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蓝花棘豆草甸α和β多样性研究

来源 :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ppytow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别对蓝花棘豆草甸的α和β多样性沿海拔梯度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其中α多样性的测度使用Shnnon-wiener、pielou和Margalef指数,β多样性的测度使用Wilson和Sorenson指数.结果表明:α多样性的3个指数总体上随海拔上升呈现缓慢上升趋势,但中间有一定程度的波动;β多样性随海拔增高呈现中间高两边低的变化趋势.群落内水热条件和人为干扰强度随海拔梯度的改变是造成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同时坡度和坡向等微地形的改变也会引起α和β多样性的变化.
其他文献
由二(三甲基硅基)甲基锂(1)与一氯二苯基膦经一步反应合成了二(三甲基硅基)-二苯基膦基-甲烷化合物(2),并通过1H NMR、13C NMR、元素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等手段进行了表征,
用农杆菌介导法对芥菜型油菜进行了转化,并对影响根癌农杆菌转化效率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建立了以油菜子叶柄为外植体的转化体系.用携带蝎毒素(BmKITs)和几丁质酶(chi)双价基因
合成并研究了二氯邻菲咯啉合钴化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通过元素分析,红外,紫外对其进行表征,应用荧光光谱、紫外光谱研究了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的主要结合方式,得出该配合物
为了研究半胱氨酸的抑菌作用与类SOD活力关系,用不同浓度半胱氨酸溶液滤纸片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做定性抑菌实验,并用连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19种氨基酸的
应用热网络思想及差分方法,建立了求解空间目标温度场分布的热网络数学模式及温度场的数值解法.在此基础上通过计算不同间距下空间球形目标表面温度分布,讨论了间距对其表面
应用多元平衡理论对氨法生产纳米ZnO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及硅、钛、锆、铁、铜、银等离子的氧化物与ZnO复合共沉淀的可能性进行了理论模拟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锌离子的总浓
历山有野生植物123科,490属,1100种.按经济用途可将它们分为10类,其中:纤维植物58种;油脂植物100种;芳香油植物67种;鞣料植物50种;密源植物136种;野菜植物87种;药用植物454种
由α-吡啶甲酸和CrCl3·6H2O合成了α-吡啶甲酸铬配合物(Cr(C6H4NO2)3·1/2H2O),用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元素分析表征了配合物结构.在pH7.4、0.1
对园林树种香花槐试管苗的继代培养和生根培养中的培养基类型和激素浓度配比以及试管苗移栽的基质和湿度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附加KT 1.2 mg·L-1和BA 0.7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