地用光了。她们甚至用纸巾擦火车的茶几和汽车的玻璃,还擦了几次鞋,唯独没想到最后会用它来清除嘴上的口红。她们低头四处探望,希望能看见一汪水。但是,没有。沟川是干的。她们盯住自己的衣服,可她们舍不得橘黄色和天蓝色的外套上有不同颜色的斑迹。她们快要恨死自己了。
“我说,咱们吃了它。”
她们用唾沫把嘴润湿,拿牙齿啃上唇,再啃下唇,让舌头转了一圈儿,又转了一圈儿。她们把唾沫吞下去,又呸呸吐出来,沾在手指上擦拭眼影。
不叫二亚的姑娘说:“呀,咱们的口红不高档,吃下去怕会有毒。”
“不管它,”二亚说,“这个不重要。毒不死人。”
她们擦呀,抹呀,脸上已麻麻的,只是不知道此时脸上的样子。她们互相看也看不清,因为太阳早已熄灭了。她们想着这么一弄她们的脸就很本色了呢。
“呀,天都黑了,”她们说,“咱们快爬吧,看谁先看见村庄。”
黑夜像汹涌的潮水淹没了她们。
【解读笔记】
《谁先看见村庄》是曾获首届中国小小说最高奖“金麻雀奖”的陕西作家黄建国的作品。标题看起来充满悬念,可以推想,故事中大概有一场特殊的“比赛”,而在这场比赛的背后,或许隐藏着某种更深层次的社会问题。“村庄”作为核心关键词在标题中出现,需要引起注意,因为这个意象在很多情况下都具有丰富的象征意味。看标题,一要看标题从人物或者情节内容上给出了怎样的重点提示,二要思考标题隐藏的丰富含义。带着从标题中获得的提示和问题思考进入故事,能使阅读更加有的放矢。当然,阅读完作品内容之后,也可以再将作品内容跟最初的猜想作一番比较对照,进而细细品味作者标题的妙处所在。
[人物与结构]
这个故事跟很多小小说一样,选取的是一个生活中的横截面。故事以时间为序展开,情境十分简单,展示的是两个返乡打工妹下了长途汽车后,临到家前的最后一段“爬沟”经历。围绕两个农村打工妹的返乡之旅,故事既没有写她们回到家乡与亲人团聚的场面,也没有重点写返乡路途上的具体经历,而是聚焦在到家前的最后一段路途。这段路途虽短,但因为两人要“平息”心情、“定一定神”以及“约定”爬沟比赛而被拉长。借助对主人公细微心理活动的刻画,短小的故事具有了一种独特的矛盾张力。 故事起笔一句“她们回来了”就设置了全篇最大的悬念——她们是谁?从哪里回到哪里?在随后的叙述中她们的身份渐渐揭晓:穿着“橘黄色”和“天蓝色”的外套,带着“颜色鲜艳”的包裹行李,“从南方赶回来过年”,家乡在下了长途汽车还要爬过沟川才能到达的乡村,“为了省路费”快两年没回家,给家里寄钱“一笔一笔”都有记录,所从事的工作容易被人认为“不干净”,在她们“遥远的异乡的梦里”曾经“执拗地”“记不清有多少次”出现过家乡的“村庄,沟川,羊肠小道”……综合这些信息,不难对她们的身份有所认定和判断。她们从乡村到城市打拼,从事着容易被人指指点点的特殊服务行业,挣钱为了家人,对于家乡有着深厚感情。再看名字,一个叫“二亚”,另一个叫“不叫二亚的”,这样的命名方式,也表明她们的经历和遭遇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如果说两人下了长途汽车是故事的开端,那么下车后的对话则是故事的发展,当对话推动情节发展至两人开始“唱歌”时,引出了故事的高潮——擦抹“口红”和“眼影”,结局是黑夜“淹没了她们”。与时间的推移相应的,人物的心理变化成为故事展开的另一条线索。从刚下车的“激动”,到下车后的心情“平息”,再到被风吹得“冷”和“难受”,随后谈及亲人时“想哭”又“自我解嘲”,直至想到一些问题時的“不耐烦”并“怪声怪调地”唱歌,到最后为了擦抹脸上妆容而不管不顾。作为同伴的两个姑娘心理感受整体一致,但两人也有明显性格差异。“二亚”简单直率,一切情绪都显露在外,表达自我感受直接而天真,“不叫二亚的”则显得心事更重,对很多事情表现得满不在乎。具体对比来看,快要看到村庄时,一个“心扑通扑通乱跳”,另一个则“一点儿也不激动”;一个担心寄回家的钱“会不会没收到”,一个则表示可以翻本子“一笔一笔查对”;一个担心“众人口里有毒”、自己会被人说“不干净”,一个则不愿意“瞎操心”。一来一往的对话描写,细致地表现出两人想念家乡和亲人却又忧虑重重,近乡而又情怯的复杂心理状态,农村打工妹在城市奋斗的辛酸也由此可见一斑。
故事的高潮部分还有一处细节耐人寻味。当不叫二亚的担心口红“吃下去怕会有毒”时,二亚则毫不介意,认为口红“毒不死人”。同样是“毒”,此处与前文形成一种巧妙的对比——她不担心“口红不高档”会对身体有害,却担心“众人口里有毒”“硬把白的说成黑的”,这也从一个侧面表明,她们这种“夹缝”(从事特殊服务业)中打拼的辛酸,不仅在于在城市奋斗的艰辛本身,更在于不得不选择“另类”职业、忍受旁人异样的眼光。
[环境描写]
这篇小说除了通过设置悬念,借助语言描写刻画人物、推动情节,穿插在故事中的环境描写也极富特色,对于渲染气氛、衬托人物心理和凸显主题均起到了重要作用。“干涸的沟川”是故事发生的主要环境,正是“爬沟”引出了两人的比赛“约定”,而“干涸”则巧妙地为后文两人擦口红却找不到水埋下了伏笔。对太阳的描写贯穿全篇,从只“残留一些余晖”,到“只剩一点儿蜡烛光的颜色”,最后是“早已熄灭”,渐逝的夕阳之光,既是在交代时间的推移,也巧妙地与两个打工妹的境遇形成呼应,仿佛预示着她们的城市打拼之路希望难存。余晖下沟川的“雾气弥漫”,也衬托出人物内心的茫然。结尾一句“黑夜像汹涌的潮水淹没了她们”则再次映衬了这一点——在城市的夹缝中打拼的她们,不仅注定要被城市生活所吞噬,回归乡村也未必能重拾光明之路,留给她们的,只有黑夜和迷茫。文中“白天不懂夜的黑”的歌词,也可视为此种状态的另类写照。“黑夜”的象征耐人寻味,“潮水”的比喻更是让人物的命运彰显出浓浓的悲凉感。
除了“太阳”与“黑夜”,小说中几处对于“风”的描写也意味颇深。沟川西边通向村庄的小路“弯弯曲曲”,是被“野风”吹的;走到沟川西边,“风突然间又凶又硬”;随后更是有“凌厉的风”将她们“常回家看看”的歌声“撕扯得七零八落”。“又凶又硬”“撕扯”等词的拟人化运用极富画面感,与淹没她们的“黑夜”仿佛并驾齐驱,形象地揭示出她们这个群体在城市打拼所饱受的各种艰辛和出路难寻。
[主题探究]
这个故事写作于2001年,如果联系时代背景考虑,这个普通的打工妹返乡故事,又会具一种深邃的寓言意味。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传统的城乡二元分割的社会结构也逐渐被改变。商品经济大潮之下,传统农村受到现代城市文明的强烈冲击,乡村的青年男女为了金钱和梦想,纷纷涌入城市,艰难地在城市的边缘和夹缝中生存。他们是城里人眼中的乡下人,又是乡下人眼里的城里人。故事里的两个打工妹因为从事职业的特殊性,更加无从寻找身份和归宿。在她们“近乡情怯”的心态背后,深藏的更是何去何从的迷茫,她们“回家”的期待,注定要像“回到拉萨”的歌声一样被“撕扯”。两个姑娘愈是显得率真单纯,其悲剧感就会愈加强烈。任凭谁先看见村庄,她们也无法改变终将被“潮水”淹没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