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思维形成有固定的时期,最好的时期则是中学时期,初中生在学习能力上尚有不足,需要老师的指导,在初中生学习数学上,归纳推理意识,是很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探究能力。本文主要是探究归纳推理意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实施效果、意义等。
关键词:归纳推理意识;初中数学教学
前言:
数学是一门思维逻辑性比较严谨的学科,初中数学的学习是数学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一门比较基础的课程。在初中时期帮助大家建立归纳推理思维意识是十分重要的。对以后数学思维的形成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初中数学结合有图形、函数,思维方式很广。对学生的综合思维形式要求高,对此归纳推理意识在初中教学中实施,十分值得推广。
一、归纳推理的背景及分类
个别到一般是归纳推理的基本形式。是有一个简单易懂的小知識,扩充到一个大的知识点,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一般都存在于具体的对象和现象之中,因此,只有通过认识个别,才能认识一般[1]。从比较详细具体、特殊的事物,推及到一般常见的原理、规则和解释方法等。整个空间中的存在都处于普通、特殊之中。只有认识了具体事物,才能推出认识一般的事物。掌握一般的规律和方法。例如:我们走进一个村庄发现房屋都很简陋,居民穿着十分破烂,我们就能推断出这个村庄经济水平落后,人民生活困苦。这就是有具体到一般的推断,从部分得出的信息推断出整个一般规律就是归纳推理。归纳推理分为完全归纳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两种。不完全归纳推理又分为简单枚举法和科学归纳法两种方法[2]。
二、归纳推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在此次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是我们主要的实验教学目标。在课堂上,老师不能只是照本宣科的将知识点讲一遍,而是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形成归纳,推理,探究数学规律,得出数学结论的教学步骤,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找到学习的乐趣,从而体验到知识生成的过程,在课堂上老师的授课方式应该是灵活多变的,通过有趣的方式抓住学生的兴趣点,从而促进学生认真听课,学习到知识,实现教学目标。老师一定注意避免死板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的参与课堂问答,调动学生,丰富课堂形式,这样就自然让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体[3]。初中生的头脑尚未发育完成,一切处于可塑造时期,老师的作用就至关重要,要用正确的方式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思维方式,多思考,头脑活跃,思维发散化。初中阶段是学生思维方式形成的重要时期,老师们要把握好,这个时期学生的情绪特点,因人而异的进行授课。
三、归纳推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训练与练习策略。训练与联系是学习归纳推理思想的基础,尤其是在数学这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初中数学是打基础的关键,是学生思维模式、逻辑方式形成的重要时期,要对此加以重视。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以训练和练习。
(二)演绎策略。初中数学教学中老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演绎策略的实施,帮助同学们建立清晰的学习思路,提高学习技能。
(三)归纳策略。归纳策略是在以上基础的升华,是归纳推理思维方式养成的后期阶段,在此阶段,老师要进行指导,避免学生走入误区,确保学生们掌握的知识是正确的。这个阶段的学习是十分印象深刻的。因此,务必确保知识的正确性和权威性。
四、归纳推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具体案例
归纳推理在初中数学中的使用广泛。例如:老师在某节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平方差的讲授时,老师根据以上的教学方式设计课堂活动,以达到培养学生归纳推理能力的目的。计算并观察以下的计算公式:7×7=49 、4×4=16、10×10=100、7×9=63、4×6=24、11×13=143;已知25×25=625,那么26×24=?;老师在这个时候提出问题:在上述式子中,同学们通过观察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在这时,老师就会逐步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得出平方差的计算规律,学生们通过观察和几个式子的比较,可以进行数学猜测,并且将自己的猜测用上述式子的形式进行表达,这个过程就是归纳推理的过程,学生实际已经掌握了这个方法意识,但是并不知道他的数学名称。此时,就需要老师进行讲解,归纳,以专业易懂的讲解解惑,这样不仅仅加深了学生的认识,还更好的帮助学生了解了相关知识。
五、初中数学课堂中渗透归纳推理意识的课堂教学设计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好的课堂设计可以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质量,上课秩序也比较好,值得老师们付出努力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一定要注意新方式、新思维的形成,避免传统的课堂模式,老师进行全程讲授,学生们进行听讲。二者之间没有任何鼓动,这样死板的教学方式,不适合初中生思维方式的发展。数学老师应该帮助学生进行归纳总结,树立归纳总结的数学意识,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需要老师对课堂时间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将课堂的教学时间充分地应用到归纳推理意识的渗透上[4]。
结语:
初中阶段是学生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老师把握好学生的思维意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这就要求老师在进行课程讲授时进行完整的课堂教学设计。全面掌握必要知识进行讲解,数学归纳推理意识渗透需要老师们作运用巧妙的授课方式进行。归纳推理意识在初中数学中的具体实施,需要各一线老师的不懈努力。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帮助学生养成好的思维方式。同时,也将归纳推理意识深入人心,对学生们今后的学习也会有所帮助。最终目标也就是帮助学生提高学习信心,爱上学习。
参考文献:
[1]程学艳.初中数学教学中归纳推理意识的渗透[J].吉林教育,2017,(23):47.
[2]肖冰.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归纳推理意识的渗透[J].中国校外教育,2017,(7):71.
[3]祝林萍.归纳推理意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渗透初探[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6):13.
[4]吴桂侠.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归纳推理意识的渗透[J].新课程,2016,(35):149.
关键词:归纳推理意识;初中数学教学
前言:
数学是一门思维逻辑性比较严谨的学科,初中数学的学习是数学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一门比较基础的课程。在初中时期帮助大家建立归纳推理思维意识是十分重要的。对以后数学思维的形成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初中数学结合有图形、函数,思维方式很广。对学生的综合思维形式要求高,对此归纳推理意识在初中教学中实施,十分值得推广。
一、归纳推理的背景及分类
个别到一般是归纳推理的基本形式。是有一个简单易懂的小知識,扩充到一个大的知识点,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一般都存在于具体的对象和现象之中,因此,只有通过认识个别,才能认识一般[1]。从比较详细具体、特殊的事物,推及到一般常见的原理、规则和解释方法等。整个空间中的存在都处于普通、特殊之中。只有认识了具体事物,才能推出认识一般的事物。掌握一般的规律和方法。例如:我们走进一个村庄发现房屋都很简陋,居民穿着十分破烂,我们就能推断出这个村庄经济水平落后,人民生活困苦。这就是有具体到一般的推断,从部分得出的信息推断出整个一般规律就是归纳推理。归纳推理分为完全归纳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两种。不完全归纳推理又分为简单枚举法和科学归纳法两种方法[2]。
二、归纳推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在此次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是我们主要的实验教学目标。在课堂上,老师不能只是照本宣科的将知识点讲一遍,而是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形成归纳,推理,探究数学规律,得出数学结论的教学步骤,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找到学习的乐趣,从而体验到知识生成的过程,在课堂上老师的授课方式应该是灵活多变的,通过有趣的方式抓住学生的兴趣点,从而促进学生认真听课,学习到知识,实现教学目标。老师一定注意避免死板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的参与课堂问答,调动学生,丰富课堂形式,这样就自然让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体[3]。初中生的头脑尚未发育完成,一切处于可塑造时期,老师的作用就至关重要,要用正确的方式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思维方式,多思考,头脑活跃,思维发散化。初中阶段是学生思维方式形成的重要时期,老师们要把握好,这个时期学生的情绪特点,因人而异的进行授课。
三、归纳推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训练与练习策略。训练与联系是学习归纳推理思想的基础,尤其是在数学这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初中数学是打基础的关键,是学生思维模式、逻辑方式形成的重要时期,要对此加以重视。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以训练和练习。
(二)演绎策略。初中数学教学中老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演绎策略的实施,帮助同学们建立清晰的学习思路,提高学习技能。
(三)归纳策略。归纳策略是在以上基础的升华,是归纳推理思维方式养成的后期阶段,在此阶段,老师要进行指导,避免学生走入误区,确保学生们掌握的知识是正确的。这个阶段的学习是十分印象深刻的。因此,务必确保知识的正确性和权威性。
四、归纳推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具体案例
归纳推理在初中数学中的使用广泛。例如:老师在某节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平方差的讲授时,老师根据以上的教学方式设计课堂活动,以达到培养学生归纳推理能力的目的。计算并观察以下的计算公式:7×7=49 、4×4=16、10×10=100、7×9=63、4×6=24、11×13=143;已知25×25=625,那么26×24=?;老师在这个时候提出问题:在上述式子中,同学们通过观察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在这时,老师就会逐步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得出平方差的计算规律,学生们通过观察和几个式子的比较,可以进行数学猜测,并且将自己的猜测用上述式子的形式进行表达,这个过程就是归纳推理的过程,学生实际已经掌握了这个方法意识,但是并不知道他的数学名称。此时,就需要老师进行讲解,归纳,以专业易懂的讲解解惑,这样不仅仅加深了学生的认识,还更好的帮助学生了解了相关知识。
五、初中数学课堂中渗透归纳推理意识的课堂教学设计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好的课堂设计可以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质量,上课秩序也比较好,值得老师们付出努力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一定要注意新方式、新思维的形成,避免传统的课堂模式,老师进行全程讲授,学生们进行听讲。二者之间没有任何鼓动,这样死板的教学方式,不适合初中生思维方式的发展。数学老师应该帮助学生进行归纳总结,树立归纳总结的数学意识,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需要老师对课堂时间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将课堂的教学时间充分地应用到归纳推理意识的渗透上[4]。
结语:
初中阶段是学生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老师把握好学生的思维意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这就要求老师在进行课程讲授时进行完整的课堂教学设计。全面掌握必要知识进行讲解,数学归纳推理意识渗透需要老师们作运用巧妙的授课方式进行。归纳推理意识在初中数学中的具体实施,需要各一线老师的不懈努力。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帮助学生养成好的思维方式。同时,也将归纳推理意识深入人心,对学生们今后的学习也会有所帮助。最终目标也就是帮助学生提高学习信心,爱上学习。
参考文献:
[1]程学艳.初中数学教学中归纳推理意识的渗透[J].吉林教育,2017,(23):47.
[2]肖冰.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归纳推理意识的渗透[J].中国校外教育,2017,(7):71.
[3]祝林萍.归纳推理意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渗透初探[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6):13.
[4]吴桂侠.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归纳推理意识的渗透[J].新课程,2016,(35):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