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一条重要途径,是学好任何一门学科都必须具备的能力,也是提高自学能力的重要环节。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阅读能教给他们思考,而思考则会变成一种激发智力的刺激”。可见,阅读对于学习的重要性。阅读理解不光是语文课要解决的学习任务,数学课也经常存在阅读理解的问题。事实上学生阅读能力和数学技能水平往往很不相称,有的学生计算技能发展得早,水平也较高,但是当面对文字题时就“傻眼”,难以应对。原因是,在数学中不只有数字运算、空间关系和逻辑思维的问题,阅读理解能力常常是解决数学问题,特别是数学文本问题的必要前提。因此,在数学中,要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就要提高他们的数学阅读力。
一、数学阅读习惯的培养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阅读是学生通往知识世界的一个最重要的窗口”。因此,从小学开始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认真阅读数学课本和数学课外书籍是很有必要的。
1.培养学生课前阅读例题的习惯
让学生课前阅读例题,初步理解分析题目,可以让学生对新知识有一定的认知,并能够通过读题排查知识点中自己所存在的疑问,这样带着问题去课堂,效果会比原来单项接受好很多。当然,读的过程中,也要提出一定的要求比如自己认为重点的部分可以用“ ”画一画,问题部分可以用“?”来标一标。
2.培养学生阅读数学课外书籍的好习惯
引导学生多读一些数学课外书籍,让学生从中感受数学知识的奥秘,“由于学生能对所读书籍进行思考,所以就更容易掌握所学知识了,学生对书籍的思考越多,他的内心中由书籍而激发的学习兴趣越高,他学习起来就越容易”。因此,在教学中,我除了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数学课本“你知道吗”,还通过网络下载一些中外数学小知识介绍给学生,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了爱阅读的好习惯。
二、教给阅读的方法,明确指导阅读
小学生随着识字量的增加、阅读经验的积累,阅读理解的能力也在不断提高。不仅如此,到了中、高年级,一般还能自发地掌握一些阅读方法。但是,他们往往不能自觉地使用这些方法来提高阅读学习的效果,更不能针对数学教材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符合其认知发展水平的阅读方法。这就需要教师给予科学的、清晰的指导。以下这几种方法有助于学生进行有效数学阅读:
1.抓住实质,揭露本质。小学低段学生提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相对薄弱,在纷繁复杂的素材面前,他们不能理清哪些信息是关键,实施有效的数学阅读。在这一方面教师要体现引导地位,分析关键,了解材料里究竟讲了什么问题。让学生领悟数学知识的本质后读,而不是文本式的阅读。
2.读于心,写于形。数学阅读的核心目标在于理解。因此,数学阅读要读写结合,手脑并用。遇到有阅读困难的地方可以让学生适当动笔圈化,可以帮助理解和记忆,也有助于分析理解,在教学中通过题意绘制集合图形,绘制线段帮助理解,都利于让学生在文字、图形之间构建关联,把握关键。又能使学生逐步养成读练结合的良好习惯。
三、让阅读的内容更丰富,不断提高数学阅读能力
当学生有了一定数学阅读能力之后,那么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如何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数学阅读。有限的阅读内容会让学生感觉枯燥无趣,只有适合学生胃口,让学生产生求知欲望的内容才会让他们主动去阅读并体会阅读的乐趣。比如我们数学书上那些“你知道吗”就是很好的材料。当然,我们也可以鼓励学生去生活中收集有关数学方面的阅读素材,比如一些名人学数学不断攀登知识高峰的事迹材料。这些真实鲜活的事迹材料更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用数学的热情,从而让学生真正感觉数学就在身边,体验到数学也无处不在。
四、及时反馈,让学生享受阅读
实践证明,当一个人的行为产生积极的自我体验,同时又得到他人肯定时,他的人格就能正常发展。同样,在数学阅读活动中,教师及时地反馈学生的阅读成果,让学生展示自己通过阅读所获得的新信息,并给予其积极的评价,学生就能从中看到自己的进步,获得成功的快感,享受阅读所带来的成就感,从而使自己的认知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如此往复,学生便在自我不断提高的过程中,构建起了自己的认知体系。
阅读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及时反馈阅读信息,可采用提问、练习、互相讨论等方式加强信息交流,检查阅读效果,随时发现问题,使数学阅读务实高效,不再流于形式。
总之,数学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阅读是我们数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只有重视数学阅读教学,才能为学生的主动发展提供可能,才能为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提供基础,数学教学因阅读而闪光。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梁徐中心小学)
一、数学阅读习惯的培养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阅读是学生通往知识世界的一个最重要的窗口”。因此,从小学开始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认真阅读数学课本和数学课外书籍是很有必要的。
1.培养学生课前阅读例题的习惯
让学生课前阅读例题,初步理解分析题目,可以让学生对新知识有一定的认知,并能够通过读题排查知识点中自己所存在的疑问,这样带着问题去课堂,效果会比原来单项接受好很多。当然,读的过程中,也要提出一定的要求比如自己认为重点的部分可以用“ ”画一画,问题部分可以用“?”来标一标。
2.培养学生阅读数学课外书籍的好习惯
引导学生多读一些数学课外书籍,让学生从中感受数学知识的奥秘,“由于学生能对所读书籍进行思考,所以就更容易掌握所学知识了,学生对书籍的思考越多,他的内心中由书籍而激发的学习兴趣越高,他学习起来就越容易”。因此,在教学中,我除了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数学课本“你知道吗”,还通过网络下载一些中外数学小知识介绍给学生,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了爱阅读的好习惯。
二、教给阅读的方法,明确指导阅读
小学生随着识字量的增加、阅读经验的积累,阅读理解的能力也在不断提高。不仅如此,到了中、高年级,一般还能自发地掌握一些阅读方法。但是,他们往往不能自觉地使用这些方法来提高阅读学习的效果,更不能针对数学教材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符合其认知发展水平的阅读方法。这就需要教师给予科学的、清晰的指导。以下这几种方法有助于学生进行有效数学阅读:
1.抓住实质,揭露本质。小学低段学生提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相对薄弱,在纷繁复杂的素材面前,他们不能理清哪些信息是关键,实施有效的数学阅读。在这一方面教师要体现引导地位,分析关键,了解材料里究竟讲了什么问题。让学生领悟数学知识的本质后读,而不是文本式的阅读。
2.读于心,写于形。数学阅读的核心目标在于理解。因此,数学阅读要读写结合,手脑并用。遇到有阅读困难的地方可以让学生适当动笔圈化,可以帮助理解和记忆,也有助于分析理解,在教学中通过题意绘制集合图形,绘制线段帮助理解,都利于让学生在文字、图形之间构建关联,把握关键。又能使学生逐步养成读练结合的良好习惯。
三、让阅读的内容更丰富,不断提高数学阅读能力
当学生有了一定数学阅读能力之后,那么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如何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数学阅读。有限的阅读内容会让学生感觉枯燥无趣,只有适合学生胃口,让学生产生求知欲望的内容才会让他们主动去阅读并体会阅读的乐趣。比如我们数学书上那些“你知道吗”就是很好的材料。当然,我们也可以鼓励学生去生活中收集有关数学方面的阅读素材,比如一些名人学数学不断攀登知识高峰的事迹材料。这些真实鲜活的事迹材料更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用数学的热情,从而让学生真正感觉数学就在身边,体验到数学也无处不在。
四、及时反馈,让学生享受阅读
实践证明,当一个人的行为产生积极的自我体验,同时又得到他人肯定时,他的人格就能正常发展。同样,在数学阅读活动中,教师及时地反馈学生的阅读成果,让学生展示自己通过阅读所获得的新信息,并给予其积极的评价,学生就能从中看到自己的进步,获得成功的快感,享受阅读所带来的成就感,从而使自己的认知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如此往复,学生便在自我不断提高的过程中,构建起了自己的认知体系。
阅读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及时反馈阅读信息,可采用提问、练习、互相讨论等方式加强信息交流,检查阅读效果,随时发现问题,使数学阅读务实高效,不再流于形式。
总之,数学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阅读是我们数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只有重视数学阅读教学,才能为学生的主动发展提供可能,才能为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提供基础,数学教学因阅读而闪光。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梁徐中心小学)