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抗白背飞虱基因Wbph2的初步定位

来源 :中国水稻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n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鉴定了 ARC10 2 39/明恢 6 3F2 群体对白背飞虱的抗性 ,混合 F2 感虫稻株的 DNA,构建感虫池。应用 12 9个RFL P探针 ,结合 4种限制性内切酶 ,检测抗虫亲本 ARC10 2 39、感虫亲本明恢 6 3和感虫 DNA池的多态性。检测到 6个阳性探针 ,分布在 5个染色体上 (染色体 3、6、8、11和 12 )。应用阳性探针分析了 F2 群体的 14 2个个体 ,发现抗虫基因 Wbph2与第6染色体上的标记 RZ6 6 7、RG6 4和 RG2 6 4连锁 ,其中 ,Wbph2与 RZ6 6 7的遗传距离为 2 5 .6 c M(L OD=4 .5 0 ) The resistance of the ARC10 2 39 / Minghui 6 3F2 population to whitebacked planthopper (Sogatella furcifera) was identified, and the DNA of F2 susceptible rice plant was mixed to construct a susceptible pond. A total of 129 RFL P probes were used in combination with 4 restriction enzymes to detect the polymorphism of the insect-resistant parent ARC10 2 39, susceptible parent Minghui 63 and the susceptible DNA pool. Six positive probes were detected and distributed on five chromosomes (chromosomes 3, 6, 8, 11 and 12). Fourteen 2 individuals of F2 population were analyzed by using positive probes. It was found that the insect-resistant gene Wbph2 was linked to RZ667, RG6 4 and RG264 on chromosome 6, and the genetic distance between Wbph2 and RZ667 was 2 5 .6 c M (L OD = 4.500)
其他文献
人白细胞介素-12(hIL-12)是人体内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的免疫调节因子,由p40和p35两个亚基经多对二硫键连接而成.根据hIL-12的结构特点,采用LiCl二次转化将hIL-12的p40和p35两
文章应用博弈论研究中国-东盟贸易自由化问题。首先通过静态博弈模型分析了中国应当采取“合作”和“首先行动”策略的原因。其次,分别建立了两阶段和三阶段动态博弈模型,阐释
提高财政信息透明度是我国向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的目标迈进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和解决的问题。改革以来我国财政信息透明度在有所改善的同时仍然存在很
研究加拿大披碱草与披碱草种间杂种 F1 的生长、形态、花粉育性和细胞学。结果表明 ,杂种 F1 生长势明显超过双亲 ,平均株高 14 9.31cm,穗型呈双亲中间型 ,株型偏向母本 ,生
作为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集中的地区,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高等教育总体水平十分落后,财政经费瓶颈成为制约这些国家高教改革和发展的主要因素.高教经费过度依靠政府投入和外援,
介绍了连续型逆向色谱电泳分离技术的原理及其研究进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需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的方向 The principle, research progress, current situation and ex
牧户和农户的消费行为深受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的影响而差异明显.本文采用2005年内蒙古220户牧区住户和1840户农区住户的调查资料,利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ELES)模型,对牧户和农
对以实验数据为基础建立的初步空间模型进行了验证 ,并用 Maunder和 Mauring的线性回归模型对苇田子模型进行了修正。模拟结果显示 ,辽河三角洲 8万 hm2 苇田每年灌期大约可以去除 32 0 0~ 4 0 0 0 t总氮和 80 t的活性磷 ,但这仅相当于其潜力的 1 /1 0。因此 ,运用河口湿地作为富含营养物质河水入海前的最后过滤屏障 ,对于防止近海水体的富营养化具有重要意义。
报道了对转Bt基因棉"GK-12"及其常规棉亲本"泗棉3号"挥发性化学物质的分析结果,以及棉铃虫对Bt棉挥发性化学物质的电生理反应,以期为抗虫棉的生态学和安全性评价提供化学生态
对蜀黍属的苏丹草与两个高粱品种同杂Ⅱ号和 314A杂交后所得的两个杂交种的F3代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表明 :F3(苏丹草 × 314A♀ )核型类型为 2A ,核型公式为 2n =4x =16m(2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