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性及其耐药表型与外膜蛋白OprD2的关系

来源 :中国抗生素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shi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临床分离株对几种常用抗铜绿假单胞菌药物的敏感性;探索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性差异与其膜孔蛋白OprD2变化的关系。方法琼脂对倍稀释法测定142株Pa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等8种常用抗假单胞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从中筛出32株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不同耐药表型的Pa,提取外膜蛋白并采用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法分离,检测OprD2相对含量。结果耐药率最高的是亚胺培南(54.23%),其次是环丙沙星(45.07%)、美罗培南(28.87%)、氨曲南(19.72%)、阿米卡星(17.61%)、哌拉西林/三唑巴坦(14.08%)和头孢他啶(11.97%),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最低(9.86%)。呈现多重耐药的菌株占38.73%(55/142),交叉耐药率高达40.84%(58/142)。在对亚胺培南耐药的菌株中,合并有其他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菌株达到62.34%(48/77)。32株Pa外膜蛋白电泳结果显示OprD2相对含量在耐药组为0~3.5%(其中有一株为8.70%),敏感组为6.20%~10.20%。在碳青霉烯类耐药组与敏感组之间统计分析P<0.05,耐碳青霉烯类组低于敏感组,但是在亚胺培南耐药、美罗培南敏感组与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均耐药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铜绿假单胞菌耐药菌株常见,且常呈多重耐药和交叉耐药。亚胺培南耐药率高于美罗培南。膜孔蛋白OprD2减少或缺失是我院Pa对亚胺培南耐药的主要原因之一。但在美罗培南耐药中所起的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其他文献
现今,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由于网络信息化的不断拓展以及新媒体技术的广泛运用,我国各类行业中新媒体技术的应用程度也迅速提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自主创新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与高等学校的创新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加强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是我国
将多巴胺包覆的二氧化钛核壳纳米粒子(TiO2@PDA)接枝于织物表面,部分填充织物缝隙,再通过浸轧法使氧化石墨烯均匀铺展在织物表面,最后用连二亚硫酸钠还原,得到还原氧化石墨烯复
MSC1201型微处理器具有与8051型微处理器完全兼容的内核,执行速度更快,功耗更低.本文详细介绍基于此电路并配合ADI的AD590型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我院1987-08~2004-11共施行各类腭裂修复术583例,对术后并发症的原因与预防总结如下.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着眼于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进行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卫星导航系统。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北斗卫星导航产业的快速发展,市场进入高速发展的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