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深圳市教育幼儿园的学习中心像幼儿的实习场和创作室,它是感性的、综合性的、借鉴现实生活的学习场景。学习中心是合作学习、共同学习、解决问题的学习场景,具有“做中学”“玩中学”“情境性”“解决真实问题”及“与社会生活相关”等基本特性。
一、学习中心及活动区域的核心经验梳理
1. 根据幼儿行为表现,提炼幼儿的行为特征。例如,在木工区,幼儿锯木头时,3-4岁幼儿的行为表现是:使用锯子时双手握锯柄,锯木头时拿锯子会斜,锯的速度较慢。4-5岁幼儿的行为表现是:双手握锯柄,锯木头时拿锯子会斜,很少让锯子与木头垂直,锯子与操作台较难平行。5-6岁幼儿的行为表现是:使用锯子时,一手握锯柄,一手握锯身,斜着锯木头,逐渐熟练后会接近垂直,两人合作使用锯子,一前一后、速度均匀、垂直锯木头。根据各年龄段幼儿行为表现,提炼出幼儿的行为特征:锯出的木头偏离记号线;锯出的木头与记号线吻合。
2. 根据幼儿的行为特征,梳理活动区域的核心经验。如,幼儿锯出的木头偏离记号线,锯出的木头与记号线吻合,这两种行为背后幼儿获得的经验都是手臂的控制与协调。在木工区,我们共提炼出了十四个幼儿行为特征,总结梳理出四个核心经验,分别是:了解工具和材料的特点;手臂的控制与协调;测量;了解空间结构。
3. 归纳整理活动区域的核心经验,形成学习中心的内容标准。学习中心的核心经验来自该学习中心的不同区域,区域的核心经验是学习中心核心经验的细化。如,机械建构中心的核心经验是把木工区、机械区、积木区、镜面区、沙盘区、组装区等六个区域的核心经验进行分类,形成机械建构中心的核心经验。
二、学习中心及活动区域的学习环境创设
1. 设计创新性的学习环境,支持幼儿的有效性学习。以建构中心为例,当我们把沙子放到沙盘里,设计成沙盘并提供丰富的辅助材料时,孩子的活动与户外沙池中的活动有着显著的不同,因为我们设计了一种有意义的情景,使孩子产生了不同的学习。当我们把大镜子和各种形状的立体材料放在一起设计成镜面区的时候,镜中倒影的形象变化引发了孩子们的好奇和探索欲望。
2. 提供具有层次性的学习环境,满足幼儿的多样性学习。每个区域都应提供不同层次的、适宜各个年龄段幼儿学习的工具和材料,材料要符合幼儿的发展水平,既要有挑战性,又不可太难,这样幼儿既可以获得知识、技能和信心,又可以体验成功的快乐;既要有开放式的、多种玩法或用途的材料,又要有封闭式的、一种玩法或用途的材料,这样才能满足幼儿个体需求和爱好。幼儿学习的资源越丰富,就越容易投入到独立自主、有效的学习活动中。
3. 创设开放式的学习环境,激发幼儿的创造性学习。例如,三位幼儿计划制作一辆能飞起来、像火箭一样的火箭车,于是他们先到美劳创意中心,用可乐瓶、PU管、小瓷片等废旧材料,完成火箭车的模型。然后来到科学探索中心,在火箭车模型上连接电路和车轮、安装电池、马达、螺旋桨,经过几次尝试、改装,火箭车上的螺旋桨旋转起来了,车跑起来了,最终因身体较重而没飞起来。在制作过程中,幼儿运用了连接物体方法及呈现事物特征的技能,还练习了使用语言的技能,获得了独立思考、合作解决真实问题的实践技能。
三、学习中心活动中幼儿个性化的学习路径
1. 尊重主体性,幼儿自主选择学习中心活动。为了帮助幼儿更顺利的学会做好个人计划,我们使用了几点策略:(1)将全园的十二个学习中心做好区域规划,给每个区域命名,保证区域材料的可见性。让幼儿在学期初先熟悉十二个中心的学习环境,包括区域的名称、区域的材料、同伴的选择和整个计划和工作流程。(2)邀请家长加入课程,协助幼儿根据年龄特点、兴趣爱好、能力发展的需要,在十二个学习中心里各选出四个计划的区域,形成每个幼儿个体的学期计划。之后,本班教师将所有幼儿的学期计划汇总在班级计划表上,形成班级的学期计划。所有班级再把各班的学期计划上交至幼儿园课程部,课程部安排各班级学习中心活动的周计划区域,教师在班级学期计划里做好每周计划区域的标志,让幼儿清晰可见每周班级可以选择的八个区域,最终通过幼儿的日计划及一日活动来落实。
2. 担当支持者,教师支持幼儿个性化的学习方式。教师需要采用不同的指导策略,一方面,以主题为线索,以材料为媒介,引导幼儿产生与主题内容链接的想法,到适合做主题的区域里运用材料实现想法。如讨论《火山》主题时,幼儿到科学中心的实验区做“火山喷发”的实验,到建构中心的沙盘区建构“火山喷发”的造型,到语言中心的制作小书区制作“火山喷发”的小书,到美劳中心的立体造型区制作“火山喷发”的模型等。另一方面,以区域材料为主线,教师根据幼儿年龄特点、能力水平引导幼儿学习操作区域材料,使得不同年龄段幼儿向各自最近发展区的水平发展。教师重视区域活动后的谈话,在活动结束后的分享中,幼儿各自介绍自己的工作或作品,给其他幼儿提供了分享和学习别人经验的机会,教师通过分享更全面了解幼儿在活动中个性化学习的情况。
3. 注重过程性,教师持续追踪幼儿的学习轨迹。作为一个独立、完整的个体,幼儿的发展具有阶段性和连续性,我们强调教师持续追踪幼儿的学习过程,注重采用过程性评价的方式评估幼儿的学习质量。通常情况下,我们采取拍摄工作照片、记录行为特征分析、收集展示幼儿工作作品、谈话分享等方式,追踪评价幼儿在学习中心活动里三年的学习轨迹历程。
4. 关注个体性,教师科学评估幼儿个性化的成长。每学期我们会观察幼儿的身体动作发展、认知观察、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能力发展情况,汇总资料,形成每位幼儿的个性化学习评价,教师能更清晰地了解幼儿下学期的努力方向。
一、学习中心及活动区域的核心经验梳理
1. 根据幼儿行为表现,提炼幼儿的行为特征。例如,在木工区,幼儿锯木头时,3-4岁幼儿的行为表现是:使用锯子时双手握锯柄,锯木头时拿锯子会斜,锯的速度较慢。4-5岁幼儿的行为表现是:双手握锯柄,锯木头时拿锯子会斜,很少让锯子与木头垂直,锯子与操作台较难平行。5-6岁幼儿的行为表现是:使用锯子时,一手握锯柄,一手握锯身,斜着锯木头,逐渐熟练后会接近垂直,两人合作使用锯子,一前一后、速度均匀、垂直锯木头。根据各年龄段幼儿行为表现,提炼出幼儿的行为特征:锯出的木头偏离记号线;锯出的木头与记号线吻合。
2. 根据幼儿的行为特征,梳理活动区域的核心经验。如,幼儿锯出的木头偏离记号线,锯出的木头与记号线吻合,这两种行为背后幼儿获得的经验都是手臂的控制与协调。在木工区,我们共提炼出了十四个幼儿行为特征,总结梳理出四个核心经验,分别是:了解工具和材料的特点;手臂的控制与协调;测量;了解空间结构。
3. 归纳整理活动区域的核心经验,形成学习中心的内容标准。学习中心的核心经验来自该学习中心的不同区域,区域的核心经验是学习中心核心经验的细化。如,机械建构中心的核心经验是把木工区、机械区、积木区、镜面区、沙盘区、组装区等六个区域的核心经验进行分类,形成机械建构中心的核心经验。
二、学习中心及活动区域的学习环境创设
1. 设计创新性的学习环境,支持幼儿的有效性学习。以建构中心为例,当我们把沙子放到沙盘里,设计成沙盘并提供丰富的辅助材料时,孩子的活动与户外沙池中的活动有着显著的不同,因为我们设计了一种有意义的情景,使孩子产生了不同的学习。当我们把大镜子和各种形状的立体材料放在一起设计成镜面区的时候,镜中倒影的形象变化引发了孩子们的好奇和探索欲望。
2. 提供具有层次性的学习环境,满足幼儿的多样性学习。每个区域都应提供不同层次的、适宜各个年龄段幼儿学习的工具和材料,材料要符合幼儿的发展水平,既要有挑战性,又不可太难,这样幼儿既可以获得知识、技能和信心,又可以体验成功的快乐;既要有开放式的、多种玩法或用途的材料,又要有封闭式的、一种玩法或用途的材料,这样才能满足幼儿个体需求和爱好。幼儿学习的资源越丰富,就越容易投入到独立自主、有效的学习活动中。
3. 创设开放式的学习环境,激发幼儿的创造性学习。例如,三位幼儿计划制作一辆能飞起来、像火箭一样的火箭车,于是他们先到美劳创意中心,用可乐瓶、PU管、小瓷片等废旧材料,完成火箭车的模型。然后来到科学探索中心,在火箭车模型上连接电路和车轮、安装电池、马达、螺旋桨,经过几次尝试、改装,火箭车上的螺旋桨旋转起来了,车跑起来了,最终因身体较重而没飞起来。在制作过程中,幼儿运用了连接物体方法及呈现事物特征的技能,还练习了使用语言的技能,获得了独立思考、合作解决真实问题的实践技能。
三、学习中心活动中幼儿个性化的学习路径
1. 尊重主体性,幼儿自主选择学习中心活动。为了帮助幼儿更顺利的学会做好个人计划,我们使用了几点策略:(1)将全园的十二个学习中心做好区域规划,给每个区域命名,保证区域材料的可见性。让幼儿在学期初先熟悉十二个中心的学习环境,包括区域的名称、区域的材料、同伴的选择和整个计划和工作流程。(2)邀请家长加入课程,协助幼儿根据年龄特点、兴趣爱好、能力发展的需要,在十二个学习中心里各选出四个计划的区域,形成每个幼儿个体的学期计划。之后,本班教师将所有幼儿的学期计划汇总在班级计划表上,形成班级的学期计划。所有班级再把各班的学期计划上交至幼儿园课程部,课程部安排各班级学习中心活动的周计划区域,教师在班级学期计划里做好每周计划区域的标志,让幼儿清晰可见每周班级可以选择的八个区域,最终通过幼儿的日计划及一日活动来落实。
2. 担当支持者,教师支持幼儿个性化的学习方式。教师需要采用不同的指导策略,一方面,以主题为线索,以材料为媒介,引导幼儿产生与主题内容链接的想法,到适合做主题的区域里运用材料实现想法。如讨论《火山》主题时,幼儿到科学中心的实验区做“火山喷发”的实验,到建构中心的沙盘区建构“火山喷发”的造型,到语言中心的制作小书区制作“火山喷发”的小书,到美劳中心的立体造型区制作“火山喷发”的模型等。另一方面,以区域材料为主线,教师根据幼儿年龄特点、能力水平引导幼儿学习操作区域材料,使得不同年龄段幼儿向各自最近发展区的水平发展。教师重视区域活动后的谈话,在活动结束后的分享中,幼儿各自介绍自己的工作或作品,给其他幼儿提供了分享和学习别人经验的机会,教师通过分享更全面了解幼儿在活动中个性化学习的情况。
3. 注重过程性,教师持续追踪幼儿的学习轨迹。作为一个独立、完整的个体,幼儿的发展具有阶段性和连续性,我们强调教师持续追踪幼儿的学习过程,注重采用过程性评价的方式评估幼儿的学习质量。通常情况下,我们采取拍摄工作照片、记录行为特征分析、收集展示幼儿工作作品、谈话分享等方式,追踪评价幼儿在学习中心活动里三年的学习轨迹历程。
4. 关注个体性,教师科学评估幼儿个性化的成长。每学期我们会观察幼儿的身体动作发展、认知观察、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能力发展情况,汇总资料,形成每位幼儿的个性化学习评价,教师能更清晰地了解幼儿下学期的努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