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分层次教学法的运用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NTACRUZ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分层次教学是指在教学活动中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实行不同步的教学进度,并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以达到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在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表现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评价,以动态、发展的观点客观地认定每个学生的层次,并进行分层次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信息技术,分层教学,课堂效率,能力培养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在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表现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评价,以动态、发展的观点客观地认定每个学生的层次。学生层次确定后,教师还要能随时根据学生的发展变化做出必要的调整,鼓励学生由较低层次向较高层次的“递进”,这也是鼓励学生学习的手段。
  一、 调查摸底,动态分层
  学生的个别差异主要表现在知识基础、学习态度、情感、智能等方面,在信息技术课的学习中,学生还存在一些区别于其他课程的特殊差异,主要表现在:
  一是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的差异。由于家庭、社会背景不同,有的学生已是计算机领域中某一方面的“小专家”了,有的已掌握了一定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而有的学生从未接触过计算机,一切要从零开始。
  二是学生兴趣方面的差异。有的学生是“电脑迷”,有的学生对电脑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有的学生由于各种原因讨厌信息技术课。
  三是学习态度方面的差异。有的学生求知欲望强烈,乐于并且善于积极主动地学习,有的学生则是被动地等待教师布置学习任务,缺乏主动学习的欲望。根据学生的这些表现以及平时对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全面考查,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评价,以动态、发展的观点客观地认定每个学生的层次。学生层次确定后,要随时根据学生的发展变化做出必要的调整,鼓励学生由较低层次向较高层次的“递进”,这也是鼓励学生学习的手段。
  二、 确立目标,分层培养
  要做到分层次教学,就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课程标准为准绳,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识能力,合理地確定各层次学生的教学要求,改变过去“一刀切”的做法,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拟订各层次教学要求,既不要过高,增加教学难度,加重学生负担,使学生消化不良,丧失信心,当然也不能太低,降低课标要求,过分放慢教学进度,完不成学习任务。
  设置分层目标要遵循“既要让全体学生达到课程标准要求的基本目标,又允许学有余力的学生超过课程要求去学习”的原则,使目标层次与各类学生现有发展水平相适应,让不同起点学生都有力所能及的目标。例如:在学习Powerpoint幻灯片制作一堂课中,针对层次较低的同学可提出“制作一张有文字、图片的简单幻灯片”,而针对学有余力的同学提出“制作出图文并茂、主题鲜明、并有声音、链接等多种元素的幻灯片”。
  三、 选择教法,分层推进
  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应以模仿性学习为主,让学生从模仿中慢慢找出规律。对于善于主动学习的学生,给其提出教学任务后,应采用任务驱动的方法,教师并不告诉学生完成任务的方法,而是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如在“文字编辑与排版”教学单元中,教师讲解对文字进行修饰的方法后,布置学生练习。此时,要重点指导学习兴趣不足的学生如何在文章中设置出错落有序、富于变化的版式,通过设置出漂亮的版面,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对学习兴趣很高的学生就可让其在掌握一般方法基础上,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力和创造力,制作出富有新意的作品。
  四、 分层上机,分类辅导
  在上机操作练习环节上,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依照学生程度的不同层次,精心安排,可布置必做题、选做题和思考题。必做题即是根据一般学生设计的课标的基本要求,选做题和思考题是根据优秀学生学习水平和教材内容设计的要求较高、难度较大的题目,根据较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教材内容,可将难度较大的习题分解成几个小题或给予适当提示,也可在课堂上让优秀的学生讲解,教师总结。练习的难度由浅入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将学过的知识技能应用于各种实际的情况,最后达到相当熟练的程度,为自己的学习、生活服务。
  在上机练习辅导环节上,应实行分类型、多形式的辅导。教师对较差学生侧重于完成现阶段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辅导内容从较低点开始,旧知识超前铺垫,新知超前预授,差错超前抑制,使他们学会思考,完成学习任务,掌握学习方法,对一般学生可采用分组讨论,教师提示的方法,促使他们相互取长补短,逐步提高自学能力,对优秀学生则主要把知识点拓宽、加深,激发兴趣、爱好,培养创造才能。
  五、 小组合作,分层评价
  在分层次教学过程中,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层次不同的小组,开展合作学习。优秀的学生通常先完成练习,可帮助教师辅导一般学生,这样既提高了优秀学生的操作技能,又缓解了教师一师多生辅导不过来的压力。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同学之间取长补短、互相学习,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能提高。
  分层次教学评价是用不一样的标准来考察不同层次学生,更全面地衡量不同层次的学生是不是实现既定的目标以及发展状况。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最好采取上交作品的方式进行任务的考评。因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教学目标不一样,因此其考评标准并不一样。针对低层次的学生而言,这类学生上交的作业就算是课堂作业的组合,也应该算合格,针对较高层次的学生,这些学生上交的作业不应该仅仅是课堂作业的组合,务必经过独立思索、利用已学的基本知识设计出一个自己的作品。
  参考文献:
  [1]吴立岗,夏惠贤.现代教学论基础[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
  [2]陈保.分层教学,全面优化:信息技术课教学的有效途径[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3(8).
  作者简介:
  高怀秀,河北省廊坊市,河北省廊坊市永清县后奕中学。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