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研究根据徐州幼儿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办学的基本条件、学生的生源、学生的就业方向等方面因素的调查与分析,探讨该校开设体育教育学前专业的可行性,旨在为该校开设体育教育学前专业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徐州幼儿高等师范专科学校 体育教育学前专业 可行性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1.2研究方法
调查法、数据统计法、访谈法。
2.结果与分析
2.1筹建体育教育学前专业的意义
2.1.1增设体育教育学前专业顺应了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潮流
针对全国和江苏省印发的《十二五规划》的要求和学前教育的学科特点可以看出,大规模、有质量地发展学前教育是时代的发展潮流,促进学前儿童在德、智、体、美几方面协调发展是学前教育的发展方向。但目前,从全国范围看为学前儿童配备专业性体育教师的学校还很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前儿童体质健康水平的发展,这种现象与我国缺少专门培养学前体育教师的高等院校有直接关系。因此,如在我校开设融合学前教育和体育教育基本理念的学前体育专业,能顺应我国和我省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潮流,培养出来的学前体育教师在一定程度上能弥补目前学前教育存在的不足,能真正促进学前儿童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2.1.2满足对学前体育教师的巨大需求增设体育教育专业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入园的儿童不断增加,以江苏省2010年进幼儿园的学前儿童数量为例,当年数量为74.5万,如以100人配备一名学前体育教师来计算,那么就需要7450名专业的学前体育教师,同时江苏省学前儿童的数量还会不断增加。而目前,在全国范围内,能专门培养学前体育教师的院校只有沈阳师范体育学院和广西幼儿职业技术学院等几所学校,且所培养出来的体育教师数量非常有限,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对其的潜在需求。因此在“徐幼专”开设体育教育学前专业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社会对学前体育教师的潜在需求,而且能填补江苏省乃至全国学前体育教育的空白,对促使学前教育更快更好地发展,促进学前儿童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1.3增设学前体育教育专业满足体育专业设置改革的要求
近年来,我国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就业率逐年下降,引起了各级政府和学校的高度关注。为了提高并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各级政府制定了相应的政策和措施,许多成熟的体育院校也针对这一状况,对体育专业的设置进行了改革。如部分建立了以市场为导向机制的专业设置模式,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而目前,从学前教育专业毕业出来的大学生再就业时却供不应求。同时,我们也有针对性地调查了广州幼儿职业技术学院、沈阳师范大学学前体育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其结果是相当乐观的。这些院校主要采取的是专科三年制培养模式,学生在大二就已经和相关单位签订了合同。由此,在我省高校增设学前体育这一新兴学科不仅顺应了当今体育专业设置改革的要求,而且在一定时期内很好地解决了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2.2影响高职院校开设体育教育专业的因素分析
通过对生源、教学基本条件、就业三方面因素的分析,说明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开设体育教育专业的可行性。
2.2.1生源因素分析
2.2.1.1据对普通高中调查了解,徐州市区2011年报考体育专业的考生就有384名,而江苏省2011年报考体育专业的考生有近万名,2012年全省体育考生有9681人,基本与2011年持平。可以说这些考生都是比较可靠的生源,数量是可观的,另外各职业技术类院校还可以从外省招收一定数量的考生。
2.2.1.2徐州市体校每年有30名左右的毕业生,按每个城市30名體校毕业生来计算,江苏省全省每年有630名左右的体校毕业生。体校学生毕业后面临着就业或再深造,当前就业压力大,三年中专已不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形势。中专生的资历和技能很难在社会上立足,其中很多学生会选择再深造,而职业技术类院校的就业形势无疑对他们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2.2.1.3据对全运会后退役运动员走访调查了解,每届全运会后因年龄因素要退役的运动员有8000人,其中符合年龄(18岁左右)的有4000人,这4000人中各市体工队接收500人左右,特招到全国各类高校的占200人左右,而剩余的3300人同样面临就业或再深造,因此职业技术类院校可特招其中一些体育成绩突出的运动员继续深造。综上所述,职业技术类院校的生源范围较广,生源数量较多,因此高职院校开设体育教育学前专业,生源数量将是可观的。
2.2.2教学基本因素分析
2.2.2.1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独立设置的一所公立高等专科学校,是江苏省唯一培养大专层次幼儿教师的师范专科学校。学校始终坚持质量立校、科研兴校、人才强校的办学理念,落实“青蓝工程”、“名师工程”。在专任教师中,有高级职称的占39.29%;有硕士、博士学历的占33%;具备大学教师资格的占92%。师资数量充足,实力雄厚,有省特级教师、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徐州市优秀专家、名教师、拔尖人才、徐州师范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等。学校还聘请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理事长——南京师范大学虞永平、北京师范大学刘焱、华东师范大学朱家雄、南京师范大学江玲、上海音乐学院顾平、徐州师范大学段作章、汪缚天、陈延斌、唐军、穆凤英等10位知名专家学者为客座教授。
2.2.2.2目前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有专任体育教师15名,其中具备副教授职称和硕士学位的教师占50%以上,教师的专项类型分布较丰富,拥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具备开设体育教育学前专业的教学能力。
2.2.2.3学院拥有1个标准田径场、1个室内体育馆、14个标准篮球场地、4个标准排球场地、健身房2个、舞蹈室3个,并计划陆续建设网球场、游泳池等体育设施。因此,可以满足篮球、排球、足球、田径、羽毛球、乒乓球、健身健美、形体、武术、散打等课程教学需要。今后学校还将逐年增加投资,将按国家教育部《体育教育专业仪器设备》配备目录和标准,积极完善设施,满足教学和训练的需要。
2.2.2.4科学规范的管理,为申办体育教育学前专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近些年来,我们根据体育专业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以制度促管理。制定这些管理制度的目的,在于使体育工作有章可循,调动教职工的工作、学习积极性,使我们培养的人才适应社会的需要,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2.2.2.5多所教育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了必要的教育实习场所。教育实习是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培养合格体育人才的必要途径,也是衡量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培养社会急需人才的主要环节。在学校的统一部署下,我校与市区主要中、小学都建立了固定的教育实习基地。同时学校自身创办有14所幼儿园,幼儿园教职工320人,在园幼儿2113人,是学生教学、科研、见习、实习、就业的优良基地。
2.2.3就业渠道。
2.2.3.1幼儿园教师。毕业生就业面向苏北地区及全国各地幼儿园。除幼儿园外,也可在学前儿童亲子教育、学前儿童图书出版、教玩具研发销售、幼教科研等机构从事教育、培训评价、管理等工作。
2.2.3.2俱乐部教练。如徐州健美丽人俱乐部、跆拳道、网球俱乐部、乒乓球、羽毛球俱乐部等需要大量的体育类人才,这就为我校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提供了很大的机会。他们可以进入到这些俱乐部中担任教练,为促进徐州市体育人才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2.2.3.3社会体育指导员。我国现行的《全民健身计划》的重点是增强体质,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和体育能力,推广全民健身计划需要大批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我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毕业后就可以通过成为体育社会指导员来发挥自己的作用。
关键词: 徐州幼儿高等师范专科学校 体育教育学前专业 可行性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1.2研究方法
调查法、数据统计法、访谈法。
2.结果与分析
2.1筹建体育教育学前专业的意义
2.1.1增设体育教育学前专业顺应了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潮流
针对全国和江苏省印发的《十二五规划》的要求和学前教育的学科特点可以看出,大规模、有质量地发展学前教育是时代的发展潮流,促进学前儿童在德、智、体、美几方面协调发展是学前教育的发展方向。但目前,从全国范围看为学前儿童配备专业性体育教师的学校还很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前儿童体质健康水平的发展,这种现象与我国缺少专门培养学前体育教师的高等院校有直接关系。因此,如在我校开设融合学前教育和体育教育基本理念的学前体育专业,能顺应我国和我省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潮流,培养出来的学前体育教师在一定程度上能弥补目前学前教育存在的不足,能真正促进学前儿童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2.1.2满足对学前体育教师的巨大需求增设体育教育专业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入园的儿童不断增加,以江苏省2010年进幼儿园的学前儿童数量为例,当年数量为74.5万,如以100人配备一名学前体育教师来计算,那么就需要7450名专业的学前体育教师,同时江苏省学前儿童的数量还会不断增加。而目前,在全国范围内,能专门培养学前体育教师的院校只有沈阳师范体育学院和广西幼儿职业技术学院等几所学校,且所培养出来的体育教师数量非常有限,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对其的潜在需求。因此在“徐幼专”开设体育教育学前专业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社会对学前体育教师的潜在需求,而且能填补江苏省乃至全国学前体育教育的空白,对促使学前教育更快更好地发展,促进学前儿童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1.3增设学前体育教育专业满足体育专业设置改革的要求
近年来,我国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就业率逐年下降,引起了各级政府和学校的高度关注。为了提高并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各级政府制定了相应的政策和措施,许多成熟的体育院校也针对这一状况,对体育专业的设置进行了改革。如部分建立了以市场为导向机制的专业设置模式,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而目前,从学前教育专业毕业出来的大学生再就业时却供不应求。同时,我们也有针对性地调查了广州幼儿职业技术学院、沈阳师范大学学前体育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其结果是相当乐观的。这些院校主要采取的是专科三年制培养模式,学生在大二就已经和相关单位签订了合同。由此,在我省高校增设学前体育这一新兴学科不仅顺应了当今体育专业设置改革的要求,而且在一定时期内很好地解决了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2.2影响高职院校开设体育教育专业的因素分析
通过对生源、教学基本条件、就业三方面因素的分析,说明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开设体育教育专业的可行性。
2.2.1生源因素分析
2.2.1.1据对普通高中调查了解,徐州市区2011年报考体育专业的考生就有384名,而江苏省2011年报考体育专业的考生有近万名,2012年全省体育考生有9681人,基本与2011年持平。可以说这些考生都是比较可靠的生源,数量是可观的,另外各职业技术类院校还可以从外省招收一定数量的考生。
2.2.1.2徐州市体校每年有30名左右的毕业生,按每个城市30名體校毕业生来计算,江苏省全省每年有630名左右的体校毕业生。体校学生毕业后面临着就业或再深造,当前就业压力大,三年中专已不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形势。中专生的资历和技能很难在社会上立足,其中很多学生会选择再深造,而职业技术类院校的就业形势无疑对他们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2.2.1.3据对全运会后退役运动员走访调查了解,每届全运会后因年龄因素要退役的运动员有8000人,其中符合年龄(18岁左右)的有4000人,这4000人中各市体工队接收500人左右,特招到全国各类高校的占200人左右,而剩余的3300人同样面临就业或再深造,因此职业技术类院校可特招其中一些体育成绩突出的运动员继续深造。综上所述,职业技术类院校的生源范围较广,生源数量较多,因此高职院校开设体育教育学前专业,生源数量将是可观的。
2.2.2教学基本因素分析
2.2.2.1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独立设置的一所公立高等专科学校,是江苏省唯一培养大专层次幼儿教师的师范专科学校。学校始终坚持质量立校、科研兴校、人才强校的办学理念,落实“青蓝工程”、“名师工程”。在专任教师中,有高级职称的占39.29%;有硕士、博士学历的占33%;具备大学教师资格的占92%。师资数量充足,实力雄厚,有省特级教师、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徐州市优秀专家、名教师、拔尖人才、徐州师范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等。学校还聘请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理事长——南京师范大学虞永平、北京师范大学刘焱、华东师范大学朱家雄、南京师范大学江玲、上海音乐学院顾平、徐州师范大学段作章、汪缚天、陈延斌、唐军、穆凤英等10位知名专家学者为客座教授。
2.2.2.2目前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有专任体育教师15名,其中具备副教授职称和硕士学位的教师占50%以上,教师的专项类型分布较丰富,拥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具备开设体育教育学前专业的教学能力。
2.2.2.3学院拥有1个标准田径场、1个室内体育馆、14个标准篮球场地、4个标准排球场地、健身房2个、舞蹈室3个,并计划陆续建设网球场、游泳池等体育设施。因此,可以满足篮球、排球、足球、田径、羽毛球、乒乓球、健身健美、形体、武术、散打等课程教学需要。今后学校还将逐年增加投资,将按国家教育部《体育教育专业仪器设备》配备目录和标准,积极完善设施,满足教学和训练的需要。
2.2.2.4科学规范的管理,为申办体育教育学前专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近些年来,我们根据体育专业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以制度促管理。制定这些管理制度的目的,在于使体育工作有章可循,调动教职工的工作、学习积极性,使我们培养的人才适应社会的需要,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2.2.2.5多所教育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了必要的教育实习场所。教育实习是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培养合格体育人才的必要途径,也是衡量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培养社会急需人才的主要环节。在学校的统一部署下,我校与市区主要中、小学都建立了固定的教育实习基地。同时学校自身创办有14所幼儿园,幼儿园教职工320人,在园幼儿2113人,是学生教学、科研、见习、实习、就业的优良基地。
2.2.3就业渠道。
2.2.3.1幼儿园教师。毕业生就业面向苏北地区及全国各地幼儿园。除幼儿园外,也可在学前儿童亲子教育、学前儿童图书出版、教玩具研发销售、幼教科研等机构从事教育、培训评价、管理等工作。
2.2.3.2俱乐部教练。如徐州健美丽人俱乐部、跆拳道、网球俱乐部、乒乓球、羽毛球俱乐部等需要大量的体育类人才,这就为我校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提供了很大的机会。他们可以进入到这些俱乐部中担任教练,为促进徐州市体育人才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2.2.3.3社会体育指导员。我国现行的《全民健身计划》的重点是增强体质,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和体育能力,推广全民健身计划需要大批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我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毕业后就可以通过成为体育社会指导员来发挥自己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