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作文教学成为学生的乐园

来源 :教坛聚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ctusspi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一提起作文,学生头痛,教师犯难,形成了一种对写作的恐惧症。怎样去消除这种恐惧症,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可用教师的文学修养,感染学生“爱”作文。用作文的自身魅力,吸引学生“品”作文。用平等民主的思想,指引学生“评”作文。
  关键词: 作文 教学 乐园
  
  多少年来,令语文界同仁最为头痛的问题莫过于作文。一提起作文,学生头痛,教师犯难,形成了一种对写作的恐惧症。怎样去消除这种恐惧症,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以下的几点做法不妨一试:
  一、教师的文学修养,感染学生“爱”作文
  要想叫学生喜欢作文,语文教师首先必须是作文的爱好者,并有着较为扎实的语文功底和宽厚的文化积累,只有这样,才可能“厚积而薄发”,才可能吸引学生、感染学生。平时努力以美的教学语言去感染学生,注重平时和学生交谈时的语言美。和学生谈话间,笔者经常会兴致勃勃地说:“我送你一句话!”“我想起一句诗!”在学生的作文本上写上这样的话:“老师希望你吃得苦中苦,成为人上人!”学生显然对这些名言、古诗是非常感兴趣的,在笔者的感召之下,学生也逐渐开始积累名句,这样学生就在不知不觉中走进了作文的乐园。
  二、作文的自身魅力,吸引学生“品”作文
  语文是表情达意,交流思想的工具,也是传承社会文化的载体。语文无处不在。“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文学的无穷魅力等着我们去挖掘。
  1、紧抓课本中的佳作美文,让学生反复诵读。课本中很多课文,无论是写人、叙事,还是描景、状物,无不充满着迷人的美。笔者抓住课文激发学生去咀嚼、品味、感悟、欣赏,使学生的性情得到陶冶和感染。经过一系列的诵读后,学生真正品味到了语言文字的魅力。
  2、平时应注意积累,善于观察生活。我们要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世界,看自己身边的事物,看生活中的一切,到大自然中去陶冶美的性情,到社会生活中去发现美的事物。就像罗丹所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缺少发现。”正像宗璞说的:“要仔细地观察、用心去领略。只有这样才会写出西湖不同于别处的绿。”
  3、扩展课本外的名家名篇,注重课外阅读。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破万卷”是说书读得要多。书读得多,知识才厚实,才能博古通今,写起作文来才能左右逢源。在阅读中积累大量的好词好句,有时可运用到习作中。为此,笔者在班中开辟了“每周必读”,让学生诵读、摘记,并进行评比。从而在班中掀起了课外阅读的热潮。
  三、教学的艺术魅力,诱导学生“懂”作文
  教学是一种艺术。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努力赋予作文教学技能方法以艺术的美,让学生快乐、喜悦、迷醉。
  1、要多说。在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素材习惯的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让学生学会说话。引导学生把“说”和“写”联系起来。笔者具体的做法有二。其一,对观察到的事物进行口述。其二,对课文进行复述。
  2、要勤写。不管是观察生活,积累素材,还是口头训练,最终的目的都是能更好地写作。对学生写作训练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譬如:①多写日记。让自己的感情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②形式不拘一格。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不强求格式,只要学生能写出真情实感,随其自然,大至时政国事评论,小至风花雪月。③模仿范文。模仿是创新的第一步,但随着训练的增多,要求学生不能一味的模仿,要从师而脱于师,“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3、要激趣。就是创设情景,激发写作兴趣。把课文中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编成情景小剧,让学生扮一扮文中的人物,演一演其中的故事情节,充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形成最佳心理状态,使他们产生创作欲望,从愉悦的氛围中变被动写作为积极主动写作。
  四、平等民主的思想,指引学生“评”作文
  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评价中来,体现平等、民主的思想”。这就要求把评改作文的权力交还给作者。为此笔者在近年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以研究性阅读的态度和眼光去阅读学生的作文,并给以适当点拨,让学生自由地互评作文,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自由”,以期高效率地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其具体做法如下:
  1、相互评改,人人动手。这一步是整个评改作文关键的一步。要求画出错字、病句,写上眉批和总评语,准备好评议发言提纲。
  2、小组评议,人人动口。在各人重点评改一篇,小组开始评议,各人谈对组内作文的意见,并选出值得向全班推荐的作文。
  3、推荐作文,集体评议。各组长推荐作文,教师选取有代表性的作文,组织学生集体评议。指定读、议的作文,评改者先读,再谈小组推荐意见,然后各小组讲都可以。
  4、教师总结,提高认识。根据评改前浏览全班同学作文掌握的情况,针对训练目的、重点是否达到的实际,本着鼓励的原则,集中谈意见,不必面面俱到。
  5、自己修改,写评后感。评改课后,作者可参照眉批、总批的提示意见,以及从评改中受到的启示,从一字、一词、一句的修改,到一段甚至一篇的重写,并写出评后感想。
  总之只要注重对学生听说读写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从多方位去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这样作文教学才会真正成为学生的乐园!
  
  参考文献:
  [1]崔丽娟:《让学生在语文的乐园里自由遨游》,《教坛聚焦》,2010年11月上期第1页
  [2]朱芒芒:《新教材疑难问题研究与解决》,2009年11月第218页
  [3]徐光辉:《作文教学中的看、说、写》,《中国基础教育研究与实践》2005年6月第84页
其他文献
当前,我国审计、会计学界对”审计=会计检查=查帐”这一观点仍有许多不同理解和看法,这个问题,实际上是对审计的概念以及审计与会计相互关系的理解不同造成的,有必要作进一步探讨。目前,理论界对上述观点有三种不同看法。第一种认为审计同会计的属性是一致的,因而对此观点予以肯定;第二种认为审计产生于会计,但侧重面不同,应是“审计=会计检查”,而“会计检查=查帐”;第三种认为审计独立于会计并列发展,是两个不同学
期刊
美术展示给人们的是一个色彩的世界, 如何把学生引入这个多彩的世界, 一直是美术教师在教学中努力的方向,而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出现,无疑成为美术教师的得力助手。一个好的多媒体课件可以有声有色地辅助教师完成教学任务,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那么如何设计出具有美术特色的多媒体课件,带领学生在色彩的世界中自由遨游?本人在课件制作的实践中略有心得,现归纳如下:   运用直观图像突破重难点 1、图片。图片展示是美术教
期刊
在当今对知识的要求越来越高,对老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到处都在喊要提高教学效果,那么具体如何做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呢?首先要教师善于学习,其次不断提高教学能力,进而教学学生善于学习。  一、善于学习  1、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新课程要求老师要不断学习完善自我,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学习观。终身教育的提出,要求教师把自身知识的更新视为一种责任,使“终身学习”内化为教师的自觉行为。其次,学生正处于人
期刊
初中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但他们仍对周围的各种事物、现象有着很强的好奇心。因此,有必要紧紧抓住这份好奇心。引导学生利用生活化的知识,设疑导思。长期以来,我们在分析学生的数学学习基础时往往只关注学生己经学过哪些相关的知识,而忽视了知识之外学生还具有哪些相关的生活经验。实践证明数学知识是完全可以在生活中应用的,教师可以结合教材的教学内容,以生活实践为例来创设学习情境,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将在课堂学
期刊
当今社会,学校教育、家庭教育都在吸收借鉴西方的教育观念。如鼓励教育、赏识教育,很多的案例都证明它们确实是一种成功的教育方法。但过度的鼓励、赏识也会给孩子的学习与成长带来我们可能意想不到的后果。尤其是一些单身子女的家庭,对孩子更是溺爱成性,似乎中国传统教育理念已被标谤文明现代的我们置之高阁了。学习别人先进的教育观念是必要的,但教育没有定法,我们在进行激励、赏识孩子的同时,不要忘了“先生的戒尺”,不要
期刊
内容摘要:职业学校生源素质普遍较差,许多学生心理障碍严重,人格发展不健全,存在诸多心理、行为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严重影响学生自身的健康发展,也给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巨大困扰,尤其是对德育工作,这种困扰显得更为突出。因而,班主任在职高德育教育工作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职高学校德育教学工作的整体质量。  关键词:奖罚分明 重视赏识 转变模式    近几年来中等职业学校普
期刊
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是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为了适应新世纪对学校教改的迫切要求,教育部在2001年1月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中课程计划(实验修订稿)》中提出了研究性学习,并将其纳入普通高中学生的必修课,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课程载体。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从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以个人或小组
期刊
生物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是义务教育阶段生物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在探究活动教学中,教师应培养学生逐步形成观察能力、归纳和发现问题能力;逐步形成实验、调查能力;逐步形成收集和分析数据的能力。新教材贯彻了生物课程标准的理念,针对初中学生思维特点,在编写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从实验入手,引出问题(学习内容),让学生围绕问题思考、讨论、探索。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方向及质量,则体现在教师的教学思路和
期刊
在课堂教学中,思维是贯穿整个学生学习活动的始终的。学生对知识的学习的核心环节是理解。在理解一环,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知识去探究新事物,认识事物内部的联系,逐步深入事物的本质规律。但理解的实现更是要通过思维。因为认识活动要深入揭示事物的本质,不是单纯地依靠感知。单纯依靠感知,所得只是一时的、粗浅的表象。理解才能把握事物的脉胳走向,也有助于今后更好的学习探究,它既是思维的过程,也是思维的结果。抓住思维
期刊
人们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的开讲如能一石激起千层浪,一下子把学生的全副身心集中到课堂上来,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这样,无疑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如何才能做到成功开讲呢?以下七法,可供参考。  一、展示目标法  教师开讲时可简明扼要地展示出本堂课的教学目的及所学内容,使学生做到心中有数,使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做到有的放矢,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