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r_a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阅读教学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学生所答非教师所想的情况。这种情况的出现与学生的情感、认知背景、上课状态等有直接关系,教师应针对学生情况,借助课前充分预设,课中重新诠释、示范、追问等“问”策略促进学生思考。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学生主体;教师提问
  近日,学校教研活动,听一位新教师上阅读课。该教师教学环节清晰,教态自然大方。美中不足的是,学生回答问题时,她显得很着急,要么一口否定学生回答,要么直接将答案和盘托出。这样的情景初为人师者有,老教师名教师也有;公开课上有,家常课上也易见。
  学生为什么会“答非所问”?面对学生回答的种种状况教师该如何提问?
  一、原因初探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关注学生作为教学资源在教学过程中的建构价值,学生的回答之所以与教师所问相距甚远,可能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情感有“偏”处
  语文学习是慢的艺术。语文能力的形成,需要学生自己慢慢感悟体验。初中阶段,学生对世界有了初步认识,但这些认识还比较肤浅,存在感悟体验的误区,理解文本容易产生偏差,若教师的提问恰好击中了这样的“偏”处,那么学生便会出现答不好、答不出的情景。《背影》、《老王》等经典散文因为其遥远的历史背景,深远的人文情怀,常常被学生误读。学生认识课文里的每一个字,但理解却只是冰山一角。
  2.认知有“空”处
  不同学生,他们在认知水平、思维特征、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根据外在的信息,对自己的背景知识实现主动建构,从而获得新的知识。当提问在学生认知结构之外的“空”处时,学生就会陷入思维困惑。一个不了解互文的学生,他在理解“将军百战死,壮士
  (下转第7页)
  (上接第6页)
  十年归”这类句子时会略显吃力。孔子说:“疑是思之始,学之端。”认知的“空”处恰恰是学习的生发点。若此“空”不填,则彼“学”无获。
  3.上课有“闲”处
  课堂教学结构就是教学内容安排和展开的过程,整个过程需要师生共同参与完成。然而学生们的学习状态不可能整齐划一,单个学生也很难始终与教师同步。当学生尚未从某个触发点中抽身出来,还游离在教学过程之外时,任何问题都会失去其原有的价值。课堂上,学生不仅有闲思,还会有“闲”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内心清楚却找不到合适的言辞,或者已经表达了,教师却没有收到“信号”,这些也可能让学生思后无得,而情向“闲”处生。
  二、应对策略
  1.充分预设
  文本内容繁多、内涵丰富,教师需在细读基础上根据学生情况做好预设。首先,预设问题。优先设计包容度、自由度更大的开放性问题,少设计答案唯一的问题。问题分为主干性提问和辅助性提问。“整个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都是由主干性问题撑起的,辅助性提问是主干性提问的分解、细化和补充。”问题预设应兼顾主辅问题的特点。其次,预设学生回答准备相关材料。准备背景资料、文学常识、相关文本及评价等,课上随时调取及时“焊接”。《我的母亲》历史背景人文情怀特殊,学生受生活经历与阅读的局限,极易产生情感偏差。教学时笔者设计了一个主问题:说说母亲是个怎样的人。结合文中事例分析母亲品性。有学生分析“母亲受了两个嫂子的气,忍到不可再忍时,悲哭一场”时,认为母亲胆小怕事懦弱。此时,笔者出示课前准备好的ppt“48、25、16、23、46”,分别对应母亲出嫁时丈夫年龄、长子年龄、母亲出嫁年龄、守寡时年龄、去世时年龄,让学生计算各类年龄差,并补充家庭组成及经济状况等,引导学生感受母亲“以少年作后母,周旋诸子诸妇之间”持家的艰难,感受母亲的“忍”“让”、宽容。她不是靠辈分强压,而是靠智慧仁德来管理家庭。以此打底,分析到母亲对待五叔对她人格的侮辱时,学生便更好地理解母亲的刚气了。充分预设引材料,以求走出认知盲区,由浅入深。
  2.重新诠释
  “学习是个体的主观实践,是任何人无法取代的。外界可以对个体施影响,但却无法代替个体在实践中的尝试、体验和感悟”,学生的“学习能力、探究精神、自主意识并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需要在后天活动中,尤其是有目的的、自觉的、系统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在教师的指导培养下,通过其自身不断实践逐步培养发展起来。”教学问题的指向性直接关系到学生思考的质量。对于提问,相信很多老师会有这样的经验,“为什么”学生常常接收不到信号,但是转化为“课文是怎样表现的?”“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最能体现……的是……”学生马上就能有话可说了。用易于学生理解的语言提问,从符合学生认知的角度提问,能直达问题中心促进学生学习。笔者在教学《信客》时,曾提问学生:你认为“信客”这种职业有哪些特点?学生支支吾吾,后来问明原因才知道,这个“特点”学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后来笔者改换了问题:“信客与我们身边的邮递员一样吗?你是从文中的哪些词句读出来的。”学生马上就有了思路。重新诠释换说法,就能以易带难,柳暗花明。
  3.善于追问
  在师与生、生与生的互动中,常常会出现很多很有价值的教学细节,这里满是智慧的火花。如果教师能及时捕捉,用心呵护,不一味否定而是因势利导,做一个善于追问的教师,那么,这微弱的火花就能燃成熊熊大火。某教师教学《女娲造人》,在梳理全文结构时班里有个男生突然插话:“什么时候能男娲造人就好了。”班里一片哄笑。这个男生故意“找茬”?只见教师稍作停顿问道:“是啊!女娲凭什么是女的不是男的?”一听此说,学生立马来了兴趣。教师又继续问道:“女娲不是神吗?还用得着辛苦地抟土造人?古代怎么会有女娲造人这样的故事?”学生们跟着七嘴八舌地说开了,此时教师又提醒学生神话是古代人民对自然及文化现象的解释与想象的故事,是虚构的。通过讨论,最后学生明确了该故事的形成因素:①古人受生产力的制约相信神的存在。②女子生儿育女慈母形象深入人心。③黄河流域黄土地黄种人的黄色情结。④古人用故事来解说自己从哪里来。通过教师的追问,学生对神话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明白了是古代的劳动人民创造了神,创造了神话故事,这样的引导比刻板的知识叙述更直观更深刻。以疑追疑,便可触类旁通。
  4.适时示范
  “语文这一门课是学习运用语言的本领的。”(叶圣陶)鲁迅先生说汉字具有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教师要千方百计激活学生的多方经验,引领他们感受汉语言丰富的文字、文学、文化之美。一次,余映潮老师教学《狼》,其中有一个“品语言”的板块。“语言怎么品?”余老师说出了学生的困惑,有学生摇摇头,接着余老师告诉学生品语言就是说一句话,即这个词写出了什么,或者是这个字表现了什么。随后他以“一屠晚归,止有剩骨”中的“晚”字为例,分析这个字好在既写出了特定的时间,又表现了这个屠户处于无人援助的境地。此处余老师借助提问把握学情,并适时示范回答,既简明地解释了“品析鉴赏”,又为学生提供了“说话”的式样。通过余老师问与答的示范,学生的“空”处被填成了台阶,他们可以跳起来摘果子了。随后学生的分析真是有模有样的。若学生连品析为何物尚不清楚时,教师就让学生“品”,那么无异于给学生当头一棒。适时示范,减少浅处停留。
  课堂教学之美美在缺憾。课堂教学的即时性使每一次教学都成为了独一无二的绝世孤品。关注学生的“偏”“空”“闲”,以“问”为翅,飞向教学更远处!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9页
  [2]褚树荣.《观课十感》,《初中语文教与学》,2014.2
  [3]肖川主编.《教师:与新课程共成长》.上海教育出版社,第181、182页
其他文献
【摘 要】目的探讨PBL教学法在高职学生手机依赖的心理机制与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以常德职业技术学院13、14、15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广泛展开随机调查,对高职学生手机依赖的采用PBL教学法干预对策,以期对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有效回收问卷274份。结果大部分的学生认为PBL教学印象深刻,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表示赞同PBL教学模式。结论 PBL教学法可降低高职学生手机依赖提高教学质量,值得推广。 
期刊
【摘 要】数学是小学重要的学科之一,对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善于将情感教育融入到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以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本文对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实施情感教育的策略进行探讨,以供教育同行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感教育;探讨  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数学技能,而且还应注重培养学生思考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形成健康
期刊
【摘 要】数学活动经验是一种过程性知识,是学生在数学活动过程中内化了的数学知识、技能及情感体验,既包括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又包括学生在学校数学课程中获得的经验。“综合与实践”的内容的教学,是学生积累基本活动经验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要让学生:明确探究问题,为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打下基础;亲历学习过程,在思考和操作中积累基本活动经验;改变学习方式,在合作交流中积累基本活动经验;注重自我评价,在梳理探究
期刊
【摘 要】数学教育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科学推理和创新思维方面的功能。面对儿童数学素养培养过程中,笔者积极探索童言童语的教学方式,着力以童“话”数学、童“画”数学、童“化”数学作一线研究,以期表达一个理念:学习是建构知识,而不是传递知识。  【关键词】数学素养;童“话”;童“画”;童“化”  
期刊
【摘 要】关注学生写字的姿势与习惯,重视评价书写的正确、端正、整洁,激发学生识字写字的积极性。  【关键词】写字;评价;有效性  写好汉字是小学阶段一项重要的基本功训练,正确、规范、工整、美观地书写汉字是小学生学习语文以及其他课程,形成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础。《语文课程标准》在写字“评价建议”中也明确指出:“关注学生写字的姿势与习惯,重视书写的正确、端正、整洁,激发学生识字写字的积极性。”因此,对小学
期刊
【摘 要】论及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如果仅凭课堂上、教材上积累的经验无疑是不够的,所以适度地拓宽小学生的阅读视野显得十分重要。也正因如此,努力提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成了每一位语文教师孜孜以求的目标,而在这整个过程中兴趣的培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实现由“阅读”向“悦读”的转变,从而尽可能多地汲取“知识鸡汤”,获得个体阅读能力的逐步提升,本文撷
期刊
【摘 要】现代公共关系与思想政治教育虽然在工作目标上存在差异,但在组成要素、方法与手段上具有一致性,都具有对“真、善、美”的价值目标追求;它们本身具有的“主体性”原则和特征为二者的深度融合提供了合理的根据。同时,双方对“真、善、美”的价值目标追求,特别是对“和谐、自由”的形象之美的追求为二者统一之载体即组织和团队对“求知、创新、开放、服务、和谐”的形象的构建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保证了组织和个人主体能
期刊
【摘 要】当前的西藏地区汉语基础差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为此本文针对西藏地区小学语文课堂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与探讨,并为小学语文课堂教育提出了有效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西藏地区;教学问题与策略  1.西藏地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西藏开展汉语教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国家对西藏的地区的汉语教育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在开展民族语文教育的同时加大了对
期刊
【摘 要】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根本,也是学生提升语文听、读、写能力的一种有效路径,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采用多元阅读的方法引导学生参与阅读,并尝试提升学生阅读的深度,从而促使学生感受阅读的幸福,提升阅读所带来的语言文字使用的能力渐进式提升。  【关键词】微阅读;体会;幸福;渐进提升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微阅读是当下比较时髦的一个名词,也是一种非常时髦的阅读形式,微阅读是一种借短消息、网文和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程标准改革的推进,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低年级学生写话的意义。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其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都处于发展阶段,而小学低年级的写话训练正是为了降低学生写作的难度,为学生日后的写作积累经验并树立信心。培养小学低年级的写作能力是需要一定的指导策略的,本文将结合小学生写话的实际情况,从有序、有趣、有情三个方面浅谈小学低年级学生写作指导策略。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写作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