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ifentongx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应试教育钳制了教师的教学观念,学生的时间被上课、作业、各种考试塞得满满的,教师习惯于“一言堂”的封建家长式作风,学生的思考力、创意力受到抑制。著名教育家杜威对传统的教育提出了批判,倡导学生在“做中学”中发展思维、提高动手探究的能力,掌握问题解决的方法。他认为,教师不是知识的传声筒,不能简单地把知识传递给学生,而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掘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
  一、创设情境,引发学生思考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旧有知识,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表达、交流能力。
  1。联系日常生活,创设情境。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教师要利用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数学之用。例如,在讲“等可能性”时,教师可以创设情境:将一只不透明的袋子中装有6个相同的小球,分别标有1,2,……6这6个号码,搅匀后从袋中任取一个球。每次取出有多少种可能的结果?它们是随机事件吗?每次实验有几个结果出现?每次结果出现的机会相等吗?学生在探究中感受到不同事件发生的均衡性,从而分析事件发生等可能性的原因。
  2。联系趣味问题,创设情境。教师以游戏、古诗、故事、儿歌等,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例如,在讲“直线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呈现王维的《使至塞上》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学生用数学的视角去理解这句诗,将看到的景象抽象成一副几何图形,由此展开联想,通过情境营造探索问题的氛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大胆猜想,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无处不有。
  3。联系直观演示,创设情境。教师创设直观情境,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建立在形象的感知基础上,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操作、体验,感受到枯燥的数学问题源于生活现实,从而在探索中获取知识、丰富经验。
  二、巧妙引导,激活学生的思维
  在自主学习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主动参与、思维发展的过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明指向、巧点拔、善诱导、严要求,使学生的自主探究具有方向性。
  1。在新旧知识的链接处引导。教师不能生硬地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要关注学生的知识经验,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建立新、旧知识联系的纽带,引领学生运用旧知学习新知。例如,在讲“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时,教师可以引导如下:生活中的很多事物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规律,如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存在着I=U/R的关系,直角三角形三边存在着a2 b2=c2的关系,那么一元二次方程中是否也存在着某种规律?求出方程x2-4x 3=0,x2 4x 3=0、2x2-5x-3=0的两根x1,x2,计算x1 x2,x1x2的值,它们与前面的一元二次方程的各项系数之间存在着什么关系?从中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学生通过计算一元二次方程的两根之和、两根之积,从中发现存在的一般规律。
  2。在学生实践操作时引导。教师要留有让学生操作的空间,让学生在观察、实验、猜想、验证、归纳中理清概念、探求规律,使学生在操作实践中获得直接的经验,形成直观的感受。例如,在讲“确定圆的条件”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经过一点可以作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只能作一条直线,那么经过一点能作几个圆?经过两点、三点呢?学生开展实验探索:(1)作圆,使该圆经过已知点M,看能作出几个这样的圆?(2)作圆,使该圆经过已知点M、N,你是如何做的?你能作出几个这样的圆?(3)作圆,使该圆经过已知点M、N、P三点(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你是如何做的?你能作出几个这样的圆?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发现结论,轻松理解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可以确定一个圆。
  三、合作探究,共同解决问题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爱好、表达能力等情况进行异质分组,让学生共同解决具有挑战性的问题,生生之间彼此交流,共同分享,在讨论、争辩中思想碰撞,产生灵动的智慧。
  总之,开展探究式教学,有利于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的创新提供成长的土壤,加强指导,发掘学生的学力,让学生在探究中由学答逐步走向学问。
其他文献
我曾不止一次地梦到过小时候成长的地方。那时,我们一家人住在一栋老旧的楼房里,不远处是铺满青石板的秀丽小街。街边有两排高大的梧桐树。春天,树下坐着下棋的老者,鸽子在街道上漫步,懒洋洋地梳理着羽毛,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肆意地奔跑欢笑。  我去过不少地方,看过许多风景,总觉得无论是四季如春的花城,还是波光潋滟的西子湖,抑或是波澜壮阔的海南岛,都不及小时候生活的地方那般安宁而美丽。  我们每个人的记忆里一定
那些人| FRIENDS  我念的小学和初中离家都很近,步行也不过10分钟左右的路程。和男生们聚在一起踢球不同,女生表达友情的方式更多样化,有的甚至匪夷所思,比如课间一起上厕所。我和阿圆的友情就是从约好每天早晨一起上学开始的。她家离学校更近,每天我都会早早来到她家楼下的花坛边,焦急地等待她的出现。  “下来了吗?”“校服找不到了。马上。”“下来了没?”“在穿鞋……”这些每天晨间会在我手机里出现的对
听诊器是一个叫雷奈克(如图1,1781年~1826年)的法国医生发明的,在听诊器发明之前,医生看肺病时非常烦恼,因为看肺病时,首先要听听肺部的声音,再根据声音的特征来诊断是肺炎呢?还是肺结核呢?还是脓胸?那时候,医生只能把耳朵紧贴在病人的胸部仔细听,而且很难听清楚,由于不能尽早诊断病情,使许多病人错过了最佳治疗期。
新闻链接:新华社消息.英国核潜艇“前卫”号和法国核潜艇“凯旋”号2009年2月初在大西洋发生相撞事故.有专家指出,本来这种相撞的概率很低.两艘潜艇在大洋里游弋.就像一个体育馆里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通过数学学习,能够增强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发现问题的教学理念,教师要鼓励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谋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营造发现问题的氛围,还发现问题的权利于学生,让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高,使课堂教学更高效。  一、尊重学生发现问题的权利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时间与空间上
南通市十里坊小学创建于1909年2 月,占地面积8036平方米,建筑面积3097平方米,现有学生750名,教职工59名,其中大专以上学历达58%.
“差异教学”是一种开放性的教学方式,通过分析学生在认知、能力上的差异,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满足学生不同的发展需求,确保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在具体实施时,教师要打破传统模式,改变以往的统一教法,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和能力,注重课堂氛围的营造,有针对性地教学,让学生形成有效的思维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注重课前预习,设置分层目标,培养学生的  自学能力  预习是课堂学习的重要环节,让学生对新内容有个
摘要:学生是教学的主体,物理教学应该立足于学生认知发展这一前提。具体做法上,应该立足于学生的学情和高中物理学科特点,注重优化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  关键词:认知发展 高中物理教学  学习的过程是学生认知发展的过程。对于高中物理教学而言,如何有效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呢?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点体会。  一、由浅入深设置情境  学生的认知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设置的学习情境,必须符合学生
班级事务时时有,处处见,如果不能做到“马上就办”,不仅效果可能不尽如人意,还会让我这个“老班”的光辉形象在孩子们心中大打折扣。怎样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和“过目不忘神功”呢?我有自己的小绝招。  “事事及时办”事务备忘录  随身必备“武器”之课本,化作“百宝囊”,往往能在关键时刻助我一臂之力。  为了提醒自己不要“健忘”,我把课本随时携带,课本里面就夹着一张张小纸片,全是我记录下的正需要解决的班级事
物理课程标准倡导,物理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不是要学生学习,而是学生要学习;不是教师灌输知识给学生,而是教师和学生一起学习知识。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自己的教态,谨慎使用教学用语,巧用多媒体等设施,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创设质疑情境,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勇于发言、勇于展现自己,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2015年6月,在参加教育局组织的“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