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再不要应用体表心电图测QT离散度

来源 :中国医药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nisb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肌复极离散,即所谓离散度,这是肯定的.应用心肌细胞电极和更复杂的技术可以测得;例如早在1976年Abildskov等应用体表标测技术(body surface potentialmapping)就已发现心肌复极分离,用的是150枚胸部电极,可看出心室除极和复极开始的部位和持续时间及结束的部位.80年代初中期Kuo氏等发现心肌复极不一致是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重要原因,因而Day与campbell等将体表心电图用来测定QT离散度(QTd),这从一开始就犯了概念上的错误.由于此方法简便易行,很快被国内外普遍应用
其他文献
应用镇痛药控制疼痛是临床治疗疼痛疾患最有效的手段。合理的使用镇痛药,才能达到临床最佳效果。改变错误观念,消除“成瘾恐惧症”,管好用足镇痛药,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959年美国学者Friedman和Rosenman等发现在冠心病人中有一种特征性的行为模式,他们称之为“A型行为类型”(Type A Behavior Pattern,TABP),并提出“具有A型行为的人群易患冠心
Poncet综合征又称结核性风湿症、结核变态反应性关节炎。1897年法国医师Poncet首次观察到1例15岁患髋关节结核的男孩发生了急性多发性关节炎,之后Poncet又描述了许多相似的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