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应试教育钳制了教师的教学观念,学生的时间被上课、作业、各种考试塞得满满的,教师习惯于“一言堂”的封建家长式作风,学生的思考力、创意力受到抑制。著名教育家杜威对传统的教育提出了批判,倡导学生在“做中学”中发展思维、提高动手探究的能力,掌握问题解决的方法。他认为,教师不是知识的传声筒,不能简单地把知识传递给学生,而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掘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
一、创设情境,引发学生思考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旧有知识,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表达、交流能力。
1。联系日常生活,创设情境。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教师要利用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数学之用。例如,在讲“等可能性”时,教师可以创设情境:将一只不透明的袋子中装有6个相同的小球,分别标有1,2,……6这6个号码,搅匀后从袋中任取一个球。每次取出有多少种可能的结果?它们是随机事件吗?每次实验有几个结果出现?每次结果出现的机会相等吗?学生在探究中感受到不同事件发生的均衡性,从而分析事件发生等可能性的原因。
2。联系趣味问题,创设情境。教师以游戏、古诗、故事、儿歌等,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例如,在讲“直线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呈现王维的《使至塞上》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学生用数学的视角去理解这句诗,将看到的景象抽象成一副几何图形,由此展开联想,通过情境营造探索问题的氛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大胆猜想,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无处不有。
3。联系直观演示,创设情境。教师创设直观情境,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建立在形象的感知基础上,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操作、体验,感受到枯燥的数学问题源于生活现实,从而在探索中获取知识、丰富经验。
二、巧妙引导,激活学生的思维
在自主学习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主动参与、思维发展的过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明指向、巧点拔、善诱导、严要求,使学生的自主探究具有方向性。
1。在新旧知识的链接处引导。教师不能生硬地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要关注学生的知识经验,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建立新、旧知识联系的纽带,引领学生运用旧知学习新知。例如,在讲“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时,教师可以引导如下:生活中的很多事物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规律,如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存在着I=U/R的关系,直角三角形三边存在着a2 b2=c2的关系,那么一元二次方程中是否也存在着某种规律?求出方程x2-4x 3=0,x2 4x 3=0、2x2-5x-3=0的两根x1,x2,计算x1 x2,x1x2的值,它们与前面的一元二次方程的各项系数之间存在着什么关系?从中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学生通过计算一元二次方程的两根之和、两根之积,从中发现存在的一般规律。
2。在学生实践操作时引导。教师要留有让学生操作的空间,让学生在观察、实验、猜想、验证、归纳中理清概念、探求规律,使学生在操作实践中获得直接的经验,形成直观的感受。例如,在讲“确定圆的条件”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经过一点可以作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只能作一条直线,那么经过一点能作几个圆?经过两点、三点呢?学生开展实验探索:(1)作圆,使该圆经过已知点M,看能作出几个这样的圆?(2)作圆,使该圆经过已知点M、N,你是如何做的?你能作出几个这样的圆?(3)作圆,使该圆经过已知点M、N、P三点(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你是如何做的?你能作出几个这样的圆?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发现结论,轻松理解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可以确定一个圆。
三、合作探究,共同解决问题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爱好、表达能力等情况进行异质分组,让学生共同解决具有挑战性的问题,生生之间彼此交流,共同分享,在讨论、争辩中思想碰撞,产生灵动的智慧。
总之,开展探究式教学,有利于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的创新提供成长的土壤,加强指导,发掘学生的学力,让学生在探究中由学答逐步走向学问。
一、创设情境,引发学生思考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旧有知识,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表达、交流能力。
1。联系日常生活,创设情境。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教师要利用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数学之用。例如,在讲“等可能性”时,教师可以创设情境:将一只不透明的袋子中装有6个相同的小球,分别标有1,2,……6这6个号码,搅匀后从袋中任取一个球。每次取出有多少种可能的结果?它们是随机事件吗?每次实验有几个结果出现?每次结果出现的机会相等吗?学生在探究中感受到不同事件发生的均衡性,从而分析事件发生等可能性的原因。
2。联系趣味问题,创设情境。教师以游戏、古诗、故事、儿歌等,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例如,在讲“直线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呈现王维的《使至塞上》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学生用数学的视角去理解这句诗,将看到的景象抽象成一副几何图形,由此展开联想,通过情境营造探索问题的氛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大胆猜想,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无处不有。
3。联系直观演示,创设情境。教师创设直观情境,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建立在形象的感知基础上,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操作、体验,感受到枯燥的数学问题源于生活现实,从而在探索中获取知识、丰富经验。
二、巧妙引导,激活学生的思维
在自主学习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主动参与、思维发展的过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明指向、巧点拔、善诱导、严要求,使学生的自主探究具有方向性。
1。在新旧知识的链接处引导。教师不能生硬地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要关注学生的知识经验,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建立新、旧知识联系的纽带,引领学生运用旧知学习新知。例如,在讲“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时,教师可以引导如下:生活中的很多事物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规律,如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存在着I=U/R的关系,直角三角形三边存在着a2 b2=c2的关系,那么一元二次方程中是否也存在着某种规律?求出方程x2-4x 3=0,x2 4x 3=0、2x2-5x-3=0的两根x1,x2,计算x1 x2,x1x2的值,它们与前面的一元二次方程的各项系数之间存在着什么关系?从中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学生通过计算一元二次方程的两根之和、两根之积,从中发现存在的一般规律。
2。在学生实践操作时引导。教师要留有让学生操作的空间,让学生在观察、实验、猜想、验证、归纳中理清概念、探求规律,使学生在操作实践中获得直接的经验,形成直观的感受。例如,在讲“确定圆的条件”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经过一点可以作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只能作一条直线,那么经过一点能作几个圆?经过两点、三点呢?学生开展实验探索:(1)作圆,使该圆经过已知点M,看能作出几个这样的圆?(2)作圆,使该圆经过已知点M、N,你是如何做的?你能作出几个这样的圆?(3)作圆,使该圆经过已知点M、N、P三点(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你是如何做的?你能作出几个这样的圆?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发现结论,轻松理解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可以确定一个圆。
三、合作探究,共同解决问题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爱好、表达能力等情况进行异质分组,让学生共同解决具有挑战性的问题,生生之间彼此交流,共同分享,在讨论、争辩中思想碰撞,产生灵动的智慧。
总之,开展探究式教学,有利于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的创新提供成长的土壤,加强指导,发掘学生的学力,让学生在探究中由学答逐步走向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