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5年8月,我从一所普通高级中学的信息技术教师变身为揭阳市的信息技术教研员。当我还在熟悉教研工作时,主管教研的陈副局长找到了我。陈副局长说揭阳要在中小学开展机器人活动,由我负责这项工作,并告诉我汕头市即将举办机器人比赛,到时一起去观摩、取经。就这样,揭阳中小学生开始与机器人结缘。
实验基地
当时,普宁二中的实验室没有豪华的装修,没有空调,没有木地板,只有一些旧桌椅、普通地板和两台风扇,还有几台学生最爱的586台式计算机(如图1)。尽管在夏天实验室里的温度很高,通风很差,但这丝毫不影响教师、学生与机器人在一起时的激情及学生研究机器人的浓厚兴趣。就是在这样普通的实验室里,学生们不仅学会了手脑并用,增长了知识与技能,还拥有了在困难面前不气馁的精神,形成了解决问题讲究策略的思维方法,提升了同伴之间的合作能力,同时提高了自身的创新能力。
机器人教育伙伴
自2006年开始组织机器人竞赛,我就和本地区各县(市、区)负责指导学生机器人活动的教师成为工作伙伴。多年来,我们共患难、同欢乐,携手共进,努力为揭阳这座城市的信息技术学科的发展作出贡献。
郑少平老师是揭阳市优秀的机器人指导教师(如下页图2)。十年来,借助机器人活动,郑老师在学生心中成功播下“细节决定成败,态度决定一切”的精神种子。如今,这粒精神种子不仅绽放在走过普宁二中机器人实验室的学生生命中,也盛开在坚守机器人辅导的机器人教育伙伴心中。
当时,做好机器人辅导非常不容易,首先,参加培训的学生一旦平衡不好文化课学习与参加机器人活动的时间,考试成绩便会直线下降,学生家长便会出面施压。其次,学生参加机器人培训的时间,经常会因为各种原因被其他教师占用,导致机器人学习中断。再次,实体机器人投入较大,大部分学校经费支持不足,直接影响活动的开展。另外,机器人辅导时间跨度大,学校给予教师的补贴极少,普通教师难以长久坚持。
然而,即便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下,揭阳大部分机器人教育伙伴依然坚持下来了,他们十年如一日坚守岗位,推动着本地区机器人活动的开展。最初几年,我们关注机器人硬件的投入,注重机器人的速度和力量;慢慢地,我们转向关注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以保证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优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最近几年,我们又从只做实体项目向虚拟与实体项目相结合过渡,以便让更多的孩子有机会学习机器人的知识,参加到活动中来。
学生
时间与经历沉淀下来,成长就有了魔力。十年来,与机器人结缘的孩子,发展方向与高度都令人欢喜。受机器人活动的影响,许多孩子后来都选择了软件工程专业、计算机专业、自动化专业、网络工程专业、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
图3是摄于2010年4月揭阳市第五届中小学机器人竞赛开幕式上的照片,照片上横幅的内容传递了我们的机器人教育情怀——让孩子们成为机器人的爱好者。事实证明,我们的情怀,在孩子们那段学习、准备机器人比赛的日子里,已润泽其心灵,并生根、发芽,如同冰心老人所说的:“爱在左,情在右,在道路的两旁,我们随时播种随时开花。”
教育情怀
“教育不是为了已经完成的世界,教育是为了未来”——这是美国最佳教师肖恩的教育情怀。其实,每位教师都会有自己的教育情怀,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引领孩子们成长。十年来,我经历了纯粹组织比赛、将比赛与学科教学相融合、让活动成为师生发展的舞台的心路,教育情怀在时光的磨砺中愈发苍劲。
美好的教育情怀总是能够激发人的无限潜能。揭阳是一座经济欠发达的城市,任何一所参与机器人活动的学校都存在经费投入困难的问题。但是,基于对机器人活动意义的认识和对机器人项目的热爱,困难反而成了努力的动力——我们拼智慧。
没有能力购买一流的机器人设备不要紧,师生联手改造、拼装机器人,自己编写、调试程序……尽管这个过程充满艰难和失败,但是,最终克服困难、实现梦想的巨大喜悦让孩子们拥有了生命里最有激情的时光。2008年参加机器人比赛的一位学生在机器人学习感悟中写道:“都说兴趣是最好的导师,在机器人身上,我们充分印证了这一点。正是出于对机器人的爱好,我们才能孜孜不倦地思考、尝试,在不断改造中一步步完善机器人。走进机器人实验室,脑筋就得时时开动,盲目地试、盲目地改是不会有什么效果的;走出机器人实验室,脑袋也不闲着,我们总带着未解决的问题上课、吃饭……然后等着到实验室验证自己的想法。调试机器人需要耐心,不能怕麻烦,更不能偷懒。有时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我们却花了好多天才把它解决,这让我们明白了理论与实践存在着一定的距离,而消除这段距离的唯一办法是不断地尝试。当我们在努力之后终于把问题解决时,头脑中零乱的思绪一下子变得有条有理,那种成功的喜悦是难以形容的。”
毋庸置疑,驾驭机器人已成为激发师生潜能、实现创客梦想的智慧选择。如果你问我的下一个梦想是什么,我想说:“愿每个孩子在最美好的中小学时光里都能学习机器人技术,享受动手创造的快乐!”
实验基地
当时,普宁二中的实验室没有豪华的装修,没有空调,没有木地板,只有一些旧桌椅、普通地板和两台风扇,还有几台学生最爱的586台式计算机(如图1)。尽管在夏天实验室里的温度很高,通风很差,但这丝毫不影响教师、学生与机器人在一起时的激情及学生研究机器人的浓厚兴趣。就是在这样普通的实验室里,学生们不仅学会了手脑并用,增长了知识与技能,还拥有了在困难面前不气馁的精神,形成了解决问题讲究策略的思维方法,提升了同伴之间的合作能力,同时提高了自身的创新能力。
机器人教育伙伴
自2006年开始组织机器人竞赛,我就和本地区各县(市、区)负责指导学生机器人活动的教师成为工作伙伴。多年来,我们共患难、同欢乐,携手共进,努力为揭阳这座城市的信息技术学科的发展作出贡献。
郑少平老师是揭阳市优秀的机器人指导教师(如下页图2)。十年来,借助机器人活动,郑老师在学生心中成功播下“细节决定成败,态度决定一切”的精神种子。如今,这粒精神种子不仅绽放在走过普宁二中机器人实验室的学生生命中,也盛开在坚守机器人辅导的机器人教育伙伴心中。
当时,做好机器人辅导非常不容易,首先,参加培训的学生一旦平衡不好文化课学习与参加机器人活动的时间,考试成绩便会直线下降,学生家长便会出面施压。其次,学生参加机器人培训的时间,经常会因为各种原因被其他教师占用,导致机器人学习中断。再次,实体机器人投入较大,大部分学校经费支持不足,直接影响活动的开展。另外,机器人辅导时间跨度大,学校给予教师的补贴极少,普通教师难以长久坚持。
然而,即便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下,揭阳大部分机器人教育伙伴依然坚持下来了,他们十年如一日坚守岗位,推动着本地区机器人活动的开展。最初几年,我们关注机器人硬件的投入,注重机器人的速度和力量;慢慢地,我们转向关注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以保证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优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最近几年,我们又从只做实体项目向虚拟与实体项目相结合过渡,以便让更多的孩子有机会学习机器人的知识,参加到活动中来。
学生
时间与经历沉淀下来,成长就有了魔力。十年来,与机器人结缘的孩子,发展方向与高度都令人欢喜。受机器人活动的影响,许多孩子后来都选择了软件工程专业、计算机专业、自动化专业、网络工程专业、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
图3是摄于2010年4月揭阳市第五届中小学机器人竞赛开幕式上的照片,照片上横幅的内容传递了我们的机器人教育情怀——让孩子们成为机器人的爱好者。事实证明,我们的情怀,在孩子们那段学习、准备机器人比赛的日子里,已润泽其心灵,并生根、发芽,如同冰心老人所说的:“爱在左,情在右,在道路的两旁,我们随时播种随时开花。”
教育情怀
“教育不是为了已经完成的世界,教育是为了未来”——这是美国最佳教师肖恩的教育情怀。其实,每位教师都会有自己的教育情怀,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引领孩子们成长。十年来,我经历了纯粹组织比赛、将比赛与学科教学相融合、让活动成为师生发展的舞台的心路,教育情怀在时光的磨砺中愈发苍劲。
美好的教育情怀总是能够激发人的无限潜能。揭阳是一座经济欠发达的城市,任何一所参与机器人活动的学校都存在经费投入困难的问题。但是,基于对机器人活动意义的认识和对机器人项目的热爱,困难反而成了努力的动力——我们拼智慧。
没有能力购买一流的机器人设备不要紧,师生联手改造、拼装机器人,自己编写、调试程序……尽管这个过程充满艰难和失败,但是,最终克服困难、实现梦想的巨大喜悦让孩子们拥有了生命里最有激情的时光。2008年参加机器人比赛的一位学生在机器人学习感悟中写道:“都说兴趣是最好的导师,在机器人身上,我们充分印证了这一点。正是出于对机器人的爱好,我们才能孜孜不倦地思考、尝试,在不断改造中一步步完善机器人。走进机器人实验室,脑筋就得时时开动,盲目地试、盲目地改是不会有什么效果的;走出机器人实验室,脑袋也不闲着,我们总带着未解决的问题上课、吃饭……然后等着到实验室验证自己的想法。调试机器人需要耐心,不能怕麻烦,更不能偷懒。有时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我们却花了好多天才把它解决,这让我们明白了理论与实践存在着一定的距离,而消除这段距离的唯一办法是不断地尝试。当我们在努力之后终于把问题解决时,头脑中零乱的思绪一下子变得有条有理,那种成功的喜悦是难以形容的。”
毋庸置疑,驾驭机器人已成为激发师生潜能、实现创客梦想的智慧选择。如果你问我的下一个梦想是什么,我想说:“愿每个孩子在最美好的中小学时光里都能学习机器人技术,享受动手创造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